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都市藏真 >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古墓群

都市藏真 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古墓群

作者:疯神狂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1:40:35 来源:蚂蚁文学

由于商、丘、开、封两地相近,故把商、丘的“梁园雪霁”也列入了汴京八景之一。

这个很有修复的价值,但由于遗留下来的景观不少,所以也不用耗费太多资金,而其他几个,更不用花费太多,所以李达的提议还是很有建设性的,因为他也害怕把韩孔雀吓跑了。

当然,现在投入几个亿是绝对吓不跑韩孔雀的,就算投入几十个亿,韩孔雀也认为很值得。

接下来的几天,除了跟市政府的人沟通,韩孔雀就是跟着李达在开、封市周围四处查看。

而有了李达的带领,韩孔雀的探查就比较有针对性了,经过这几天的查探,他对这次的发掘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

不过,这次过来,韩孔雀并没有想要占便宜,所以在一笔一百亿人民币的款项打入一个专门账号之后,韩孔雀提的一些条件,开、封市政府就同意了。

只要韩孔雀不想把本地出土的各种古物划拉走,其他方面就全都不是问题。

而韩孔雀对那些景观性的遗迹并不热衷,他只是对能够发掘出古玩的地方,才感兴趣,而这些东西被发掘出来之后,肯定是在当地建立博物馆展出。

而当地有关部门就更高兴了,现在他们不用自己发掘,而发掘出来的东西也不用他们保管,甚至连建设博物馆的钱都省了,这种好事可不容易碰到,他们自然没有任何反对意见。

现在韩孔雀已经根据李达提供的图纸,开始建造博物馆了,这让很多人看的直摇头。

虽然不相信韩孔雀能够立即有所收获,但人家钱多,所以也没有人说什么。只不过人傻钱多的外号,肯定要落在韩孔雀头上了。

“你就这么确定这边有好东西?”李达这几天跟着韩孔雀四处跑,可没有发现他怎么对地下多做探测,所以对韩孔雀的信心有点不足。

“这里肯定是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韩孔雀肯定的道,先这样的小型发掘现场,韩孔雀已经启动了不少。而这些多少都会有点收获。

他们刚说完,在发掘清理了平均堆积3.5米厚的淤沙层后,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发掘区内第二个关键文化层终于部分展露,目前揭露出来的遗迹现象有道路、水井、田地等。

“这些东西可没有展出的价值,也没法送进你的博物馆。”李达看着道路遗址,应该是北宋东京城新郑门遗址,可这东西对韩孔雀来说,可没有多少价值,最后只能是便宜了当地政府。

“那四个方向仔细发掘。”韩孔雀指了两处地方。让人小心挖掘。

那片发掘区最西侧南北向的四个探方内,自北向南依次清理出了田地、水井、道路及排水沟等重要的遗迹现象。

田地位于发掘区的最北侧,暴露出来的部分约有60平方米左右。

遗迹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米,东西宽约6米,其平面被均匀的划分为6垄,每垄宽约1.8米,暴露出来的西、南两侧围有田埂。

田地表面呈灰黑色。土质稍硬,地表散落有砖、瓦、陶瓷碎片等。

另外。在田地的西北角还有一颗椿树,椿树仅余外表呈灰黑色的、高约1米、直径约17厘米的树干直立于当时地表。

水井位于田地的南侧,开口直径约0.6米,开口处一周用废弃的石磨盘、石块、砖等加固。

井壁用蓝转砌成,呈口小底大的袋装,深度不详。目前清理深度为6.1米。

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在井内居然有了新的发现。

已清理的井内填土可划分4层,填土内包含物丰富,有石器、砖器、木器、瓦、陶罐、陶壶、瓷罐、瓷瓶、瓷杯、锡壶、铁钩、琉璃管、铜烟袋。还有瓷哨子等很多小玩具,另外还有3枚铜钱。

这些出土物不仅丰富了遗址的内容,还为地层的断代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更是能够给韩孔雀的博物馆增加色彩。

接下来又是道路及排水沟,这些全都位于水井的南侧,其中道路位于中间,道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与之并行的排水沟。

道路基本上为东西方向,宽约7.2米,土质坚硬,表面呈青黑色,包含有较多得砖、石、瓦的碎片。

道路路面上留有深深的车辙痕迹,车辙方向与道路一致,共有5条,其间距自北向南分别为1.1米、1.26米、1.1米、1.2米。

道路南北两侧分别有一道排水沟,排水沟宽约4.2米,深约1米,沟底堆积有较多的砖、瓦、陶瓷碎片等。

经过对地层叠压、遗迹遗物等进行综合分析后,初步认定这些遗迹现象为清代遗存。

通过对田地和水井的清理,可以大致还原清代新郑门区域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通过对道路的清理,可以认定新郑门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性。

