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梦醒细无声 > 287章 洋专家

梦醒细无声 287章 洋专家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0:41: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克思,四十岁左右的白人男子,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姓氏的德国人都喜欢留着大胡子,反正这位马克思也有一脸黄乎乎的大胡子;阿克约尔,三十多岁的白人男子,一听这个姓氏,大概就是东欧或者土耳其后裔,长相确实也差不多,黑头发黑眼睛。

最后一位德国专家就有点出乎洪涛的意料了,她姓奥康娜,没错,是个女的,还很年轻,不过看不出来到底是二十多还是三十多。白人女性从十六岁开始,一直到四十岁,不近距离、无遮挡的仔细观察,根本分不出大概年龄段。

她的个头只比洪涛稍微矮一点,还是穿着平底鞋。长相嘛,真的很一般,五官很端正,尤其是一双灰蓝色的大眼睛很加分,可是那一脸雀斑和偏橘色的头发真不敢恭维,看着很滑稽,有点像动画片里的人物。

不过让洪涛欣慰的是她的英语显然要比另外两位强一些,虽然听上去也很怪,会把dy发成die的音,可总比英语里夹着德语更容易听懂。

“奥康娜女士,可是问你一个问题吗?”按照洪涛的习惯,女士必须优先,她们虽然脾气变化无常,很容易让人难堪,但在思维缜密程度上通常会比男人弱一些,说白了就是好对付。而且自己和她的年纪也相差最少,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

“洪先生是?那位林先生这一路上已经问了不少问题,马上就到吃饭时间了,我们连设备的包装都没打开,难道你们还要有其它仪式!?”奥康娜的态度有点生硬,对洪涛的搭讪很不耐烦。

“私人问题,和工作无关。既然咱们是合作,我想简单的相互了解还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工作中的误会。对了,你恐怕还不知道,以后你们三位的日常生活都由我来负责了。为了更好完成我的工作,我必须要对你们三位有个初步的认识。”

不耐烦是,洪涛可不会惯她们这种毛病,外国专家怎么了,老子见过的专家不够五十个也得有三十个了,照样得和我客客气气的说话,否则我天天让你自行车胎是瘪的!

“ok,请问!”看到洪涛一点都不畏缩,还侃侃而谈了起来,奥康娜略微收起了点不耐烦的情绪。

“马克思和阿克约尔像是德国人,可你不太像。我无意冒犯,只是猜一下,你是不是爱尔兰人?”洪涛从来也没见过爱尔兰人,但是他听别的外教讲过爱尔兰人的笑话,雀斑和偏红的头发就是纯种爱尔兰人的显著特征。不过爱尔兰人在欧美人的眼里并不是什么好词汇,它代表酒鬼、苦力和贫穷,一般陌生人不会当面直接问。

“哈!你去过爱尔兰?”听到洪涛的问题,奥康娜的表情很夸张,不像是发怒更像惊喜。

“没去过,我听人聊起过爱尔兰人的话题,而你的头发让我想起了他们的话。”这次洪涛没再吹牛,老老实实的承认了道听途说的证据。

“你猜对了一半……我来自澳大利亚,但我爷爷奶奶都是爱尔兰人。他们是电气工程师,我也继承了他们的天赋。你叫什么?能告诉我全名吗?刚才好像你说过,可以再说一次吗?”果然,年轻人就是容易沟通,一个来自哪儿的问题就让奥康娜和洪涛消除了那层陌生人、异国人之间的隔膜,变得乐意交流了。

“洪……涛!你来自澳大利亚的哪个城市?”来到堆放设备的房间,另外两名德国专家已经开始拆箱检查,其他项目组的人员都在旁边拿着笔记本仔细记录,看到奥康娜好像没有过去帮忙的意思,洪涛干脆陪她在门边继续闲聊。

“墨尔本,那是个美丽的地方,你知道吗?”奥康娜确实不打算过去帮忙,马克思和阿克约尔也没有叫她过去的意思。

“金矿是?我在书上看过,但愿以后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其实你的工作就不错,可以各个国家到处跑,不知道你们公司还招聘不招聘员工了,你看我能不能去试试?”

