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92章 梅花仙王冕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492章 梅花仙王冕

作者:酷酷的橙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是元末著名画家和诗人,以钟爱梅花而闻名于世。

其诗歌风格质朴豪放,又彰显洒脱不羁和傲世独立的人格魅力,诗中具有杜甫和李白的影子。

他的诗以描写民间疾苦而著称,是元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便是王冕。

“王冕的先世原是关西宦族,系出王猛之后。”

“他的九世祖王德元仕宋,官至清远军节度使。”

“德元有一子名王琳,任诸军统制教练使,从王琳开始迁居浙江诸暨县。”

“传到王冕的父亲,家底已大不如前,靠耕作种田为生。”

“王冕自幼十分好学,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里放牛。”

“他却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然后心里默记下来,以至忘了照看牛,牛往往窜到别人的农田里践踏吃庄稼。”

“田主牵了牛向他父亲告状,王冕却不改,屡遭父亲责骂。”

“王冕的母亲见状,劝说其父送王冕上学。”

“为了听课方便,王冕就寄住在寺庙。”

“夜晚时他坐在佛像的膝盖上,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烛光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明。”

“佛像是泥塑木雕的,面目狞狰可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把佛像当不存在一样,心无旁骛。”

“王冕好学的品质被名师韩性听闻,韩性很是惊异,就收录王冕为学生。”

“王冕在这样一位学问渊博、德行高尚的老师教诲下,勤奋好学、刻苦攻读,熟习四书五经。”

“由于受到韩性儒家文化的教育,王冕从小就养成了儒家追求的科举入仕、忠君报国、经世治国的理想。”

“大德八年,王冕欲去湖南邵阳办事,路过杭州时专门去拜访时任儒学提举的赵孟頫。”

“赵孟頫便为王冕创作一幅《兰蕙图》,此前赵孟頫曾专门为王冕创作《古木幽禽图》,几次赠画的行为体现了其对王冕的关照。”

“赵孟頫在篆刻方面提倡贵有古意对王冕影响颇深,同时赵孟頫的绘画、治印实践和绘画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王冕,促使王冕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

“另外,赵孟頫名气很大且宾客众多,二人的往来也便利了王冕日后的交游。”

“王冕在青年时期抱有大志,专心研究孙子兵法,学习击剑。”

“常以伊尹与吕尚自期,要求自己经世济民,像伊尹、吕尚一样辅佐明主,成就霸业。”

“然而在急剧走向衰乱,各种矛盾尖锐复杂。”

“而政治又越来越腐败的元代,这种愿望无法实现。”

张居正:元末著名诗人王冕现实主义强烈,写梅诗寓意真深刻。

王冕出生在元末,出身贫寒,幼年时候替地主放牛,其一生文学本领纯靠自学。

他性格孤傲,轻视功名利禄,鄙视权贵,内心同情疾苦百姓,批判达官显贵的轻薄。

另外,王冕一生拒绝为官,据说请他出山,但后者以出家相拒。

再有,王冕一生酷爱梅花,写过诸多关于梅花的诗,首首诗歌生机盎然,都是佳品。

王冕写过大量民生疾苦的诗,在某种程度上继承杜甫的诗歌创作理念,彰显现实主义气息。

另外,他的部份诗还具备李白诗歌洒脱一面,流露出诗人的人格魅力。

所以,王冕的诗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愤世嫉俗,感慨疮痍之作,这类诗主要以描写百姓生活为主。

其二则是抒发人格思想,其中咏梅诗是最好的体现。

从思想影响方面来看,王冕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因而其内心充满仁者爱人的情怀,时刻关注百姓生活,对下层百姓生活状态与遭遇深表同情。

加之他生活在易代混乱时期,元朝统治阶级横征暴敛,骄奢淫逸。

这种时代背景下,作为一位正直的文人,用诗歌作为批判手段,并抒发自己的感叹。

再有,王冕将诗作为对统治阶级呼唤的手段。

他希望统治阶级能够减轻赋税,给老百姓一个休养生息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他的诗中不仅包含对百姓的关怀,还涵盖对国家的热爱。

