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替嫁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 第791章 后怕

替嫁神医:腹黑世子,甩不掉 第791章 后怕

作者:千岛女妖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5:34: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若是告诉她,日后辉哥有可能只取一位皇后,不要嫔妃,什么贵人的话,她肯定是赞同的。

但是,若是告诉她,辉哥真那样做的话,大臣们很可能会劝他改变主意。

那她肯定要发火啊,她一直都说婚姻自由呢,别人没权利瞎参合。

薛文宇知道,眼下朝中的众文武百官,跟之前的大不相同,都是忠心耿耿的辅佐辉哥的忠臣。都是一心想延国的国富民安的良臣。

但是,在某些问题上,他们的想法跟自己媳妇的,肯定是背道而驰的。

虽然他们也都清楚,媳妇对这个国家,对辉哥所做的一切,他们心里也承认她是功臣。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心里就改变那个女子不得干政的观念。

他们只是对于延国来说,是一群忠臣,忠臣,良臣。

薛文宇担忧的,就是将来的某一天,这些国之重臣,跟她会成对立的。

到那时,辉哥要怎么办?

不得已站在他们那边,就算她会理解辉哥的无奈,但是她的心里,很定是失望的。

而辉哥那孩子对她的感情,选择站在她这边,跟他们对抗的话,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她是辉哥成功坐上龙椅上的关键人物,然而,打理一个国家的话,辉哥只靠她一人,是绝对行不通的,那是需要他们的。

这个问题,困扰薛文宇很久了。

他清楚这不是自己多虑,这是避免不了的事,迟早都要发生的事。

“哦,我在想,当初若不是辉哥在忘忧谷发现你的踪迹,你我二人就此错过的话,现在的你,会是谁的妻?打铁的那个,还是卖酒的那个?”薛文宇不得已撒谎,开着玩笑逗她。

当时在那里,手下可是查的很清楚的,她在那忘忧谷,可是比他姐姐薛仪还吃香呢。

噗,牧莹宝听他这么说,一下子就笑了;“那谁知道呢,俗话说,日久见人心,相处久了还真指不定跟哪个对上眼儿了呢。”

薛文宇一听,果然就知道她会是这个反应,伸手就捏了她的下巴,微微俯身与她对视着;“不管你与谁对上眼儿,我都会把你抢回来的。”

“去你的,你想棒打鸳鸯,拆散人家夫妻啊。”牧莹宝才不信呢。

若是自己真的跟哪个已经做了夫妻,就薛文宇这个性子,还会要她这个真的嫁过人已成人妇的?

薛文宇的手捏着她下巴,往上抬了抬;“你是不是糊涂了?你是与我拜过堂,成了亲,婚书上有你名字的。我不过是抢回自己的女人而已,说什么棒打鸳鸯,拆散夫妻?”

牧莹宝一听,眨巴眨巴眼睛,对哦,怎么忘记这茬了!

“嘿嘿,所以说,咱俩是命中注定的夫妻,你就为了等我的出现,孤家寡人这么多年,我又怎么会与别人对上眼儿呢?是吧,夫君。”牧莹宝笑嘻嘻的说到。

“嗯,这话听着倒是顺耳。”薛文宇满意的松开了手,不是在大街上的话,真想把人搂进怀中亲上个一炷香的时间。

夫妻俩边**,边继续往前走。

不远处跟着的俩尾巴不由自主的汇合到了一处;“她这,这也太轻浮了吧?就算跟自己的丈夫,那也要看看场合吧,大街上呢,多少人看着呢,就这样。”

另一个不以为然的说;“这算什么,你还没见这俩动不动的就抱一起啃呢。”

“啊?那皇上就不约束一下?也不嫌丢面?”

“别提那位了,那个跟这国公爷一个德性,对她言听计从的。”

俩盯梢的小声的交谈着,不远不近的继续跟着。

他俩的任务,就是盯梢,盯着她的一举一动。等了这么多天,好不容易等到她又出宫了,委实是不容易啊!

而此时,已经回到杨家的方氏和秦辛,在院外又商量了一下说辞后,这才往女儿住的小院走去。

还没到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的琴声,充满了哀怨和无奈。

听得秦辛觉得心在流血,恨不得立马闯进去,跟她表明自己的心。

方氏对女婿摇摇头,示意他淡定。

然后命婢女小荷告诉女儿,自己来了,却叮嘱小荷先别提女婿也来的事儿。

方氏进屋后,婉莹从琴后站了起来;“母亲,这么晚了怎么还过来?”

说罢,扶着母亲的胳膊坐在软塌上。

对于母亲,婉莹是很内疚的。

自己的事,让母亲心力憔悴。

“婉莹啊,为娘今个晌午后去见了那一品夫人了。”方氏试探的说到,想看看女儿什么反应和态度,也好继续。

婉莹果然一怔;“母亲,莫要去打搅那夫人了。女儿,女儿心意已决,这残疾的身子,不医治了。女儿,女儿不孝。”她话说不下去,起身跪在了母亲面前。

“莹儿啊,你莫要吓为娘啊。”方氏一听,心立马就慌了。

杨婉莹却仍旧跪着,俩手制止母亲起身搀扶自己;“母亲,这兴许就是女儿的命。母亲莫要害怕,女儿不是要去寻短见。女儿近些日子来也想通了,女儿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的,母亲辛劳把女儿养这么大,女儿寻短见那是女儿太自私了,根本就没考虑到母亲会多伤心。”

“所以呢?”方氏并没有因此松口气,女儿脸上的决然,让她更心慌。

“女儿想去福安堂剃度修行,在里面还能为母亲与父亲祈福,正想着怎么与母亲说呢。”杨婉莹鼓起勇气说了出来。

方氏听罢,脸都白了,剃发修行去?这对自己来说,跟女儿想不开寻短见有什么区别?

二八年华的女儿啊,就到庵堂去了?

福安堂,她是知晓的,京城外南十五里半山上的一座庵堂。

之所以叫福安堂,而不是福庵堂就是因为,最初那里并不是庵堂。

而是一个被儿媳赶出去的婆子,自己赌气用石头砌的房子和院子。

再后来,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老妇人。

还是后来,有位路过的老尼,留了下来,四处化缘帮着养堂中之人,再后来那里就叫福安堂了。

现在虽然有善人会捐些银两,可是里面还是很清苦的。

没想到啊,女儿竟然动了这个念头了?

方氏忽然很是后怕,得亏一品夫人让人喊自己去见她啊,不然再迟几天,女儿真的去剃度了,可是什么都挽回不了!

现在呢,还能劝得通么?女婿能行么?不行的话,还是得去求助一品夫人帮忙劝啊……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article_title?}》,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