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232章 背锅侠杜威(四)

铁十字 第232章 背锅侠杜威(四)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3:19 来源:蚂蚁文学

实际上众人也对美军前段时间的反应表示奇怪:在绍肯左翼集群贯穿巴西北部时,盘踞在累西腓的李奇微所部居然丝毫不加阻扰,任由德军通行。按当初兵力估计,德军只有不足6万兵力(另有3万巴西军德军从不计算在内),而美军在累西腓一带至少超过20万,即便这样,美军还是眼睁睁看着德军大摇大摆而去。

对美军当初巴顿所部如此冒进,现在李奇微所部又一反常态如此保守的心思,众人都觉得捉摸不透。隆美尔一开始确实动过伏击累西腓美军的念头,在右翼安排了从马岛转场而来的曼陀菲尔所部,结果美军就是蹲在乌龟壳里不动,迫使他最终放弃。

在将部分巴西国土交由巴西军队守卫后,隆美尔对南美集团军重新进行了兵力编组,恢复野战兵团态势,左右两个集群各获得2个重装甲营、1个装甲师、1个装甲掷弹兵师和1个步兵师的兵力,隆美尔所在的指挥部还拥有1个重装甲营和3个海军陆战旅的兵力,总人数大概是4万人,这构成了南美集团军的进攻梯队。

4万人看着兵力不多,但经多次补充后的机械化装备却多如牛毛,这12万部队总共拥有1138辆各色坦克/坦歼,大部分都是战斗力强悍的虎、豹,虎2、3与4号h型各为200多辆,除此之外,还拥有大量的自行火炮和装甲车,除重型大口径榴弹炮(指203mm级别的陆军拖曳式榴弹炮)不如外,其余配备标准远远超过了非洲集团军鼎盛时期,甚至当初4个装甲集团军也没这么多坦克和装甲车辆,论人均装甲车辆拥有率,除了雷神之锤就是南美集团军了。

这也是隆美尔对最高统帅部只给12万人表示满意的地方再多可真要维持不过来了。

为配合南美集团军攻势作战,空军还分4次增兵,总共向南美派遣了1600余架飞机,除近200架对地攻击机直接配属外,另外1400架中至少有900架随时可以支援隆美尔,为保护庞大的机场、机群和物资线路,南美集团军还有6万人的驻守部队,他们将与巴西军一起负责驻扎高斯猜想这是美军不敢进攻的原因所在,把这些兵力计算在内后,南美集团军与累西腓美军总兵力一样多。

德国根本不知道在美国内部目前流传着“克拉克公式”,别说那6万防守梯队、3万巴西军美军不敢忽略,就是那12万野战进攻梯队,按美军当时标准都要准备36万部队(现在要48万了)才能打打看,哪怕李奇微、史迪威都不信邪,也不敢轻易尝试。

除此之外,在阿根廷到美洲共和国再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一线的漫长防线上,还将部署大约14万部队,准备交由保卢斯统一指挥补给优先级和机动能力远不如南美集团军,但对即将走马上任的保卢斯来说,这14万部队异常宝贵这可不是随意凑数的兵力,

全是精锐一线,有不少当初还是他在斯大林格勒中带过的第6集团军所部,指挥起来非常熟悉与得心应手。

这14万军队将构成美洲共和国的武力基础,并维系阿根廷与巴西的防线,为隆美尔提供侧翼支持,一旦美军置隆美尔不顾突然来进攻德军柔软的下腹部,轴心也有办法应对之。

即便南美方向已是精兵猛将云集,闲不住的古德里安依然想到美洲来“抢生意”希望用雷神之锤集团军和闪电战0战术去对付李奇微那20多万部队,争取把快速反应部队的套路练得更“熟悉”些,反正南非战役打完,雷神之锤集团军空闲下来了,但经陆军总参谋部反复评估,认为在4月份前,德国不可能拉出足够的补给运输能力用于该集团军转场。

