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527章 七战七捷卫青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527章 七战七捷卫青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卫青死后,汉武帝的确诛杀了几乎整个卫家。

这件事情让当朝人和后世人震惊无比,此事还有一个著名的名字,是为巫蛊之祸。

说起卫青,可以说他是古代历史上的逆袭第一人。

之所以能被称为第一人,是因为卫青除了遇到了贵人以外,自己自身也有着超群的强大实力。

最后以战神之资在大汉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让大汉在和匈奴对峙多年的守势中,扭转败局。

汉武帝时期的卫家,从一个平阳府的歌女。

还有一个平阳府的马奴一步步发展成强大的外戚势力,这可以说是汉代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真正要算起来,最早带领卫家走向巅峰的。

并不是那个匈奴人闻风丧胆的卫青,而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

“卫青的父亲是在平阳公主府上为县吏的郑季,其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

“因为卑微,她并没有姓氏和名字,只因丈夫姓卫,被称为卫媪。”

“卫媪与卫姓男生有一男三女,即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

“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

“母亲卫媪当时已经有四个孩子,供养卫青让她的生活非常艰苦,便将卫青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

“郑季的夫人看不起卫青私生子的身份,将他当做佣人一般使唤,让他到山上放羊,忍饥挨冻;”

“同时,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兄弟,对他态度傲慢,稍不如意就会加以打骂。”

“卫青长大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便回到母亲身边,做了平阳府的骑奴。”

“卫青在平阳公主府做骑奴时。有一次,他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

“一位囚徒看到他的像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

“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汉武帝的胞姐平阳公主关注到中宫陈皇后一直未能诞下龙子,所以希望效仿姑姑馆陶长公主当年常给景帝进献美女的做法。”

“在府中培养貌美少女用来进献、笼络皇帝,提升自身地位。”

“汉武帝建元二年春三月,上巳日。”

“刘彻去霸上祭祀先祖,祈福除灾,回宫时顺路去平阳侯在京的府邸看望平阳公主。”

“宴席间平阳公主侯府的歌女上堂献唱,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亦在其中。”

“武帝望去众人,一眼便看中了卫子夫。”

“继而,武帝起身更衣,卫子夫则随去侍候,并在尚衣的轩车中得到初幸。”

“武帝回到筵席后非常高兴,赐给了平阳公主黄金千金。”

“平阳公主因此奏请将卫子夫送入宫中,武帝欣然答应。”

“卫子夫随汉武帝进宫的初年并未受到宠信,就被汉武帝抛在了脑后,只在宫中成为一个宫女。”

“建元三年春,汉武帝在挑选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释放出宫时候再见卫子夫,卫子夫哭泣着请求武帝放她出宫。”

“汉武帝怜惜她,便把她留下来,再度临幸了她,没过多久,卫子夫有了身孕。”

“同时,又把她的兄长卫长君、弟弟卫青召入宫中为侍中,卫青被召到建章宫当差。”

“卫子夫怀有身孕后,汉武帝对她的宠爱日渐增加,引起了无子陈皇后的妒忌。”

“陈皇后的母亲、武帝的姑姑馆陶大长公主刘嫖为了给女儿出气,便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

李世民:当时在建章当差的卫青,欲处死卫青以恐吓卫子夫。

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得知此事,马上召集几名壮士,将卫青救了下来。

汉武帝得知后,大为愤怒,于是任命卫青为建章宫监、侍中、太中大夫,卫子夫为夫人,数日间给卫青的赏赐便达到干金之多。

元光五年,陈皇后施巫蛊之术,被汉武帝发现并查实。

同年秋七月乙巳日,汉武帝命有司赐皇后一道策书,陈皇后被废黜并让出皇后之位。

皇后不守礼法,祈祷鬼神,降祸于他人,无法承受天命。

应当交回皇后的玺绶,离开皇后之位,退居长门宫。

汉武帝元朔元年,卫子夫生一男,在后位空缺的情势下,母凭子贵被立为皇后。

卫青则作为建章监和侍中,跟随皇帝左右,帮助皇帝处理朝政事务,后又成为太中大夫,深受武帝信任。

汉武帝时期,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出现了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兵马强盛的繁荣局面。

此外,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基本被消灭,中央集权和国家的统一得到了空前的加强。

此时,西汉王朝积聚了雄厚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改变被动防御、采取积极反击匈奴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

但汉武帝看到了当时朝廷中原有的将领持重有余,进取不足的现状,认为很难适应主动出击的需要。

他认为应选拔年轻有为、果敢勇猛的人担当重任。

当时晋升为建章营马夫的卫青随汉武帝出去打猎,武帝一箭射中了一匹马。

随行人员都纷纷喝彩夸赞皇上的箭术高超,只有卫青跪下来为马擦血疗伤,还不停地哭泣。

汉武帝很奇怪就问他缘由,卫青解释说,汉军之所以打不过匈奴,是因为匈奴人爱自己的马。

而汉朝人不爱自己的马,汉朝只会把公主送出去和亲换取和平。

汉武帝听后十分惭愧,也正是自此之后逐渐发现卫青能力出众,便对卫青委以重任。

元光六年,匈奴举兵南下直指上谷地区,杀害抢掠官吏百姓。

汉武帝任命了初出茅庐的卫青为车骑将军,同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兵分四路,一起迎击匈奴。

其中,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出云中;

太中大夫公孙敖为车骑将军,出代郡;

