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 第三三零章 风暴前的宁静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第三三零章 风暴前的宁静

作者:玉苍闲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古浩天想不到筹划已久的梁山讲武堂尚没着落,而梁山书院却意外地办成了,这真是令他喜出望外的事情。其实当日三个老人找到他,提出举办书院培养人才时,他当时都不敢相信。因为在他自己看来,这三个人中只有徐处仁算是真正安心留下来的,张叔夜与刘韐这两个为周朝廷服务几十年的传统官吏,他从来没想过他们会几天之内认同梁山,甚至当日从沙门岛把张叔夜带上梁山也有些连骗带哄的性质。

究竟是怎么回事?古浩天一直到了书院开学的前一天,实在有些熬不住了,然后偷偷的请教了徐处仁,原来这两人也是对周廷绝望了,希望梁山能带着百姓走出一条新道路,他这才稍稍有了些底,于是便安下心来。

这三个人说他是老人,其实在后世看来并不老。年纪最大的徐处仁其实才五十一岁,张叔夜四十八岁,而刘韐更小只四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华。在原来的历史上,以徐处仁官职最大,曾任过钦宗朝的宰相;张叔夜曾官至礼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刘韐却大都在地方任职,曾任过陕西转运使,河北、河东宣抚参谋官,知建州、荆南等。这三人在历史上都是积极的主战派,以抗金而著名,而且都是学识不凡能文能武之人。这些人如今能安下心来为梁山庄园培养人才,这对古浩天而言,是花多少代价都换不来的,把他俩说成登州之行最大的收获也绝不为过。

开学之日盛况空前,梁山上各营各处各村各坊都派代表到场观礼,古浩天与张叔夜一起揭下了遮在梁山书院匾额上的那块红绸,随后在热烈的鞭炮声中,学院开始了开学的第一堂课。首批从庄园里精选出来的五十名学子,恭恭敬敬的坐在教室里聆听首任山长张叔夜的讲课。

古浩天、闻焕章、许贯忠、赵鼎、萧让、张九成、公孙胜、吴用、朱武等,都静静的坐在教室的后面旁听。一课终了已是巳时末,众人起身恭敬行礼之后才离开了教室。

“梁山之后,武强文弱的局面将由于而变,浩天再也无须为治政人员操心了。”

离开了学院之后,闻焕章兴奋的说到。

“那个讲武堂也要尽快办起来,军官训练营也只是训练低级的班、队长,我看随着护卫队的规模越来越大,连长、营长这一级的人员将越来越多,况且日后护卫队的级别肯定不止是营长,这些人员必须要有讲武堂的培训,这样以后今后带兵征战一方才能让人放心。”

许贯忠这个参谋处长却是有些眼红了,赶紧提出建立讲武堂。

古浩天自然巴不得把讲武堂早日建起来,只是心中的最佳山长人选周侗至今还未回山,他想若是年底师傅还不回山,便先把它开办起来。正想着之时,又听的公孙胜说道:

“张大人与刘大人应该都是有家眷的人,如今两人在山上生活无人照料不甚方便,不如派人去取来,也好一家团聚。”

“公孙兄弟不愧是做情报消息的,却是想的周到。”

吴用一听便知公孙胜的用意,禁不住打趣道。众人一想也立即明白,不由的齐声大笑。

古浩天却对此事甚是上心。因为张叔夜和刘韐的后人颇多牛人,尤其是刘韐子孙更是显赫,长子刘子羽一生戎马倥偬,力主驱逐挞虏,克复中原;次子刘子翚为诗人、理学家,又是朱熹的老师;孙子刘珙,官至参知政事,刚直不阿,不事权贵。祖孙三代四人死后,分别谥为忠显公、忠定公、文靖公、忠

肃公。后人誉刘家为“三忠一文”,“是忠节与斯文并重之典范”。于是他便吩咐公孙胜,着其先选好妥当人手,待其询问了两人便立即动身。

一行人谈论着便到了中华堂,由于东京那边情报传来,童贯已经调动各路大军准备前来征讨,众人简单用了午餐,便一起商议应对策略。

公孙胜把情报处得到的消息向众人进行了通报,他说:“这次朝廷出兵人梁山计十万人,其中禁军二万,东京管下八路军州各一万。领军将领主要有十人,分别是御前飞龙大将酆美、御前飞虎大将毕胜,另有睢州、郑州、陈州、唐州、许州、邓州、洳州、嵩州八州的兵马都监段鹏举、陈翥、吴秉彝、韩天麟、李明、王义、马万里、周信等八人,据报如今各军已经齐聚京城,只等中秋过后出征。”

“十万人啊!看来要把他们的辎重先截下来,不然恁多俘虏,朱处长的准备多少粮食!”

