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二十四-二十五章 建堡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二十四-二十五章 建堡

作者:老白牛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5:31: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四-二十五章 建堡

崇祯七年九月十二日。

这时己经是后世阳历的十一月初,再过几天就要立冬了,天气越加寒冷。

王斗招募军户的计划也进入尾声,截止今日为止,最后文册统计,还在纸面上的靖边堡共有居民五十五户,男妇共二百三十口。其中男子一百一十口,成丁七十五口,幼男三十五口。妇女一百二十口,十三岁以上的女子八十四口,十三岁以下的幼女三十六口。

这些人王斗吩咐钟荣一一登记入册,开具正副两本,其中一部分人原来是外来流民们的,还为他们签发了军户帖,将他们名字记入军籍黄簿,以后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靖边堡的军户。

靖边堡现在共有军户五十五户,口两百多,都是实打实的实数,在舜乡堡几个屯堡中,算是规模较大的了。这些人暂时都是在靖边墩西面外侧修建地窝子居住,一时间这边己是形成一个村镇。

而随着人口的招满,靖边堡的修建,也是迫在眉睫。

十三日,韩朝、齐天良奉王斗之令,去董家庄与舜乡堡招募一些泥水土木匠前来商谈建堡。

当日傍晚,韩朝二人便回来了,带回了七、八个衣衫褴褛的工匠。齐天良己经与他们商谈好了,工钱方面,除了每日的食宿外,需每日给银一分,王斗答应了他们。

这些工匠见王斗答应,都是喜形于色,这个冬日的饭食终于有下落了。

他们这些人都是世代匠户,己经参加过诸多城堡的修建,建设规划靖边堡,其实对他们来是轻车熟路的事。在靖边墩周边转了几天后,他们很快便拿出城堡的设计平面图,包括街道的划分、水井的位置、庙宇的位置及各处宅院的位置,还有将来堡墙、堡门及堡墙上的垛口、射口等防卫设施都有。

在选址上,他们的意见也与王斗相合,都是决定紧沿靖边墩南向修建堡垒,一来这样防守更有依托,二来那靖边墩原来是修建在一个隆起的小丘上,地势从高到低,有利于城堡的排水,以防未来雨涝积水之患。

图纸好了,选址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修建城堡的成本钱粮。

依卢象升的计算,在大明,修建一个火路墩需要银二百两,修建一个楼台需要银六百两,修建一座周长一里多的小型城堡需要银七百多两,粮六百多石。那些匠户的计算大致也是如此。

王斗未来的靖边堡,规划中周长也就在一里多,不过他手上可没有银七百多两,粮六百多石,只能先建一些城堡主体,细节从简再从简,未来慢慢考虑完善就是。王斗其实很想将靖边堡修建成棱堡式样,那样防守更加坚固,可惜这种花费是惊人的,王斗暂时也没那个财力,只能将来再看了。

幸好建堡土地不要钱,这样就省了许多。

大明一般军堡的主体是城内的营房、粮仓、草料场、武库、马场,再加上外面的城墙、城门、瓮城、角楼、护城河等,各地屯堡基本上也是如此。不过依王斗现在的财力,只能营房与城墙先建,余者慢慢说吧。

在王斗决定后,很快的,那些匠户忙活起来。

首先的,在靖边墩南向的几十亩地中,他们熟练的划出几十份的基宅地,并分出出行道路与三条主要街道。

随后在正西面的中轴线尽端,匠户们还第一时间划出一座庙宇的位置,保安当地军民一般称这个位置的庙为“正王庙”。然后街的交叉处又划出一块地方,未来将在这里兴建“马王庙”,一个高高的戏台也将建在这里,戏台对面还将兴建“老爷庙”,此外在城的南端也将兴建一个“娘娘庙”。

除此外,在城的东面地方,还要留出几块地修建未来彰表军功的庙祠,如旗寿庙、显忠祠、褒忠祠等。另外各条街的主街街心上,还将留出地方兴建各样市坊与牌坊。

这种规划都是当时大明各边镇军堡民堡的常规布局,王斗自然不可能擅改,他也改不来,老实说王斗后世就对建筑一窍不通。

而对于匠户们第一时间划出各色庙宇的修建地方,王斗也表示理解,这都是当时军民们的精神食粮。这个世界娱乐贫乏,除了拜庙看戏,还能有什么娱乐?想自己后世小的时候,能去戏台看戏,就是最大的享受了。

