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旧时烟雨 > 第一百零二章 苦难(求订阅)

旧时烟雨 第一百零二章 苦难(求订阅)

作者:石闻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04: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短暂的假期欢乐时光总是要结束的,在开学的前几天陈宣他们踏上了归途。

回到高家后,几个少爷小姐被各自长辈领走,近两个月不见,思念得紧,可得好好稀罕稀罕,就连高景明都去了高夫人那边不见回来,开学在即,相处不了几天又要离开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父母儿女之间总是聚少离多,或许是从学会走路开始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双翅膀,渐渐的变硬,越飞越高,离家人父母也越来越远……

陈宣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桃树苗,这段时间拜托青豆照顾得挺不错,可依旧不怎么见长,都离开快两个月了,小苗苗也才四五公分高。

这就罢了,毕竟已经习惯了它的生长缓慢,可都已经入秋,桃树小苗苗却依旧青翠欲滴,丝毫不见枯萎的迹象,这就让陈宣有点惊讶,莫非随着自己穿越也变异了,变成了常青树?

不去费那个脑细胞,它好好的活着就行,总有长大的一天,左右不过只是一份念想。

几天后开学时间到了,陈宣高景明他们踏上了去学堂的路。

与周林他们汇合,自是一番嬉戏打闹,一个假期不见,倒也没多少变化,也就高景明在乡下待了一段时间晒黑了些。

学堂生涯依旧平静无波,无外乎是‘开学典礼’那天先生们的话多了点,但都是些安全之类老生常谈的问题。

就连学习节奏都没什么变化,依旧是初蒙识字,四季识常,算计识数,以及君子六艺中的琴棋书画,按照这进度,这个学期下来丁级的孩子们常用字也就学得差不多了。

因为学习进度拉开了班上孩子们一大截,陈宣完成日常学习之余,也有更多时间看书充实自己,一个学段能抽空看完两本高家带来的课外书,看得多了自然有收获,不懂得还能去问别人,大半年下来,陈宣算是和认识的人关系都不错,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这大半年下来,陈宣总算是有了点‘人样’,他的头发长长了不少,都到肩膀了,习惯了倒也不难打理,简单捆扎戴个帽子即可。

其实学堂的学子几乎都戴帽子的,倒不是因为‘潮流’问题,而是因为都没到及冠的年龄,束发颇有讲究,是以平时戴个帽子遮掩,以免头发长了垂到纸上,那样的话写字的时候容易被头发糊了字迹。

开学后两次往返高家和学堂,已是秋山红叶,就连玉山上常开的花都多半凋零,人们也已经换上了秋装。

当第三次放小假回到阳县的时候,陈宣发现市面上明显萧条了很多,而且人心惶惶的样子,似乎整个县城都充斥在紧张压抑的气氛中。

此外城门口看守比以往严厉,过往行人认真盘查,就连街面上巡逻的差役都比以往频繁了起来。

‘这是出事儿了?’,陈宣心头一惊,总不能是要打仗了吧,这年月通讯困难,若真打仗了,估计打到眼前底层民众才知道。

可看情况又不似打仗的样子,至少没有看到拖家带口跑路的画面,稍微放松下来,转念一想,只要不是闹兵灾,其他的小问题应该也威胁不到高家这样的门庭。

如此气氛陈宣都能感觉到,何况他人。

入城后,没走多远就遇到一行巡逻的差役,耿宏应该是认得其中领头之人,直接拦下问:“哥儿几个忙着呢,最近是不是出事儿了?我见城里氛围有点不对劲啊”

“哟,耿大哥,你这是护送高少爷读书回来呢”,其中正式班差上前笑道。

见他没有先回答问题,而是打招呼寒暄,耿宏心头顿时有数,应该没出啥大事儿,否则哪儿有功夫闲扯。

耿宏笑着寒暄道:“职责所在,奔波命,哪儿有你们威风啊”

“啧啧,耿大哥你这话说得,要不咱俩换换?”班差有些幽怨道。

那可不行,高家护卫这份差事可不是你这小小班差能比的,虽是下人,但也要看在谁家当下人,你这身皮和我换那不亏得紧?

耿宏打了个哈哈道:“还是说说眼下什么情况吧”

班差耸耸肩朝边上吐了口口水道:“还能是什么事情,耿大哥你不会忘了眼下什么季节吧?”

他这么一提醒,耿宏顿时了然,面带感慨道:“又开始抽役了?”

