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穿成真千金后养兄他登基了 > 第三百一十七章:震惊

“你说的是顾公子的妹妹,就那个顾妙妙?”

属下不卑不亢道:“回小姐的话,听说被嘉奖的女子的确名为顾妙妙。他也的确有一个兄长,想必应当正是您口中的那位了。”

安平县主也有些不满地问道:“听上去有些熟悉,是不是郡王府那个老女人特别喜欢的那个丫头?”

属下点头应是:“没错,那位姑娘平日里的确很受郡王妃看重。”

“是不是那个老女人为那丫头请命的?不然太后远在宫中哪里会用上她搞出的那点小玩意。”安平县主有些怀疑,提起赵长乐很是不屑。

属下摇了摇头:“应当不是这样,据说是别人献给太后的。不过宫中事,不好打探。只知道是宫中的妃嫔为了讨好太后献上的,和郡王妃无关。”

安平县主和属下后面说的话秋静姝完全没有听进去,她整个人都沉浸在之前那个消息带来的打击里。

若是一般情况,秋静姝想和顾念渊成亲,那么妙妙这个妹子得了这等殊荣属实是件好事。

说不定有这些嘉奖在,秋父和安平县主同意顾念渊和自己结亲的可能性还会高些。

有一个这么出息的小姑子,对于秋静姝这样爱显摆的人也是很拿的出手了。

可惜偏偏顾念渊和妙妙之间有些不对,这让喜欢顾念渊都要疯魔的秋静姝如何能接受的了。

她早就打算让妙妙下场凄惨,更是为此设计了一条毒计。本来早就要开始实施的,可是因为顾忌顾念渊科考,所以才拖了一段时间。

但这顾念渊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基本上都不出门的,还一直呆在老家那个破山沟子。

秋静姝准备的青竹,也是无能无力,人家不出门,你再如何打算,也没用啊。本来秋静姝气得不行,还在想妙妙总不能一辈子不出门吧。

但谁知道又出了这事,秋静姝大事上并不糊涂。她清楚的知道,像这样被皇家人嘉奖的人,在官府都是有备案的。

皇后太后只要一方下懿旨,妙妙就已经不方便动了。更别说她的嘉奖这番轰轰动动,不光皇后和太后一同下懿旨,皇帝更是添了一把火。

这样的殊荣落在了妙妙身上,秋静姝之前的那些计划就不方便实施了。妙妙若是失踪,就是大事,肯定不会像秋静姝计划中设想的那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就消失了。

可…妙妙不消失,可怎么行!秋静姝想到那日看到的场景,顾公子用那样温柔的视线看着那个贱人,就气得快要发疯了。

不可以!绝对不可以!那个贱人必须消失,只有这样顾公子才会和我在一起。秋静姝越想越迫切,已然失去了理智。

“母亲父亲,女儿还有事,这就先离开了。”她也顾不上别的了,说了一身,就突然起身提起裙摆就往外跑去。

“欸?!静姝?静姝?!”安平县主本来正和属下说着话,看见女儿说完话就突然飞奔离开还有些没反应过来。

秋父却是十分不满的哼了一声,“哼!”秋父本来就心里不舒服,现在又觉得女儿故意和自己作对。刚说完让她稳重一些她不仅不听,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秋静姝此刻却没有心思关心父亲的不满,她快步走到了孙有意居住的客院。

其实原本按照他们双方的身份,秋静姝应当先回自己的院子,再让人去传唤孙有意。可是秋静姝太着急了。

她是一刻也不愿意等,所以才不顾身份直接来了孙有意的院子找他。

秋静姝和孙有意谈了什么不为人知,但那天,她在孙有意院子里呆了大半天,连晚饭都没按时吃,一直到太阳落山才回房。

不过有人看到,秋静姝走出孙有意的院子时,看上去虽然疲惫,看起来却有些放松,一副胸有成竹一切尽在她手中掌握的样子。

不提秋静姝为何露出那般神情,余知县在顾家小院也是呆了许久,不过离开时却是明显表情不好。看见门口跪着的顾老大一家,匆忙叫起来,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就离开了。

