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二百一十八章 舆论攻势(中)

铁十字 第二百一十八章 舆论攻势(中)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3:19 来源:蚂蚁文学

凯特尔问霍夫曼:“英美官兵真的只要拿传单投降就宽大处理?”

“当然。”

“里面一定会有很多假冒分子。”

“假也无所谓。”霍夫曼大笑道,“当一名士兵留有敌军传单用于保命时,你还能指望他奋战到底?这些话与其说给非洲敌人听,不如说是给依然留在美国本土的人听!他们在本土还囤积了几百万兵力呢,各族裔都有,你猜猜,罗斯福能放心派谁去打仗?”

凯特尔先是一愣,随即便笑了起来,他没问敌人“如法炮制我们怎么办?”这种傻问题,别说心高气傲、屡战屡胜的德国官兵不会有这种想法,等非洲战役结束后,德美陆军就要脱离接触,根本就找不到能让人投降的对象。

无论霍夫曼还是戈培尔都没想到,他们设立的“欧洲之声”给美国的冲击居然有如此之大:

在公开报道柏林轰炸和非洲战事后,收听“欧洲之声”的美国民众人数直线上涨,特别是深夜12点的时间档,凡有亲属参军特别是在第八航空队或非洲服役的家庭,心都是揪紧的。

主流媒体中,《时代周刊》公开报道了前方战事和非洲美军的悲惨处境,虽然口号依然是号召坚持到底、奋勇还击,但底气已然不足,电台随后跟进,主持人提出用挂黄丝带的传统方式为前线祈祷,结果第二天各大城市的大树上都挂满了期盼亲人平安归来的黄丝带。

胡佛控制下的f逼虽然竭力对电台进行干扰,同时又明确下令禁止收听“敌台”,但总有挡不住的消息在悄悄流传,甚至于政府部门、媒体、国民警卫队成员自己都在组织收听,对人手仅仅只有1000多人的f逼来说,挨家挨户上门显然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更何况也不能真把民众的收音机都没收总统自己发表“炉边谈话”还要靠收音机传播呢。

唯一对胡佛有利的一点是,他提出的加强监控与新闻管制的想法得到了越来越多议员们的认同,经费拨付很快到位,人员急速扩张,胡佛甚至还知道里面混入了一些3k党分子,但他装作没看见。至于《时代周刊》公布的消息,也是在胡佛点头下放行的,理由很简单:坏消息必须释放一些,一点都不放,到处都是歌颂胜利的消息与事实出入太大,只怕会引起民意汹汹哪怕是高压锅也得配个减压阀。

罗斯福前次昏倒住院后,身体状况一直不太理想,虽然依然坚持工作,但听到的都是坏消息,这不免让其更加焦虑,而最新的坏消息是他的心腹、战争期间才设立的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约瑟夫-多诺万带来的。

“德国电台情况已初步查明:总部设在柏林,在西班牙、葡萄牙和亚速尔分别设有三个中转站,对信号进行了大幅度强化,同时增添多个频率,除亚速尔我们能对其轰炸外,其余没法处理。”多诺万苦笑连连,“而且亚速尔的中转台似乎在一条船上,那么大一片水域,又是入夜时间开始工作,逮不住它。”

“见鬼,和西葡两国进行外交接洽了么?”

“接洽过了,对方表示新闻自由兼之又是商业行为,没法干预,我们如果需要,也可以在他们那里设置中转站!”

“一群混蛋!”罗斯福气得七窍生烟。

胡佛已告诉过他,对德广播没什么用,德国人收音机占有率不高,很多公开发售的收音机连短波波段都没有,对德广播对方根本收听不到。以盖世太保无孔不入的架势,哪有德国人敢去收听“敌台”?退一万步说,就算有德国人愿意收听美国广播,又报道些什么呢?翻来覆去播送自由民-主的说教,抹黑元首和国社党半点作用都没有。说到底,德国人和美国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德国人不怕打仗,他们要的是胜利,渴望的是强大,美国以自由民-主相号召只能收获一堆白眼。而且美国真要设中转站也不必找葡萄牙和西班牙,英国就是更好的中转站所在地。

“电台还是小事,反正前线情况也瞒不过无孔不入的媒体,只要进行有效控制,局势还可以稳定的,糟糕的是另外两则情报。”多诺万小心翼翼地提了一嘴,然后看了看心力交瘁的罗斯福,又显得十分迟疑。

“你说……”罗斯福苦笑一声,“我撑得住!”

