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60章 为国栋梁于谨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60章 为国栋梁于谨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魏太和十七年,于谨出生,河南洛阳人。

少年时代的他性情深沉,颇有见识,而且度量过人。

喜好读经史书籍,尤其爱好《孙子兵法》。

他早年隐居在乡里,没有做官出仕的志向。

“北魏正光四年,破六韩拔陵在北部边境起事,引柔然作为应援,大行台仆射元纂率军讨伐他。”

“元纂一向听说过于谨的名声,就征召他任鉴曹参军事,让他从军北伐破六韩拔陵。”

“柔然听说北魏军逼近,就逃出边塞。”

“元纂命于谨率两千骑兵追赶柔然,追到郁对原,前后交战十七次,把柔然的兵众全都招降。”

“后来他率轻装骑兵出塞窥视柔然军,碰上铁勒的几千骑兵突然来到,于谨认为寡不敌众,如要退军必然走不脱。”

“于是分散他的骑兵,让他们躲藏在草木丛生的地方,又派人登山指挥,好像布置兵马的模样。”

“铁勒兵看见了,虽疑心有伏兵,但仗恃着人多势众,并不恐惧,就进兵逼近于谨。”

“于谨因为常常骑一匹紫色和一匹黑嘴黄色的骏马,敌兵先前都认识,于谨就派两个人各骑一匹,冲出敌阵而去。”

““敌兵以为是于谨,都争着追赶。”

“于谨于是率领其余的人马杀过去,追赶的骑兵就逃走了,于谨因此得以进入边塞。”

“正光五年,行台广阳王元深出兵北伐,引荐于谨为长流参军,对他特别礼遇。”

“所有的谋议,都和于谨商量。”

“元深还让自己的儿子元佛陀拜见于谨,如此亲密地对待他。于谨和元深打败了敌军首领斛律野谷禄等人。”

“当时已是北魏末年动乱时候,群盗蜂拥而起,于是派于谨前去招抚。”

“于谨同时懂得几族的语言,就单骑进入敌军当中,向他们宣示恩信。”

“于是西部铁勒的酋长乜列河等人,率领三万多户人家一起归附,相随着往南迁徙。元深准备和于谨去折敦岭迎接他们。”

“破六韩拔陵果然前来拦击,在岭上把乜列河打败,乜列河的部众都被他掠走。”

“于谨的伏兵冲出来,叛军就此大败,全部将乜列河的部众收降过来。”

“孝明帝元诩嘉赏于谨,任命他为积射将军。”

“孝昌二年,于谨又随广阳王元深征讨鲜于修礼。”

“大军停驻在白牛逻,正逢章武王元融被鲜于修礼杀害,于是将军队停驻在中山。”

“于谨详细地诉说了元深的忠诚,并陈述了停驻军队的情况。”

“胡太后的怒意逐渐缓解,于是放了他。不久他被加授为别将。”

“当时,南朝梁将领曹义宗据守穰城,多次在北魏边境侵扰。”

“孝明帝就命于谨和行台尚书辛纂率兵征讨。相持数年,经历了几十决战斗。”

“于谨升任为都督、宣威将军、冗从仆射。”

“武泰元年,孝庄帝元子攸即位,任命于谨为镇远将军,不久改任直寝。”

“又跟随太宰元天穆征讨葛荣,平定邢杲,拜为征虏将军。”

“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被封为石城县伯,食邑五百户。”

“普泰元年,任征北大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

“又跟随尔朱天光平定宿勤明达,另外再讨伐夏州贼寇贺遂有伐等人,将他们平定,授任大都督。”

“他跟随尔朱天光同高欢在韩陵山作战,尔朱天光战败后,于谨就进入潼关。”

“贺拔岳上表将于谨留下镇守,任命他为卫将军、咸阳郡守。”

苏轼:宇文泰到了夏州,任命于谨为防城大都督。兼任夏州长史。

永熙三年,贺拔岳被杀害,宇文泰前往平凉。

正好孝武帝元修敕令将于谨调回任阁内大都督,于谨趁机献上迁都关中的计策,北魏孝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不久,高欢听说孝武帝有西迁的打算后率军进逼洛阳,于谨随北魏孝武帝西迁。

