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梁山庄园主之称霸天下 > 正文 第一零三章 菊园诗会(下)

且说古浩天听得潘金莲念了那首诗之后,登时吓的要死。只因他这首诗却是苏轼苏大神的诗《赠刘景文》,刚才在后园之时,他为了哄那潘金莲,随口就吟了出来,那知这死丫头在这种场合竟把它给念出来。须知苏轼可是前朝的名人,他的大作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肯定熟知,这下子不但坐实了他不学无术之名,而且这么明显的盗用他人作品,经这些人炒作,恐怕这辈子的名声也给毁了。

古浩天怔怔的坐在那儿,一边绞尽脑汁的想着应对之计,一边静待狂风暴雨的来临。而此时大厅里的气氛却有些诡异,方才的喧嚣一下子变成了死一般的沉寂。

时间就这么一点点的过去,古浩天觉得自己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想想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与其在此煎熬不如豁出去了,他正想开口说,自己刚才在后园朗诵了苏大家的大作,丫鬟无知拿来当成自己所写。

却见颜俊卿到了古浩天前面开口赞道:“古兄弟果然深藏不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此句一出今日菊诗均无颜色矣。”

“此诗果然不凡,今日不虚此行矣。”

“傲霜斗寒,菊之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尽现矣。”

……

颜俊卿开口之后,又有很多人开口称赞。但古浩天却蒙圈了,什么情况,难道这些人都没读过苏大神的作品吗?他仔细的看了看众人,好像又不似讽刺的神情。莫非苏大神在这个时代没有写过这首诗作,古浩天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这种可能。不过到了这时他心里已经有底了,便安心下来静观其变。

“古家想来家学也是不错,居然连书童也会作诗,以前在下也只在杂文里看过这等故事,如今倒是亲眼见识了。”

这时那个姓王的士子又开口了,他一直认定古浩天就是个纨绔之徒,故此逼他作诗,要其出丑,想不到那个书童却吟了一首好诗出来。一开始他也被怔住了,但后来看看古浩天愣愣的坐在那儿不发一声,又看那书童眉清目秀是个机灵之人,便想,必是书童代作的,故又开口嘲笑。

大厅里的一些人,听了王氏士子的话,好似也回味过来,对啊,这诗可是那书童所吟,未见得就是那姓古的所作。而一些原本对自己诗作较为得意之人,此时被比了下去,心有不甘,于是心思便活泛了起来。

“适才古秀才的大作,确是惊艳,在下参加菊园诗会多年,也未曾见过这等佳作,只是如今意犹未尽,不知古秀才能否再作一、二首,以饱耳福。”

此时座中有人出言提议,立时便有一些人附和。

“佳作绝句,有的数年难求一句,那有一时就出数首的道理。”

大厅里也有一些正直的人士看不下去,出言劝阻。

但此时的古浩天却镇定了许多,自从那个姓王的开口之后,他便笃定这首诗这个时代的苏大神必然没有作过,若有的话别人有可能看着颜俊卿的面子装糊涂,那姓王的却绝不会放过他。而此时见一些人又起哄要他作诗便再无压力,心想,老子既已作弊,又怎会在乎几首,且吓死你们这些鸟人。

“诗词本非在下所长,不过既然大家这般盛情,在下也不便推辞,只是那位王秀才对我似有不信,咬定方才那首诗是书童所作,如今不如便以菊花为题,由在下向王秀才讨教一番,不知可愿赐教。”

古浩天见那小子老与自己作对,干脆拉其下水,再给他一个教训。

那姓王的见古浩天突然向他发起挑战,心里迟疑了一下,有心不接,但自己一直贬低于他,旁人看了必定说自己也不过尔尔,又想想对方也就是一个无知小子,有甚可怕,便壮着胆应了下来。

斗诗比词历来是文人所爱,这时见古浩天要和那王秀才当庭斗诗,众人立时兴奋起来,很快就有人在大堂当中摆好桌椅、笔墨。古浩天从容不迫的来到一张桌前,然后伸手向那王秀才作了一个请的姿势。

“王伦兄弟,在下恭候佳作问世。”

“王伦兄弟,莫要留甚么情面,好好把那小子教训一番,不然不知天高地厚。”

在一众吹捧声中,那王秀才自得的来到了另一张桌前。

“王伦!这厮竟然是王伦。”

古浩天想不到自己一不小心又遇到了一位“名人”,还是原梁山的第一任寨主,这也太意外了吧,他不由好奇的看了他几眼。

“少年人,王秀才是士子中的老前辈,你如今认输也没甚倒霉的。”

