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62章 一战成名韦孝宽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62章 一战成名韦孝宽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是很多人眼中的南北朝第一名将,也是后世某些人眼中的男神。

他在玉壁坚守五十日,让全面占优的高欢陷入空前失败之中,不久便饮恨西北,东魏随之被篡;

他在相州统帅诸军完胜造反带头大哥尉迟迥,为杨坚篡夺北周强势站台。

一个人在两大王朝更迭的关键时刻发挥出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已经很牛了。

如果在往宽里说的话,他巧施反间计,杀死夙敌斛律光,让北齐从此没了战胜对手的希望。

他就是北周右仆射、郧国公韦孝宽。

“京兆韦曲韦氏,源流长远。”

“韦家宗族繁盛,声势烜赫,出将入相,人物辈出,甚至与皇室互婚,参与朝枢。”

“韦孝宽祖父韦直善,曾任北魏冯翊郡、扶风郡二郡太守。”

“父亲韦旭历任武威郡太守、大行台右丞、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右将军、南豳州刺史。”

“去世后被朝廷追赠司空、冀州刺史,谥号文惠。韦孝宽祖上皆为北魏高官。”

“韦孝宽本名韦叔裕,字孝宽;性格沉稳,为人聪明机敏,和善正直,从小便博览经史子集。”

“孝昌三年,萧宝夤在关中作乱。”

“二十岁的韦孝宽向朝廷请命,愿为讨伐叛军的先锋。”

“朝廷随即任命他担任统军,随冯翊公长孙承业西征。”

“因功升任国子博士,代理华山郡太守。”

“之后,侍中杨侃出任大都督,镇守潼关,向朝廷推荐韦孝宽担任自己的司马,并且把女儿嫁给他。”

“永安年间,韦孝宽被任命担任宣威将军、给事中,之后被封爵山北县男爵。”

“普泰元年,因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穰城有功,韦孝宽被任命为淅阳郡郡守。”

“当时,独孤信担任新野郡郡守,二人因关系好,为政得当,被百姓称为连壁。”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韦孝宽随宇文泰东征;”

“因攻克潼关有功,被授弘农郡郡守。”

“后随宇文泰俘东魏大将窦泰,兼任行台左丞,统辖宜阳郡兵马;”

“又与独孤信入守洛阳,被任命为阳城郡郡守。”

“又与宇文贵、怡峰应接颍州的义军,大破东魏将领任祥、尧雄。”

“之后,韦孝宽先后攻下乐口、豫州,俘虏东魏豫州刺史冯邕。”

“大统四年,东西两魏军队战于河桥,因西魏军失利,边境混乱,朝廷让韦孝宽镇守宜阳郡,不久被升为南兖州刺史。”

“同年,东魏将领段琛、尧杰重新收复宜阳,派阳州刺史牛道恒引诱边境上的西魏百姓。”

“韦孝宽采用离间计,伪造牛道恒投降西魏的信件,故意让段琛获得,顺利离间了段琛与牛道恒。”

“韦孝宽趁机偷袭,俘虏段琛、牛道恒。”

“从此崤山、渑池一带就安定了,韦孝宽于大统五年晋封为侯爵;”

“大统八年,被任命为晋州刺史,镇守玉璧,兼管南汾州政事。”

“因治理好了南汾州的匪患,韦孝宽被晋封为大都督。”

“大统十二年,高欢倾东魏军马,志在攻取西魏。”

“因玉璧为进军必经之路,东魏军便先攻玉璧。”

“东魏军穷尽各种攻城手段,都没有攻下玉璧城。”

“之后高欢又用劝降、悬赏的方法,都被韦孝宽一一化解。”

“最后,高欢用杀死韦孝宽侄子来威胁他,也没有得逞。”

“东魏军围攻了玉璧城六十天,死伤十之四五;”

“高欢也病倒了,于是东魏撤军。”

“不久,高欢因此事气愤而死。”

“西魏文帝元宝炬嘉奖韦孝宽守城有功,派殿中尚书长孙绍远、左丞王悦到玉壁慰劳,授予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晋封爵位为建忠郡公。”

苏轼:韦孝宽,本名宽,又名叔裕,字孝宽,是以字行于世的。

京兆韦氏在南北朝期间的另一位战场达人、南梁大将韦睿出马,吓跑了北魏中山王元英。

韦孝宽是武威太守韦旭的次子,因为其兄韦敻立志作一位大隐士,所以韦家便着力培养韦孝宽。

韦孝宽确实是一位值得投资的官N代,从小便好读经史,长大后不仅是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佳公子,而且温和正直、深沉机敏,看上去就让人信服。