同时批判残暴统治,可谓一举多得。

必须要说的是,王冕的诗流露出元朝走向灭亡的预示。

还是因为社会现实黑暗,百姓生活艰难。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诗中将元朝命运做出预判。

对于统治阶级来说,具有警示作用。

但无奈,作为一位百姓声音,很难被上层听到。

王冕的咏梅诗,这类诗就有一百多首,可以说明诗人对梅的热爱。

作为抒情载体,梅花寓意怀才不遇,又能反映出诗人高洁人格以及淡泊名利,更深层次预示着诗人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心态。

必须强调的是,王冕会运用象征手法创作梅花诗,用梅花与寒霜风雪相伴,衬托出诗人清高。

用梅花伴随恶劣天气而不乱,预示着自己孤傲。

用梅花生机勃勃的状态,反衬出自己正能量的心态。

可以说,诗人是用梅花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将自己的人格与梅格结合在一起,相互融合。

并用梅花隐喻自己,以表达自己高尚情怀与坚贞品格。

再有,对梅花的喜爱,诗人还在诗中蕴含自己理想追求。

表达自身人格在不断完善过程之中,以实现济世救民的机会,完成自身超越。

王冕存世诗作有七百余首,其诗歌反映出时代背景,也能够了解到因为时代,造就诗人的性格与心理。

他写出那么多现实主义作品,每首作品都是时代影子。

他也写出如此之多写梅花作品,每首作品都是上乘之作,而且都能够体现出诗人的品格、人格、抱负。

“延祐二年,王冕参加进士科举考试,试而不中。”

“王冕虽然熟习经史、博览群书,但考试不中,颇为愤慨。”

“把备试所作的文章都烧毁了,不再走考试求进的道路。”

“他家里贫穷,生活清苦,甚至衣露两肘,足趾践地,但他并不屑做州府小官。”

“他的朋友著作郎李光地和同乡名儒王艮,都曾劝他出就吏职,他都拒绝了。”

“新任绍兴理官的申屠駉受王艮推荐,带着书贴、冠服亲自登门聘请王冕担任府学教学。”

“王冕接受所聘,在绍兴府学教授诸生,先后一年多。”

“在绍兴时,王冕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他有时教书,没有书教就读书、画画,以卖画维持他和家人的生活。”

“由于他的画很有名气,请他作画的人不少。”

“他按用来作画的丝帛长短,作为计酬依据,获得一些收入。”

“浙江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王冕喜欢利用空闲时间到浙江南部的名山胜地游历。”

“犹爱观赏山林深处的竹林,写了一些咏竹自喻的诗,抒发高洁情怀。”

“至顺元年他写了一首《柯博士画竹》,称赞画家柯九思画竹技术的高超,柯九思也对王冕多加欣赏。”

“他在这段时期,还去寻访一些名士,交流诗画创作成果。”

“但是,在元朝的民族歧视政策下,浙江作为划为第四等人的主要地区之一,苦难也尤为深重。”

“王冕利用外出机会和平时居于农村的条件,经常把目光投向底层人民。”

“观察江南人民的种种苦况,创作了不少反映农村和农民穷困悲惨遭遇的诗篇。”

“至元元年,王冕的儿子出生,取名王周,字师文。”

“王冕感到生活的圈子比较狭小,因为卖画也获得了一些积蓄,决定外出游历。”

“至元二年,王冕雇下船只去吴楚之地游历,写下《钱塘纪行》等诗篇,抒发吊古伤今的情怀。”

“由于他的画名早已为人所闻,请他作画的人络绎不绝。”

“漫游期间王冕创作了不少具有高洁品格和潇洒神韵的梅花画,也因此获得一些旅游资费。”

“这次漫游经历,使他得以多方面接触社会实际,扩大了眼界,丰富了创作素材。”

