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留里克的崛起 > 第1529章 它将撼动石墙

留里克的崛起 第1529章 它将撼动石墙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6:58:51 来源:小说旗

就仿佛突然进入初春,驻扎在特里尔大营的罗斯战士们对现在的天气倍感诧异。

城内因有整体性的石板路,哪怕它磨损已经非常严重,大规模的融雪并未弄得全城湿漉漉,而在城外就是一片泥淖。

河畔枯萎的芦苇丛足有半人高,它们基本又被风吹得干燥,这样的枯草很适合喂马。

那些因城市破坏而大规模抛荒的宾城农田依旧覆盖薄薄积雪,雪仍以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一场持续近一周的降雪令来自北方的战士们以为会立刻开启冬季生活,如今他们又将准备好的御寒衣服打包,换成更轻便的秋装,唯有再入夜时分才裹上厚衣服睡觉。

目力所及的积雪快速消融,城市周围区域也暂时性变得处处松软,大胆踏足荒地的人必须忍受皮靴又被水分浸湿,也要时常停下来清理粘黏的泥巴,否则步行将变得极为麻烦。

环境暂时较为糟糕,大量的战士在经历大战、抢粮后需要继续休息。

数千战士在特里尔城大营休假,没有人明确知晓大王何时下达新的命令。

也许,到了十二月份大王就该对南方的梅茨动手了。

也许,大王还是像继续等待。

至少所有人对攻占梅茨城,在内心里都有一个小疙瘩。夏季的时候,第一轮远征军的部分战,与拿骚军的兄弟一道发动联合攻击,结果围攻失败,虽没有蒙受什么人员损失,而河畔的梅茨城仗着更坚固的城市围墙保护坚如磐石,守军一样也没什么人员损失。

兄弟们带着“没有成功”的耻辱归来,至于这一次大王御驾亲征,兵力比夏季行动多了数倍。

难道仅仅靠着人数就可撼动坚城?

再说拿骚军也并非不懂一些攻城技术,小胖子黑狐带兵横扫萨尔河流域劫掠颇丰,证明了他虽商人出身,的确有着作战指挥的天赋,罗斯王果然慧眼识才。萨拉布吕肯桥的攻坚战时,拿骚军靠着攻城锤攻破敌人城堡,完成大胜。

黑狐在梅茨故技重施,然而,将大树安置在马车上,战士以盾举过头顶,以之猛攻梅茨城门终以失败告终。因为成门洞里有包了铁皮的木门,除此外定然有着绞盘系统降下的恼人的铁条网。

梅茨不愧为法兰克重镇,纵使攻城冲车拼命冲撞,那铁条网明显被撞得有些凹陷,它无法被撞断,且它越是凹陷,继续撞击就变得愈发徒劳。

大量战士在城下对城头守军射箭以压制守军的反攻。

梅茨守军本就是大主教临时从城市难民中挑选的男子,因油脂非常珍贵,他们无法用热油纵火战术毁掉攻城冲车,最后只好释放火箭,亦或是用石块去砸。

战斗化作了某种意义的菜鸡互啄。

在空废了大量体力后,失败的攻城冲车被拉了回来,面对攻城无望的窘境,夏季攻势只得在守军的恶语嘲讽中潦草收场。联军在河畔一把火烧了攻城冲车,又对梅茨附近村庄泄愤,倘若他们有能力就破坏农田了。

最后带着一批战利品顺着摩泽尔河一路漂行回拿骚-科布伦茨的大本营。

关于夏季攻势的很多细节,在战士们口口相传中已经非常清晰,由于拿骚军中绝大部分参与夏季攻势的战士现在就在驻扎在特里尔,他们对夏季的事各有感悟,七嘴八舌下有关梅茨的很多细节也逐渐被汇总为非常相识的情报。

一批拿骚战士的本质就是跟着狐狸家族移民远方的瑞典人、罗斯人,更多的则是纯粹的丹麦裔。他们的贵族虽然法理上不算在罗斯的体系内,出于实际拿骚军战士可以自由进出罗斯的都城。

他们知道新罗斯堡在用一种石灰砂子制作的粘合剂,有了它,那些从远处运来的不规则岩石,在堆砌时于缝隙涂抹粘合剂,很快砌的墙异常稳固。都城的丰收广场整体铺了一层这样的东西,就仿佛所有人踩在了一块整体性的巨大石板上,难以置信的平坦感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

罗斯的粗制水泥砂浆技术,曾因在冬季强行施工闹出一系列的失败,在多次失败后人们通过经验摸索出当在四月底少雨的播种季施工。随着都城以及其他几个大型定居点对建筑材料越来越多的需求,配套的水泥产业也在蓬勃发展。

凿得差不多的花岗岩石料、矿渣砸制的砂子、烧至好的石灰粉、粘土烧砖,它们从北方矿山源源不断运抵都城,才促使新罗斯堡的双层乃至三层建筑在最重要的涅瓦大街,沿着大道陆续拔地而起。

