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陛下,您倒是一点也不作假

无数目光,渐渐从徐鼎臣身上,转向圣上。

之前的回答,圣上都不满意,那么这次呢?

虽然这些听过了徐鼎臣论述的人,甚至比徐鼎臣自己都还有信心,他们就算说不出那些话,但起码也能分辨出这其中的含金量,如果这样都不行,那真的太难了,皇帝的标准也太高了。

朱元璋没说话。

但其实,这位高居于宝座龙椅之上的九五至尊,也同样被深深震撼了。

这孩子……太出乎人意料之外了啊!

刚才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所有的典籍和道理,仿佛信手拈来一般,但究其本质,反而是非常通透的几句道理,一点也不复杂。

大概意思是说:

关于治国之道,是否要沿袭尧舜古制,陛下您何必纠结?

其实吧,不管是大禹,翱陶,还是伊尹,孔子,他们追求的都是尧舜之道!

之所以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只不过是执行大道的方式不同,但原则上都是一样的。

只要心存大道,心怀百姓,不论是什么样的表现方式,都依然是尧舜之道,是圣人之道。

为天下苍生所想!

这就是真正的道!不管以后哪位圣人在世,哪位皇帝在位,只要坚持了这个根本,那便是尧舜之道的传承者,便是万民敬仰的圣主明君!

说得好啊!

说得真是太好了!

朱元璋龙颜大悦,尤其是这篇口述的文章,不但写到了实处,而且绝无任何花哨的废话,正符合了朱元璋喜欢简洁的喜好。

一瞬间,朱元璋甚至都想要点状元了!

只可惜有言在先,有三道题目呢……君无戏言,不能朝令夕改。

不过,朱元璋在心中打定主意,只要后面两道题目,这徐鼎臣不是回答得七歪八扭文不对题,那么状元之位,仍然是他的!

此次我大明重开科举,虽然过程中并不是十分美好,更伴随着一些令人惊惧的血腥,但若是最终能选出一位古往今来年龄最小的状元郎,那也是我大明国运昌隆的明证呢!

【哈哈,这孩子,可以的。】

【看来,不但我跟他说的那些东西,已经全部消化吸收,甚至还加了许多自己的创见,对于典籍的理解和通读,也已经渐渐超出了我能指导的范围。】

【他才不到十岁啊!】

【了不起!鼎臣这孩子,未来真的是星辰大海,有望成为大明下一代甚至下下代的中流砥柱,若是身子骨结实点,混一个三朝元老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此番来大明走一遭,能亲手培养出这样的一代名臣,也真是可以骄傲了。】

秦枫的心声,照例传来。

朱元璋脸上孕育的笑容,愈发明朗。

这心声里虽然提到,刚才徐鼎臣的观点创见,许多都是源自秦枫,但这并不会损害徐鼎臣在圣上心中的形象,人家本来就是秦枫的弟子啊,传承老师的思想,理所应当。

而且秦枫心声说的,这里面还有许多徐鼎臣自己的见解和分析,那就更加难能可贵。

“徐爱卿,说得好!”

朱元璋一开口,自然便是定了调子,甚至因为心中喜悦,直接吩咐身边的太监说道:“来人那!给徐爱卿赐座!”

这下,可就算是个极其清晰的信号!

要知道,殿试中,还没决出一甲三人呢,按理说圣上应该一视同仁,决不能如此明显的表现出偏爱。

但朱元璋是什么人,哪会计较这些有的没的规矩。

我看这孩子顺眼,觉得他年纪小可能不耐久站,给他坐一会儿,怎么了?

皇帝的行为,虽然令人震骇,但自然没人敢提出什么质疑。

于是,徐鼎臣谢恩之后,竟然在这里有了座位。

要知道,除了皇帝之外,别说那些贡士了,就连文武百官,当朝一品,都还是站着呢!

这份荣宠,简直……堪比秦枫!

呃……他正是秦枫的学生……

所以,追本溯源,这其实还是秦枫的圣眷吗?

隔辈亲?

圣上啊!我们承认刚才那篇文章的确不错,堪称完美,但您也不需要做得这么明显吧?

这样一来,接下来的两道题,我们是答还是不答。

今天这个状元之位,还有旁人能够争竞么?

“徐爱卿,咱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你也来说一说?”待徐鼎臣落座,朱元璋语调温和,直接望着徐鼎臣,微笑说道。

噗!

其他数百贡士,差点吐出一口老血。

陛下啊!

您倒是通透,一点也不装假。

我们还站在这里啊,说好的殿试三道题目呢,我们应该也有份吧!可是您现在对着那孩子说话,摆出一份君臣奏对的架势,我们还该不该插嘴,就算心中有更好的答案,也不敢往外说啊。

问你了么,就瞎说!

熟悉朱元璋的老臣,更是啧啧称奇,首先陛下自称咱的时候,都是心情极好的时候,这是明显的讯号,不必多提,可是这语气……

就算跟随圣上十几年几十年的老兄弟,也很少见到陛下这种温和的模样啊。

那个铁血纵横,杀伐果断的帝王呢?

怎么到这孩子跟前,变成一个和蔼的长者了……

真是隔辈亲?那年龄也对不上啊!

现在太子朱标也才十来岁,这孩子都快十岁了,所以那个什么……秦枫是私生子,徐鼎臣是秦枫的私生子,这一套流言,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大部分人内心深处,还是不敢乱想的。

“陛下,学生知无不言。”徐鼎臣连忙起身,拱手躬身,洗耳恭听这第二道题目。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向秦枫的位置掠了一眼,心想你总不能每道题目都料到,都跟学生预先说过吧?那样的话,我简直要怀疑,你是不是也能听到咱的心声了!

“古昔帝王继天出治,立经陈纪,为天下后世虑,至深且远也……圣上奉天承运,混一天下干戈载辑,纪纲既正,然犹日与二三大臣,讲求证理,诏兴科第,博采群言,诚二帝三王之盛心也……国家唯求实效,不尚虚文。幸稽诸往古,验之当今,使言之必可见于行,而行之可为天下后世法。其悉心以对,毋有所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