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十七章 俄罗斯的冬天(2)

铁十字 第十七章 俄罗斯的冬天(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3:19 来源:蚂蚁文学

与东方国家不同,俄罗斯解放军可是号称与布尔什维克不共戴天的,东方国家最多是挖点领土、财富,而俄罗斯解放军却是要在根子上将布尔什维克挖掉——这让斯大林没有丝毫可以妥协的余地,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问题是俄罗斯解放军目前的总部就明明白白设在罗斯托夫,高高飘扬的旗帜仿佛在嘲笑红军的无能,这如何能不让他又气又恼?

“斯大林同志,我有最新情况向您报告。”听到背后的声音响起,斯大林就知道是莫洛托夫来了,他叹了口气,一边示意对方坐下,一边耐心地等待对方开口。

“目前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英国在北非、中东战役中受到重挫后向我们提交了照会:第一,由于自身损失需要弥补,他们将减少重装备,特别是飞机、坦克、高射炮的支援,所需缺口由美国人负责补上;第二,目前波斯战局十分不乐观,威尔逊上将指挥的第10集团军节节败退,很可能遭到完全失败,他们迫切希望我们能在北波斯方向发动进攻,牵制德国人的力量;第三,jw-51船队将于1月26日从冰岛出发向我们输送物资,一共有13条运输船,但上面只有90辆坦克,67架飞机,且都不是最新款式,其他以后勤物资和工业产品为主,一点燃油也没有;第四,目前英国石油来源已被德国切断,英国要求我们今后空船回航的ra船队上搭载燃油,用于弥补缺口。”莫洛托夫的情绪明显不高,显然这个照会让他非常生气。

北极航线一般指冰岛到苏联的阿尔汉格尔斯克,从冰岛出发的船队代码是pq,从苏联出发的代码是qp,pq一直编号到17为止,由于pq-17的惨重损失,后来相应代码分别变更为jw和ra。在真实历史上,jw-51船队1942年年底就从冰岛出发赴苏联,但由于现在英国方面对物资的挪用与耽误,jw-51船队不仅晚出发了一个月,而且还削减了运输规模。事实上,丘吉尔连jw-51的补给任务都想直接甩给美国人,但无奈中东形势吃紧,他指望红军在危急关头拉他一把,为说动俄国人卖命,只好硬着头皮把j3斯图亚特、格兰特将军等货色,飞机基本都是飓风,最新的喷火9他一架也没舍得给。

“您的看法呢?”

“虽然让人很不满意,但无疑英国人说的是实情。”莫洛托夫沉吟一下后没有选择火上加油,反而坦率地说道,“英国第八集团军丢了30万陆军,第十集团军的10万部队眼看也保不住,英国人的陆军本来就少,丢掉这40万人后无疑伤筋动骨。我觉得他们迫切需要重建5-6个装甲师,英国大使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都在向美国人伸手,与其勉强让他们提供不符合时代的装备,还不如指望美国货。同时,要我们提供石油也在情理之中,现在中东主要原油产地都控制在德国人之手……”

“可美国人的援助在哪里?”斯大林的脸色非常不悦,声音陡然提高了一个八度,“波斯航线断了,北极航线因为英国人自身需求的缘故也送不了多少东西,这些我都能理解丘吉尔,但美国人是怎么回事?他们承诺的物资和帮助在11月份之后就没兑现过,现在难道让美国物资飞过来么?”

“美国人已表示会加大远东航线的运输力度——现在日本海军主力不在太平洋,他们认为会比较安全,虽然那里远了一点。”

“不是一点,是很多!太平洋航线如果算上从美国港口出发的日子到最后拿到我们手里,最起码要2个月。”

“美国大使说为了弥补,美国准备一次性送3个月的物资来——将11月份就答应给我们而没有履行的欠债一次性补上,船队规模会突破40艘运输舰,而且运输完之后这些舰艇全部归我们。”

“代价呢?”与莫洛托夫预想得不同,斯大林并没有多少欣喜若狂的反应,反而直接问起了其他问题。

“这个……”莫洛托夫迟疑了一下,“他们希望我们抽调兵力去中东进攻德国人——至少要将德军赶出伊拉克和波斯,不能舒舒服服让德国人得到石油。”

“现在终于想起这些来了?”斯大林很不高兴地说道,“想用这些物资让我们替他们卖命?您知道康斯坦丁和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对这件事持什么样的态度么?”

