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四百九十章 大婚之日

洪武五年,腊月十六,大吉,宜嫁娶。

对大明百姓来说,这都是很重要的一天,因为他们选择在这一天举行婚礼,跟自己心仪的女子从此携手,度过一生。

而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因为当朝太子朱标的缘故,变得更加神圣庄重,给腊月十六这一天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自然也让更多的老百姓趋之若鹜。

据大明户部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选择在这一天结婚的,已经超过两百万新人,悍然冲向三百万大关,这对于一个总人口尚不到一亿的帝国来说,无疑是极为震撼的数字。

能跟如今的太子,未来的皇帝,同一天结婚,或许就能沾染几分真龙之气呢!

这是许多老百姓最朴素的想法。

因此,洪武五年年末,这个奇迹,便应运而生了。

仓廪足而知礼,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

若是赶上战乱年间,老百姓当然也不会放弃了子孙繁衍,不过那一定就是处处从简,甚至连礼仪都是草草了事,两张铺盖卷放在一起,那便是一个新家庭的开始了。

但是现在,大明如日中天,国富民强,经过了几年的休养生息,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煌煌气象。

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家里都渐渐有了余粮,有了能够对抗稍不好年景的底气,自然也就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一些超越了吃饱肚子这一底层需求的事情上,比如说读书,比如说艺术,比如说婚丧嫁娶之类的仪式感。

在当时,娶亲的流程,多到令人怀疑人生!

其实每个对此感到头疼的新人们,应该庆幸,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而非当朝太子。

因为如果民间的礼仪繁琐程度是十分的话,到了皇家,这个程度用一百分来形容,都有所不足。

纳采,问名,纳征,告期,册封,醮戒,亲迎,合卺,朝见两宫,盥馈,庙见,庆贺……

民间有的,皇宫一定会有。

民间没有的,皇宫依然要有!

十七岁的太子朱标,在这一天,几乎完全成了牵线木偶,在礼部官员的指点下,机械地完成着一项项规定动作,脸上挂着表达喜悦的笑容,但其实……早就被这令人头皮发麻的繁冗,冲淡了内心的欢悦。

更何况,朱标身边的这位太子妃,出身名门,却并不是他真正钟意的那一个。

朱标的脸上挂着笑容,将一切仪式都完成得令人无可挑剔,甚至连他身边那位悄悄捏着把汗的常淑婉,也渐渐放下心,偶尔侧目见朱标英朗俊逸的侧脸,心中又是欢喜,又是酸涩,暗想着若是没有那个异国公主,一切该有多么完美。

可是朱标的眉宇深处,却有一丝无人察觉的忐忑。

因为,今天这样重大的仪式,父皇不在!

这本是绝不该发生的事情,但就在今早,忽然传来消息,说是昨夜父皇偶感风寒,身子不适,因此缺席一切太子大婚的流程,以保重龙体为主,此次大婚的典礼仪式,皆由皇后做主。

理由,倒是给了。

但是朱标知道这只是个掩人耳目的借口,父皇春秋鼎盛,就算真的染了什么风寒,怎么至于连这样重要的场合,都缺席呢?

真实原因是什么?

朱标不敢深想,暗忖莫非最近自己跑去鸿胪寺的事情,惹得父皇大为不满,因此……

虽然并不是言听计从的性子,朱标从小行事都有主见,不是常规意义的乖孩子,但今天这个变故,还是让他忍不住心中忐忑,但见母后娘娘脸上神色如常,又不像是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怀着微微忐忑,朱标只得更加谨慎地完成一切流程,不敢再闹出什么状况。

直到最终礼成,朱标与太子妃常淑婉并肩走向洞房,才算是稍放下了心。

可是,心中依然不免疑惑。

父皇到底是怎么了,真是生了急病?

……

今日的朱元璋,精神抖擞。

他穿起毛老爹的人设,终于还是做了决断,宁可缺席太子大婚,也要来淳化县,扮演这个毛老爹!

一方面,秦枫心声的事情至关重要,毛老爹若是今日缺席,结合太子大婚的事情,恐秦枫产生某些联想,以后影响了偷听心声,损失太大。

另一方面,朱元璋御宇五年,虽然未曾断了跟民间的联系,但也厌倦了宫中那些繁琐到令人头大的礼节,若是他今日在京城,那免不了跟朱标一样,几乎成了礼部官员的牵线木偶,有些事关天地尊崇的礼节,是连皇帝都不能违背的。

倒不如,走入民间,参与一下民间娶亲的流程,少了许多繁冗之余,还能多了许多亲切热闹。

因此,朱元璋来了!

他就坐在崭新的太师椅上,作为今日新郎官的长辈高堂,跟一众亲朋一起,等待新娘子的到来。

迎亲的队伍,正在途中!

淳化县本来就不大,从兰娘所在的黄家,到秦枫为了此次新婚新起的秦府之间,也不过区区二三里的路程。

一路上,热闹非凡!

这次,可是在淳化县堪称真正父母官的秦枫秦大人的大日子!

别说现在正是腊月时节,地里都没有事情,家家户户都闲得很,就算是赶上农忙,宁可误了地里的庄稼,也绝不能错过这重要的喜庆之日。

前来观礼,送上祝福的,可远远不止淳化县的百姓!

要知道,秦枫虽然做应天知府才不到两年光景,但有了秦知府的到来,整个应天府的面目便焕然一新!

虽然还有几个县的县令空置,但秦枫坐镇府衙,遥相操控,竟然把下辖所有八县的一切政务,全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哪怕是作为钦差,离开应天府的那一段时间,这里依然保持着非常好的秩序,就算是最容易出乱子的秋收以及赋税征收,都有条不紊。

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哪个官员是真正为百姓着想,他们心里是最清楚的。

别的不说,就凭这位秦大人,做县令的时候,就敢脱去官服,头顶大诰,为了一个区区的民女上京告状,连权势熏天的当朝丞相都给绊倒了,这已经给秦枫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威望。

跟秦大人为难,那就是跟应天府百万之众过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