“那可不,夏役秋劳冬兵,每年都这样,秋收已过,趁着天气好,冬天还没来,水位下降,得抽调民夫去修堤固河,上头催得紧,这次摊派到我们阳县三千人,为时两个月,再有几天就得到位,否则上下都得吃挂落,每年这三个时期总有想方设法躲役之人,可不得抓紧点看紧点啊”,班差也是头疼道。

好在他也只是奉命行事,这等苦役落不到他头上去,倒也不至于愁眉苦脸。

此间三大役可是平民百姓头顶上的三座大山,都是苦差事,夏季的衙役稍好点,没工钱,但跟着正式班差偶尔能混个油嘴,可很多时候也危险,毕竟需要缉拿追凶之类,一不小心是会丢小命的。

秋季的劳役是最苦的,不但没工钱,还得自带食物,病了饿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每年都有不少人死在服劳役的途中。

冬季的兵役是最危险的,名义上有军饷拿,可有多少能落到实处?封建时代当兵可不是去‘享福’的,需要冬季集结奔赴军营,短期训练后分配各处,大多都是去前线边关,有点关系的可以去稍好点的地方,但不管是边关杀敌还是国内镇守某地剿匪平叛,多的是一去不回。

这三大役年年如此,没有个头,尤其是兵役,年年有人回,可年年多有白发盼得无人归,唯有马革送来血泪钱。

也是为何家家都想儿孙满堂的缘故,有机会就可劲生,否则一不小心就绝后了,反正这人呐,年年有人死,年年有新生命一茬一茬的冒,如此往复轮回,纵使王朝更替,底层民众命运依旧。

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尽量花钱躲开三役,没条件的只能含泪送亲人了。

为何劳役会安排在秋收之后?还不是因为秋收后平民有粮食了呗,否则去了工地没吃的,哪儿有力气干活儿?

平民百姓之家进项本就不多,几乎都指望着地里的那点收成呢,上税之后若是弄些粗粮野菜倒是勉强够吃的,可家人当兵不得想方设法弄点武器铠甲保命啊?这可是要一大笔钱的,更别说置办马匹了,一家人去那么一两个当兵,置办兵器甲胄这些省吃俭用十年都得搭进去!

纵使不当兵,想避开衙役不得花钱打点?这可不是看你家人少就能酌情免除兵役的问题,衙役的时候抽到你家,但凡有两个成年男丁都得出一人,没法躲的,除非当逃民野人。

还有劳役,去了工地不吃没力气干活儿啊,不想家人饿着肚子累死在工地上,不得把最好的粮食拿去?

这还别说谁家没点小病小灾之类的,凭地里那点收成能定什么用?所以古时形容底层人士,穷苦两个字从来都是一起出现的。

就拿牛乐家来打比喻,他在高家有份差事,比寻常人收入多很多,家里还有父亲爷爷弟弟几个男丁,算起来还是小康之家了,日子还不是过得紧巴巴的,结个婚除了高家之人实在抹不开都舍不得发喜糖,若非成了高家护卫管饭,就他那体格子练个鬼的武功,长时间吃不饱身体巅峰时期一过就垮了。

原本陈宣高景明这样的良家子年龄到了依旧逃不过三大役的,除非有功名自身,可高家这样的门户自有门路打点,这也是为何多的是人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进入高门大户,好处不言而喻的,耿宏他们这样的护卫,若非高家庇护,上战场才是最好的归属,你也可以逃了躲兵役,但除非你当野人,否则入城被认出就自求多福吧,最次也是牢里走一遭,严重的家人都得跟着挨刀!

所以啊,年年都有人家破人亡,年年都有人因为三大役揭竿而起,年年都有军队镇压,实在活不下去啊。

据陈宣了解,如今景国大环境还算好的,每年造反的也就一两次,反正波及不到阳县这种地方来,只要不是震惊朝野的叛乱,那就算天下太平了。

得知原委后,耿宏唏嘘道:“行,哥几个忙去吧,不打扰你们了,有机会一起喝酒”

“耿大哥能赏脸我自当安排,你们慢走,代我向高少爷问好”,班差等人识趣离开。

他们聊天的时候陈宣顺带听了一耳朵,此间三大役也了解一些,也是惆怅不已,他能怎么办?全天下都如此,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的,哪怕掀起赤潮,那也得时代发展到具备一定基础条件才行啊,脑子一热揭竿而起只会害人害己。

总之整个阳县的氛围感染下一个个也高兴不起来。

不久后回到高家大门口,高景明惯例率先跳下车就准备往府里跑去找他娘亲,结果跑了两步突然顿住,看着门口一道身影愣了一下,下意识惊喜道:“爹?”

突如其来的一嗓子,整得跟在他身边的陈宣没反应过来,下意识愕然问:“爹?”

高景明顿时不乐意了,回头无语到:“阿宣,那是我爹!”

陈宣郁闷,谁还稀罕和你争爹不成,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吐噜嘴了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