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藩王 > 第一百章 收拢溃兵

大明藩王 第一百章 收拢溃兵

作者:鸣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站住”

守卫山海关的士兵拦住几个人的去路。

“兵爷,我们几个都是普通百姓,为何要拦我们?”

士兵说道:“普通百姓?你们入关做啥?”

那几个百姓模样的人回答道:“我等是陕西绥德人,在关外做买卖赔了钱,只好变卖家产回乡,还望官爷通融”

那士兵没有理会这几个人的求饶,命令道:“把双手伸出来!”

几个要入关的人面面相觑,纷纷伸出双手让士兵查看。

士兵一看这几个人右手虎口老茧厚重,根本不是做买卖的商人,冷哼一声,说道:“跟我来!别动歪心思!”

几个百姓看了看全副武装的士兵,低着头跟着走。

等几个人来到一处庭院,刚一进门,就见里面站着许多强壮的汉子,盯着这几个“百姓”。

一个浑身腱子肉的壮汉道“说吧,你们是哪个卫所兵丁?”

那几个“百姓”一听,跪地求饶道,各位好汉,我等确实是普通百姓啊,哪里是什么卫所,还兵丁?求求好汉放过!

“袁大脑袋?”

随着院内一个身高七尺有余的汉子一声问答,跪在地上的一个百姓默然的抬起了头,惊声道:“石头?你也活着?”

那个被称作石头的汉子大喜过望,一手指着地上的“袁大脑袋”,一边对浑身腱子肉的壮汉说道:“郑大哥,这个人和我是一个卫所的兵丁,我两辽东之战同属杜总兵部,杜总兵阵亡后,带队的参将跑了,我们没办法也就跟着跑了”

那个浑身腱子肉的壮汉乃是郑屠,被朱由楫派遣到山海关这。

郑屠一挥手道:“既然都认识,就不要再装了,起来吧”

袁大脑袋几个逃兵见被识破,而且前面还站着袁大脑袋的同乡,也就跟着站了起来。

袁大脑袋首先问道:“石头,你们这是要干啥?”

石头望向郑屠,郑屠示意他说话。

“承蒙天子关爱,我等虽然当了逃兵,但是只要还忠于我大明、忠于陛下,便能安安稳稳回家”

袁大脑袋大喜说道:‘此话当真?’

石头道:“确实如此,不过?”

急切想回家乡的袁大脑袋一见石头好像有什么话没说透,急忙问道:“不过什么?”

石头道:“郑大哥负责我们这些人的事,但是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想回家的在此等候,到时候有人带我们回原籍,会有人帮我们疏通关系,回到家乡后不会被卫所追究;另外一条路是可以不回原籍,跟着郑大哥等人到运河谋生,每月给五钱银子”

袁大脑袋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和妻儿需要照料,我出征时小儿子宗地才不到一岁,我无论如何要回家照顾家人”

另外几个逃兵也纷纷表示要回原籍,郑屠并没有不高兴,只是让人登记造册。

等手续办完,石头拉起袁大脑袋聊起了兵败后的事情,唏嘘不已。

石头原本是个流民孤儿,也许早就应该饿死荒野。

朱元璋定下的卫所军制乃是接班制,只要是军户,父死子继,没有儿子就从子侄辈拉一个接班,没有亲属的找邻居、找街坊,反正是个男的就行。

石头的养父没结婚,也就没儿没女。正好碰见当时还是流民的石头,见石头可怜,便把他收养了。没多久,石头的养父去世,石头也就稀里糊涂的当成了军户。

前一段时间碰见了郑屠,听说还可以不用回原籍当破落军户,还有“饷银”拿,干脆就同意去运河谋生。

……

辽东惨败后,从战场上溃逃的士兵有数万之多,大部分被收拢。

但是一部分带头逃跑的将领肯定要被处斩,一些不明白的大头兵也跟着到处跑,这几千号人最终大部分不能回到军队,要么落草为寇,成了将来农民军的后备骨干;要么流落他乡。

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忙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哪有时间管这些大头兵。

尽最大努力把这些人送回原籍最多不过几万两银子,对朱由楫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能给大明帝国减少极大的隐患。

