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七百三十八章 那是多么光明的未来

“首先。”秦枫也屈起一根手指头,肃容道:“刚才藤大人提到,要有监督机制,这是极好的,但具体到地方,我认为,还应该建立起详尽的考核制度!”

“比如说,对流官的考核,可以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

呃!

众人都惊奇地瞪起眼睛。

还有这么多花头?

简直不能想象,那些地方官员,以后听到秦枫这个名字,该是何其复杂。

要是没有秦枫,就没有各地的粮食丰收,至少在赋税这一块,给地方官员省了无数的心。

但是这个考核……

谁喜欢被考核啊!

“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小考,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考。”秦枫继续说道:“考核的内容,则是包括政务处理能力,所管理的地区治理的具体成效,百姓的口碑,税赋的完成情况,当地秩序的维护成果,等等多个方面。”

“而不定期考核,则根据特殊情况,由朝廷临时安排进行,必要的时候采取钦差微服私访,用暗查的形式,力求能查到当地确切的情况。”

“如果遇到重大的突发情况,就比如说江西布政司发生的千金陂决堤,要立刻对相应官员的应对表现,以及追溯其之前的具体行为,启动一系列严格考核!”

“这些考核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官员的仕途未来。”

“若是成绩优异,则予以升迁或奖励;若是成绩不佳,则根据情况给予降职、调任闲职,甚至是罢黜等惩处。”

“如果在考核过程中,发现官员有不法行为,作奸犯科,包括但不限于受贿行贿,鱼肉乡里,草菅人命,以权谋私等等,则按照大明律法,予以严惩!”

我的天!

这可太详细了!

秦枫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不愧是你啊!

文武百官,各自心中凛然。

这流官制……似乎大概可能,跟吏部尚书藤大人,有点关系,但不多……

这明明白白就是秦枫搞出来的东西啊!

不然,怎么藤大人说得,都还远不如这秦枫清晰细致?

好好好!

这么玩是吧?

秦枫你也太狡猾了。

明摆着的,这流官制一旦推出,别说各地方官,就算京官也得受到强烈的冲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后在大明朝做官,恐怕就没那么舒服了。

那么追本溯源……他们或许不敢对当今圣上不敬,就只能把怒火发泄到提出这流官制的吏部尚书藤毅身上。

而秦枫……可不受什么影响。

好家伙!

藤大人太惨了,这个黑锅,背得明明白白,不知要被多少人在暗地里戳脊梁骨。

大家都能想明白的道理,藤毅哪能不知道。

不过……他虽然暗暗腹诽秦枫的狡猾,却也同时佩服万分。

的确是有点东西啊!

这流官制,自己已经觉得很完善了。

但秦枫这一开口,随随便便,就把还没开始施行的流官制,跟官员考核结合在一起!

这样一举两得,肉眼可见地能让整个大明的吏治,向前迈进极大的一步。

了不起啊!

实在了不起!

“第二。”秦枫不理会这些议论纷纷,继续屈起第二根手指头,正色道:“选派机制,要力图公正。”

“流官的选派,调动,统一由吏部负责,这要藤大人多多辛苦了。”

“选派的标准,依据具体官员的履历、才能、品德等综合考量。”

“就算是一个只有七八品的知县,可能在现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不值一提。”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一县之地的数万乃至十数万百姓来说,一个县令,就足以决定一家人的生命存亡!”

“正所谓,抄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所以,小处,也不可随便!”

“一定要选派拥有丰富地方治理经验,清正廉洁,能力出众的官员,前往那些重要地区,或者是复杂而重要的岗位上任职。”

“为了确保选派过程的公正透明,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防止任人唯亲,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不知何时开始,偌大的金銮殿,已经渐渐安静下来。

唯有秦枫掷地有声的声音,在金銮殿内久久回荡,令大明王朝的文武百官,甚至包括宝座上的皇帝在内,都渐渐神色郑重,想到了许多事。

是啊!

现在已经是大明洪武七年。

这个大明朝,建立七年了。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曾经是前元的子民,经历过那个黑暗,混乱的时代。

也正因为被逼得活不下去,这才揭竿而起,参加各地的起义军,后来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原因,投入到当今圣上的那支军队中,并且逐鹿天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可能是他们一生当中,做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胜利之后,自然是论功行赏!

作为开国功臣,有从龙之功,当然也有资格享受这份胜利的成果。

一路跟随圣上征战天下的,最起码,也能落一个四五品的官职,那些功勋卓著的,更是被封为国公,官居一品!

县令?

嘁!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县令算是什么东西?

在场的几乎所有人,哪怕说一句话,就能让区区县令丢官去职,锒铛入狱,甚至丢掉性命。

可是……刚才秦枫秦大人说了!

一个县令,关联的可是数万百姓,甚至十几万的百姓啊!

岂能马虎?

怎能马虎?

文武百官的神色,越来越郑重。

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这流官制,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这份动荡,对新生的大明朝来说,无疑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倘若真能按照秦枫所说,严格考核,并且认真选派,那将是多么令人期待的未来。

对大明百姓来说,那是多么光明的未来啊!

秦枫秦大人,大才啊!

如果说刚才藤大人提出的几条,算是给流官制建立了一个雏形的话。

那么现在秦枫的补充,让流官制直接就走向升华。

稍稍对比,高下立见!

呼!

吏部尚书藤毅,也是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一开始,他觉得自己的心态崩了,白白忙活那么久,竟然还是远不及秦枫,白白给秦枫背了黑锅,这份委屈那就甭提了。

可是。

现在他忽然意识到,秦枫提出的这些细则,受益最大的是谁?

哦,当然,受益最大的应该是大明百姓。

那么对官员来说呢?

谁是最大的获利者?

那当然应该是他藤毅执掌的吏部啊!

要是真按照这个方式施行政策,那么吏部可真的坐正了“天官”的位置!

之前的官员考察,包括京察在内,只是例行公事的一些东西。

但现在不一样了!

官员要流动,要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履职,去往新的地方。

那么,如何调派这些官员,将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归根到底,全都是吏部来掌控。

这其中不但有神圣的职责,更有莫大的权力!

这流官制,真是太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