韦孝宽二十岁时,正赶上萧宝夤在关中发动叛乱。

萧宝夤是南齐宗室,齐亡后逃入北魏,尚公主,封齐王,在魏国也算混得风生水起。

可是,当他率军进入关中讨伐叛乱时,忽胜忽败,搞得朝臣对他非议丛生。

萧宝夤为此忧惧不已,加之此时的北魏日暮途穷,萧宝夤索性反了他娘的。

在造反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萧宝夤竟然卑鄙地派人刺杀了著名的学者型官员郦道元。

韦孝宽听说朝廷为了平叛的事争论不休,就主动前往都城洛阳,请求让他作为先锋前去平叛。

凭着出身名门,加上一张少年老成的脸皮,朝廷大员们居然很欣赏他的这种任事风格,让其作为统军随同冯翊郡公长孙稚入关平叛。

血气方刚的韦孝宽很快在战场上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并为了这个目标奋勇作战,荣立军功。

班师后,韦孝宽被任命为国子博士。

这个封赏有点无厘头,人家明明是一个军功少年,怎么给予一介书生的待遇呢?

所幸,朝廷又给了他代理华阴太守的职务,才没有埋没这位允文允武的不世将才。

不久,出身弘农杨氏的侍中杨侃就任大都督一职,出镇潼关,因为缺少能战之士,就征召韦博士到其麾下担任司马。

杨侃和韦孝宽见面没有侃上几句,就被眼前这个十里八乡的俊后生折服了。

于是,他二话不说就大搞拉郎配,将其召为毛头女婿。

韦孝宽此后得到了弘农杨氏的不少支持,这也是他后来站队杨坚的一点香火情。

再后来,韦孝宽晋级为宣威将军、给事中,还挂上了山北县男的爵位,算是在公务员队伍中有了进身之阶,开始为京兆韦氏增光添彩了。

“西魏恭帝元年,韦孝宽与燕公于谨进攻江陵,得胜,因功晋封穰县公。”

“还朝后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并赐姓宇文氏。”

“恭帝三年,宇文泰又让韦孝宽镇守玉壁。”

“北周孝悯帝即位后,任命韦孝宽为小司徒。”

“北周明帝初年,他被封为麟趾殿学士,负责校勘图书典籍。”

“北周保定初年,朝廷因韦孝宽在玉璧的特殊贡献,设置勋州,并任命他为勋州刺史。”

“北齐派使者到玉璧,请求互通贸易。”

“韦孝宽便利用此机会,迎回了早年流落北齐的皇帝的姑姑和伯母。”

“保定四年,韦孝宽被晋升为柱国。”

“此时,宇文护欲东征伐齐,韦孝宽派人劝阻。”

“宇文护不听,结果惨败。”

“之后,韦孝宽请求放弃宜阳,在汾水筑城,抵御北齐,但宇文护不听,此事便作罢。”

“天和五年,韦孝宽晋封郧国公,食邑一万户。”

“同年,北齐军队果然放弃包围宜阳,向汾河以北进军。”

“韦孝宽修筑城池坚守。北齐丞相斛律光劝韦孝宽放弃抵抗。”

“韦孝宽却抓住北齐内部大肆互相杀戮的机会,制造斛律光要谋反的谣言,借此诛杀了斛律光。”

“建德元年,周武帝立志讨平北齐,韦孝宽便上书《平齐三策》。”

“建德五年,周武帝采纳《平齐三策》,亲率大军讨伐北齐。”

“第二年,武帝凯旋,北齐灭亡;”

“回军途中,路过玉璧,因韦孝宽说自己年老便将韦孝宽带回京城,拜为大司空,出任延州总管,晋爵上柱国。”

“大象元年,韦孝宽任徐、兖等十一州十五镇诸军事、徐州总管,率军攻陈国淮南。”

“他派遣杞公宇文亮攻黄城,郕公梁士彦攻广陵,孝宽率众攻,都取得胜利。”

“而后,韦孝宽及时派人守住要道五门,于是,陈军败退,北周尽夺陈的江北之地。”

“回军时,行至豫州,韦孝宽又平定了宇文亮的谋反,并将其抓获。”