但是,梅茨城的城墙给围攻它的战士们一种特别的感觉。所有的石块大小似乎非常接近,至少石块被凿得方方正正。所有石块间像是没有粘合剂填充,石头完全是靠重力堆叠成高墙。

事实是新罗斯堡的城市围墙,当它从巨木围墙逐渐调整为石墙的过程中,纯粹靠着石头的重力堆砌就足够建造坚固围墙。

整个西欧至东欧固然地震灾害必然有,烈性地震极为罕见,涅瓦河口区域最严重的烈性地震发生在1904年,彼时7级地震造成沙俄首都一批建筑坍塌、人员损失,此事被认为是1905年战争失败的凶兆,亦是沙俄贵族统治崩溃的凶兆。

而在这场大地震前的一千年里,整个地区从未有这样严重的地震。

地震,在这个时代的北欧被认为是诸神震怒,与传说中的诸神黄昏有一定联系——世界树上的人类世界米德加德正在缓慢走向崩溃,大地震动就是证明。

而在东欧世界,则被人们认为是地下幽冥世界的灵魂在躁动,可能会有邪魔从某些地洞里钻出来谋害人间。

它均被认为是极其负面的事件,由于太过于罕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忽略它的存在,那么在建造房屋的时候人们也忽略它的灾难性影响。

完全是因为留里克的要求,在建筑石墙时必须使用水泥砂浆做粘合剂。罗斯人于是直接绕过了重力堆大墙的时代,使得新造的城市围墙坚固得有些过了头。想要摧毁这样的城墙,或以加榴炮以高爆弹直接轰击,而用配重抛石机以百公斤的巨石去砸,难以动摇它的根基。

在修造城墙的问题上,罗斯人已经与过去的罗马平齐,与这个时代的东罗马帝国基本处在同一技术水平上,因为高耸敦厚的迪奥多西城墙,就大规模使用花岗岩与水泥、泥灰。

只有罗马帝国修造的城市可能采取水泥,站在罗马废墟上崛起的蛮族国家,纵使进行了一定的复兴,在城建问题上远远无法达到这片土地曾经主人所创造的辉煌。

梅茨城在旧罗马城市的基础上再建,同样特里尔也是围绕着罗马皇家行宫与主教坐堂复建。

特里尔的北大门之被烧得黑黢黢的尼古拉斯门,它是纯粹的罗马时代建筑,于是可以看到石料缝隙中存在的水泥砂浆的痕迹,也唯有如此被破坏严重依旧屹立不倒。

可城墙围墙的其他部分就糟糕了,它们是纯粹的石料重力堆砌。

因为配置水泥需要一些特殊的手艺,除此外就是材料问题。罗马靠着海运可将天然火山泥运往各处,越是滨海的城市越可利用它制作水泥,而到了内陆地区因材料限制和惊人的运输成本,纵使是罗马人也不得不对自己的新定居点削减建材。

既然梅茨城的主要城墙是重力堆砌,极大概率绝大部分区域没有用到一丁点的水泥砂浆,那么它就有着大量的薄弱处,靠着投石机不断轰击石弹,或许一开始效果不佳,只要持续轰击下去,当石墙的重力结构被撼动,总有一些缺口要坍塌。

留里克在等待,广大战士们也饶有兴致的等待。

所以,正当罗斯联军在绍尔河口与卢森堡的一万余名法兰克大军激战之际,在科布伦茨大营,针对重武器的建设一如既往如火如荼建造中。

新的重武器是“公牛投石机”的放大版,它制造被等比例放大了一倍,而最关键的扭力单元被放大了两倍。

奈何因为材料的限制,就算作为扭力单元核心的麻绳的绳股数放大了,并不意味着效能等比例提高。麻绳并非最好的扭力材料,但是罗斯军现在能找到的第一性价比材料。

留里克对它的技术要求有三点:其一可以较为快速的拆卸组装,其二可以较为快速的移动,其三可以将一百磅重的石头扔到至少一百米之外。

这已经是很保守的要求,毕竟罗马帝国的“重型野驴投石机”,可以将一百三十公斤的石弹扔到二百米之外。

二百米,如此距离外的人就已经是渺小黑点,也是一般情况下两军交战的彼此安全距离。

即便是这843年底,法兰克军队并没有野战远程武器可将石头、箭矢打到二百米外。

整个科布伦茨大营继续建设中,计划是至少五座“母牛投石机”的建造也一直很顺利。

随军工匠们奉命建造它,当有一座新型重武器建造完毕,就将至打包运至长传,并向特里尔的新营地运输。

起初,留里克觉得自己从小培养的工匠建造它并非大问题,不过是将现有重武器等比例放大,落到了实践才知因一些可以克服的问题,使得工期不得不延长。

好在战局成了这个样子,联军攻击梅茨的计划被迫放缓,就给了工匠们精进技术的事件。

那场持续一周的降雪对重武器建造的工期影响有限,工匠们围在木棚里继续叮叮咣咣,另一批被雇佣的本地村民,也躲在木棚中以凿子铁锤,将从特里尔运来的石料凿成接近球型的石弹。

