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二百零二章 秦大人不是这么说的啊!

“徐老哥,我、我家里还有事,就先……回了?人死不能复生,你一定节哀啊!”

“鼎臣,好好读书,将来……唉!咱们淳化县能不能出个大官,就看你的了!”

“徐家嫂子,节哀,我过两天再来看你。”

“徐老爷子还睡着呢吧?一定让他好好保重身体,凡事往开了想,咱们平头老百姓,其实……”

原本簇拥在徐家灵堂前的,刚才甚至义愤填膺要一起去告状的街坊四邻,亲朋好友,渐渐散去。

而这个时候,那匹来自丞相府的骏马,就停在县衙门口,马上骑士已经进入县衙,不知跟秦大人在交谈什么内容。

徐家的灵堂空荡起来,悲戚的气氛更加浓烈。

徐老头的身子骨原本很硬朗,却无法承受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事,病倒在床上,说是睡觉,但也可以说是昏迷。

只剩下徐多田夫妻两人接待前来吊唁的众人,早就哭得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不到十岁的徐鼎臣反应更是异常,一回到家就捧起书本,仿佛将世间万物都完全摒弃,只将一切希望寄于这些圣贤言论中,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一定要做个跟那周康宁不一样的官。

“鼎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徐多田这个当爹的,反而要听儿子的话,因为儿子是读书人,读书人一定是有大本事的,可比他老实巴交只会种地强多了。

“嗯?”徐鼎臣放下书本,目光清明。

“爹听说,是丞相府来人了。那个……陆三通,是当今丞相的妻弟,所以六合县知县,才有意包庇……”徐多田舔了舔嘴唇,微腥的鲜血味道,让他满嘴发苦。

“我知道啊。”徐鼎臣点了点头,似乎很随意地说道:“刚才那些人说的,我都听到了。”

“所以?”徐多田心想这个一贯聪明的孩子,莫非悲伤过度,脑子不转了。

丞相府来人了啊!

“所以什么?”徐鼎臣站起身来,随手从供桌上抓起那本《大诰》,平静道:“秦大人说了,咱们要带着这本《大诰》,去皇城,去找皇帝陛下,评一评这个理。”

还、还真去啊?

徐多田跟妻子对视一眼,目光复杂。

自古以来,哪有民告官的道理!

虽然秦大人说,这是皇帝亲自下的圣旨,但活了一把年纪了,就算老实巴交,起码也懂得基本的道理,有些话,只是说说而已,谁要是当真,谁才是傻子。

鼎臣他,不至于这么天真吧?

唉!

徐多田叹了口气,知道姐弟俩关系极好,可能孩子到现在也无法接受姐姐没了的事实,他毕竟还不到十岁啊!

咬了咬牙,徐多田强忍着几乎要抽搐的心悸,颤声道:“胳膊,拗不过大腿去……现在是当朝丞相亲自派人来,只怕秦大人也……没法抗拒。咱们告状的事,真的能成么?”

“当然能成!!”徐鼎臣陡然色变,一瞬间就从平静切换成狂暴,将手中的大诰往桌上重重一摔,怒道:“如果不成,皇帝颁布这大诰有什么用!我读这些圣贤书又有什么用?!”

徐鼎臣死死压抑的情绪,仿佛被彻底点燃,骤然爆发,从桌上捞起刚才还认真研读的书本,用力地撕扯粉碎,失控大哭道:“有什么用!有什么用?我要读书吗!要考试吗!要做官吗?然后我做官就是为了让我的亲戚,朋友,下人,能够在外面草菅人命,能够滥杀无辜,能够欺压百姓?”

“秦大人不是这么说的啊!”

“圣人不是这么说的啊!”

“假话!都是假话!”

“这写满了假话的破书,我不要读了!我再也不要读了!!”

啊!

别呀……

徐多田两口子慌了神,连忙一起扑上前去,牢牢抱住状若癫狂的徐鼎臣,一家三口哭作一团,在这灵堂的氛围下倒是显得很和谐,但却让一股平民百姓面对强权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凉,蔓延得更加彻底。

“书,当然还是要读的。”

忽地,一个声音清澈,插入进来,顿时让灵堂上悲戚的气氛,为之一滞。

徐鼎臣霍然扭头,赫然看到笑容温和的秦先生,从地上拾起被自己撕碎的书页,认真地一页页拼凑成原样,然后慢慢将其抚平。

“老师……”徐鼎臣一开口,泪水再次滚滚而落。

刚才的那通发泄,并不意味着徐鼎臣丧失了理智,而正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深深绝望。

为了给姐姐讨还一个公道,徐鼎臣当然可以不顾性命。

但是,不顾性命又有什么用?

像他这种平头老百姓的命,跟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比起来,连野草都还不如!

到头来,怕是徐家满门灭绝,也激不起半点水花。

所以,自己到底要怎么做?

徐鼎臣虽然读了不少圣贤的学问,却对这悲凉的人世间,还缺乏更深刻的认识,他心里乱如麻,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

冲冠一怒,不惜用鲜血来染红状纸?

抑或是,暂且隐忍,留下有用之身,未来或许还有复仇之日?

好像都可以,又好像都不行!

直到,那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徐鼎臣扑了过去,直接扑倒在秦枫脚下,满面流泪,连连磕头道:“老师!老师教我!老师教教我,我应该怎么做……”

呵……

秦枫微笑,仿佛万物已不萦于怀。

那一刻,在徐家三口人看来,秦枫脑后都像是生出一圈朦胧的光环,将他整个人映衬得宛若佛陀转世,能渡世间一切苦厄。

“不是说了么,找出大诰,咱们告状去。”秦枫将手中抚平的圣人书放下,从供桌上拿起那本家家户户都有的《大诰》,心中亦是微微感慨。

不知什么缘故,自己穿越来的这个洪武年,《大诰》竟然提前问世了十几年之多。

这是朱元璋亲自编撰的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告诫官吏们谨小慎微,不可贪赃枉法,不可残民以逞。

为了让《大诰》深入人心,朱元璋圣旨规定,民间若有作奸犯科者,只要家中放有《大诰》,便可以罪减一等。

这样一来,别说是徐鼎臣这样的读书人家,就算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人,家里也放着本大诰,毕竟那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东西。

只是,或许除了秦枫之外,没人把朱元璋圣旨上的那些条款当真。

遇到冤屈,头顶《大诰》,将不法官吏绑起来,去皇城告状?

这听上去,实在是太过荒诞,看上去几乎不具备实操性,自从颁布两年以来,也从没有哪个府县的百姓,真的这样执行过。

告、告状?

徐家人迷糊了一下,面面相觑。

就在刚才,听说那个从丞相府来的骑士,已经到了县衙啊。

难道……秦大人没见到?

走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