洪涛又说实话了,墨尔本这个城市在中国大部分人脑子存在感并不强,自己除了知道它以前是金矿和澳洲两大城市之一,其它的一无所知。但是闲聊的话题很好找,称赞对方工作好,也是陌生人沟通的好方式。

“如果你已经结婚了,我劝你千万不要选择这个工作,它可能是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一年当中会有十个月的时间是在异国他乡度过的。比如说我,上次回家还是冬天,而下一次回家,很可能还是冬天。”

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拍马屁的轻重、方位得当,都会有不错的收获。奥康娜很自然的接受了洪涛的恭维,然后开始说不足,这样会显得谦虚一点儿。

“那我能不能理解为你还未婚?”洪涛多贼啊,立刻又从奥康娜的话里找到了一个新话题。

“哦哦哦,你太狡猾了,我以后要小心对付你。”第一次见面,奥康娜还不太习惯把自己的情况让陌生人知道的太多,但她已经可以和洪涛开玩笑了,这就是进步。

从十点多一直到十一点半,洪涛和奥康娜都在门口闲聊,至于说设备包装箱里到底装了什么,洪涛一眼都没看。项目组的同事做得更绝,愣是没有一个人提醒他过去看看,就好像洪涛和项目组全完没关系一样。

洪涛很清楚他们是怎么想的,索性就图个清静,不看不就不看呗,安心当好保姆和司机,把这十天左右的设备调试期安全度过,就万事大吉了。

洋专家的午饭自然不能在卫星站的食堂里吃,所以洪涛有权利带着他们去任何地方用餐,只要在一点半之前赶回来就可以。按照林强的安排,本来是想送他们去航天桥下榻的饭店里用餐的,要是抓紧点来回两个小时也将就够了。可洪涛不想跑那么远,附近就有很多小餐馆,干嘛非要去饭店呢。至于说这三位洋专家吃得惯吃不惯,洪涛已经心里有数了。

专家!这个词儿用到马克思、阿克约尔和奥康娜身上有点超标了,他们顶多算是现场设备安装的技师,根本就不需要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欢迎仪式。厂家设备,然后派技师和工程师上门安装调试,这都是必须的服务,不安装好调试好就不能给钱。谁听说过搞个欢迎仪式欢迎电信工程师到自己家里来安装宽带的?你不给我安装好,我凭什么你的设备和服务啊。

当然了,在这个年代里,洋大人随便来个级别很低的工程师,尤其是一些外国大企业的员工,往往会被国内的领导误认为专家,然后做出超过规格的招待,又费钱还又让人笑话,还容易引起对方的傲慢情绪。

洪涛刚才和奥康娜聊天也不光是在拉近双方的距离,更主要的是在摸她们三个的底。通过这些闲聊,就能很容易的掌握对方的职位、地位和能力,这个本事其实中国人最拿手了,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初次见面的客户在酒桌上一通闲聊,狗屁正经事儿不谈,但分手之后大家心里就都差不多有底了。只是由于语言或者心理因素,这个技能在改革开放初中期很少用到外国人身上,好像心里总有点怕。

“马克思,今天咱们去吃中餐,我知道一个很不错的中餐馆。”洪涛嘴上说的挺客气,像是在征求客人的意见,其实他都快开到地方了,同意不同意也就是这里了,想让大爷奔死奔活的拉你们跑几十公里去吃个破午饭,做梦!

“我没意见,奥康娜小姐,你觉得呢?”马克思是个很标准的德国人,还是德国理工男,和学校里的外教一样,不苟言笑、一板一眼。

“我已经和奥康娜……小姐沟通过了,她觉得这个提议很有建设性。”洪涛冲着副驾驶上的奥康娜咧嘴笑了笑,把小姐这个称呼发成了重音。现在不管她承认不承认,都已经暴露了单身的现实。

“马克思……你上他的当了……”奥康娜用手扶着额头,对同伴的大意提出了抗议。

“辣的?猪肉?都没问题是?那我就帮你们点菜了,这里没有英菜单,如果把这些菜都和你们解释一遍,咱们就可以在这里直接吃晚饭了。”饭馆就在云岗镇街上,洪涛来吃过,味道还成,主要是干净。

“老板,别惯着他们,就按照平时的口味,来个干煸豆角、京酱肉丝、干炸小黄鱼、水煮鱼、锅塌豆腐,再来个蚝油菜心。不过别用大盘子上,把这些菜分成四份儿,我们一个人一份。有叉子就上叉子,没叉子勺子也成,筷子也一人来一双,说不定他们有会用的。”一口气点完了菜,洪涛提出一个特殊要求,分餐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