接着他又跟随宇文泰出征潼关,攻下回洛城,被任命为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北雍州刺史,晋爵为蓝田县公,食邑一千户。

大统元年,于谨被授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大统三年,夏阳人王游浪聚众占据杨氏壁叛乱,于谨出兵讨伐并擒获了他。

同年,西魏军东出征讨东魏,于谨充当前锋,进军到盘豆。

东魏将领高叔礼据守险要城池与西魏对峙,于谨击败了他,俘虏兵众一千人。

趁此又攻下弘农,擒获东魏陕州刺史李徽伯。

大统三年十月,高欢抵达沙苑,沙苑之战爆发。

于谨随宇文泰和将领们奋力作战,打败了高欢,晋爵为常山郡公,增加食邑一千户。

大统四年八月,于谨又随宇文泰在河桥作战,任大丞相府长史,兼任大行台尚书。

稽胡帅夏州刺史刘平叛乱,于谨率兵讨伐平定了他。

因功任大都督、恒并燕肆云五州诸军事、大将军、恒州刺史,入任太子太师。

大统九年,于谨又跟宇文泰东出征讨,进攻柏谷坞,大胜。

同年,东西魏爆发邙山之战,西魏军失利,于谨率领他手下的兵马假装投降东魏,站在路旁。

高欢的军队乘胜追击逃兵,不曾戒备。

等追击的骑兵过完了,于谨就从后面攻击他们,东魏军惊慌失措。

独孤信又聚集兵士在后奋力冲杀,高欢的军队就乱了起来,因此西魏军得以保全。

大统十二年,于谨任尚书左仆射,领司农卿。

到侯景归附西魏时,请求西魏派兵作为支援,宇文泰命李弼带兵接应他。

不久宇文泰又让于谨兼任大行台尚书、丞相府长史,带兵镇守潼关,加授华州刺史。

不久任司空,增加食邑四百户。

大统十五年,于谨升为柱国大将军。

大统十六年,高欢之子高洋篡位称帝,建立北齐,宇文泰出兵征讨,任命于谨为后军大都督。

另封他的一个儿子为盐亭县侯,食邑一千户.西魏恭帝元年,任雍州刺史。

当初,南朝梁元帝萧绎平定侯景之乱,在江陵继位,秘密与北齐通使,打算侵犯西魏。

梁元帝兄长的儿子岳阳王萧詧当时任雍业刺史,因为梁元帝杀死了萧詧的哥哥萧誉,双方就结下怨仇。

萧詧占据着襄阳前去归附西魏,并请求西魏派兵支援。

西魏恭帝元年,西魏朝廷就命于谨率兵出征,宇文泰在青泥谷为他饯行。

于谨于是派中山公宇文护和大将军杨忠等人,率领精锐骑兵先占据长江渡口,切断梁人出逃的道路。

梁人在外城竖立木栅,周围六十里。

不久于谨就到了,将军队全部调来把城围起来。

“梁元帝多次派兵在城南出战,立即就被于谨打败。”

“围了十六天,外城陷落。梁元帝退守子城。”

“第二天,梁元帝率领太子以下的臣民,反绑着手出城投降。”

“于谨俘虏了南梁男女十多万人,收缴了府库中的珍宝。”

“得到南朝宋的浑天仪、南梁的日晷铜表、曹魏的相风乌、铜蟠螭趺、直径四尺周围七尺的大玉和那些舆辇法物都带回献上,军队没有私占财物。”

“立萧詧为梁国皇帝,整顿部队凯旋而归。”

““宇文泰亲自到他的第宅,和于谨饮宴笑谈极为欢洽。”

“赏赐于谨奴婢一千口,还有南梁的宝物,以及金石丝竹乐一部,另外加封新野郡公,食邑二千户。”

“于谨坚决推辞,宇文泰不准许。”

“叉命乐官作了十首《常山公平梁歌》,叫乐工歌唱。”

“于谨自认为长期掌握权势,地位声望隆重,功名既已建立,情愿保住悠闲的生活,就把他所乘的骏马和所穿的销甲等献上。”

“西魏恭帝三年正月,六官制度建立,于谨任大司徒。”

“西魏恭帝三年十月,宇文泰去世,宇文泰世子宇文觉还幼小,中山公宇文护虽然接受了宇文泰的临终遗托。”