终于,第一座“母牛投石机”建造完毕。

大王尚不再科布伦茨大营,遂当它开始首次实验时,只有驻扎当地的战士们、看热闹的村民强势围观,留里克无法见证它“初战的惊艳”。

来自两座扭力弹弓的最大几轮系统构成“母牛投石机”的扭力核心。在巨大的绳股中插着一根坚硬的阴干橡木,此乃抛投臂。在木臂的末端有绳索与铁钩,绳索捆扎一硕大皮兜,这里面甚至可以放置一颗重达二百罗马磅的石头,放置留里克要求的石弹自然不在话下。

木臂与绳索的配合将制造出很好的边打效应,如此放大扭力单元的动能效率。

最终强大的力量将带着木臂狠狠撞击格挡的木梁,它强大的力量说不定能将木梁震断,工匠遂在木梁上固定了极为厚实的皮革垫作为缓冲。

再考虑它必须按照大王的要求移动方便,遂在基座上安置了六个轮子。每个木轮都固定了青铜轴承,它的金属材料的硬性接触,青铜材料抗磨损能力一塌糊涂,胜在它可以快速浇铸成型,至于抗磨损的需求,将大量油脂涂抹轴承缝隙,这一问题既可以大大缓解。

归根到底,将“母牛投石机”部署关键位置时才需要这些轮子,一旦完成部署,轮子必须全部拆卸。不仅如此,为了对抗强大的力道,当发动攻击时,硬木框架的底座还需要堆砌一些沙袋,从而抵消掉“尥蹶子”。

在雪后的科布伦茨,工匠们抱以忐忑又期待的心态,将新造的第一座对准一桩临时搭建的木棚,该木棚在一百五十步外,这就约莫一百米了。

围观的人们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聚集,以至于一些附近的树上都有孩子骑在树梢看戏。

他们七嘴八舌议论,一大批科布伦茨本地人在两年前的战争中仅仅见识过罗斯军扭力弹弓的威力,它们发射的标枪否定了那一小支法兰克骑兵的冲锋。

至于小型的“公牛投石机”威力如何,他们不得而知,就更无谈这种体型很大的“母牛投石机”了。

工匠亲自上阵,以碳钢撬棍一点一点拉动绞盘,从而将扭力臂缓慢拉扯下来。

巨大的绳股本就绷直了,所有绳子都事先被浸泡在装满海豹油的木桶里整整两天,绳子被充分浸润后才被工匠固定在扭力单元上,工匠的双手也自然满是油。

现在,扭力单元绷得更紧了,没有人能设想它积蓄了多大的能力,仅从工匠奋力拉动那杠杆都能感觉这力量不凡。

以至于人们很担心绳索突然崩断,或是整个重武器的框架断裂。

最终木臂到达了它的设计位置。

第一枚石弹被一名壮士奋力抱起来,瞧它憋得面红耳赤的样子走动,看来这石弹重量不俗。

一上来工匠们就试图打上一枚打到二百罗马磅的大石头,至于它真的可以击中一百五十外的靶子,谁知道呢。

铁钩挂进卡榫,整个单元绷紧了,只需工匠轻轻拉动绳索……

突然,扭力臂猛撞击档杆,整个投石机都在剧烈震动,在场的工匠亲眼看到连覆盖在框架上的那些土袋都震掉了。

分明是眨眼之间,足有一个女人重的石头被甩了出去,可惜,在数以千计围观者的呜呜声中,不远处的靶子纹丝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当急匆匆跑去检查的人回来报信,向工匠们汇报了令人诧异继而狂喜的结果:石头贴着目标头顶飞了过去,落在这至少一百八十步外的位置,之后又在土地上翻滚一番,留下一条约莫五木的直线。

倘若这就是现实,它已经超越了大王想技术需求。

于是工匠调整扭力臂下折的角度,在多大五次摸索后成功击垮了目标。

作为靶子的木棚也在数千人的见证下轰然倒塌,要知道为了逼真起见,那木棚可以用石头堆出了一堵墙。虽说并不知道它能否摧毁厚重的城市围墙,一弹而砸塌一座民居已经绰绰有余了。

它能将二百罗马磅的石头扔到一百八十步(约莫120米)外,也将一百罗马磅的石弹扔到三百步(约莫200米),大王所需的技术要求居然已经达标,甚至还有些超越。

广大村民就是看着图一乐,他们并不清楚这种重武器除了砸房子还能做什么。

围观的战士则是心头一紧,因为他们很多就是约塔兰人战士,虽以罗斯军的身份参与这场战争,他们主要追随哥德堡伯爵蓝狐。在被罗斯收编之间,约塔兰人与罗斯有过战斗冲突,并在战斗中吃了小型的“公牛投石机”的亏,正是有此倒霉经历才意识到新锐兵器的恐怖——被它打出的石头砸一下,怕是被砸压成肉糜了吧。

实验取得巨大成功,那么,现在新的问题摆在工匠面前。

那就是如何快速的将它运抵特里尔大营向大王交差,是先把第一座运过去,还是等所有的五座造好了一并运去,亦或是先派人送信告知“母牛投石机”第一轮测试的惊艳演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