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五百零五章 升官发财,谁不想啊?

对呀!

就是这个道理!

秦枫的这话,说到了众人心坎里,同时更加奇怪,这秦大人明明啥都知道,为什么还会觉得马兆科的这个想法“不错”?

这个问题,马兆科自己也的确回答不了。

花钱花稻米,让别人来帮忙修房?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换位思考,要是让句容县的百姓听到这种事,那也是要炸锅的!

唉!所以,是我胡思乱想了么?

“马县令,不要灰心。”秦枫微笑道:“这事情,仓促之间无法完成,是因为你很难打破思维惯性,在现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修建房屋,那就是自己家的事,若是修建大的房屋,那就是亲戚朋友一起帮忙的事,几乎没听过还需要花钱的。”

“所以,你要多想,多琢磨你们句容县若是给人修房屋,能带来哪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才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才是你们有可能收钱的原因。否则,花了钱之后的结果,跟没花一样,甚至还不如,那就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马兆科额头上冷汗涔涔,这会儿连忙点头道:“是!大人所言极是!”

秦枫说的话,他并没有完全理解,但也算是勉强触碰到了一点灵光,觉得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说不定还真是一条金光大道。

“马县令,做这句容县令,有多少年了?”秦枫话锋一转,悠悠问道。

“启禀知府大人,已经快二十年了!”马兆科的语调中有一丝苦涩,既然入了仕途,谁不想着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但那实在太难了,每一步都难比登天,像秦枫这样一两年就能迈一个大步的,只怕古往今来也极少有。

“这两年的卷宗我看过了。”秦枫淡淡道:“句容县的刑名钱谷、百姓教化、军事管理,各个方面都算是井井有条,可见马县令用心了。若是你能把修房子这件事,真的弄出眉目,可以让整个应天府的气象焕然一新,那就算是大功一件,本官可以亲自为你写一封表功的奏折,或许在马县令致仕之前,还能往前挪上一步半步。”

啊!

霎时间,马兆科大喜过望,呼地一下站起身来,恨不得对着秦枫纳头便拜。

这是他梦寐以求了二十年的机会啊!

现在,竟然好像一下子就近在眼前了?

必须要按照大人说的,好好研究,细心琢磨!

这次!哪怕把棺材本全都拿出来,贴钱给老百姓修屋,那也是值得的!

只可惜……自己的棺材本也并不多,算下来也修不了几间,要像秦大人说的那样,让整个应天府的气象都焕然一新,这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砸锅卖铁也凑不到那么多钱。

咳!

我明明是要跟人家收钱的,怎么想着想着,自己先没信心了,反而想要往里搭钱,这肯定不是大人的本意!

马兆科激动万分,脸色涨得通红,哪怕坐下来了,也还是两眼放光,恨不得现在连饭都不吃了,跑回句容县,就算点灯熬油拼了命,也要把这个事情进行到底!

这……这样也行?

升官发财,谁不想啊!

有了马兆科的例子,虽然还只是落在口头上的,但还是让其他几位县令,纷纷心动。

这次,可不是秦枫亲传弟子的缘故了。

那徐鼎臣,要在六合县搞起一个工场,就能获得赋税减免的好事。

而马兆科呢,带着一伙人盖盖房子,不但能收钱,甚至还能升官?

这,这些有什么难的?

我们也行啊!

其实很多时候,人并不是缺乏想象力,也不是没有能力,只不过思想被禁锢住了,或者是没有动力去做事和思考。

现在,秦枫把这个沉甸甸的动力,摆在每个人面前。

一时间,群情激奋!

“秦大人!”郭恒毕竟是年轻人,脑子转得快,第一个反应过来,飞快说道:“我溧阳县自古以来,特产棉花!当地有许多小作坊小工场,将棉花纺织成纱,然后做成衣服,还有的人家会在布料上印染花纹,让做出来的衣服更好看……下官想着,能不能由县衙牵头,把这些纺织小工坊组织起来,或许……能解决老百姓穿衣的问题……”

“好!”

秦枫欣慰地露出笑容。

至此,才算是终于上路了。

其实应天府之大,能拥有百万之众,又是京城所在之地,各种资源都是不缺的,人才更是如同一块块埋在地里的金子一样,只待你去挖掘。

溧阳县盛产棉花,正可以因地制宜。

这个想法,秦枫去考察溧阳县的时候,早就曾经有过,现在这位新任的溧阳县令郭恒,自己给说了出来,那就很好。

“可以去做!”秦枫鼓励道:“年轻人,就应该锐意进取,可不要跟那些老家伙似的,只知道因循守旧,守着陈旧的摊子过日子,那日子越过越穷,而你自己做到底也就是个县令了。”

“是!”郭恒资历很浅,没想到也能得到知府大人如此肯定,比喝多了酒还陶醉,望着秦枫,满眼都是崇拜的神色。

“秦大人!我溧水县,有一种小吃,很受欢迎……”

“大人!我江宁县虽然没什么特产,但百姓最能吃苦耐劳,您能不能再指点指点,有什么路是适合我们的?”

“知府大人!我上元县……我上元县唯知府大人马首是瞻,您要咱们干什么,咱们就干什么!”

思路打开了,有的人当场就有了灵感,有的人则怎么都想不出来,急得抓心挠肝,只好拍胸脯表忠心,虽然没有想法,但态度总得有,不然让大人不高兴,哪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呵……

秦枫就笑。

身为应天知府,应天府的风土人情,没有谁比他更清楚的了。

事实上,哪个县适合发展哪方面的特色,秦枫也早就心中有数,但若是搞一言堂,一方面气氛不好,另一方面也无法把这些县令们的动力激发出来,要是什么事情都得知府自己操心,最后的下场只能是活活累死。

其实这些县令,除了新来的郭恒、赵大同、徐鼎臣之外,其他诸如鲁岩这样的老人,或多或少,身上都有毛病,甚至有人暗藏的问题,比已经解决掉的孙不甚、丛重,都还要严重得多。

但水至清则无鱼,秦枫不能把所有人都赶走,所有活都自己干。

知人善任,既往不咎,把这些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县令,都好好培养起来,应天府的局面,才会越来越好。

“诸位,都不必太过心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