靖边堡的大体格局就是如此,下面该动手开工了。王斗一声令下,所有的靖边堡居民,除了孩童外,所有的男女一齐上阵,所有人都必需勤奋建设自己的家园。

一时间,靖边堡的居民们,无论男女,都是拿着锄头,挑着簸箕、箩筐,只是到堡的周边去奋力挖土挑土。连孩童们都是懂事的在旁帮忙。

不过修建堡墙与营房可以用黄土夯就,就地取土,不需要什么料钱,只需费些吃食劳力便可,有些钱则是不能避免的。

如城内宅院地基与城墙地基都需要石料,而且这些石料还要求石质坚硬,不易风化,以青石最好。特别是砌筑城墙的地基,均需基深五尺、宽一丈四尺,一圈城墙地基下来,石料用量甚大。

还有打井,这是建堡第一要务,几十户人不可能都到河边去挑水喝,一个小堡至少需要三口井水,保安州各地地下水源算是丰富,所以打井一般到二十余丈就可出水,且水质大多清洌甘甜,听闻山西陕西一些地方需要打井深达三四十丈,甚至五六十丈才可以见水。

不过就算打井只深到二十余丈,为免塌陷,也同样需要用砖石修砌,这样深井的石料用量也是不少。

靖边堡周边土地空旷,无处可以采石,只能到栾庄或是舜乡堡周边的山上去采,其实栾庄离靖边堡更近,不过那里是属于五堡的管辖地,与舜乡堡是不同的千户所,只能到舜乡堡的周边山上去采。

那里的石场离靖边堡路远,开采、运输花费想必都很大,而且除了石料,各处营房仓库的屋梁修建同样需要木料,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花费。

王斗派出了二十几个男丁,让韩朝统领着,到舜乡堡的山上去采石,为了方便运石,他还去舜乡堡雇佣了几辆的骡马牛车。他要求韩朝尽量采出一些石料用于供应营房地基与打井所需石料,至于街道的铺就与外面的城墙地基,以后慢慢说吧。

同时间,王斗又去了董家庄一趟,请求管队官张贵支援一些木料,张贵言道无尝支援很有难处,不过他手上正好有一批空闲的木料,可以便宜些卖给王斗。

王斗答应了,几天后,董家庄的总旗洪丘领着庄内的几十个军户,让他们抗着木料,忽哧忽哧从董家庄一路步行而来,这家伙,连骡车都舍不得用,光用人力抗木。看着那些累得快要趴下的董家庄军户们,王斗半响无语。

洪丘是个粗豪的汉子,年近四十,满腮的虬髯,他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拍了拍王斗的肩膀,感慨地道:“王斗老弟,哥哥真是服了你了,独立建堡,能所不能啊。”

王斗只能苦笑,独立建堡,说得轻松,这其中的辛劳实是不足为外人道耳。

洪丘收了王斗的木料钱后,别的没说,只要求王斗给他手下军户们吃顿饱饭,王斗没说什么,就让那些军户们吃饭去了,立时那些军户们如虎下山一样的精神起来。

……

崇祯七年九月二十五日。

今天是靖边堡第一口井出水的日子,经过几个工匠的努力挖掘还有修砌,这口井终于完结。

该井深约二十余丈,井水较浅水质较好,井底铺以细沙,井壁用青石修砌,外面围以碎石。当第一桶水拉上来时,一时间周边围观的军户们欢声雷动,再品尝一下,井水清洌甘甜,远远甲于他堡。

众军户们喜笑颜开,特别是一些加入军户的外地流民们,很多人曾一辈子困于饮水之苦,见到这么好的水,许多人都是流下泪来。最后这口修砌好的井被众人称为“王公井”,以感念王斗恩德。

