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二百七十三章 使者觐见,大明回礼

应天府,皇城,金銮殿。

五年前,就是在这里,朱元璋南面称尊,由此开创了伟大的大明王朝。

如今,五年过去,站在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有的是一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开国之臣,有的则是近几年擢升提拔的官场新秀,今日所有人都站在这里,分文武列于两行,垂手而立,不敢仰视大明皇帝的无上威严。

这里,唯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王者。

大明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高高在上,端坐在王位正中,偌大的金銮殿鸦雀无声,一股莫名的尊贵和庄严凭空弥散,仿佛这里的每一处雕梁画栋,每一个飞檐斗角,都散发着令人颤栗的厚重威严。

阳光洒落,照亮群臣,照亮金銮殿,似乎每一束光线都在诉说着这个伟大王朝的盛世繁华,举世无双!

群臣分列两旁,目光落向殿外,那里有十二个人,代表着十二个不同的国家,穿着华丽的朝服,神色间却都是微微瑟缩,脑中不断回忆着最近跟鸿胪寺官员认真学习的一系列面圣礼仪,生怕哪一步行差踏错,给自己的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侍奉在朱元璋身边的太监,神色庄重,这时候就算是残缺之人,也升起一股浓浓的骄傲,因为他是大明人,哪怕太监,也是大明的太监!

低头望一眼圣上,得到目光允可后,那太监重新站直身子,将手中拂尘一挥,扬声唱道:

“宣!暹罗国、大琉球国、占城国……等十二国使臣——”

“觐见!”

太监细长的声音,拖得又长又高亢,于是那殿外的十二位使者浑身哆嗦了一下,连忙迈动脚步,走入金銮殿,瞬间就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迫,让他们甚至都无法挺直腰杆,只能是微微弓着身子,走入大殿,目光更是谨慎地垂落,可不敢跟伟大的大明皇帝对视,那将是最无礼的僭越。

随着使臣入殿,大殿上同时响起了庄重的乐曲,鼓声震天,唢呐高亢,古朴的韵律回荡在辽阔的金銮殿上,让这里庄重威仪的氛围更加彰显,镇守在金銮殿四周的大内侍卫,甲胄鲜亮,高大威猛,随时能够瞬杀任何胆敢在君前失仪的狂徒。

十二位使者,代表十二位国家。

但一开始唱名就是“暹罗国”,这让原本就心中忐忑的使者们,心里咯噔一下,眼眸中泛起古怪。

因为大家都记得,从进入大明本土以后,在那个明朝大官的带领下,一路跋涉千里,这暹罗国……明明排在较后的位置呀!

怎么现在,反而是他们第一个被唱名?

按照大明的礼仪之繁琐细致,恐怕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包含着某种特殊的含义!

最先被念到名字的暹罗国使者,则是满脸喜色,快步进入金銮殿,按照刚学到的见驾礼仪,恭恭敬敬地在大殿正中跪倒,三拜九叩,用还挺蹩脚的汉文,微微颤抖着说道:

“臣,暹罗国使者苏格里,叩见吾皇陛下,愿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苏格里有幸代表十二国使团,第一个开口说话,当然是极大的荣耀,一时间,其余小国的使者都羡慕不已,但不知道这其中到底是按照什么规则选的,只能暗暗猜测。

“唔,平身。”

朱元璋抄了心声作业之后,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将目光洒落阶下,淡淡道:“暹罗国远隔重洋,一路辛苦了。”

这句话,更是让苏格里骨头都仿佛轻了好几斤,无奈学的汉话实在有限,不知道如何表达,只能努力磕头,表达心迹。

朱元璋点了点头,目光扫视十几位服色各异的小国使臣,微笑道:“我大明国运昌隆,地大物博,贤才辈出,早已积蓄雄图壮志,然世道多艰,未可轻侮。昔日之盛皆因共扶天下之平,今日之荣更需众国共襄维稳之责。若倾心结交,方能迎来福泽;若妄图图谋,必遭惩戒之殃。”

“诸君为使,乃远道而来,重托于国,须防小觑于我大明之威。唯有心诚意重,方得我之信厚,顺天应命,保国安民,方可共图繁荣,造福四方。”

“故问尔等,尔国诚心相待乎?若心无旁骛,恪守已约,方可弛懈於我之怀;如心无所忌,蝇营狗苟,必将引来震怒于朕之法剑。我大明威势,岂容尔等轻言轻举?”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待明日,诸国与大明当可共襄盛世,天下大同!”

这番话,当然不需要朱元璋去操心编撰,鸿胪寺早有专门的官员写好,只需要朱元璋念一念就好。

不过,重头戏还在后面!

朱元璋扔下手中诏书,顿了一顿,淡淡道:“华夏有语云,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虽然各国使团送来的东西,不值一笑,却也是一片拳拳孝敬之心,朕见到之后,心甚喜之。”

“来而不往,非礼也。诸位远道而来,我泱泱大明,自当有所回馈。”

“来人那!”

一声令下,顿时从金銮殿两侧走出两排明眸皓齿的宫装丽人,手里各自捧着一个精致典雅的漆盘,以红布覆盖,不知其中是什么物事。

啊!

大明的回礼!

十二位使者,个个喜形于色。

泱泱大明,既然回礼,岂能差劲了?

说不定,咱们送的那些香料珠宝之类,还比不上大明回馈的贵重呢。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训练有素的宫女,已经整齐划一地掀开红布,将漆盘上的物事,展露在所有人眼前。

噫!

这是什么?

众使者一愣,神色纷纷古怪。

漆盘上的东西,竟是不尽相同。

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左首第一位,也就是最先被唱名的暹罗国使者苏格里面前的漆盘上,摆着一枚金光闪耀的圆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看就价值不菲。

可是金牌只有这一块。

接下来的是银牌,虽然也银光闪闪,但三岁小孩就知道银哪有金值钱。

再后面……铜、铁、锡。

一共只有五块牌子,色泽光芒越来越差。

再后面……就只剩下更寒酸的绢布,上面写有字迹。

但绢布居然都不是全部,到最后的三位使者,干脆是给的一张纸,纸上也同样有字迹。

这、这算什么?

众使者还没反应过来,这场声势浩大的朝贡,竟然已经结束了!

皇帝身边的太监再次用细长高亢的音调宣布使者退殿,这十二人尽管一头雾水,但谨记着不可触犯的苛刻礼仪,不敢有任何废话,恭敬地倒退着离开金銮殿。

回到驿馆,众使者不约而同地凑在一起,神情各不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