王阳明:因为一首诗,记住一个人,人与梅花一样清。

王冕出身农家,幼时家贫。

年轻时一度热衷功名,屡应举不中,遂绝意仕途,浪迹江湖。

王冕曾买舟下东吴,千里远游,历览名山,开拓了视野和胸怀。

在京城时,秘书卿泰不华曾荐其官职,辞谢南归,隐居于家乡九里山。

王冕一生清贫,靠卖画为生。

王冕工诗善画,尤以墨梅知名。

画梅继承宋代仲仁和尚和扬无咎的传统,并有新的创造。

其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园隐逸生活之作。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

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他还兼擅竹石,长于篆刻,有《梅谱》传世,为早期画梅理论著述。

不知道多少人痴迷着梅花,不知道历朝历代有多少丹青圣手描摹过它,也不知道多少诗坛名家吟咏过它。

能把诗情和画意完美糅合,把梅花的精气神和自己的人生完美糅合。

仅凭一首诗、一幅画便能出类拔萃,提到梅花就会使我们想起的人,便是王冕。

在元朝,统治者将各族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

由于处于社会底层,再加上家境贫寒,少年时的王冕正如梅花待绽的初蕾,生来就要面对风雪的考验。

天资聪颖的王冕确实也做到了凌霜傲雪。

他有神童之誉,还好学不倦。

王冕幼时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刻苦读书。

青年时,他立下澄清天下之志,想走科举之路。

奈何时局动荡,民族歧视严重,汉人和南人入仕受到限制。

屡试不第的他,满怀愤郁,索性烧毁所有文章,立志永绝仕途。

他买舟下东吴,过大江,进入淮、楚等地,游遍名山大川,浪迹江湖。

他结交奇才侠客,买酒畅饮,慷慨悲吟,被人斥为狂奴。

他的诗名、画名、才名不同凡响,声名鹊起。

求画者蜂拥而至,他泼墨挥毫,干花万蕊,俄顷即成。

他本就蔑视权贵,鄙薄俗流。

多年的游历和亲身遭遇,让他的视野和胸襟更加开阔。

他对社会现实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腐朽也认识得愈加深刻。

他几次拒绝为官,带家人回到会稽山。

他画梅不加色彩,还效仿先贤王羲之在自家池中清洗砚台。

晚年的王冕仍以卖画为生,此时他也确实如同一株饱经风雪但潇洒挺立的老梅树,淡泊名利、秉持操守。

除了画梅、写梅,他也写过民间疾苦、朝廷苛政。

隐居之时,每当风和日丽的日子,他就操觚赋诗,写个不停。

当然,他写得最多的、画得最多的还是梅。

元朝是文人画的兴盛时代,汉人才子仕途断绝,他们拒绝和腐朽的元朝统治者合作。

政治道路阻塞、生活困窘,反而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不畏风雪、不畏严寒的梅花,成了他们笔下坚贞高洁的艺术精灵。

“至正七年,王冕再次出游,这次是北上。”

“在大都期间,王冕寓居于秘书卿泰不花家,得以直接观察到元朝京都的社会、时政。”

“在这次北上途中,他遇到不少侠客奇士,相与谈及古豪杰可歌可泣的故事。”

“指点当今时势、弊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旁若无人,被人视为狂奴。”

“他还利用机会,与个别人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忧苦。”

“王冕这次出游几乎经历了半个中国,经过一年才南归,所见所闻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素材和生活感悟。”

“一路写下了不少记游、述事、写景、吊古伤今与批判暴政、同情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诗篇。”

“仅记游抒怀、吊古伤今的诗歌就有六、七十篇,大大地丰富了他诗集的内容,形成质朴写实的诗风。”

“王冕在与人酬唱探讨时也收益了诸多绘画技法和理念,不断加强着艺术修养。”

“如与诗人贡性之交谊深厚,常向他索诗以增高绘画作品润格。”

“与画家金禹瑞结交,赞赏其画松技艺,并为其画作题字。”

“王冕常游名观古刹,与僧道隐士也多有来往,十分欣赏他们的作品。”