首先,7.2米宽道路在当时就已经算作是通衢大道了;其次,道路修整的坚硬、平整、排水畅通,这也说明这条道路应该是一条主干道。

最后,坚硬的路面上至今还留有5条深深的车辙痕迹,这说明这条道路使用的时间长、车流量大。

综合起来,新郑门在清代依然是进出入开、封的一条门户道路,韩孔雀之所以耗费人力清理出来这条主干道,就是想要道路两边的收获,那里肯定是有房子的。

只要挖开了这里,从这里的布局,就可以弄清北宋东京城的结构、布局;三重城墙的走向、规模、建筑结构;城门及瓮城的形状、规模、建筑特点;护城壕的走向、宽度、深度、埋深,护坡的夯筑形式、夯筑厚度。

遗址内4条河流的走向、宽度、深度,重要水门的位置、建筑结构;皇宫、相国寺、洪福禅院等重要建筑及园林的位置、规模;御街、东西街、南北街等重要街道的走向、位置、宽度。

而有了这些推断,对韩孔雀接下来的动作可就有了指导意义。

“潘湖发掘中清理出的大殿基址肯定是明周王府了。”进行过对比,李达高兴的道。

“这个我们不用管,别人发现了的东西,我们就算参一脚,也不会有多少便宜可占。”韩孔雀笑着道。

明周王府在1981年春,就被发现了。

当时开、封市园林部门在清理龙亭前潘湖底淤泥时,意外地发现了宋皇宫和明周王府的部分遗迹,从而揭开了明周王府遗址考古的帷幕。

一系列发掘表明,紫禁城中地面多系青砖铺地,局部房基门前等重要位置以青石条铺地,铺地地面上距湖底约1.5米至2米不等。

在全部发掘过程中,共清理出房基12座、花坛2座、排水沟2条,且所清理出的房基均为高台建筑,有的台基高出当时地面1.6米,从中可以想见当年紫禁城内的建筑之高大。

而明周王府萧墙却是与金皇宫北墙叠压,这么重要的地方,韩孔雀肯定是捞不着好出的。

“那接下来我们从哪里入手?”最近韩孔雀手下的考古人员越来越多,这么多人,李达可不认为会给别人打白工。

韩孔雀笑着道:“宋朝的皇宫我们就不要想了,但金代的汴京城我们可以考证考证。”

“这个也肯定不行。”李达摇着头道。

还没等韩孔雀继续说,李达就道:“截至目前,已经考古发现的金代汴京城遗址主要有以上两处:一是金皇宫北墙遗址;二是金皇宫的正南门五门遗址。

金皇宫北墙:1986年,开、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今开、封市汽车公司停车场院内的发掘结果表明,金皇宫北墙叠压在明萧墙之下,宋内城北墙之上,距地表4.15米至4.45米,厚0.3米。

墙体为灰褐色土夯筑而成,夯层夯窝已不甚明显,城墙底部铺垫一层厚约5厘米的砖层,砖均为残青砖。

1996年5月,开、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基建过程中,在今开、封市东西大街一线的新街口附近探明发现的五门遗址。

钻探结果表明,五门遗址叠压在明周王府萧墙正南门——午门遗址之下,距地表约6.3米的深度,同时又叠压在距地表深8.3米的宋皇宫南门——宜德门遗址之上,那次钻探还出土了部分金代的文物。”

“这个我当然知道,你认为我们需要从新发掘金代皇宫遗址?那个面积太大,也太惹眼了,就算里面还有很多宝贝,我们要是发掘,也要耗费很多功夫,现在我可没有太多时间在这里浪费。”韩孔雀笑呵呵的道。

“那你下一个目标是哪边?”李达疑惑的问道。

“有人居住的附近就有古墓群,皇宫我们不不想了,我们发掘周围配套的古墓群。”韩孔雀道。

韩孔雀发掘的古墓群,在兰许高速公路尉氏段的附近,而这里也是韩孔雀建设博物馆的地方,具体地址在尉氏县大新、庄附近,而就在他们挖掘好地基之后,就有了发现。

很快他们就勘探并清理了一批古墓葬。

此次发掘,先后清理出10多座墓葬,共出土近百件(组)精美的文物。(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