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异的衮衮诸公

金銮殿上,一片寂静。

谁还敢说话?

没看到皇上的脸色,已经很不好看了么?

这时候触霉头,跟自己的九族有多大仇!

是的,老朱的脸色,并不好看。

哪怕这个周家用十亩田换一升稻谷的事情,他已经听秦枫亲口汇报过一次。

但是再次听到,依然不免代入进去,一下子就想起了许多不堪回首的往事。

现在他是皇帝了,终其一生,再也不会遇到这些问题,甚至说朱明皇族后来的子子孙孙,都不必再担心这种问题。

可是老百姓呢?

这天底下,又有多少个朱元璋,还在地里干活,还在给地主放牛,还看着即将饿死的父亲母亲,一筹莫展呢?

倘若朕不管他们,总有一天,他们会和我一样,杀官造反,要换一个朝代了。

“黄爱卿,你继续说。”朱元璋瞥了秦枫一眼,秦枫的话镇住了文武百官,那么关于这个士绅一体纳粮,自然还是要让户部尚书继续述说细节。

“微臣遵旨。”黄铎也同样被秦枫描绘的惨状所震撼,立刻意识到自己担负的职责之神圣,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先是对着皇帝躬身行礼,然后继续说到了士绅一体纳粮的第二步。

“第二步,我们要加强宣传,注重引导。”

“士绅一体纳粮,是件大事,不能草率行事,否则会激起反弹,让天下都陷入混乱。”

“微臣之前与秦枫秦大人交流沟通的时候,秦大人也提出了两步走的策略,首先用户口累进税和分家公证税,分化地方官员和地方士绅之间的关系。”

“当关系分崩离析,甚至剑拔弩张的时候,便是士绅一体纳粮正式落实的时候。”

“到那时,官府通过通告,文书,以及士绅集会等形式,向所在地的所有士绅阶层,阐明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要争取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则是要强调朝廷政令的严肃性,让他们不抵触,也不敢抵触。”

啊这!

黄大人呐,你这越说越新鲜了!

你,没有这个才华!

无数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向秦枫。

这么条分缕析,而且里面夹杂着许多听不懂的全新概念的说话风格,完完全全就是秦枫的风格。

比如说……什么是户口累进税?什么又是分家公证税?

这听着都新鲜!

活了一大把年纪,都从没听说过。

有疑问,自然要解释清楚,今天的大朝会本来就是自由讨论,允许大家发表意见,皇帝也并不阻拦。

于是,黄铎便停下来,原原本本地将里面所有的细节都分说清楚,包括这两个大杀器的完整内容。

嚯!

这……这也太狠了吧!

秦枫,你别躲了,我知道是你鼓捣出来的东西!

只有这个在扬州府、在广东、在江西,都数次挥舞屠刀,已经快被那些地方官员称为“秦砍头”的秦枫,才能想出这么歹毒的计谋。

好一个户口累进税!

家大业大,家里的人口多了,倒成了罪过,真有你的!

想要规避一下,却发现连后路都被堵死了。

分家公证税!

这俩加一起,那真是要了所有士绅的命了!

官府方面么,倒是乐见其成,毕竟这可是一笔扎扎实实的收入,还不用上缴朝廷!

不用施行,光靠想象,大家大概也能想到那种画面,官员表面上严肃沉凝,暗地里眉开眼笑,而士绅则是捶胸顿足唉声叹气。

妙啊!

刚才大家还琢磨着,这流官制也好,士绅一体纳粮也好,应该怎么解决这地方官员跟当地士绅豪族的勾连问题。

士绅一体纳粮,如果解决不掉这个问题,压根就没法推进。

流官制虽然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生的,但……手里没掌握什么有力的武器,只怕能力稍弱的官员,到了一个新地方,反而会被当地的地头蛇压住,动弹不得。

现在,大杀器来了。

秦枫出品,犀利好用,只要经过了皇家认证,拥有法律效力,那就能轻而易举地拿捏所有士绅,让他们匍匐在官员脚下,再也不能闹出什么动静。

至此,看似异想天开的士绅一体纳粮,还真被鼓捣出一个雏形,有了全国推广施行的基础。

“第三步。”解释清楚那两件杀器之后,黄铎继续说道:“我们应该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

“士绅纳粮的情况,应该交给专门的官员负责,跟以往收缴粮税的渠道不同。”

“监督机制的存在,能够进一步避免士绅隐瞒财产,逃避纳税。”

“对于几乎一定会出现的违规行为,在一开始,就要予以严厉惩处,以儆效尤!”

“第四步,则是对于愿意积极配合纳粮的士绅,也要给予适当的表彰或是奖励,比如说荣誉称号,比如说一定范围内地方事务的话语权,比如说他们的子弟在科举中的一些有限的政策扶持,等等。”

“这就能激励更多士绅,主动履行纳粮的义务,直到这件事已经深入人心,扭转目前愈演愈烈的土地进献和兼并现象。”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还是会面临一些意想不到的阻力。”

“地方士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可能老老实实接受这样的政策改变,甚至会有很大的反对声音,或是煽动他人,一同抗拒。”

“对此,微臣认为,要依靠陛下的权威,依靠我们大明朝廷的力量,恩威并施,软硬兼施,把这项对于我大明长治久安、财政稳定有重要而深远意义的政策,坚定推行下去!”

“微臣代表大明户部,愿全力以赴,协助陛下推进此项政策,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的千秋万载,哪怕承担骂名,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黄铎的发言,终于结束了。

他再次下跪扣头,随后退到一旁。

户部上奏的这件事,比先前吏部尚书藤毅说的流官制,更加影响深远!

然而他摆事实,讲道理,中间还有秦枫举例说明的江西周家卖地的事情,的确是触目惊心,令人难以想象这里面有多少沆瀣污浊,又对天下百姓造成了多么深重的影响和灾难。

现在,黄铎说完了。

此事到底要如何看待,当然还得皇帝来拿主意。

无数目光,落向金銮殿上,那个高高在上的宝座。

“黄爱卿的提议,朕十分欣慰。士绅一体纳粮,乃是公平公正之举,是我大明朝廷税制改革的必经之路。”

朱元璋一句话,便将此事定了调子。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虽然各有心思不同,这个时候,也只能低眉垂首,先听皇帝训话。

“士绅一体纳粮,能够让国家财政稳固,更能让百姓的负担减轻,对我大明江山的千秋万载,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因此,我们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把它做好!”

衮衮诸公,听到圣上的话,心思各异。

那些真正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心思正直的大臣,虽然也觉得这两项政策牵连极大,但大方向是好的,都在心中表示赞同,毕竟此举的确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从未来的角度,一定是利大于弊。

但是那些早已经习惯了享受特权的大臣,一想到士绅阶层的利益被连根拔起,就跟刀子割肉一样难受,虽然表面上不敢流露出来,却忍不住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