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穿成真千金后养兄他登基了 > 第三百一十九章:奇怪发言?打翻了醋坛子

所以这顾氏女的事,若是馨嫔和她早就相识,为她谋求这些。以陛下对她的宠爱,基本上肯定会答应下来。

世人只说陛下会太后孝顺至极,其实宫里的人才明白,太后对陛下也是爱护有加。太后不像前朝有的的太后那样,仗着自己的身份拿捏皇帝。

若是陛下有什么想法,只要不特别丧心病狂,太后都是会答应陛下的。只是嘉奖一个小小的民女,又不用封什么爵位,只用发道懿旨,再赏赐一些东西,这点小事,太后更是不会拒绝了。

毕竟这些东西虽然在妙妙看来价值连城,但无论是在富有四海的皇帝眼中,还是私库满满的太后眼中都不算什么。

传旨公公心里已经有了计较,他几乎是有些笃定的问道。

“顾姑娘想必之前和馨嫔娘娘是旧识吧,她这样为你周旋,你们关系一定很好。”

“没有,公公误会了。民女与馨嫔娘娘素不相识,只是听说过馨嫔娘娘的美名罢了。”

妙妙此刻已经确定这个传说中帮助自己的馨嫔娘娘,就是自己之前偶然救的那个大美人。不说大美人那时的处境,和她叮嘱自己的话。

就是妙妙自己凭看过那么多宫斗小说,也明白不应该和别人吐露自己和大美人发生的事,甚至不该说自己和馨嫔娘娘相识。

因此妙妙坚定地摇了摇头,否认了传旨公公的猜测。

“咱家就说你们认识…不对!顾姑娘,你刚刚说什么?”传旨公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十分不可置信的看着妙妙。

“民女说,民女和馨嫔娘娘素未相识,之所以对她的名字有反应,也只是因为馨嫔娘娘的美名。”

“你们真的不认识?”传旨公公确认后,却依旧怀疑未减,不相信的看着妙妙。

妙妙努力做出一副淡定自若的表情:“民女出身贫寒,之前只是个平平无奇的乡下丫头。听说馨嫔娘娘之前也是官家小姐呢?民女也只是因为以前去馨嫔娘娘家附近卖花,才偶然听仆妇们议论,说馨嫔娘娘美的惊人。”

妙妙说着说着好像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强忍羞涩继续说道:“民女虽是一名女子,但爱美是人之常情。听仆妇说的那样夸张,民女心生好奇也十分憧憬。所以鼓起勇气,偷偷在馨嫔娘娘家附近打转,有幸得见娘娘一面…”

“娘娘风姿实在…实在令人难以忘俗。民女见到娘娘的第一眼,已然呆住了。神志回炉的那一刻,民女就想,天上的仙女怎么下凡了呢?”

“书里说宛若神仙妃子,民女之前还觉得这句话着实太过夸张。仙女毕竟是仙女,岂能在房间见到。可见了娘娘。民女才知道原来是自己见识浅薄。”

妙妙说完这一大段解释,周围彻底安静下来了。屋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看向妙妙的眼神都十分复杂。

妙妙说的这些对馨嫔夸赞,若是从一个男子口中出来,治他一个不敬皇室觊觎后妃之罪,都是轻的。可这样的话,从妙妙这样一个女子,还是一个不比馨嫔逊色,同样美貌非常的女子,口中说出,却让人感觉十分复杂了。

其实古代也是有女子和女子心生爱慕的事情的,之不过因着妙妙说这些话的眼神出了单纯的欣赏,并无其他,而且十分干净。所以在场的众人都没想到那里去,但就算这样也太奇怪了吧。

在这个社会里,在大多数世人,尤其是男子看来。女子和女子之间的关系其实是竞争关系,根本没有几个真正亲亲密密的。尤其是像妙妙和馨嫔这样同样级别的大美人,互相攀比才是正常的,这样诚挚地夸另一个女人漂亮,还像仙女一样,这样太奇怪了。