有好心人见古浩天怔怔的看着那王秀才,以为他在露怯,便好心的劝他。

“士子中的老前辈?但在下于济州多日,却没听说那年秋闱中举里头有这位前辈的名字,莫非至今还是‘白衣’。”

那王伦见有人劝古浩天认输,正在得意,没想到那厮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的把他伤疤给揭开来,顿时闹羞成怒。

“莫呈嘴能,且于手下见真章。”说罢狠狠的瞪了古浩天一眼,自顾构思诗作去了。

大约过了半刻钟,王伦便提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两句“秋深黄花密,暗香漫东篱。”围观众人摇头晃脑争相吟颂,纷纷称赞。

那王伦转头看看古浩天,见其未写一字,只呆呆的站着,心里不禁快意,于是又写了一句,“把酒学陶公,”却见古浩天仍然没动笔,心想这小子怂了,于是更加得意,想了一下提笔写下了最后一句,“醉卧南山西。”他审视一遍觉得十分满意,不由得抑扬顿挫吟颂了一遍。

可是原本的那些称赞声却没有如期响起,怎么回事,他抬头一看,却发现身边只剩几个同党,余下的人都跑到那边去了,那古浩天不知几时竟然也作出了一首诗,正被人拿着吟颂:

“霜菊尤宜晚,才开一两葩。

不随蒲柳变,索性待梅花。”

在座的都是文人,诗词的鉴赏能力自然是有的,古浩天的诗作一出来,两首的水准高下立判,所以大多数的人都围到了古浩天这边。

“王秀才,此诗却不是我那书童写的,你觉得如何?”

古浩天这次却是小心了,他找的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作品,自然没有后患,所以他取笑那王伦也没有后顾之忧。

王伦想不到古浩天突然之间写出一首好诗,这可是当着众人的面写的,总不好说是他人代笔,这下突见古浩天问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尴尬之极。

“依我看这两首诗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便做平手如何?”

这时王伦的一个同党出来打圆场,众人也不好驳他面子,稀稀拉拉的应和了几句。

“第一首平局也罢,那便看第二首了。”

古浩天心里冷笑,今天搞不死你,老子带着千年的知识还有何用,不如早点找块豆腐撞死。这回他却不再犹豫,说罢便提笔于宣纸上,倾刻就写了第二首诗。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王秀才,在下二首已成,且待你的佳作。”

只一瞬间,古浩天的第二首诗便作成了,他斜视着王伦揶揄着道。

厅里诸人也没想到古浩天竟然这么快就把第二首写成了,而且水准这么高,心里头对古浩天的学识再无怀疑,想到王伦前头对古浩天的百般诋毁,不禁对其人品也看低三分,这会见古浩天发问,不由的一齐看向那王伦。

那王伦刚才好容易凑了一首诗出来,这么快又怎写的出第二首,可是他又不能认输,于是众目睽睽之下,顿时冷汗直流,不知所措。

“王秀才,莫非看不上这首诗作,那在下便献丑再作一首。”

古浩天这可是乘你病要你命,生生的把那王伦往绝路上逼了。只见他在众人错愕的目光中,在宣纸上一挥而就,写下了第三首诗。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虽然说是抄袭古人作品,但古浩天也精心设计的,前两首用的是宋人刘克庄和郑思肖的作品,却把自认为最出色的唐寅唐伯虎的作品放在最后压阵。

果然一厅的士人都被震住了,那“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尚且余韵未去,这“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的绝妙意境又立即袭来,众人皆被这叠出的诗意陶醉了。心里头对刚才书童所说的那首诗,也再无怀疑,想想古浩天半日时间,以菊花为题竟然连着作了四首高水平的诗,实在是叹为观止。

“京东百余年未见此等奇才矣!”一位年纪较大的士子叹道。

“莫说京东,大周朝立国百多年,又何曾出过几个这样的人物。”另一士子说道。

于是众人围着古浩天纷纷称赞,那王伦却冷落在一旁无人问津,便是原有的几个同党也不知跑到那儿去了。

“王秀才,此首诗作可入的法眼?”

正在王伦孤零零的立于大厅之中,进退不得,狼狈异常之时,古浩天突然又问了一句。

“你!你!你欺人太甚。”

那王伦被古浩天挤兑的无话可说,差愤之下,口不择言的说了一句,灰溜溜的又一次夺门而逃。

菊园聚会,古浩天无意作诗,最终却因诗成名,所作的菊花四韵,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赞誉,正是无意插柳柳成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