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六十七章 一分年利

大明藩王 第六十七章 一分年利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个奇葩想法,是张允修提出的。

作为大明改革第一人、少年天才张居正的第五子,张允修没有像大哥、二哥、三哥那样继承张居正的读书天赋,却继承了张居正的善断和隐忍。

当年听闻风声有变,张允修就建议家人尽快收拾细软,做好打算。

也怪张家太过自信,兄长们根本不相信张允修的话,结果到了抄家那天,只有张允修成功逃离京师。

没跑的张允修的家人就遭了大难!

大哥张敬修两榜进士,因为受到严刑拷打,留下绝命书,愤慨自杀,留下了妻子高氏和儿子张重辉。高氏自杀未成,遂毁容抚养孤子成长。

二哥张嗣修为一甲第二名进士,被发配充军到烟瘴之地雷州半岛,至今生死不明。

三哥张懋修万历八年庚辰科状元,投井自杀未遂,又绝食又不死。被发配边疆,戍烟瘴地云楠等死。

四哥张简修,武职出身,被褫夺‘锦衣卫指挥’职位,父子沦落为百姓。

五弟张静修下落不明,至今生死未卜。

张允修逃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着十八文钱,一路靠着写字画、算命为生,历经磨难终于逃到老家江陵。

等到了老家,张允修发现情况更加险恶。

自己的秀才功名被剥夺,靠科举之路翻身遥遥无期。

读书人出身的张允修干脆干起了“低贱”的小商贩,什么倒粮卖盐、开店放贷基本都干过。

等张允修收入稳定,准备寻找失散的家人之时,凶恶的衙役突然出现,把张允修的家产抄了个底朝天!

张允修一气之下躲在了乡村,免费给贫苦农民家的孩子教书,竟然教出了几个举人老爷,甚至还有一个万历四十五年两榜进士!

尝尽人间疾苦的张允修听闻皇孙担心皮村农户贷不到银子,仿佛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于是,张允修向皇孙朱由楫建议:“打倒王员外,张允修放贷款!”

朱由楫刚听到张允修的建议,下巴差点没掉下来。

“让张居正的儿子放高利贷?”

朱由楫脑海里想象着这“美好”的画面——正义凛然的帅哥张允修一手拿着四书五经,一手拿着铜钱发给农民……

旁边的张允修知道皇孙有些无法接受,便开始在旁边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种种经历。

等张允修讲完张家的遭遇,朱由楫感慨万千。

明末历史稀烂的朱由楫没想到,大明改革第一人张居正的后人竟然遭受如此多的磨难!

朱由楫暗暗感慨:“难道改革家都没好下场?真是车裂的商鞅,抄家的居正!”

朱由楫当即表示,立即帮助寻找张允修失散的几个兄弟,至于被圣旨发配的二哥、三哥,那也就是偷偷找尚宝司盖个章的事。

……

等说完亲情琐事,二人开始商讨“高利贷”具体事宜。

首先是本金,这个当然是财大气粗的皇孙朱由楫解决。

要说放贷的本金,真不多。就拿皮村来说,皮村和王员外的打的死去活来,高利贷的本金也就几十两。

但是要说少,也真不少。这几十两的高利贷,利生利、利滚利,能把几十户自耕农变成佃户。

其次,是人力。这个由二人共同解决。

放贷的人员由张允修物色,大小掌柜则是朱由楫在京师找些有家眷人充当。

由于张允修属于外来者,外加放高利贷存在一定风险,所以必须招募一定数量的护卫。

护卫的人选也是现成的。

皮村的猎户听说能当上护卫,不但不用辛苦打猎,还有每月的饷银,更是听闻皇孙答应给每个护卫弄个锦衣卫校尉的差事,立即蹦着高的答应。

这可不是朱由楫乱发委任状,而是曾经辉煌的大明锦衣卫,如今早已黯淡无光。

原本遍布全国的户所现今早已名存实亡,锦衣卫除了在朝鲜战役刺探过情报,其他时间基本龟缩在南北直隶,外放的锦衣卫根本没钱发工资,不少锦衣卫的任务就是混吃等死……

最后,是最关键的利率问题。

“什么?一分利?还是年利率?”

