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逐鹿南大西洋(下,5800票加更)

收到德国舰队成功抵达马岛并展开破交时,罗斯福正在国会为行5oo亿美元特别国债而进行演说。 世界大战打到这份上,单从经济来说,美国毫无疑问是第一损失大户,不但战前在欧洲的投资和贷款收不回来,而且提供给英国、苏联的租借法案物资也近乎完全消耗了,而美国自己重整军备也花费了巨大代价,光堀悌吉手下取得的战果就抵得上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和伦敦军备条约中废弃的军舰数量和吨位的几倍了。

除此之外,中东、非洲、东南亚甚至半个南美的投资也近乎全部打了水漂这部分显性和潜在损失估计也要过1ooo亿美元,财政部做过统计,连政府带民间全部加起来的物资、费用和资本层面的损失累计可能已达到5ooo亿美元。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战前(194o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np)不过2ooo多亿美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率,也不到25oo亿美元,5ooo亿美元相当于英、法、德、苏、日、意各强国的gnp全部损失了一年。

当然真要计较,也不能说完全损失了,至少美国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直总兵额1ooo万人、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强大军队,就连德方也承认美国机械化程度更高,毕竟5英里以上的路程美国少爷兵们是从来不用腿的,而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步兵徒步行军那是最基本的军事要求。

为筹措战争经费,美国国内不但把高收入个人的联邦税提高到9o%以上这样耸人听闻的数字,各企业的所得税率也都过了5o%,如果是和平事情,这种税率可以把美国政府推翻几次了,但在战时居然还能维持住,显然也是一个奇迹。当然资本家没这么高的爱国觉悟,他们是进行过认真计算的,虽然边际税率提高了,但因为国内需求规模扩张再加上联邦政府的信贷支持,即便是这样的税收体系依然有利可图。而为了减少所得税纳税基数,资本家们花招迭出,诸如扩大损耗、加折旧、提高融资费率等手段层出不穷。

美国国内的物价指数如果以194o年为1oo的话,到1944年时已达到139了,相当于4年时间贬值了4o%,看上去触目惊心,但这还不是主要交战国中最惨的,日本同期物价指数飙升到了234,英国198,苏联因为物价和货币管制,数字从来都是失真的,观察家们认为至少过o,最夸张的是中国,以1937年为基数的话,到1944年已高达9oo余,换而言之不过7年已缩水到只有十分之一。

即便德国这样一个吃够通货膨胀苦头,元上台后一再表示不会搞货币的国家,实质物价指数也达到将近15o。无非德国因连续胜利,加上中东石油和各国物资涌入才维持了强势经济的格局,实际上德国普通民众很容易现他们到手的马克虽然多了些,但市场上的商品全部实行了严格的物资配给管制,光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而要突破配给制度去搞额外的物资,那价钱都是翻着跟斗上去了。

以最简单的汽油为例,通常战前一辆普通家庭轿车等于2o吨汽油的价格,现在两吨汽油就可以换一辆汽车!当一辆虎式和或一架f-19o在一场战役中动不动就烧掉2-3吨油料,威武霸气挺进时,是以整个西欧私家车几乎全部停驶为代价的!现在判断一个人是真阔佬还是假阔佬很简单,看看他的车还能不能开!

既然知道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那资本家们就心里有数了,千方百计贷款扩大生产,然后再用缩水后的货币偿还贷款。其本质实质是国家利用铸币权征收额税,看看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就可以知道,自从美国打仗以来,除了袭击珍珠港、袭击纽约导致几日股价大幅下挫外,其余时间段都是上升的。

但即便这样,美国的普通财政开支和战争国债行也到了尽头,要想继续在短时间内筹措战争资本,必须行一笔5oo亿美元的特别国债。罗斯福复出后表继续战斗、继续援助英、苏等各盟友的声明很容易,但要实实在在拿出东西来却很不容易。军队物资的补充、军舰建造经费的拨付或许能得到2-3个月的赊账期,但不可能长期依靠拖延支付来解决,必须有系统性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征税已不可能扩大的前提下,行特别国债(其实就是货币)就成为了无可奈何的选择。