“但名望地位向来低下,各位王公大臣们都图谋执掌朝政,没有谁肯顺服他。”

“宇文护很是担忧,私下找于谨请教。”

“王公大臣们受到于谨的逼迫,也跟着跪拜了两次,因此大家的意见才确定下来。”

“北周孝闵帝元年,宇文护拥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史称孝闵帝,于谨被进封为燕国公,食邑一万户。”

“升任太傅、大宗伯,和李弼、侯莫陈崇等人参议朝政。”

“到贺兰祥讨伐吐谷浑时,于谨遥领军队,教授策略。”

“保定二年,于谨因年老,上表请求辞去官职。”

“周武帝前往大学为他馈食。三老入门,周武帝在大门和屏风之间迎拜,三老回拜。”

“有关官员在中楹设置三老的席位,面向南方。”

“太师、晋国公宇文护登上台阶,在席前设置几案。”

“三老入席,向南紧靠几案坐下,以老师的身份自居。”

“大司寇、楚国公豆卢宁登上台阶,把于谨的木屐放正。”

“周武帝登上台阶,站在画着斧头的屏风之前,面向西方。”

“有关官员递上菜饭,周武帝跪着摆设酱碟,亲自卷袖露臂切肉。”

“三老进食完后,周武帝又亲自跪着递送漱口的酒。”

“有关官员撤掉了筵席。周武帝面向北面站立着向于谨请教治国之道。”

“保定四年,晋公宇文护出兵东伐北齐,于谨当时已经因年老病倒,宇文护因为他是宿将旧臣,仍请求他一同前往,在军事战略上请教他。”

“大军回来,赐给他钟磬一部。”

“天和二年,宇文护又赐给他安车一乘,不久授任雍州牧。”

“天和三年三月二十三日,于谨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六岁。”

“周武帝亲自前往吊唁,下诏令谯王宇文俭监护丧事,赐给缯彩一千段,粟麦五千斛,追赠他原有的官职,加授使持节、太师、雍恒等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谥号为文。”

“到下葬时,王公以下的官员,都送葬到郊外,将他配祭在太祖的庙庭。”

欧阳修:于谨是鲜卑族人,本姓万忸于氏,祖上都负责镇守北魏边疆六镇。

但到了他这一代,六镇背景已经和北魏朝廷格格不入,游离于北魏核心阶层之外,比如父亲就担任文职了。

如果不意外,于谨日后也要出仕做官的。

但和其他人不一样,于谨对于仕途并不热衷,倒不是他看不上,而是视州郡官职为耻,要做官就得做三公。

在普通人眼里,州郡的官职已经很高了,然而心高气傲的于谨却视为粗鄙不堪,因而他的这番话得到很多人的嘲笑。

但于谨才不管怎么看他,继续选择隐居,每天抱着史书和《孙子兵法》读,彻底蛰伏了起来。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于谨这辈子的志向是从军,而不是当个普通文官。

席卷北魏北方的六镇大起义爆发,男儿建功立业,正当此时。

而在六镇起义中,破六韩拔陵为了壮大声势,居然拉拢北魏的老对手柔然入侵,一时间北方各地战火不断,大行台仆射元纂征召于谨出征。

对于于谨来说,在战场上厮杀才能快速立功,得到元纂的命令后,立马带着两千骑兵北上三千余里与柔然交战,首次出征即大获全胜,也让于谨名声大噪。

除了破柔然,于谨还在此后的征战里平定铁勒、破六韩拔陵、葛荣、邢杲、南梁、克宿勤明达、夏寇等等,几乎屡战屡胜,成为北魏新的军事明星。

然而和其他武将不同,于谨征战多年,却没有自己的部众,这让他在北魏末期的地位有些尴尬。

一方面,北魏末期已经出现了文武分途的现象,即武将身份开始和秘著起家的文官们差距逐渐扩大。

虽然武将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但随着尔朱荣攻破洛阳后,于谨的个人境遇并没有因为出色的战功而得到改善,反而沦为各个势力的工具。

此前报效朝廷,却遭到胡太后的猜忌,尔朱荣入驻洛阳后,朝廷被尔朱氏把持,于谨又成为尔朱氏阵营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