得益于东线后勤保障得力,原元首首席副官施蒙特已晋升为上将,前几天刚从东线军需总监提拔为负责陆军军需的副总参谋长,虽然排名还比较靠后,但这个实权派掌握着全军军需管理,又是元首身边人,没有人敢于小看。他认为打南非前足足调集了2个月运力且距离石油产地很近,如要运到美洲,至少要准备3个月时间,短期内并不现实。

真要打累西腓,还不如用这个运力给隆美尔再加一倍人马,让他直接指挥去打算了,这调子也得到了蔡茨勒大将的认可东线打赢后,一大堆有功将领都升了官,不过却不符合霍夫曼的胃口。

在霍夫曼的设想里,累西腓美军留着还可以钓一钓美国人的鱼,一下子解决了万一美军退本土当缩头乌龟怎么办?所以他打算先放一放。

不过又不能真对这个重兵集团不闻不问,所以他也要考虑系统的解决方案,于是古德里安便从元首这里得到了保证:如果将来要打李奇微,他古德里安一定是首选!这个口头保证比什么文件都管用,古德里安心满意足地国度假顺便总结南非战役的经验教训去了。

至于曼施坦因、蔡茨勒和约德尔等人,霍夫曼也不能让他们闲着闲着是非就多、容易出问题,一方面要求他们统筹考虑欧盟整体军事力量部署与应对计划,一方面又在战略会议上指示他们加紧制定登陆美洲的宏大作战计划,考虑用300400万轴心军征服北美。

设想很吸引人,但方案的名字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高堡奇人计划!

当霍夫曼郑重其事地提出该名称时,所有人都一脸黑线而有些凌乱:原先作战计划不是以颜色命名就是以德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命名(如巴巴罗萨),类似征服北美这么宏伟的计划,谁都以为会有一个响亮称号,大家还在猜哪个名人会入元首的法眼,结果元首却拟定如此怪异的名头。好在凯特尔反应很快,只愣了3秒钟就接茬:“高堡奇人这名字不错,听着就有点天马行空的意思,一看就知道是元首的战略手笔,适当透露点风声,放出去能吓唬美国人!”

对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先生的急智和狗腿般的领悟精神,霍夫曼由衷表示欣赏:“先生们,虽然这计划执行概率低于1%,但一定要有,要让美国人看到我们的决心,不要以为帝国拿他们没办法,把我逼急了,我可不介意瓜分美国!德国一家占不过来,让整个轴心进行瓜分总行吧?”

约德尔眼前一亮:“元首是想让北美恢复到当初的状态?比如英国人管理新英格兰13州,法国人管理路易斯安娜,西班牙人管着佛罗里达?”

“西班牙的主要地盘换成意大利,西海岸让给日本人,然后我们也弄一块好点的地盘,在内地扶持一个美利坚国家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我们和日本之间的缓冲国可以把党卫军美国集团军派去效力嘛!如果斯大林愿意出兵,把阿拉斯加划给他!”霍夫曼笑盈盈道,“你们先制定一个妥善、可行的方案,等欧盟和柏林条约组织正式成立,就把这个计划和欧盟军力部署一起发给各国总参谋长讨论!有关兵力调度要考虑到位,这场征服北美大陆的神圣战争中,我们出5060%的兵力,其余兵力由另外47个轴心盟国一同派兵,哪怕只派个号手,也得给我把国旗亮起来,可考虑作为联合的首战!”

约德尔奉承道:“48国联军,啧啧,想起来就激动人心!”

“亲爱的埃里希”霍夫曼点了曼施坦因的名字,“您将来是欧盟和柏林条约组织的军队统帅,如有需要,请您负责指挥这个史无前例的征服计划!”

人称“众帅之帅”的埃里希曼施坦因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表示:“元首,您是帝国和欧盟的最高统帅!是全德意志人民最伟大的领袖,是全欧洲、全轴心阵营最英明的领导人,我很乐意也很荣幸在您指挥下为这件事效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