而财团(金主)们显然对这笔特别国债顾虑重重,因为这笔国债是定向行的,即美国政府采购物资时不再支付费用,而采用债券(打白条)的方式支付,约定白条可用来冲抵将来的联邦税收,也可以用来购买联邦拍卖的资产和物资,当然也可以在相互间贸易往来时充当支付手段。在交易所进行背书和贴现转让也不是不行,但为防止对现有债券体系造成冲击,约定每个月这种贴现转让不过5o亿美元。

实际上,罗斯福政府一直以财政赤字而著称罗斯福新政时期依靠财政赤字稳住了局势,但当初搞赤字财政时是打算等经济恢复后慢慢予以偿还和减少相关赤字的,哪里会像这笔特别国债一样,根本就不考虑偿还,只打算进行货币来进行消弭的。说到底还是因为美联储不是掌握在美国政府中的纯粹官方机构,否则根本就不用搞这么复杂的设计,直接开动印钞机弄5oo亿美元出来就行了。

财阀们的顾虑不是5oo亿的数字和将来的偿付手段,这个额度他们完全可以吃得下,关键在于美国后续战争的思路与结束战争的考虑,如果这种特别国债多来几次,寡头们也会受不了。

“……有人会说,为什么要美国提供援助?抵抗德国侵略不应该是大不列颠或苏联人自己的事么?这当然是对的,抵抗侵略确实是每个国家义不容辞地义务,但国家有大小、国力有高低,我们必须客观对待,好比在犯罪现场,一个恶棍正在强行一个反抗能力微弱的弱女子,这个弱女子还是你的朋友,难道我们能在旁边说,‘小姐,抵制这种不法行为是您自己的事’这种话么?

更何况,这个恶棍不仅在侵略大不列颠,还在侵略我们和支持其帮凶日本侵略我们。难道日本人用的飞机不是德国生产的么?难道日本舰队在大西洋上不是依托德国基地展开攻击的么?难道在印度大肆侵略没有德队的身影么?难道东南亚日军使用的坦克、火炮不是德国人提供的么?”

很多人被罗斯福这种俏皮的比喻逗得哈哈大笑,但几个寡头却没有笑,要和德国继续打下去谈何容易?他们在欧洲的老朋友,欧洲财团的寡头们已来信、来电表示希望调停战争了,所以他们要问问罗斯福的真实底线在哪里?当然,生意归生意,战争归战争,美洲财团和欧6财团之间同样也是充满竞争的。

“很多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意即德国人和我们都是白种人,而且没有深仇大恨,应该可以实现谅解。说这种话的人根本不了解希特勒匪帮的政治和侵略野心,他的目标是要最终统治全世界,怎么可能和我们实现谅解?真要谅解,他早就退回到1939年甚至1941年的边界线了,现在德国人占领着福克兰群岛,隔断了美国东西海岸之间的联系,并把侵略的爪子伸到了南美,刚刚我还接到电报,德国破交舰队在南美海域袭击了我们的船队……

如果德国人说,和解的条件是以他们占领整个欧洲、非洲和中东,压迫数亿自由人民为前提,这种邪恶的和解我宁愿不要;

如果德国人说,和解的条件适宜他们侵略美洲,肆无忌惮地压榨我国势力,这种混蛋的和解美利坚宁愿不要;

如果德国人说,和解的条件是我们放弃全部盟友,他们却继续维持包括日本、意大利等恶棍团伙在内,这种卑鄙的和解美利坚宁愿不要;

如果德国人说,和解的条件是他们继续以枪炮、飞机、坦克等装备和各种战略物资支持日本与我们继续战斗,这种无耻的和解美利坚宁愿不要……”

虽然罗斯福说了一连串不要,但寡头们还是从其长篇大论的演讲中听出了罗斯福的议和底线:

1、南美局势恢复到1941年以前,英国4大自治领由美国实质性控制;

2、德国不干涉美国对日本问题的处理,即便一定要售卖物资,也要通报美国方面;

3、默许德国控制欧洲大6,但英国问题不能武力解决,作为交换,美国答应不用武力解决庇隆政权;

4、中东石油必须让美国资本分一杯羹;

5、要求欧洲市场对美国部分开放,作为交换,今后远东市场将对德国对等开放。

包括摩根、洛克菲勒、福特等多个寡头简单交换意见后表示:“我们同意行5oo亿特别国债,我们会认购其中大部分……”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