就连青娘看向女儿的眼神都是又奇怪又纠结,更别说别人了。不过场上有两个人,对妙妙这番行事的反应,与他人格外不同。

第一个肯定就是顾念渊了,顾念渊虽然早就猜到了妙妙的“好色”,但妙妙自己没有说出来,顾念渊最擅长自欺欺人了,他也就选择性的把这个事情忽略过去了。

现在妙妙自己把这个事直接的摆在了台上,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么直白的表达自己对另一个女人的喜欢。

顾念渊心里的醋坛子都已经打碎了,整颗心都被泡在酸溜溜的醋里咕噜噜的冒泡泡。

“这个馨嫔又是谁?妙妙都没这么夸过我呢?还天上的仙女,她以为自己是董永吗?那我又是什么?那头老牛吗?幸好那个馨嫔远在宫中,永远也不会和她接触。不然,我可是绝不会帮她讨仙女欢心的!哼!”

有的人表面上一本正经,实际上心里都快嫉妒的发疯了。而另一个虽然长的和妙妙是两个极端,此刻却已经认定妙妙和他自己是同道中人。

如果用一首歌词来表达余知县此刻的心情,那肯定就是。

“我们都一样~一样的……~”

看脸!没错身为一个颜控,余知县通过妙妙这一番话已经确认了对方和自己原来是一个组织的同志,没错就是颜狗联盟。

因为妙妙已经是自己认定的志同道合之人,余知县因为妙妙不答应婚事的恼羞成怒,和不满都已经烟消云散。

之前余知县还在怀疑妙妙不同意和儿子的婚事,是瞧不上自己。现在他是彻底明白了,妙妙她就是瞧不上自己…的脸。

虽说同样是瞧不起,但是对余知县来说区别可就大了。余知县觉得妙妙肯定是因为看见自己,担心自己儿子也长这样,才那般坚定的拒绝了自己的提亲。

身为一个颜控,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余知县太明白妙妙的感受了,当年他自己就是这样,有一个五品官的女儿要嫁给他,但是相貌平平,还有大富商的女儿,都被余知县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对方不好看啊!现在的妻子虽然家世不好,脾气也不好,人也不是特别聪明,还有个拖后腿的娘家,但她长的好看啊。

推己及人,余知县彻底(自以为)明白了妙妙的想法。他对妙妙和顾念渊再也没有芥蒂了。妙妙不知道自己的这番言语,还无意间解决了一个潜在的麻烦。

其实她后面说的这些,除了为了打消传旨太监的怀疑,也是十分真情实感。

这样半真半假的话,最容易让人相信。尤其是妙妙对齐心儿美貌的描写,太过真挚,一眼就能看出她是发自内心那么想的。

传旨太监之前那么笃定的猜测,都被他自己彻底打翻了。他之前猜测的那些阴谋论,全都忘的一干二净。脑海里,只一直反反复复浮现着妙妙之前的话。

传旨太监张了好几次嘴,却也没有吐出一个字。也不是是实在无语,还是着实不知道说什么。

可妙妙却还不放过他,她这会儿已经说high了。妙妙就像前世对着旁边人安利自己爱豆一样,迫不及待的想寻求别人的认同感。

可能也有传旨公公的态度,一直都很和善的原因。妙妙自己夸也就算了,居然还胆大包天的对着传旨公公反问起来。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 · 李延年)天使大人,您是见过馨嫔娘娘的吧,用这首诗来形容馨嫔娘娘是不是特别贴切?”