许贯忠浑不在意,倒好像已经胜券在握,却开起玩笑来。

吴用也是一个德行,随即接着说道:“嘿!这次多少俘虏也不担心了,往日里我们生怕庄园里装不下,也不敢多要,如今有了登州那块地,正愁没有人呢,咱们的好好筹划,这些个青壮尽量给留下来。”

“若是以两位处长这般设想,我这儿却不用备什么粮食了,只要把官兵的军粮劫了,给俘虏吃上两餐后,直接送登州去,还须费啥劲。”

朱武接着两人的话尾,也戏言起来。

这三个人一发言,会场顿时轻松起来。古浩天对童贯的来犯其实也没怎么在意,这些人貌似强大,但在原轨迹里被宋江打的一败涂地,而如今梁山庄园的实力又那里是宋江当时可比的。就说那八个都监,水平也是非常一般的。

原著里头攻打梁山时,最先出阵的是陈翥,这家伙秦明二十回合就搞定,一狼牙棒敲死,而马万里在林冲面前三个回合不到直接被捅死了,段鹏举乱军之中被李逵一板斧给砍死,周信被张清用石头给打翻,丁得孙和龚旺上去一刀结果了性命。王义和韩天麟、吴秉彝三人便是不堪,一个被索超一斧砍了,一个被董平一枪搠死,还有一个被史进一刀劈成两段。若说稍稍好一点的,那就只有许州兵马都监李明,他倒实打实的与杨志激战了三十个回合,而且不分胜负,可见李明武功还是比较高的了。至于酆美这个御前大将也被卢俊义数合擒了,毕胜没也出阵记录,想来水平也不比酆美好上多少。所以应对这些人,古浩天比许贯忠他们更加心里有数。

“再过两日就是中秋了,东京到济州也不是太远,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也不多了,虽说众位比较乐观,但毕竟十万之众,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谋参部的作战计划准备的如何?”

古浩天虽然也与大家一样的心态,但他不好表露出来,反而要提醒他们谨慎小心。

许贯忠却早已胸有成竹,只见他说道:“这几日已与几位处长议了议,大致拿出了一个方案,鉴于官兵数量众多,初步定了诱敌深入,分而歼之的策略。”

且说当日领了任务之后,许贯忠见敌我数量差距甚大,便想起古浩天去年在李家道口讲过的游击战术,便据此设计了一套作战方案,后来吴用、公孙胜、朱武等看了之后也一齐称好,几个补充完善了一番,又请闻焕章看了定了下来,所以刚才几人才如此放松。

古浩天听了许贯忠详细方案,认真想了想也觉的没什么遗漏,便想着如何调配兵力

这时却见闻焕章说道:“朝廷大军压境,正是练兵良机,当下庄园里还有河东、关中、登州过来的诸多人才并来安排职务,应该尽快使用了,也好让他们能参与此次作战。”

“这倒也是,只可惜当下教导营里新兵不足,将多兵少啊!”吴用有些遗憾的说道。

“无妨,先把框架搭起来,此次战后,官兵俘虏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许贯忠随即出了个主意,却是大有见地。

古浩天也觉的此主意不错,便说道:

“我倒赞同许处长的意见,便先把框架搭起来。这次三个地方新来了十余位兄弟,四千多士卒,我想着先设两营步兵两营骑兵,步兵十一营以史进兄弟为营长,杨春、陈达为副营长;步兵十二营以山士奇为营长,史定、伍成,为副营长;骑兵十三营以孙新为营长,文仲容为副营长;骑兵十四营以王彦为营长,崔野为副营长;解珍、解宝及兀颜光先留在特种营,郭猛回去李宝的水兵营,只邹渊兄弟暂时没有去处,便先到步兵一营见习一段时间再作安排。”

“小官人,还有一人不可漏了,不然我又要听他唠叨了!”这时吴用突然开口说道。

几人见说不由奇怪,这庄园难道还有什么遗漏的人物?

“却是我那兄弟晁盖,春末他的伤势便已痊愈,便一直让我到小官人这儿讨个差事,我也是担心他重伤初愈不肯答应,这些日被逼的紧了,再不提了恐遭埋怨了,小官人且酌情给排个事做吧。”

原来是这个人,倒真把他忘了!众人这时才恍然大悟。古浩天却大奇,也就半年左右的时间,那么重的伤能活动就不错了,竟然还能上阵。不由问道:

“吴处长,上阵厮杀与一般活动却是两回事,你能确定他真的大好。”

“要不怎说安太医神奇呢,这些日晁盖兄弟天天在舞枪弄棒的,我看着也没大碍,这才替他开口的。”

吴用虽说的肯定,古浩天却还是不放心,他想到时找安道全仔细询问一下再说。至于这个人的安排,他觉得至少也要排个营长,无论其能力如何,但毕竟是吴用等人曾经的老大。于是便对吴用说道:

“若晁兄弟身子允许,排个步兵营长的位置可妥?”

“如此大好,那有不妥,晁大哥听了必是大喜。”

吴用在山上日久,当然知道各营长的实力,见古浩天这般安排,明白已是顾虑着他们几人的面子,当时便满心欢喜。

很快便到了中秋佳节,上午古浩天在中华堂里召开了庄园里在家营、处长大会。一则为迎战朝廷大军作了动员。二则宣布了几项新的任命。步兵十一、十二营,骑兵十三、十四营,这新设的步骑四营正负营长人选并无变化,只是新设步兵十三营营长晁盖,副营长却调来了刘唐,刘唐已熟知梁山军制,又是其老部下,却是最合适的人选。至于一营副营长的缺,正好给了邹渊。

新来众人各自得了满意的安排,尽皆大喜,当日中秋宴上,大伙纷纷祝贺,杯来盏往热闹异常。

而古浩天并没有喝太多的酒,他心里却在想着,明天上午朝廷十万大军就要起程了,尽管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但梁山庄园仍将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看着眼前欢乐和谐的宴会,他突然觉得很像一个情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