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须尽快找到公主殿下!

秦枫的这番心声,其实也算是有感而发。

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固然是强而不伐,带来了和平的信号,让各国发自内心的钦服,但明成祖朱棣在接受万国来朝的时候,多少就有点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意思。

往往是收了十两银子的礼物,要回礼百两银子甚至千两银子。

闹呢?

那到底是谁在朝贡谁?

什么最重要,实惠!

至于面子什么的……他们配吗?

面子是挣出来的,不是赏出来的,不信你现在去问问日本,每年源源不断给大明供给白银,这是不是大明给他们最大的面子?

曾经的日本,也不打算这么体面的,那么大明就派兵过去,帮他体面也就好了!

受了秦枫的提点,朱元璋开窍了。

十二个朝贡的小国,回礼总价值:不到一百两纹银,其中最值钱的就是暹罗国的那块金牌了。

毕竟,暹罗国的大象,的确是很让朱元璋高兴,这东西骑上去,高高在上,很符合帝王俯瞰天下的心境,而且若是有可能繁衍的话,未来或许还可以在战场上训练一支奇兵。

拥有象征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双重价值,朱元璋对几头大象十分看重,甚至亲自划定了京城里一片土地,作为“象苑”,让人好好养着。

除了这块金牌之外,其他的……都不值钱!

如此惠而不费,那些使者反而更加神色惶恐,像是犯了大错,这效果让朱元璋对秦枫愈发佩服。

至于最后那三个礼物最差的小国,收到的“就这”两个字,也正是出自于秦枫的心声。

不然,以鸿胪寺官员的博学多才,自然能想到其他的雅驯字眼,起码凑够八个字毫不困难,这样也整齐许多。

但朱元璋作为皇帝开了口,鸿胪寺负责监制回礼的,自然不敢抗旨。

于是……

“就这?”

此时此刻,三个简陋的房间里,三张苦涩的脸,同时盯着这两个字,只觉得冷汗涔涔而落,恍若大难将至!

我们不一样……不一样……

人家都是八个字,甚至还有金牌银牌什么的。

到他们这里,一张寒酸的纸,上面两个凌厉的字。

这不仅是不满意这么简单的!

这分明是训斥!是指责!

伟大的大明,认为受到了慢待。

天呐!

那我们的国家,还能继续存在下去吗?

朝鲜国的房间里,挤满了十几个使者,面面相觑,浑身泛起颤栗的鸡皮疙瘩,不约而同地想起那个囚车里的阿哈出,态度是那样的谦卑,形容是那样的凄惨,语气是那样的惶恐,神色是那样的畏惧……

要知道,按照阿哈出的说法,那建州女真,可也是拥有几十万人口,能组织起十万精锐部队的国家啊!

如此大国,竟然……在大明的铁蹄下,不堪一击!

那我们朝鲜国呢?

朝贡的十几个小国,也并非都是跨海而来,比如朝鲜国到大明,虽然路途遥远,却并不隔海。

但偏偏是朝鲜国送上的礼物最差,现在面对这赤裸裸的威胁,十几个使者,包括觐见大明皇帝的使团首领,全都慌了神。

他们一遍遍地看着那两个字,翻来覆去,却看不出更多的端倪。

“都怪你!”有人终于无法承受这恐怖的压力,愤怒地瞪着另一个人,双目喷火,怒道:“要不是你没看好公主殿下,按照我们原本的计划,将公主殿下进献大明皇帝,咱们朝鲜国的礼物,原本是极有诚意的!就算比不上暹罗国的大象,难道还不远远胜过了那大琉球国的琉璃?琉璃再剔透,终究是死物!咱们的公主殿下,才当得起‘心似琉璃’这四个字!那块银牌,原本该是咱们朝鲜国的!”

“现在说这还有什么用!”那人也自知理亏,讪讪地说道:“尽快找到公主殿下,或许事情还有挽回的余地,否则我看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废话!去哪找?大明这么大!咱们一共就十几个人,就算全撒出去,也如同大海捞针一样!”

“对啊!再说了,咱们来到大明,礼物已经被认为不恭敬,若是再到处乱走,只怕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啊!我认为,咱们应该找大明帮忙寻找啊!”

“对!有道理!你们忘了之前那个淳化县了么,那真是屋舍俨然处处整齐,想必大明的秩序极其讲究,找个人应该不难吧?公主殿下不满这次的安排,半路偷偷跑掉,但她一个人,孤单单的,能跑多远?”

“对!就这么办!让大明帮忙找!若是公主殿下真的得到了大明皇帝的喜爱,咱们朝鲜国的未来,可就大不一样了!”

“金牌算什么!说不定,公主殿下能万千宠爱于一身,母仪天下呢!!”

一帮人,越说越兴奋,完全不知道在这个他们绝不熟悉的国度,马皇后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商议之后,仍然由使团的首领亲自出门,带了另一个朝鲜的使者,一同去到鸿胪寺的某衙门,想要请求帮助,说朝鲜国走失了一位公主,能否请大明方面代为查找。

鸿胪寺,在华夏的封建王朝里,历朝历代,都是专门主掌外宾、朝会礼节的相关事宜,属于“九寺”之一。

鸿胪,本意为大声传赞,引导仪节之意,大鸿胪主外宾事,到北齐开始首设鸿胪寺,后面代代沿袭,一直到清朝末年才完全废除。

根据《明史·职官志三》:鸿胪寺掌朝会、宾客、吉凶仪礼之事。凡国家大典礼、郊庙、祭祀、朝会、宴飨、经筵、册封、进历、进春、传制、奏捷、各供其事。

大明洪武年间的鸿胪寺,最高主官乃是鸿胪寺卿,九卿之一,正四品官员。

其下,设左右鸿胪寺少卿,各一人,从五品。

再往下,是左右鸿胪寺丞,各一人,从六品。

再往下,分司仪署、司宾署、鸣赞、序班、主簿厅……

此次,十二国朝贡,负责接待和教导相关跪拜等礼仪的,该属司宾署负责。

司宾署的署丞,只是一个正九品的官员,手下大猫小猫三两只,那就是连品级都没有的“吏”了。

这会儿,大明鸿胪寺司宾署署丞,江愈同志,正在屋里跟几个仅有的手下,把酒言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