“因平淮南之功,皇帝封韦孝宽的一个儿子为滑国公。”

“大象二年,朝廷命韦孝宽代替尉迟迥为相州总管,又命小司徒叱列长义担任相州刺史,令其先前往邺城。”

“韦孝宽到达朝歌时,尉迟迥派大都督贺兰贵接待。”

“他与贺兰贵交谈,怀疑有变,就假装有病,缓慢前进,又派人前往相州以求医问药为名,刺探尉迟迥虚实。”

“他行至汤阴,叱列长义逃回,称尉迟迥谋反,于是急忙返回。”

“并毁坏沿途的桥梁,又命令每个驿站多备酒食好好招待追兵,最后韦孝宽得以逃脱。”

“同年六月,朝廷任命韦孝宽为元帅,命他东征尉迟迥。”

“尉迟迥派子尉迟惇迎战,韦孝宽将其击败,乘胜进逼邺城。”

“尉迟迥亲自出战,结果兵败自杀。”

“还有没有降服的地方,韦孝宽都根据具体情况征伐他们,关东于是全部平定。”

“十月,孝宽凯旋归京。”

“十一月去世,时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为襄。”

“韦孝宽的后代多有建树,其世子韦总随周武帝出征战死,韦总世子韦圆成袭爵郧国公,隋文帝时封食邑三千户。”

“建中三年,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包括韦孝宽。”

“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韦孝宽亦位列其中。”

“北宋宣和五年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韦孝宽。”

文天祥:韦孝宽以都督的身份,追随荆州刺史源子恭镇守襄城,兼任析阳郡守。

源子恭出身的鲜卑秃发部,其实是拓跋部的另一个马甲。

当年拓跋鲜卑还叫索头鲜卑时,拓跋诘汾的长子秃发匹孤与嫡子拓跋力微分道扬镳,这才有了盘踞在西北的秃发鲜卑。

当年那个曾经力杀西晋三任凉州刺史的造反大哥秃发树机能便是这一支鲜卑的首领。

源子恭的爷爷源贺回归北魏,正赶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经营西北,见到有人认祖归宗,非常高兴,就赐姓为源。

源贺在北魏混得风生水起,成为朝廷重臣,对废立大事都能发表决定性意见。

源子恭出身名门,一路平叛升级,很有前途,韦孝宽在其麾下非常愉快。

最让韦孝宽愉快的还是与隔壁新野郡守独孤信的交契。

独孤信能成为史上第一老丈人,绝对不是只靠颜值吃饭的,他可是后世著名的西魏八柱国之一,是靠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富贵。

韦孝宽与独孤信两人关系极好,而且两人同样政绩出众,再加上两人的颜值都在线,所以被荆州好事之徒称作联璧。

后来,源子恭调离襄城,与韦孝宽从此一别两宽,各自走入不同的阵营。

韦孝宽获得独镇襄城的机会,赶上宇文泰进军雍州,就跳槽西魏了。

韦孝宽本就是关中人士,对于打回故乡去自然不会有啥意见,所以慨然从征。

等到宇文泰攻取潼关后,韦孝宽受命担任弘农太守。

对此,韦孝宽也很满意,毕竟他是弘农大姓杨氏的女婿,很容易得到当地士族的支持。

宇文泰率军前出潼关拒敌,当时正赶上关中遭遇大饥荒,西魏只征招到一两万士兵,与东魏相比简直是少得可怜。

在此情况下,宇文泰决定出奇制胜。

为了能够欺骗敌人,他声言要去支援陇右战场,虚张声势地带着老弱返回长安。

却偷偷地把精锐交给只有二十八岁的韦孝宽指挥,让他无论如何集中兵力,先干掉东魏的前锋大将窦泰。

他算准窦泰一定会路过潼关附近的小关,而小关一带沟深林密,适宜伏击。

于是,在听说窦泰渡过黄河后,他就派出少数兵马前去诱敌,将骄横的窦泰引入了伏击圈。

然后,他命人死死地堵住窦泰的退路,其他西魏军则占据有利地形攻杀敌人。

最终,窦泰死于乱军之中,东魏的前锋全军覆没。

韦孝宽初掌大军就能干净利落地消灭敌人,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窦泰被杀,彻底激怒了高欢,他调集二十万大军前来找场子,随即引发西魏以少胜多的沙苑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