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魂魄碑 > 第258章 大后方

魂魄碑 第258章 大后方

作者:封悲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少年狠狠地抬头,随即一步跨出,双拳挺在胸口之上,临近刘子鸣之后,猛的收步。

刘子鸣目光一凝,这少年比他矮了一个头,但此时就像一发炮弹,迅猛的冲过来。

刘子鸣踮起脚尖,右肩抬高但手臂向下。

那少年是一记明显的炮拳,化解炮拳怎么打,要么上顶,要么下压。刘子鸣凭借身高优势,臂长优势,力大优势,选了下压打法。

方圆暗自点头,这种打法无疑是最为有效的,自己对于百家武学,不能说是通晓,但可以说是晓。多多少少都知道一点,实战反应经验,刘子鸣无疑更强,因为方圆几乎没实战过。

炮捶是汉族传统武术长拳的一种,属于内家拳,是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

相传清朝初年,炮拳是嵩山少林寺普照和尚所传。最初,炮捶拳只是沿袭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格斗搏击之法,并无诸多套路,其内容亦皆用于修身和实战的用途。

一拳当初有如炮弹,古时没有炮弹,炮的意思,便是攻打城门时所用的攻城锤。

突然,本已临近的少年收了步子,然后左脚又诡异的踏出一步,双拳突然叠于腰腹之间,就像子弹上膛一般。

方圆目光一凝,见刘子鸣就要采用原先的打法,感觉不妙。

“小心,是崩拳!”

方圆发现了端倪,这并不是炮拳,而是半步崩拳。

崩拳乃形意五拳之一,崩拳从中盘胸腹处发出,没有炮拳那么高,炮拳从上盘发出,其形短,其力猛,如崩箭穿心,如山崩地裂,故曰“崩拳”。

崩拳运用时是前手勾挂敌手,后手发力穿崩,创立者那是郭云深。据说是郭老在狱中发明,因脚戴镣铐,无法施展一整步,便发明了半步。

因郭老功力深厚,再加时机恰当、步伐迅速、经验老到,故武林高手与之对垒往往不堪一击,瞬间即被崩拳击中,力透胸背,心惊胆颤。

形意拳巨擘郭云深功力深厚,所向无敌,有“半步崩拳打天下”之美誉。半步崩拳成了郭老的绝技,乃武林著名品牌。半步崩拳之半步,即前足前行一步,后足紧跟一步,后足不得超过前足,相对于常人走路后足超过前足之一步来说是半步。

郭云深号称半步崩拳打天下,半步崩拳实际上是最简单的一路拳法,大概是形意拳五行拳里面练习要点最少的一路了:

半步崩拳的动作以“三体式”站立,

左脚左拳在前,右脚在后,右拳置于右肋旁,虎口向右。

进步时,左脚向前蹚而进,右脚随之跟步;

同时右拳内拧向前打出,虎口向上;

左拳在两拳相交时收回,虎口向左,置于左肋旁。

如此两脚一蹚一蹬,总是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两拳一出一入,接连不断,势如连珠箭。

在打崩拳时,出左拳为顺步崩拳,出右拳为拗步崩拳。

但是,这路最简单的跟步冲拳,在郭云深的手上施展开来,成为一代传奇,最常见的描述是:

莫撄其锋,当者必飞丈外。

郭云深还有两个方面的武学能力表现,一个是动作快,电光石火,人动拳到;一个是反应敏捷,不管对方拳棒有多快,皆能避之,结合上他的爆发力极强的崩拳,很是风光,堪称一代大家

郭云深的半步崩拳,纯粹以爆发力取胜,不管你的体重,防御能力,是否练过铁布衫等等,一律一拳击飞,还有,郭的崩拳已经到了只要接触一点点,就可以击飞壮汉的地步,属于典型的以内家功力取胜。

山西形意拳名宿宋铁麟先生谈及半步崩拳的步法奥妙时,宋先生说:“崩拳的步法,全在一趟一蹬,前脚进时,似铁牛耕地。

不偏不倚,要中直,抢占对方中门;后脚蹬时,要快迅、猛烈,如箭出弦;意一动,身一抖,便进身,不能有丝毫迟疑之感。”

正如拳经所说的“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宁在一气先,莫在一气后”和“崩拳如射箭,打倒还嫌慢”。重在一个“狠”字。

崩拳所走的路线,许多人认为是一条直线,是一个直拳动作,其实这种看法是带有片面性的。

从崩拳的技术动作来分析,它并非走直线,而是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包含着一定的弧线。当顺步崩拳转变为拗步崩拳,或拗步崩拳转变为顺步崩拳时,后拳沿着前手小臂,向前打出,里面暗含着向下压的劲,拳面又有前顶之劲,在发劲的一刹间,小臂又有向前裹钻、向上猛挑的劲力,而要发挥这些劲力,并不是一条直线所能够做到的。

再说在它的运动过程中,已含有一定的弧线动作。崩拳所走的路线,从许多形意拳名家高手的实战中可以领悟。单凭一个直力是无法将人打得升高,而只能将人打出。因为每个人在遭到外界打击时,都会作出防御性的反应。

当用崩拳打击对方时,对方必然会产主一个向上的抗劲,而崩拳者可借其抗劲,再往前上裹钻、猛挑,借力用劲,使对方失去重心,拔根而起,紧接着催发劲力,对方必然会被打至升高,而后跌出。

崩拳动作在实战中,是讲究打破,而不是破打。它是利用出拳的前臂挫压对方而进击,是打中带破,并不是破了对方的防线之后,再打对方。

所以,对崩拳所走的路线,我们从锻炼和实战中总结出有二种。一种是对方一接触我拳就倒下去,是走直线;另一种是对方接触我拳之后,再倒下的,是走弧线。

刘子鸣在乎拳技,不太懂拳理,但就算不懂此时也看出来了少年这一拳所含威势,如龙虎扑面。

炮拳在乎长,寸拳在乎短,但都比不上这半步崩拳来的威猛。

刘子鸣一拳是轰不住少年了,于是干脆右臂下沉,左臂上抬,硬生生交叠在一起,如两扇严丝合缝的门。

右肩向前靠,将抗击打能力最强的,最为厚实的肩膀和肩胛骨前顶,赫然是一记防御式的贴山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