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朱元璋:终于到我的卷子了

周景阳。

秦枫略一愣怔,脑中浮现出一个憨厚朴实的形象。

倘若不是在淳化县做了近三年的县令,秦枫还真没法对人头这么熟悉。

即便如此,秦枫也不能做到把淳化县数万人,都牢记心中。

只是因为这个周景阳的名字好歹有点醒目,夹杂在一片诸如“三七”、“六九”、“重四”、“五二”的数字范式中,还挺扎眼,这才记住了这个名字对应的淳化县百姓。

只是,在秦枫印象里,这个周景阳只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今年约莫四十来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平常就算对面遇见,也总是匆匆打个招呼,然后继续低头走路,连多攀谈几句都不太敢的样子。

这么一个人,竟然能答出这样的卷子?

秦枫暂且按下心中好奇,把卷子重新翻开,再看后面几道题的答案。

这个周景阳,前两道题目,一个四书,一个经义,干脆交了白卷,但后面关于实践案例的内容,却洋洋洒洒写了许多,虽然用词半文不白,看得出来文化程度不高,好些地方还写了错字,但是其中表达的东西,却让秦枫频频点头,甚至有几个地方都能让他眼前一亮,颇为认可。

有点意思!

这就有点意思了!

一个老实话不多的农民,读书也并不多,但却能对这些案件有想法,有判断,有决策,而且看起来都行之有效,绝非是一拍脑门一腔热血就能形容得。

此人……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社恐,但胸怀锦绣?

要不是秦枫来自后世,很难总结得如此到位。

秦枫知道有一类人,不善表达,不擅交际,甚至跟人说话就脸红,最夸张的那种连给亲妈打电话都得酝酿许久。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不代表他们腹中空空。

有个词汇叫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这种人或许可以称之为“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到了七百年后,社会多元化发展,哪怕社恐患者,也能找到对应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但现在是七百年前,七百年前的社会,七百年前的官场,七百年前的选材制度,让这个周景阳若非撞到秦枫手里,恐怕终其一生,也只是个普通的农民,永远不可能把胸中所学,展露出来。

可以的!

此人,或许依然不适合为官。

但倘若作为幕僚,那是极好的。

先放他去府试吧。

秦枫心中有了数,点点头,扬声道:“周景阳,甲等中,入府试!”

噫!!

偌大的县学中,顿时一片哗然。

周景阳?

何许人也!

到目前为止,这竟然是最高的一个评级,距离最高的甲等上,也只有一步之遥。

也就是说,他的卷子虽然也有瑕疵,但得到了主考官秦大人的充分认可,倘若再能通过府试,那入仕之路,可以说就打开了呀!

“天哪!老周这么厉害的?”

“没见他读书做学问啊!去年还一起扛着锄头刨地呢!怎么不声不响,比那些整天读书的县学学生,成绩还好?”

“真的假的!老周答的什么内容,让秦大人这么满意!”

“说好一起活成狗,你却悄悄熬出头,周景阳你不厚道啊!”

一时间,无数道目光,同时落向一个位置,哪怕是不认识的,循着目光也能找到正主。

此人四旬年纪,脸庞黝黑,显然是常年在地里劳作晒的,这会儿骤然听到自己名字,还获得了全场最高的甲等中,不但没有兴奋,反而慌得手足无措,连忙低下了头,压根不敢看那些艳羡或是嫉妒的目光,反而紧张得浑身微微发抖,嘴唇翕动着,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哈哈哈!

可以确诊了。

秦枫看到,只觉得好笑,在心里记下了周景阳这个名字,然后,继续阅卷。

朱元璋在人群中,因为是毛老爹的身份,也不便跟别人一起看那个周景阳,但也同样记住了这三个字,同时寻思着,朕的卷子应该快到了,不知……能不能更胜一筹,获得个甲等上?

按理说,应该没问题啊!

毕竟,秦枫的那些题目,大部分都是出自他自己的实践案例,而这两年间,咱可没少听秦枫的心声,对于他当时怎么想的,全都一清二楚。

这样一来,这张卷子答得简直像是作弊,理所当然能得个高分,纵然不是甲上,最起码也不会比那个周景阳差吧。

朱元璋信心满满。

不过,越急越觉得时间过得慢。

眼瞅着秦枫慢条斯理,将一份份不靠谱的卷子扔出去,宣布不中,大约每隔个七八张,才能有一张可堪入目,然后定个等级,统统进入府试。

这其中能被秦枫认为是甲等的,到目前为止,一共也没有十张卷。

终于,到了!

毛骧身为练武之人,讲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目光锐利如鹰隼,哪怕距离远,也一眼就看到秦枫目前翻到的,正是自己执笔,当今皇帝朱元璋亲自答的那张试卷。

呼!

毛骧深吸一口气,暗想秦枫你可不要自误,这判卷若是让圣上不满,你这知府可就做到头了。

转过这个念头之后,毛骧才低下头,低声跟朱元璋说道:“爹,您的卷子,现在正在秦枫手中。”

唔!

朱元璋亦是神色一振,终于等到了,但居然有些微微紧张,这可真是稀奇的事。

秦枫却并不知道有人盯住了自己,照常翻开下一份卷子,习惯性地先看第一道题。

【呀,很不错呢!】

一句话,就让偷听心声的朱元璋,眉宇舒展,甚至比战场上打了个漂亮的胜仗还过瘾。

秦枫神色喜悦,默读试卷。

“夫大学之道,涵养君子之德,广弘求真之志者也。明德者,昭示于人之心,发而为性之善。然欲达于明德,必先修身齐家,以德行养人,以仁义立志。”

“圣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无内省之功,焉能外王?故曰:首先须自明其德,克己奉公,恪守道义。明德之光,如日月之明,照耀四方;惟有修其内,方能外显其德。”

“再者,明德非独自守,必当与人共勉。孟子云:仁者之心,行于四方。故须广交友之道,互勉互助,以德聚人,以德适己。良德之人,皆欲传其德于世,故大德乃众之所赞……”

非常好!

秦枫连连点头,这作答之人,观点清晰,破题准确,最难得的是还有一种高屋建瓴的通透,格局之大,胸襟之广,很难相信竟然只是出自一个小小的淳化县。

本官有愧啊!

在淳化县做了三年父母官,竟然埋没了这么多人才。

此人,又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