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三十四章 孔庙大火

大明藩王 第三十四章 孔庙大火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万历四十五年八月丁酉祭,是京师官员祭奠读书人先师孔子的日子。qiuyelou

皇帝本应该带着满朝文武共同祭拜,不过武勋被搞没地位自然是不用去,身为劳模的万历皇帝依旧躲在皇宫请病假。

今日满朝文官们却兴高采烈,早上纷纷沐浴更衣,红光满面,衣着青色祭服来到先师庙门口等候。

今日在京官员全员到齐,一同准备参加这盛大的孔子祭。

宫门刚打开,尚宝司官员黄正斌、承吴尔成二人同时拿着揭帖,来到尚宝监,准备取出宝玺,在先师庙当众盖在祭文之上。

此时的尚宝监掌印太监是王体乾。王体乾四十多岁,原本是酒醋面局酿酒、泡醋的副手管理太监,据说认了个干爹就交了好运,被调往尚宝监担任掌印太监。

王体乾仔细确认尚宝司官员揭帖为真,便到皇宫找女官要来了宝玺。宦官王体乾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与女官讨论了接近半个时辰,才带着宝玺气喘吁吁的走出来。

黄正斌、吴尔成仔细检查了宝玺,确认无误后,用锦帛包裹上,放在宝匣里。三人一同来到先师庙,也就是原来的大成殿。

来到先师庙,黄正斌、吴尔成作为文人,虔诚的跪拜了孔子木主,王体乾则在一旁捧着宝匣捅捅咕咕。

至于这为啥不是祭拜孔子像,也是大有来历。原本自宋以来,文臣们祭拜的都是孔子像,但是到了明世宗嘉靖时代,嘉靖力排众议将祭拜孔子像改为祭拜孔子的木主,也就是传说的神位。

嘉靖这么做,也是反映出大明将先师孔子当成教育工作者,而不是充当王者那般尊贵。

人们崇敬的是孔子的精神,而不是孔子的形象,况且谁都不知道孔子什么模样,雕刻者心中一歪,把孔子像雕的如同自己的模样,难道也要让众人跪拜?

另外,大明提倡儒家治国理念,将祭祀场所的孔子像换成木主而不是佛道那种雕像,也是对大明佛、道等宗教在祭祀中渗透的反击。

三人进入内堂,正要将宝玺供奉在悬案上,王体乾提出要再检查一下宝玺,黄正斌、承吴尔二人身正不怕影子歪,也没监督,就让王体乾随便检查。qiuyelou

原本尚宝司用玺必须要尚宝监宦官监督,不过今天日子比较特别,是祭奠先师孔子的日子,身为宦官的王体乾主动提出用玺时回避。黄正斌、吴尔成二人听闻正是求之不得,先师孔子的祭奠不沾染这阉人味道那是最好不过。

三人将宝玺供在悬案上,上方便是至圣先师孔子木主,三人各自退出先师庙大堂。此时衣着青色祭服的百官早已虔诚的位列两旁等待,当听闻阉人王体乾不在现场监督用玺时,顿时欢呼雀跃!

不少品级较低的文官,对着黄正斌、吴尔成二人拱手作揖,声称二位大人竟然能让阉党退出孔子祭,乃文官楷模!

黄正斌、吴尔成听到夸赞之声也是趾高气扬,回礼说愧不敢当。

众人在孔子像前闲谈片刻,忽然远处传来悠扬的乐声,捧着孔子祭文的队伍缓缓而至。众文官知道,祭祀大典要开始了到了。

二人接过祭文,进入大堂盖上宝玺,虽说闻到屋内有些许异味,也没在意。

众文官均是心潮澎湃,如今这大明被文官治理的井井有条,内无流民、外无敌寇,百姓温饱、官员廉洁!

不少东林党文官觉得自己就像山東、何楠一带的蝗虫一样,是上天派给大明的祥瑞。

众文官想到此处,均是面带笑容,频频点头,不住的在内心夸赞自己。

东林党人尤其兴奋,今年的孔子祭文乃是东林党最廉洁的官员李三才亲自撰写,更让在场的东林党人倍感自豪!

尚宝司黄正斌、承吴尔二人也是洋洋得意,自打数次驳回万历皇帝的旨意后,两人的声望扶摇直上。此次孔子祭,还将阉人撵出了先师庙,想必通过努力,以后这就将成为惯例,二人也必定因勇斗阉人而永垂史册!

更令百官神往的是,今日仿佛老天垂爱,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这先师庙上空也是仙气缭绕,缕缕青烟不断从屋内飘出,让众人皆以为身在仙境!