很快第二日就到了。顾家人早早地就把要准备的香案准备好了,每人也都穿上了最好的衣裳。妙妙也按照记忆中看过的小说中那样准备了丰厚的红包。

之前妙妙也是特意询问过余知县的,天使到家,虽然不可以请他吃宴席。但是私下里送些红包,却是没什么忌讳的,而且也算是大家都心领神会的。

传旨的人的到来,在大柳树村引起了好一番轰动。

基本上有头有脸的娘娘都送了赏赐,光是赏赐的东西就有两马车。再加上还有御赐匾额也要单独放一马车,再加上传旨的天使。

还有余县令身为地方官,这种事也是要陪同的。还有这些宫里的赏赐都是极为珍贵,也是有专门的护卫的。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队伍着实不短。再加上这些马车都是上好的料子做的,马也都是上好的良驹,护卫们更是人高马大,看起来十分威风。

这一行人一进大柳树村就引起了村民注意。古代娱乐比较少,这样难得的稀奇事,大家都呼朋引伴的看起来热闹。

不一会儿,人就都聚在了村口开始议论起来。

“那些人来干什么的?一看就是富贵人家,也不知道是来找谁的。”

“是不是来找族长的,他家儿子在镇上可是认识许多人。”

“不是吧,族长儿子说白了也只是个给人做工的,哪里有这么大的本事。刚才过去那马车印你看到了吗?车轱辘印深的吧,里面肯定不少好东西。”

“还有那赶车的人也是气势不凡,也不知是哪家认识了这么富贵的人。”

“是啊,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家,居然用的起那么多护卫。”

“不对劲,我怎么觉得那后面赶车的人像是知县家的车夫呢?”

“顾九,你确定没看错吗?”突然传来的声音吓了回忆的人一跳。

“族长?”顾九看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顾族长吓了一跳。

“您什么时候来的啊?”

“你别管我什么时候来的了?”顾族长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有些着急的问道。

“老九,你刚才说后面赶车的好像是县令家的车夫,是真的吗?”

顾九挠了挠头:“应当是吧,我之前在县衙那条街,给人帮工,经常碰到县令往返县衙,所以对他的车夫有些印象。”

“我刚刚看着好像就是他,而且马车好像也是县令平时做的那个。”

顾族长听完顾九的话沉吟良久,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他不开口,旁边围着看热闹的村民们却激动了起来。

“县太爷来啦?县太爷来咱们村做什么啊?”

“对啊,县太爷来找谁啊?是不是渊哥儿啊,渊哥可是咱们村唯一的秀才。”

顾五婶有些自豪的说道,不远处刚刚赶来的顾里长忍不住黑了脸。他孙子顾文章这次考试名落孙山,让顾里长一直耿耿于怀。

顾里长知道自己一直瞧不上的顾念渊中了秀才,更是心梗到不行。他呕的不行,这几天怕大家说这事,一直没出门。

谁知道顾里长一出门,就被顾五婶戳中了痛点,提醒他孙子被顾念渊压过不说,还没考中秀才。

”那可不一定,只是个小小秀才,县太爷才不会放在眼里。”顾里长阴阳怪气地讽刺道。

“呵呵~小小秀才?总比连秀才都考不上强吧。”顾五婶看见来人,毫不客气的回怼道。

“你!你这个泼妇!”顾里长气得不行,手颤巍巍地指着顾五婶。

“你这个红眼病老头子!”顾五婶可不惯着顾里长,直接反击。

“好啦!你们不要再吵了!”顾族长本来正在思考,却被顾五婶和顾里长的吵闹乱了心神。他有些不满地对着两人斥责道:“都是一把年纪,都快入土的人了,也好意思打嘴仗!”

见两人还面露不服,顾族长叹了一口气,说起了正事?

“大家刚才也听老九说了,后面那辆车极有可能是县太爷,大家有没有想过,县太爷被排在最末尾,那前头的那些马车又多是什么?”