“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思想多受熏陶,其作品不自觉沾染着释道的出尘高逸之气。”

“由于此次壮游,王冕更多地接触了社会现实,对社会的前途有了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看到了元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以及与广大人民之间的矛盾,预知大乱即将发生。”

“所以他回到绍兴之后,在会稽九里山买了一片地,开始隐居生活。”

“王冕造了三间草屋,周围种上花木、竹子、茶树、禾蔬,取名为梅花屋,带着妻、子读书生活于其中。”

“因为别无生活来源,所以以为人作画谋生。”

“这种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过了五六年后,江淮流域广大地区的农民起义蔓延至大半个中国。”

“战火的冲激使得王冕的生活变得更加艰苦,但他仍然清苦自守,保持自己的风节。”

“到至正十九年朱元璋命胡大海率军攻取绍兴,附近村庄的居民都已避兵入城,王冕还在九里山不走。”

“朱元璋听闻王冕的名声,便想请王冕为幕僚,授以谘议参军。”

“但王冕没有答应,不久王冕便病逝了。”

徐光启:王冕一身清气充满人间,其诗为元诗之冠。

王冕是个独生子,周岁能简单说话,三岁基本能对答自如。

到五六岁,那机灵劲让人感觉要比一般儿童的智商高。

由于家里贫穷,七八岁时就开始当放牛娃。

每当他走过学堂时,总被那朗朗的读书声吸引。

一天,他终于忍不住了,把牛牵到山坡那片草地上后。

就偷偷溜进学堂,听学生娃念书,学生娃们念的内容他记住了。

但把牛从山坡上牵回家的事却忘记了,父亲大怒,不用说那小屁股遭了殃。

这种事发生了数次,让父亲气得差点儿吐血。

母亲说这娃娃想读书如此入迷,就由着他好了。

从此王冕就只在家里吃饭,晚上寄住在寺庙,白天到学堂听学生娃念书。

晚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是泥塑的,有面善的也有面恶的。

一般人是喜善怕恶,小小年纪的王冕一点儿也不害怕那些面恶的。

天资聪慧的王冕,早年爱好广泛,曾一度热衷于功名。

他曾经认真地研究过孙吴兵法,刻苦学习击剑本领,决心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青史留名。

他参加过进士考试,可叹榜上无名。

元蒙贵族统治者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的现实教育了他,使他的幻想破灭。

满怀愤郁归家的他,把自己所写的全部文章付之一炬,表示永绝仕途的决心。

有一天,他来到大都南城,登高望远,顿觉心旷神怡。

但他想起美好河山却在元蒙统治下,不由义愤填膺,感慨万分。

王冕远足了数千里,观赏了难以枚计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扩大了眼界,开拓了胸怀,陶冶了情操。

功夫在诗画外,他的作诗绘画的水平更上一层楼了。

王冕平时的言谈举止不同于常人,头戴高帽子,身披绿蓑衣,脚穿木齿屐,手提木制剑,是他喜欢的装束。

他常在大街上边走边唱,或者骑着一头黄牛,手拿一本书边读边行。

那年他到大都,卖画兼游玩,到大街上逛了一上午后回到下榻的旅店。

听店家说有人在此等候他多时了,他进住的房间一看,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在等他。

他明知老者是谁,住在何处,但只是坐在老者对面,就是不说一句客套话。

老者感到很尴尬,只好起身走了。

店家觉得很奇怪,说那人叫危素,是当朝的翰林学士,皇上很宠他,你不怕得罪他吗?

王冕说我一个农民家的放牛娃,靠卖字画为生,不想求高官厚禄,有啥可怕的。

王冕被迫离开大都回到家乡后,隐姓埋名,过起隐居生活。

他修了三间茅草屋,在屋的四周栽了很多梅花,取名梅花屋。

每天劳作后,就去听涧溪流水声,看天上白去飞,观白鹤翩翩舞,诵读自己的诗作。

明朝建立后,想召他做官,他断然拒绝。

王冕的人格和诗画,赢得了当代和后世人的推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