而该井修建好后,附近的董家庄军民闻听后,有些人还赶来观看,观后无不是啧啧称羡。

除了这口井外,经过这些天靖边堡一百多成年男女的每日努力,堡内几处营房及仓库、草料场己经慢慢成了规模,虽是简陋,但至少可以避风挡雨。众人相继从地窝子搬出,住入营房宅院之内,这个冬天,总算不太冷了。

外面的城墙地基仍在修建,此时靖边堡内仍是脏乱,划出的几条街道仍是泥土满地,到处是石块木料及各样的垃圾物什,不过总算有一个城堡的雏形了。

靖边堡有了一定的规模,外面城墙的修建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

此时王斗己经将心力放到了城堡周边荒地的开垦建设上去,争取要在明年开春前垦出一定的田地,兴建一定的水利,以使堡内军户们一开春就可以耕种。

从靖边堡的西面到董房河一带,其实有几条淤塞废弃的水渠,如能利用,便能使这一带成为良田,不过王斗财力不足,只能招集些军户疏浚其中一条水渠的一段,再略为修补,暂时能利用水源便可。

余者的,王斗打算拿出一百两银子,在各地打个五口砖石深井,众军户一起取水使用,到明年开春前,先开垦出一批土地,每户分个几十亩再说。

这段时间,王斗早派齐天良领一些军户对这一片土地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哪里荒地多,哪里土地肥,都有过仔细的了解。最后王斗决定在靖边堡西面,一条名为百户渠的废渠两旁开垦荒地,并将这条水渠疏浚,然后再围绕水渠两边各打几口深井,大致解决田地的用水问题。

此时除了韩朝领着二十几个男丁仍在舜乡堡的山上采石外,王斗现在手上有约男丁五十余口,壮妇八十多口,在这个时代,妇女同样要跟男子一起下地干活。而经过这些时间的调养,各人气色好了很多,虽然这些男妇中以老弱居多,不过不可否认他们的干劲很足。

这部分人中,王斗除了让杨通领着,又分出一部分人去疏浚百户渠外,余者各人都是随他一起在周边开荒修利。

一连多天,众人都是天亮而出,天黑而回,每天都是努力干活,见王斗每天都是带头,挥汗如雨,非常拼命的样子,众军户有些意外,有些感动,感觉王总旗这样的上官真是少见。

而王大人都每天带头干活了,自然没有什么军户敢在后面偷懒。

而每天齐天良,韩仲,钟荣三人也是同样跟在王斗身旁狠干。王斗也暗暗观察过那个杨通,他带着一些军户去疏浚百户渠,倒也卖力。整理出来的淤泥也挑往一处,将来用来肥田。王斗点了点头,这杨通还是可以用的。

这天一大早,众军户们迅速吃完早饭,在王斗的统领下,众人又是出堡而去,各人或是扛着镐头,或是扛着锄头,又有一些妇女挑着簸箕,箩筐等物同往,一些军户又赶着那十几头耕牛,同样拿去开荒,这样可使速度加快一倍。按人力,每个男丁一天只可开荒半亩,而有了耕牛后,可以一天开荒一亩,甚至更多。

王斗见钟荣也是扛着镐头跟在自己身旁,今天他穿了一身的短袍棉袄,稀疏的胡须不时被寒风吹拂而起,不过高瘦的身材仍是挺得笔直,可以看出他身上的文人气质。这些天他同样每天跟众人下地干活,想他一个文人,也能吃得起这样的苦,倒让王斗颇为意外。

想起这些时日钟荣用得颇为得力,堡内能写会算的读书人就他一个,王斗不想他累坏了,那样自己又要找过书吏了。

他看了钟荣一眼,笑道:“天寒地冻的,先生一个斯文的读书人,哪能与我们这些老粗一起吃这样的苦?不若先生还是回堡休息吧。”

钟荣停下脚步,他郑重地向王斗施礼道:“学生不才,蒙王总旗抬爱,眼下屯堡初创,众人皆是每日辛劳,钟荣又岂能独自偷懒,让各人羞煞汗颜?钟荣定要跟随众人前往。”

王斗赞了一声:“好,他日屯堡大兴,王斗定不会忘了先生的一份功劳。”

钟荣深施一礼:“多谢大人。”

他直起腰杆,一声不啃又随王斗而去,他来王斗这时间虽短,却己感受到了一股朝气蓬勃的气势,这种感觉让他陶醉,加上王斗对他的赏识,他的几个手下心腹同样对他尊敬,比起往日在董家庄堡的日子,钟荣己是离不开这里。

……

众人到了百户渠一处,这里己是开垦出一大片的土地,王斗拿了一把镐头,对旁边的齐天良、韩仲、钟荣三人笑道:“老齐,韩兄弟,钟先生,你们今天还敢不敢与我比试?”