妙妙和齐心儿的老家清风县所在的地方,其实相当于华国的东北地区。在大夏朝也是被称作北方的。所以妙妙用这首李延年的诗来形容,也算贴切,而且最重要的是,齐心儿的美貌,比起李延年诗中那位以美貌著称的汉朝的李夫人,不仅不逊色反而更胜一筹。(防杠勿喷:在我的设定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妙!妙啊!”本来还无语至极,不知做何反应的传旨公公听到妙妙说的这句话,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看起来非常激动。

“啊?啥事啊?”妙妙被传旨公公突然的发作吓了一跳,后面更是以为传旨公公在叫自己,愣愣的居然反射性的把东北话都冒了出来。

“此诗以简胜繁,以虚生实。。虽没有华美的辞藻,也没有细致的描绘,只是以简括而觉单调的语言,赞颂了一位举世无双的绝色美女。但情真意切,溢于诗间。顾姑娘你这诗着实动人,您对馨嫔娘娘的一片心意,更是感人至深。咱家真是误会你了。”

传旨公公看着妙妙的眼神十分复杂,眼中既有对妙妙崇敬,也有对自己之前龌龊猜想的愧疚。

没错其实传旨公公之前是以为齐心儿这么费心费力,帮妙妙弄这一出,是想让她在皇帝面前留个印象。

等过一段时间就让妙妙进宫帮她,固宠。不说妙妙和齐心儿知道传旨公公的猜测该有多冤枉,其实这公公的猜测倒也挺合理的。

就说妙妙这出挑的外貌,还有之前传旨公公对妙妙这些赏赐来源的猜测,其实都挺合理的。尤其在充满了算计的后宫中,做为一个见识过宫里各种手段的老人,传旨公公也算见多识广了。

在他看见妙妙的脸,和听到她对齐心儿名字的反应时,做出这种猜测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传旨公公却也不是一般人,他其实是罪臣之后,当初被抄家才进宫做公公的。

本朝犯了特大罪的官员家眷,女子是要被充做官妓女,男子则是进宫做公公。其实说起来残忍,但实际上也不算特别苛刻。

因为所谓的大罪,只包括谋反还有通敌叛国,这等级别的大罪。犯了这等大罪的人,若是成功也是生灵涂炭。

同时也意味着一点,被这么判处的家眷之前大多不是出身富贵。毕竟这样的大罪,也不是一般人敢做的。这传旨公公本姓胡,他家之前也是赫赫有名的高门大户。

胡公公自己也是锦衣玉食的长大的,一直到十五岁家里才遭遇变故。

他之所以当了公公,是因为他家的一位姑奶奶正是和景明帝当初争皇位的厉王的母妃,厉王当初不满景明帝登基,想造反逼宫,但最终还是棋差一筹,最后也是连累陪同他起事的胡家被抄家了。

不过胡公公虽然成了公公,但他的日子其实不算特别难过。胡公公的母亲虽然是庶女,但也是太后年轻时为数不多的好闺蜜。

而且胡公公的母亲临死前,和太后关系都很好,年轻时更是帮处境艰难的太后许多。

因为儿子的大业,太后无法阻止胡家被抄家,救不了闺蜜心里很愧疚。

胡公公的母亲虽然在变故中死去了,但太后却是把对闺女的愧疚的恩情都还给了胡公公。

有了太后的庇护,胡公公除了成了公公以外,基本上过的很好。他喜欢读书太后,也满足他。更是为他找了赚钱最多的差事。

其实最开始胡公公不是做传旨的,他本身是世家公子,去传旨的人家大多是比较熟悉的。可一朝突变,他成了太监,一般人都无法接受了。

但后面随着胡公公书越读越多,见到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他也明白了,书越读越透越好,钱越来越多才好。

只有这两样才是踏踏实实的,其他什么都不算什么。抱着这样的心思。胡公公开始了他传旨公公的职业生涯。

不过他一直没有放弃读书,也一直对书和诗词很感兴趣。因为读书,胡公公也懂得许多道理。所以他并不像大多数大权在握的公公一样,自大。

他觉得既然自己做错了事,就应该弥补对方。因此虽然妙妙不知道自己对她的恶意猜测,胡公公还是把这事记在了心里。

不提妙妙后来进宫后受到的帮助,回宫后,胡公公就把妙妙这事,当作有趣的故事讲给了太后听。替妙妙在太后面前,又狠狠刷了一些好感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