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七百二十八章 吏部尚书的心态又崩了

“流官制。”

秦枫这次没有只在心里嘀咕,而是看着一筹莫展的朱元璋,从嘴里慢慢吐出三个字。

虽然这三个字,未必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毕竟对抗人性是亘古不变的难题。

但是能够从雍正年间开始盛行,一直延续到后世的规矩和法则,哪怕并不完美,也一定有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事实上,从广东回来之后,秦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尤其是广东当地的宗族势力盘根错节,再跟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结合在一起之后,形成的那股堪称强大的合力,几乎让外面任何人都再也无法插手进来,哪怕是皇帝的命令,也难以推进。

“流官制?那是什么?”朱元璋果然好奇地瞪起眼睛,愿闻其详。

“流官,由朝廷委派,到地方任职。”秦枫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娓娓道来,朱元璋洗耳恭听,极为认真。

“大到主政一方的布政司使,小到知县这个级别,都不采取固定的方式,而是指定一个任期,比如说知县三年,知府以上的官员五年,大概这样。”

“任期一满,那就必须要调任到另一个地方来任职,当然了,还要看他在具体任期之内,表现的政绩等综合情况如何,若是考评优秀,那就考虑升官,反之可以考虑降级使用。”

官员……到处流窜?!

朱元璋越听越奇怪,觉得简直不可思议。

流民,可不是什么正经词儿。

那么这个流官,难道就是秦枫想出来的好办法?

确定不是蒙我的?

可是,这次秦枫心声里也并没有什么猫腻,而是做到了心口如一,的确是真心实意给他出谋划策,朱元璋虽然茫然不解,但并没有打断,而是示意秦枫继续说下去。

“流官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官员在地方上坐大,形成坚固的势力,甚至开始出现很难控制的地方割据!”

这句话,倒是说到了朱元璋心里!

地方割据,这是任何帝王都不能忍受的。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明朝刚一建立,各地的民政和军事,就是分属不同的官员,确立了布政司使和都指挥使各司其职的地方政治结构。

不过,倘若时间长了,布政司使和都指挥使,也渐渐联合起来呢?

毕竟天高皇帝远,他们反倒是距离很近,频繁走动之下,越走越近,那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让官员“流窜”起来。

这好像还真是一步妙棋呢!

有点意思。

不愧是你,秦枫!

朱元璋当然很聪明,虽然一开始茫然不解,但稍稍咀嚼,立刻开始品味出这所谓的流官制的好处,眼睛微微发亮,炯炯盯着秦枫。

“这样一来,地方官比如说任期五年,但他光是适应新环境,熟悉新人事,就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秦枫继续说道:“接下来,协调统一各方势力,让自己能够站稳脚跟,让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按照一般的能力来说,又需要一年!”

“那么接下来的三年,才是他真正做事情的时间。”

“这样紧凑的时间安排,官员想要做出政绩,帮助自己升官,总要殚精竭虑,那就更没有时间和空间,跟当地营造起盘根错节的势力,就算煞费苦心营造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几年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要被调去哪里,那么辛苦经营的势力全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倒不如把时间都放在好好发展民生,做好基本的政绩上。”

妙啊!

还真是这样!

朱元璋越听越觉得有道理。

怎么自己之前竟然没想到!

还有,还有吏部那些废物,加在一起,都没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流官,简直就像釜底抽薪一样!

强迫那些不老实的官员,把精力都用在该用的地方,而不是把老百姓放在一边,一门心思就经营自己的势力,把自己所在的那一亩三分地,真的当成自家的自留地了。

这样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下来,某官员对于某地方的控制,怕是比皇帝更强!

这还得了?

“同时,还有一个好处。”秦枫继续说道:“地方官最初到地方的时候,毕竟是势单力孤,要想在当地迅速站稳脚跟,那就必须要跟当地的豪强进行某种合作。”

“比如说广东!那里的宗族势力之强大,乃是微臣亲眼所见,的确是远超其他地区,就算是强如二品的布政司使,也不得不借助他们的力量,否则几乎是寸步难行。”

“可是这样一来,地方豪族有了官员的支持,势力很容易就会一举压倒其他势力,越做越大。”

“但流官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这个问题。”

“因为官员频繁轮换,每次有新官上任的时候,他为了做出政绩,就要营造新形势,就会扶持新的豪族,这就避免了地方豪强的过度膨胀……”

可以可以可以!

朱元璋听得心痒难搔,恨不得立刻就在大明全面铺开这个政策。

不过,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大明之大,幅员辽阔,牵涉到的各级官员,成千上万。

这个办法虽然由秦枫提出来了,但是具体如何实施,还是需要反复思忖,再三推敲,才能最终形成制度,在大明朝施行开来。

“来人那!”

朱元璋无疑是讲究效率的,立刻吩咐伺候在外面的小太监,传旨道:“去把吏部尚书藤毅,给咱叫来!”

过不多时,吏部尚书藤毅脚步匆匆,入宫见驾。

还没见到驾,先看见了秦枫。

这位吏部尚书心里就咯噔一下。

又是他?

不会又有什么幺蛾子吧?

上次因为大明国债的事情,藤毅真的是闹了个灰头土脸!

堂堂当朝二品,被秦枫耍得团团转,就跟个猴子似的。

当然,后来要不是秦枫站出来说了几句话,说不定圣上在气头上,把他这个吏部尚书直接给撸了都大有可能,甚至性命都无法保全。

所以,对秦枫,藤毅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

一看到他,心态就有点要崩!

“微臣,吏部尚书藤毅,拜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顾不得跟秦枫打招呼,当然还是要给陛下见礼。

可是皇帝今天似乎很着急,随意摆了摆手,道:“平身平身!秦爱卿!刚才你说的那个什么……流官制,给藤爱卿再讲一遍!”

“遵旨。”秦枫微笑,倒也不怕麻烦,重新整理思路,又事无巨细地给这位吏部尚书传达了一次关于流官制的基本思路。

这?

藤毅有点懵。

天下官员,都流动起来?

什么人能想出这么大手笔的主意啊!

虽然听起来,的确有很多的门道在里面。

但……秦枫啊秦枫!

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老夫从现在开始,到今年过年,怕是一个囫囵觉,都别想睡了……

心态崩了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