另外还能招收一些不愿意回原籍的士兵,将他们送到运河上壮大漕帮,这些逃兵除了听命于漕帮,不可能有异心。

“殿下,这是出货单,请过目”

陈德元递上一沓宣纸,上面是大雪封路前汉留商号的货物清单。

如今朱由楫名下的商品主要是粮食、军服和烧酒。

这一年,接近十万石粮食和五万件军服基本运往关外熊廷弼处,给熊廷弼节约了大量银子;经过朱由楫改进、融合了几大酒厂工艺,用发霉变质的粮食添加少量砒霜的上千车烈性烧酒八锅头,源源不断运往关外野猪皮处和蒙古各部。

陈德元汇报完商号情况,就离开了。

朱由楫伸了伸懒腰,拿起旁边几份誊写的奏章,全是熊廷弼弹劾当朝官员的,要么弹劾户部不及时发放饷银,要么弹劾发放数额不足。

这也不能全怪熊廷弼,自打熊廷弼经略辽东以来,军饷一直就拖欠,熊廷弼三次派人到朝廷要军饷,都石沉大海。

在这些弹劾奏章中,有一份是弹劾辽战赞画主事刘国缙的,这个刘国缙是辽东本地官员,受熊廷弼委托在辽东本地招收新军,好实行“辽地养辽兵”的政策。

这个刘国缙也是大草包,本来上报招收了一万七千士兵,经过核查只招收了一半不到,经过训练后驻扎在清河。

有一次几十个建奴的探马跑到了清河,这些辽东“铁骑”以为建奴打过来了,发挥出辽东铁骑的特长,几千人马一下子溃散了,搞得吃过熊廷弼亏的野猪皮以为是熊蛮子的空城计,竟然没敢再打清河……

脾气暴躁的熊廷弼哪受得了这种草包,要不是因为刘国缙是文官,估计早就被熊廷弼用尚方宝剑砍了。

朱由楫拿着这个奏章也是无奈至极。

要说刘国缙的罪状,砍头真不为过,但是如今的大环境却是不同。

一方面,文官们对于军事白痴的同类,只要不是丟城失地等不得不杀的罪状,全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绝不会杀掉刘国缙,所以熊廷弼气急败坏的弹劾毫无意义,只会多一个仇人;

另一方面,任用刘国缙是熊廷弼自己的主意,刘国缙是不是草包废材,熊廷弼难道不知道先调查?弹劾刘国缙其实就是在打熊廷弼自己的脸……

朱由楫提笔写信,告诉熊廷弼弹劾刘国缙的事由皇孙解决。另外,朱由楫将派个幕僚送到熊廷弼处,让熊廷弼一定要多听听幕僚的话。

幕僚,其实就是后世的师爷的雏形。

这个幕僚叫孙牧之,外号孙瞎子,是前吏部尚书孙丕扬的心腹幕僚,孙幕僚才高八斗,精通官场各种套路,但是天生瞎了左眼。

在这个靠颜值录取功名的时代,孙牧之绝不可能上高堂,只能屈身当个幕僚。

孙瞎子因为缺少一只眼睛,等孙丕扬卸任后就没找到工作,正好皇孙招个幕僚,孙瞎子就投奔过来。

朱由楫嘱咐好孙瞎子,一定要多给熊廷弼出主意,绝不能再得罪朝堂的官员。

“皇孙殿下,大事不妙!陛下刚刚又昏迷了”

就在朱由楫和孙瞎子说话的时候,王承恩急急忙忙跑进来禀报。

这两年,朱由楫的爷爷万历皇帝昏迷了好几次,每次都是有惊无险,但是身为人孙,还是必须进宫探望的。

朱由楫打发走了孙瞎子,对王承恩道:“走,即刻进宫”

刚走出屋门,朱由楫问王承恩道:“皇爷爷昏厥前还召见谁了”

王承恩道:“听说召见了好多大臣,好像英国公张惟贤也去了”

朱由楫闻言大惊失色道“英国公张惟贤进宫了?难道?”

朱由楫不敢在往下想,立即与王承恩一同赶往弘德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