待礼部官员读完祭文,众官员各自整理下衣冠,随着太常寺引赞的指引,依次跪、拜、兴、再拜、兴、三拜……

本应该跪拜四次的大礼,结果在第三拜上卡壳了。至于为啥不是三跪九叩,那是因为三跪九叩是螨清鞑子搞的鬼,大明实行的是五拜三叩,祭奠孔子的则是四拜之大礼。

众官员等了半天,抬头一齐看向太常寺引赞,却只见引赞大人瞪圆了眼睛,张着大嘴,一只手指向先师庙大堂方向。

优雅的音乐声也渐渐停止,不少乐工指着先师庙大堂说道:“好像有火光!”

尚宝司卿黄正斌闻言,大怒道:“休要胡言乱语!大堂内无人,怎会有……”

还没等黄正斌说完,许多人同时大喊:“不好,走水了!”

当日,满朝官员目瞪口呆站在先师庙外,看着先师庙被烧的渣都没剩。

其实原本火势并不大,谁知本来满满的水缸竟然空空如也,导致最终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先师庙化为灰烬。

最令人瞩目的是,此次祭祀带来的是印着“皇帝之宝”的宝玺,也就是平时盖在圣旨上的玉玺!

原本大明朝的“皇帝之宝”在正德九年被烧,之后制作的仿制品,于万历四十五年八月十四,再次化为灰烬。

还好,万历皇帝震怒之余,没把当事人黄正斌和承吴尔砍了,只是发配到乌思藏去和活佛搞好关系。同时命令大内立即补造“皇帝之宝”。

经过魏忠贤的努力,离京赋闲接近三十年的原兵部主事刘志选,直接升为从五品官,被任命为尚宝司少卿。魏忠贤的干儿子、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崔呈秀,则接任尚宝司丞。

朱由楫也没闲着,武勋们得知进宫牙牌已经搞定,都是弹冠相庆,也惊叹朱由楫的办事能力,众勋贵子弟便天天请皇三孙子吃酒。

朱由楫来拜访魏忠贤,闲谈中魏忠贤问朱由楫现在想要点什么。朱由楫也没太在意,想起一个前世的笑话,就随口说道:“魏师傅,我现在就想有块地”

魏忠贤听闻笑而不语。

第二日,京师面侧两千三百亩、盖有“皇帝行宝”的田契,送到朱由楫住处。同时送来的还有原兵部侍郎杨镐被查抄的“通辽山货行”的房契。

后来才得知,这处田地和通辽山货行一样,都是查抄而来,这道盖章手续就相当于皇帝给某官员的奖励。

朱由楫看着手中的田契,不住的感慨:“这就是权力的魅力!偷偷盖个章两千多亩地到手!”

朱由楫第一次变成地主,异常兴奋,先让徐骏去城北查看自己的那“快地”,紧接着就带着人来到城西“通辽山货行”。

这是朱由楫第二次来通辽山货行,上次还是随着魏良卿过来砸店。店掌柜认得朱由楫,已经知晓货行换了东家是朱由楫,立即上前施礼。

进入货行,朱由楫先大概了解下货行的基本情况。

这通辽山货行原本属于兵部侍郎杨镐,从辽东购进毛皮、山参、东珠等北方货物,在从京师转运铁器、粮食、布匹、药品等货物到辽东。不过自打上次女真细作案发后,朝廷明令禁止贩运铁器、粮食、布匹、药品等战略物资。这通辽山货行的收入变少了许多,店员的工钱也拖欠了不少。

为了多少有些收益,通辽山货行准备开始转卖其他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白糖、白酒等。虽说利润减少些许,不过从北面带过来的产品依旧能卖上好价钱。

朱由楫听完汇报,对别的不感兴趣,唯独对贩运白酒来了兴致。

朱由楫后世没少接触乡下烧酒作坊,对烧酒也是略有心得,碰巧的是为了提炼香水,把全京师的烧酒师傅全请到汉留了。

今年制香水不会有太大进展,一是今年没开始收集鲜花等原料,导致原料不是很充足;另外,从烧酒转变成提炼香水毕竟有些技术难度,还需要再培养一下。

离开通辽山货行之前,朱由楫先召集所有店员开个会,即让大家认识下新东家,同时还把拖欠的工钱补上,并给大家一些鼓励。众店员见东家如此爽快,也是感激不已,纷纷表示一定会给东家多赚银子。

徐骏此时带着五个汉留兄弟正在城西,经过查探,城西的二千三百亩田地有一半是良田、一般是含沙较多的薄田。虽说田地换了主人,种地的佃户依旧正常劳作,只是希望新的东家能少收点租子。

徐骏作为最早跟着朱由楫的苦力,却是有过人的本领,不但忠诚,而且处事冷静、果断,也深的朱由楫的信任。朱由楫私下表示过,将来就藩后,会让徐骏留在京师负责汉留的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