韩仲叫道:“比就比,谁怕谁。”

齐天良也是叫道:“我老齐自认为耕田是一把好手,不信今日还会输给王头你。”

钟荣也是说道:“学生愿意接受挑战。”

四人手上或拿着镐头,或拿着锄头一排站好,个个神情严肃。王斗目光深邃,只是看着前方,韩仲咬牙切齿,双目圆睁,齐天良张大嘴巴,神情颇有些狰狞,钟荣也是紧抿着嘴,只是双手用力握着锄头。

猛然王斗一声大叫:“啊!”

高举镐头,一马当先冲了出来。

随后齐天良、韩仲、钟荣三人也是涨红着脸,大叫着随王斗身后冲出。而这时,地旁一个负责敲锣鼓舞士气的老汉也是同时敲响了手中的锣,锣声急促,颇有将军令的味道。

老汉一边用力地敲着锣,一边嘶声大喊道:“干活啊,大家奋力干活啊!”

身后一排排男女随着王斗几人冲出,个个都是高举着锄头。

……

挥锄如雨,王斗自自己镐头落到地下起,就没有直起身来过,钟荣也是一声不响地干着,齐天良是边看三人成绩边手上不停地挥动,韩仲则是埋头猛干一阵,见自己成绩超前就裂开嘴大笑,见自己落后了,骂个几声后,连忙又奋起直追了。

就这样一直干到中午,直到陶氏的大嗓门远远传来:“吃饭啦,大伙儿都休息吃饭啦!”

却是陶氏与刘氏率着几个妇人送饭来了,为了提高效率,众人都是在地头吃饭,由陶氏领着几个妇人在堡内做好后送来。

见吃饭时间到了,王斗站起身来笑道:“吃饭了,大伙都休息吧!”

钟荣,齐天良,韩仲三人也是直起了腰,钟荣突然一个踉跄,旁边的齐天良忙扶住他道:“钟先生你没事吧?”

钟荣摆了摆手,连声道:“没事,我没事!”

他敲了敲腰骨,叹道:“好久没干农活,身子骨都松了。”

王斗也是关切地问了他几句,让他好生注意休息,钟荣连连道谢。

然后王斗对各人笑道:“怎么样,你们看输赢如何?”

果然今日又是王斗第一,齐天良叹道:“王头的本事,我老齐真要甘拜下风。”

钟荣也是在旁微笑,韩仲则是不服气地道:“又让王头拿到第一,明日再来比过。”

王斗微微一笑道:“好了,休息了,大家吃饭吧。”

众人都是纷纷放下农具,集中到一起吃饭,看今天又是大桶米饭,有大桶清汤,有几脸盘的素菜,还有一脸盘的荤菜,众人都是喜笑颜开,辛苦干活后,最享受的就是美美的吃饱了。

在王斗的规定中,向来是一日荤,五日素,清晨给于早粥,每十人七日给酒一杓,干活就能吃饱,而且上官还不打骂,每日与他们同甘共苦,这样的生活,让很多人在梦里都是笑了出来。

靖边堡虽然成立时日尚短,但己经快速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王斗几人也是找地方坐下吃饭,这时杨通及时出现,这家伙,每到吃饭时定要从百户渠那边过来,与王斗几人一起吃饭,以显示自己也是这个圈内人的意思。王斗明白杨通的心思,微笑着招呼他坐下,杨通欢喜地坐到王斗身旁,把韩仲一屁股挤到一旁去了,韩仲怒目地瞪了他一眼。

正吃着饭,忽然王斗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怯生生地出现在自己眼前,王斗咦了一声:“秀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