“第一是情报泄露问题,前天,也就是5月17日,皇家空军出动了130余架重型轰炸机,执行对鲁尔水坝的轰炸行动,本来事前侦查该地段德国防御力量不强,结果当天,低空突袭的机群遭遇将近200架敌机和临时部署的高射炮部队精确伏击,安全退回英国的飞机只有21架,损失比柏林空袭还惨重……”

罗斯福拍打着椅子的扶手,沉吟道:“凭直觉我认为其中有问题。”

胡佛很紧张:“英国方面追查第八航空队情报泄露的事有眉目了么?通过这件事,我怀疑和柏林空袭是同一个间谍干的。”

多诺万点点头:“英国人也这么怀疑,不过追查情况不太理想,空袭水坝的消息除具体执行部队外,就只有皇家空军高层、参谋部高层和内阁高层知道,连我们的人也不知道,再加上对柏林行动失败的追查,军情五处认定消息是在参谋部高层或内阁高层这个层面走漏的全都是大人物。”

“对亚速尔的轰炸也非常不顺利,德军喷气战斗机已出现在岛上,皇家空军轰炸机因为没有战斗机护航,损失同样惨重。”多诺万苦笑道,“第八航空队撤退时留给英国人几百架重型轰炸机,没几天就赔进去200多架,丘吉尔首相暴跳如雷,责令严查情报泄露。大c根据分析,认为前次超级机密被破坏也是因为有人走漏了消息他认为这个人物层级非常高。”

“高到什么级别?”

“内阁核心大臣,英国三军主官和主要参谋人员,怀疑范围不超过20人……”多诺万解释道,“查清之前,丘吉尔首相已下令暂停对欧洲大陆大规模轰炸,以免不必要的损失。现在内部正进行严密排查,连首相秘书和副官都不能例外,只是毫无线索。”

“这真是个坏消息。”胡佛叹了口气。

“第二个坏消息是联合舰队回日本了。”

“真的?什么时候?”

“意大利时间5月17日上午9点。”多诺万解释说,“德意组织了欢送仪式,希特勒和墨索里尼都露面了,场面很热闹,昨天报纸刊登了消息,我们的人也混进去了,经过反复确认才把消息发回来。”

“这消息非常重要,召集人马开紧急碰头会,我们商讨一下具体应对策略。”

听完有关联合舰队的情报后,金上将皱着眉头:“会不会又是虚晃一枪的阴谋?”

“这次恐怕是真的,两天后我们在希腊的情报员也看到了浩浩荡荡的舰队,还有一个机会查证是否属实舰队要回远东必须通过苏伊士运河,正常时间应该一周过运河,我已交代我们的人盯紧点。”多诺万的情绪显然不太高,“德国控制埃及后,英国侨民和亲英人士少了很多,再加上盖世太保无孔不入的渗透,情报员损失非常大,短期内派遣过去又不现实,埃及现在对盟国友好的声音很微弱。以前我们在明处,拥有巨大势力,德国人只能偷偷摸摸,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很多人适应不了。”

“再困难也要坚持。”罗斯福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问道,“日本人回远东也好,他们和德国人搅和在一起,在大西洋上给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

“还不能这么简单下结论,恐怕有更大的麻烦。”金上将走到地图上,指着南非的位置说道,“德国人已控制了坦噶尼喀北面一线,数量不少于2万,然后肯尼亚方向还有古德里安的非洲军团,至少还有8万以上的机械化部队,艾克已在撤退这意味着我们在非洲内陆已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敌军下一步就可以扑向南非。”

“南非?”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撤军情况怎么样?”罗斯福转头问阿诺德。

“还算顺利,截止当地时间19日17点,我们已成功转移澳新部队6300余人,在此之前还转移了3000多伤员。”连日操心非洲空中大动脉的阿诺德眼眶已完全凹陷了下去。

“我们的人呢?乔治呢?”

“第二批撤退。”马歇尔补充解释道,“艾克给我发来电报,英国陆军中将拉姆斯登主动请求留下率部投降,唯一的要求是让澳新部队第一批撤退。”

“混蛋,怎么可以答应这种条件?”气急败坏的金上将第一个骂了出来,现在他已顾不上自己根本就不分管陆军的事了。

“这事情我同意了,总统也批准了。”马歇尔无可奈何地说,“总要留下部队阻击,如果我军第一批撤退,只怕澳、新、英三国部队一下子就垮了,那样到最后谁都逃不了,现在这个局面,秩序还能维持。”

众人心头沉甸甸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