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出雁门。

这四路将军每人率领一万骑兵,岀击屯兵在边关贸易市场附近的匈奴军队。

从上谷出发,卫青一路追击匈奴兵深入敌国至龙城,卫青攻打龙城斩首和俘虏匈奴七百多人得胜而还。

同是一万骑兵出击的结果,公孙敖损失了七千骑,李广被俘,又逃归。

“汉朝廷把公孙敖、李广交付司法官吏审讯,都应当斩首,后出钱赎罪,做了平民。”

“相形之下,卫青确是奇功,所以独得赐爵关内侯。”

“他这次出击,是汉朝对匈奴的军队胜利的开始,也是他个人的伟大事业的开端。”

“龙城之役在汉匈交战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朝自高祖刘邦建国以来,屡受到北方匈奴的掠夺欺辱,如高祖白登七日之困,吕后受冒顿单于书信之辱。”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十四万骑大入关,斥候一度掠至长安附近的甘泉。”

“以及匈奴频频对汉朝边郡和百姓的烧杀劫掠等,可谓汉朝的心腹大患。”

“龙城的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以后汉朝的进一步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卫青虽然出身于奴仆,但是善于骑马射箭,勇力超过常人;”

“对官吏士大夫以礼相待,对士兵有恩,众人都愿为他效力。”

“他有做军事统帅的才能,所以每次率兵岀征能立下战功。”

“汉武帝元朔元年秋季,匈奴以二万骑兵入侵汉境,杀死辽西郡的太守。”

“掳去两千多人,侵入渔阳郡和雁门郡,在两地各杀害或掳掠了一千多人。”

“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以三万骑兵出击雁门,此次卫青率第一次出击所率的骑兵数量的三倍反击匈奴。”

“同时,将军李息出击代郡,也参与反击匈奴。”

“李息将军无所斩获,卫青军斩首虏数千人。”

“元朔二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

“卫青率领四万大军,成功采用过回侧击的战术,迅速攻占高阙,白羊王、楼烦王大势已去,率兵逃走。”

“卫青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管控住了河套地区。”

“自此内地迁徙十万人到两地定居,设置朔方郡、五原郡。”

“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加封食邑三千八百户,随同出征的校尉也获得不同的赏赐。”

“这次战役后,汉武帝正式授予卫青大将军印信,各路将领及部队统一归大将军指挥。”

“由此,卫青逐渐成为西汉军队的最高领导者。”

“卫青因为显赫战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卫青还朝后,汉武帝体恤他做出的贡献,还封他的三个儿子为侯,卫青却不以军功自做,再三推辞说。”

“儿子还小,毫无战功,取得胜利,是诸将校的功劳。”

“由于卫青的奏请,随同他出征的十一名将校,才得以封侯赐爵。”

“在西汉收复河南之后,匈奴曾多次进袭朔方,企图夺回河南地。”

“为了确保朔方,给予匈奴进一步的打击,汉武帝发兵十余万,进攻盘踞漠南的匈奴右贤王。”

“元朔五年春,卫青率军出朔方,反击右贤王。”

“李息率军出右北平,以牵制单于及左贤王,策应卫青。”

“卫青自率3万骑出高阙塞外六七百里,乘夜突然包围右贤王庭。”

“右贤王无备,仓皇率数百骑突围北逃。汉军俘匈奴1.5万人而还。”

李隆基:元朔六年二月,卫青率六将军、十余万骑出定襄反击匈奴,歼3000人。

元狩四年,汉武帝授与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

兵分两路,跨漠长征,发动扫荡匈奴的漠北战役。

卫青、霍去病重挫匈奴,迫使匈奴不敢南侵。

汉匈大战之后,正逢平阳公主寡居,要在列侯中选择丈夫。

许多人都推荐大将军卫青,平阳公主因卫青做过自己的下人与随从婉拒。

左右的人却认为卫青已今非昔比,他身居大将军之位,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为侯爵,富贵震天下,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平阳公主。

于是平阳公主向卫子夫表示想嫁卫青,卫子夫转告汉武帝,武帝当即允婚。

元封五年,卫青病故,谥号烈,取《谥法》以武立功,秉德尊业曰烈之意。

汉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东边特地为卫青修建了一座像阴山的坟墓,以象征卫青一生的赫赫战功。

平阳公主死后,与卫青合葬。

唐朝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

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卫青。

卫青亦名列历代兵书中,如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及明代的《广名将传》。

卫青在世的时候,从无人敢构陷卫家和太子。

直到卫青去世之后,很多臣下认为太子失去了外家的支持,企图陷害太子的才逐渐多了起来。

卫氏悉灭,指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为核心的太子党成员被全灭,并非是汉武帝灭卫青全族。

而根据班固在汉书年表里的记载,卫青一族中,长子卫伉娶了卫子夫和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

而阳石公主被怀疑使用巫蛊之术,卫伉因此被牵连处死。

但卫伉的子嗣以及卫青次子卫不疑与幼子卫登的家族并没有受牵连的记录。

在史书上有明确的记载,卫青还有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两人都安然无恙。

特别是卫青幼子卫登的后人,还被之后的汉宣帝、成帝、平帝多次封赏。

汉宣帝、汉成帝以及汉平帝时期,卫青的后人以皇帝诏复家。

汉宣帝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

汉成帝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乗为侍郎。

汉平帝元始四年,赐卫青玄孙关内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