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老朱偷听我心声,满朝文武心态崩!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征之国,强烈要求朝贡

朱元璋打开又一份奏折。

然后,脸上渐渐泛起惊奇的神色。

奏折是福建布政使上奏的,内容大致是:包括大小琉球国、朝鲜国、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等十几个国家,都在近期派出船队,甚至付出了许多海上不幸倾覆的惨痛代价,来到大明,求为大明藩属,强烈希望能够有朝贡的资格……

这?

朱元璋有点迷茫。

这些,都是他亲自定下的“不征之国”啊!

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亲笔写下的《皇明祖训》,其中就包括将朝鲜、日本等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

呃,等等。

日本?

明白了!

朱元璋在短暂的愣怔之后,很快恍然。

日本,也曾经是“不征之国”。

但现在……日本已经成为大明海外行省,并且徐达率领的远征军,曾在日本岛上大开杀戒,光是江户一屠,杀死的日本人就超过几十万,让那座对大明不大恭敬的岛国,尸骨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周遭的海水。

所以,这些国家听到消息之后,陷入了深深的恐惧。

再加上……明朝方面并没有裁军的意图,甚至大明皇帝朱元璋,亲笔拒绝了所有关于裁撤军队的奏折。

这无疑是一个更令人心惊胆战的信号!

要知道,现在的大明,已经没有了北面的强敌。

那么如此厉兵秣马,是为了什么?

若是再不识相,日本岛的屠戮,就是前车之鉴啊!

咳,这事儿闹得……

有点误会了。

朱元璋看着这份措辞谨慎的奏折,福建布政使忽然接待了这么多外国友人,自然要上奏皇帝,请求圣谕。

但其实……朱元璋之所以拒绝裁军,并不是要打遍亚洲,而是提防着后世火烧紫禁城的敌人。

虽然秦枫的心声中还没有透露出敌人到底是来自哪个方向,但朱元璋现在只想把刀剑磨得快快的,一待得到消息,立刻给他来个犁庭扫穴,清理得干干净净。

那崇祯皇帝朱由检,就算志大才疏,毕竟也是咱的孙儿,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逼死的?

他的老祖宗,可不好惹!

没想到,他这边磨刀霍霍,还没斩向猪羊,却把更远处的鸡鸭给吓得瑟瑟发抖。

与其等着大明打过来,还不如直接投降了啊,最起码也能少死点人。

所以!

原本定位不征之国的那十几个国家,有困难要克服,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克服,总之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哪怕倾尽国力,也要造出能够远航的船只,远渡重洋来到大明,坚决要成为大明的藩属,强烈要求朝贡!

虽然这些小国的国力远远不能跟大明相比,但是他们出海的舰船也不不需要有什么作战的能力,只要能够装几个会磕头态度好的使者,也就够了。

哦对了,还有尽量丰厚的朝贡礼物!

不然,被大明认为不够恭敬,那恐怕死得更快……

朱元璋翻了翻奏折上的名单。

好家伙!

除了那几个实在太小,太过落后,可能想尽办法也没法出海的国家之外,其余的全都来了。

大明,一下子就多了好些个藩属国,海外行省的数量急剧增加。

这真的是意外之喜。

要知道,开疆拓土是每个圣明的君王都热衷的事情,这是他作为皇帝最重要的政绩之一。

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多了这么多编外的大明国土,朱元璋自然是龙颜大悦,毫不犹豫地就对这份奏折做出了批示,命令福建布政使好好接待这批心慕大明文化,主动求为属国的各国使者,派遣最精锐的护卫,一路护送他们到京城来朝拜,大明皇帝愿意给他们这个在天子脚下磕头的荣幸。

唔……

批完这份奏折,朱元璋伸了个懒腰。

看看天色,竟然已经泛起鱼肚白。

又是一个通宵不眠之夜呢。

饶是朱元璋身子强健,也不禁有些疲倦的感觉,但没办法,这个国家太大了,又处在百废待兴的当口,大事小情都要他亲自拿主意,再加上去淳化县偷听心声的日常消耗了大量时间,让朱元璋真的是几乎连睡觉都是一种奢侈。

“宣太医。”朱元璋觉得有些头疼,就想要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

很快,太医院院正何霖入宫见驾,望闻问切来了一套,大致得出结论:圣上只是劳累过度,要注意休息。

既然无大碍,朱元璋也就放下了心,却见这位太医院院正,欲言又止的样子。

“有什么事,但说无妨!”朱元璋正逢心情大好,就见不得这吞吞吐吐的模样,眉头微皱,帝王的威严压迫下来。

“启禀陛下。”何霖连忙俯首奏道:“今日,太子时常出宫,行色匆匆,微臣担心殿下的身体,却又不敢阻拦殿下……”

哦。

是这个事儿。

朱元璋点了点头。

太子朱标去了哪里,他自然知道。

现在县学的教室后面,已经多了一把常驻的椅子,正是经常来旁听秦枫讲课的太子殿下。

说实话,朱元璋并不想让朱标来。

你又听不到心声,来这么勤快做什么?

你妹妹在淳化县,是想要嫁给秦枫,你在淳化县……总不会是看上了哪位民间女子吧?

朱标这一来,朱元璋的瞎眼老爹就装得格外辛苦,还得小心谨慎不能跟他照面,否则就算化装的手段高明,哪有亲儿子认不出亲爹的?

但是另一方面,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认,秦枫现在在县学中担任两门课,不论是数论还是闻史,都令人大开眼界,时常有发人深省的观点抛了出来,几句话就能点破数千年的历史迷雾,直击本质。

这样的课,太子听一听,自然那是极有好处的。

所以,作为老父亲的朱元璋,也不便强行阻拦,只能是形成了这个父子一同听课的局面。

没想到,朱标去得实在太频,就连这个太医院院正,都有点绷不住了。

毕竟,之前朱元璋亲自下旨,命令这个何霖全方位照顾太子的身体,若是有了差池,何霖的脑袋保不齐要搬家。

“朕知道了。”

朱元璋略一思忖,先打发走了何霖,然后仔细想了想,太子的求学固然重要,但身体更重要啊!

按照秦枫心声里的说法,正因为标儿不幸早夭,才有了后来老四的……

哼!

一想到那个不安分的老四,朱元璋就有些烦躁。

站起身来,剩下的几份奏折也不管了,朱元璋打算去亲自看一看太子,看他最近的身体状态怎么样,太医院的那些人,有没有真的找到好方子,能够调理太子身体,让他能够长命百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