张允修把刚喝进嘴里的热茶喷了朱由楫一脸。

张允修顾不得向朱由楫赔罪,变戏法似的掏出算盘噼里啪啦的算了起来。

“殿下,皮村四十二家农户,共借款三十两,若是按一分年利,每年所得利润为?三钱银子!这还不包括雇工的费用!殿下,这……”

张允修呆呆的抬起头,发现满脸茶水的朱由楫,急忙上前赔罪。

朱由楫毫不在意,一把拉住张允修的手说道:

“先生,不能如此算账。皮村人少利薄是不假,可整个通州有多少农户等着借钱?整个北直隶有多少农户?整个大明有多少农户?”

朱由楫一边继续擦干脸上的茶水,一边拉着张允修走到窗口,指着血色般的残阳继续说道:

“先生,一旦这一分年利的招牌打出去,通州城内的贫苦百姓定然蜂拥而至!到时候先生还怕赚的银子不够?想象一下,各地的士绅豪商被先生踩在脚下,家家百姓立上先生的长生牌位!这是何等的痛快!何等的荣耀!”

果然,张允修听完朱由楫的话有些动容。

朱由楫接着说道:

“当然,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百姓们纷至沓来,士绅豪商的反击也会接踵而至。

本王会和锦衣卫、东厂打招呼,全力照顾先生。甚至皇爷爷那边,本王也会吹吹风!现在最关键的是,先生有没有大决心!敢于和天下士绅为敌!”

“大决心,大决心……”

张允修不停的小声重复皇孙的这句话。

“哈哈哈……”

沉默半晌的张允修突然放声狂笑。

“家父当年冒天下之大不韪,行一条鞭法、量天下土地,早已得罪过天下士绅!家父能做得,我这个不孝子为何做不得!”

“哈哈哈哈……”旁边的皇孙朱由楫亦是放声大笑,甚至眼泪都笑的出来。

朱由楫大笑的原因,当然不是敬佩张允修敢为天下先的举动,而是——

“来大明三年多,终于有人替皇孙背黑锅了!”

……

商讨完框架,剩下的就是细节问题。

比如这放“高利贷”的商铺名称,朱由楫想都没想就写下了五个张牙舞爪的大字——农村信用社。

朱由楫当然想不到,书写这五个目不忍视的毛笔字,会成几百年后汉语十级的终极考试,坑害了无数留学生挂科。

……

手下读书人奇缺的朱由楫,特意询问了张允修的进士学生是谁。

张允修听闻皇孙询问自己的得意门生,亦是自己在乡下收养的孤儿,洋洋得意的说道:

“吾门生乃是丙辰科二甲六十名,名张元芳”

朱由楫笑道:“元芳?好名字!不知这张元芳现居何职?”

张允修道:“元芳本为顺天府经历,万历四十五年辽东经略杨稿去职,辽东官场震动,元芳迎难而上,主动请缨出任沈阳推官。”

张允修缕缕胡须,继续说道:

“前几日收到元芳来信,现正受辽东经略袁应泰委派,督战抚顺关。元芳之仕途不可限量啊!”

“噗……”

朱由楫嘴里的热茶也喷了张允修一脸……

……

千里之外的辽东,抚顺关。

几夜未合眼的张元芳望着退却的女真士兵长长出了口气。

自从前几日送给野猪皮一份“大礼”,抚顺关便遭到了建州女真部的疯狂攻击。

张元芳靠着坚固的抚顺关,并不怕被攻陷,唯一担心的是兵力不足。

旅顺守将李开芳受辽东经略之命前往辽阳,抚顺关已经向辽阳告急。

张元芳相信,只要李开芳带兵回援,抚顺关定然不可攻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