顾族长此话一出,大家都恍然大悟一般。

“是啊,县太爷都坐在后面,前头还是多么厉害的人啊。”

“对啊,咱们村什时候多了这么能耐的人了。”

众人正议论纷纷,这时候一个男孩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族长,我刚刚偷偷跟去,发现那些人是往秀才公家去的。”

原来这男孩,正是族长派去跟着车队一探究竟的。顾念渊家那个方向只有一户人家,十分好分辨。

“果然是渊哥儿!我就说吗,渊哥儿可是咱们这里唯一的秀才公,那些厉害的人,不找他找谁?”

顾五婶听完男孩的话得意的看了顾里长一样,看上去特别开心。

顾里长表情却是越来越难看,但是想着族长之前说的话,又开始顾忌起来。再也不敢,讽刺或者说顾念渊的坏话了。

“我去看看吧,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顾族长懒得理会别的事,只关心车队和顾念渊的事。

“我也去看看!”

“我也去!”周围的村民都想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他们本来之前害怕是因为未知,现在知道是来找顾念渊的,就没有太多顾忌了。

众人还没到,来传旨的天使还有余知县带着丰厚的赏赐已经到了顾家小院门口。

来传旨送赏赐的人一共有十七人,分别为传旨太监一位,十个侍卫,还有四个赶车的,和余知县还有他的车夫。这么多人一齐停在了顾家小院门口,因为有这样的大事,顾家小院根本就没有关门。

妙妙和顾念渊更是一早就在院子里等着呢,马蹄的声音妙妙听到后,就连忙拉着顾念渊和青娘迎了出来。

“各位大人快请进,寒舍简陋,还请莫怪。”顾念渊作为唯一的男子,站出来招呼客人。

传旨太监同着余知县的介绍,和顾念渊寒暄了会儿。他一边说这话,一边跟着人进入屋里,看见准备好的香案满意地点了点头,才到。“咱家奉陛下,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之命前来,宣旨。”

“顾氏女顾妙妙,接旨。”

过了这么些时间,大柳树村的其他人,也到了。太监的声音本就尖厉,穿透力也强。再加上顾家小院开着院门,所以这声音都传到了外面。

大柳树村的人如何震惊不说,妙妙此刻按照礼仪,恭敬的跪下,沉稳道。

“顾妙妙接旨。”

虽然接旨的是妙妙,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要跪下。除了传旨的太监,包括余知县在内,都要下跪。

外面看着这一幕的村民们,看到余知县都跪了,有听到是明明

“万岁爷口谕:平南伯刘烨屡立战功,为朝廷之栋梁,今日大婚,朕赏贡品湖丝绸缎百匹、玉如意一对,并赐刘林氏一品诰命夫人。望你日后尽心尽力,为朝廷再建功勋,作天下武人之楷模!”

来的天使,也是经常做传旨工作的。他干这活计也有许多年了,因此也算见多时光。

周围人都是约定俗成的给这公公好处。他收起来也是顺手的很。这次的事,这公公本来没抱多大希望的。

他也是先入为主,认为这样小的县城,又是个出身贫寒的小姑娘。哪里会懂这种人情往来,而且这样小门小户的人家,出手肯定也大方不少。

不过这次他可是猜错了,这公公已经养成习惯了。接过红包之后,习惯性的捏一捏,就能估摸出多少钱了。

传旨公公拿到红包后,感受到里面居然是轻飘飘的人而且也没有什么硬块,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

一定是银票,而且数额不小。公公怎么笃定也是有原因的,虽然银票也有小数额的,但一个银元宝就有十两。

如果送十两的银票,还不如送个银元宝。而银票的数额除了比银元宝小的五两,十两外,剩下的就是五十两了。

五十两已经够高了,尤其是在传旨公公本来期望太低的情况下。这也算是意外之喜了,传旨公公的笑容越来越大,看向妙妙一家的眼神也越来越和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