莫洛托夫沉默不语,后两人早就在前几次会议上一再说明红军在中东发起大规模进攻是不可行——孱弱的后勤供应保障体系根本支撑不了大军团作战,而在同等人数甚至略多一点兵力下,红军压根就不是德军对手,除非能把土耳其人拉进来。

办公室内顿时陷入了令人难堪的沉默,过了好半天,莫洛托夫才听到斯大林慢慢开了口,声音很轻:“和保加利亚人的接触情况怎么样?希特勒要求什么样子的停战条件?”

这时候莫洛托夫才反应过来,斯大林同志今天召见自己是为了这件事,他吞吞吐吐地说道:“根据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三世转达的意见,德国人的价码很高:第一要我们无条件承认那些‘东方国家’的独立;第二要求我们赔偿1000亿帝国马克的军费,可以用贵金属、农产品、矿产品和石油来冲抵;第三要求我们从现有实际军事分界线向后撤退400公里,将这些地方连同德军已占领的国土交给俄罗斯解放军并建立独立国家——至于我们失去的土地,德国人怂恿我们向阿富汗、印度进攻,从那里获得土地作为弥补。”

说完这些,莫洛托夫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生怕最高领袖勃然大怒后迁怒于己。

结果斯大林又沉默了,显然他在思考一些问题,过了好半天,才听到他开口:“继续与保加利亚人交涉一次:第一条我们可以承认——这些国家反正也是后来才加入苏维埃联盟的;第三条我们不能承认,建议俄罗斯族人的土地依旧还给我们,作为让步,我们可将赔款增加到2000亿帝国马克,并承诺目前战线以西我们部署兵力将来少于100万;至于俄罗斯解放军……”

一说到这几个词,他立即就换上了狰狞面容,用咬牙切齿地口吻说道:“是我们不共戴天的敌人,绝不允许出现他们出现俄罗斯的土地上,希特勒不是在非洲打下了很大的地盘么?可以迁移到那里去——如果德国人确实这么喜欢他们的话。”

“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感觉自己跟不上最高领袖的节奏了。

“怎么,认为我投降动摇出卖党和国家?”斯大林斜着眼睛投来一丝目光,让老资格的莫洛托夫也感觉不寒而栗。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是说……”他结结巴巴说了好几次,都没把“是说……”后面的话补充完整。

“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斯大林叹了口气,换上了一副和颜悦色的表情,“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处在我这样的位置上,必须为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谋划,您认为,英美会获得最终胜利么?”

“这个……”莫洛托夫迟疑了,这问题很难回答。

“你回答不出来吧?其实我也回答不出来。”斯大林苦笑道,“无论从生产、从海军还是从资源、从人口来说,盟军都稳稳胜过德国人一筹,可为什么一直被压着打?这一定是有原因的,这就是我们对战争的理解不到位,对战术和战略的运用不到位。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机会来进行喘息。倘若德国人能取得最终胜利,那么现在媾和肯定比将来被逼签署城下之盟要好得多;倘若美国人能取得最终胜利,那我们现在签署这样的条款又有什么必要害怕呢?当初列宁同志顶着全党巨大的压力,毅然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我也没看懂,甚至还激烈地表示反对,后来的局面如何发展或许不用我多解释和。现在同样的局面又摆在我们面前了,列宁同志却不在了,您说,我该怎么办?是逃避还是接过这个重任?而且,美国人一再要求德国人无条件投降,您不觉得里面有很大的问题?——这是让我们把血流干净的意思!”

“您是全党、全国人民公认的最杰出、最英明、最伟大的领袖,是列宁同志最忠实的继承人,是带领我们取得胜利的唯一希望,现在列宁同志不在了,自然以您的意见为准。”

斯大林没接这个话茬——这种拍马屁的话他不知道听过多少,现在这种时候显然没心情享用如此露骨的奉承,他想了一想后补充交代道:“立即和美国大使联系,如果美国能说服土耳其加入盟国阵营,或至少能让土耳其答应为我们提供作战需要的后勤与补给,我愿意出动一个方面军至少50万人进入中东作战,否则,我最多只能确保北波斯不被德国人占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