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223章 在大不列颠(一十三)

铁十字 第223章 在大不列颠(一十三)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5:33:19 来源:蚂蚁文学

“欧洲最危险的男人”这个称号此时尚未传开,斯科尓兹内也没历史上援救墨索里尼、逮捕霍尔蒂的行动成功,但说是德国特种战之王,依然当之无愧。

“天雷行动”带队长官虽是兰克,但真正负责干“湿活”的全是斯科尓兹内和他的手下,兰克主要起情报和迷惑作用,本身基本没有特战能力,除此之外,在保卫挪威重水工厂行动中,斯科尓兹内率领突击队与英美特工斗智斗勇,经过几个月激战力保重水工厂不被破坏也立有大功。虽然在霍夫曼指导超级炸弹项目研究思路转向后,重水本身对超级炸弹的价值完全下降了,但何尝不是吸引了英美的注意力?就在美国认为德国技术路线错误,本方在原子武器开发过程中占有先机甚至独特优势时,德国超级炸弹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这几个月来,斯科尓兹内率领手下保卫黑猫,也兢兢业业,没出半点差错,深受好评。现在,霍夫曼一语双关,因为他还把破坏“曼哈顿计划”的设想告诉了斯科尓兹内,如果这个计划再成功,别说欧洲最危险的男人,冠以“世界最危险的男人”都不为过。

要求黑猫安排歌剧表演并一同观看的策略是霍夫曼深思熟虑后制定的,可不是头脑一热的冲动,在霍夫曼看来,好处有三:

其一,今天凌晨的爆炸和恐怖袭击事件是如此剧烈,全伦敦应该都已知晓,再加上现在大批军警、宪兵上街、警卫旗队如临大敌,更会加剧伦敦民众的疑虑和恐慌,人心惶惶之际只要稍有人传播谣言,什么“元首已死”、“德军要炮轰伦敦”、“德军要血洗大不列颠”之类的流言将会肆意传播,万一再有人煽风点火,引发德国驻军与英国民众的冲突,那再来一百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也不顶用,到那时大不列颠就会变成另一个塞尔维亚,别说德国驻军只有区区15万,就是100万也不见得能压下去,破除这种谣言最有利的手段就是公开亮相。

其二,霍夫曼刚刚在演讲中谈到了自己对英国文化、历史传统的仰慕,欣赏莎士比亚歌剧是顺理成章的行为,不仅说明元首真心喜欢这种文化底蕴,和黑猫坐在一起欣赏更能衬托两个国家元首的友好和互信总是先有两国领袖的互信,才有两国政府、两队的互信,最后才有两国舆论和人民的互信,第一层面互信就断了,后续层面再宣扬也组建不起来。

其三,是对恐怖组织示威和对英国政府巧妙施加压力的需要。经希姆莱和鲍曼的调查,德国对“不列颠长弓手”这个组织已完全清楚了,明白这是英国政府当初为最坏不测而预备的地下手段,甚至能隐约猜到大c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看破不说破是政治交往的最大奥秘,现在德国一方面表示完全相信英国政府会妥善处理这件事,会尽全力抓捕恐怖分子,另一方面又表示要在歌剧院公开露面,再借大c一万个胆子也不敢再放纵倘若再出事,

英国政府的威信和执政能力就彻底没法看了。

今天这种特殊场合,霍夫曼必须亲自亮相,因为爱德华八世本人要到场,他和元首非常熟悉,交往十年以上,元首是真是假一望便知。难道让他陪“假元首”看戏?这不仅是对一个国王彻头彻尾的侮辱,也会引发不必要的猜疑莫非元首真出了问题?

所以霍夫曼力排众议,坚持亲自出席。

必要准备还是要做的,从现在开始,英国政府已把歌剧院团团围困,所有角落都在进行仔细搜查,所有演员都在进行背景和政治倾向审查,确保万无一失,能到现场观看的人员也要进行把控警卫旗队官兵和斯科尓兹内的突击队员将身着便装填补剧院四分之一位置,爱德华的贴身警卫也同样如法炮制填满另外五分之一,至于剩下的位置才是英国方面邀请的可靠人员,外围则会有英、德两军的安保力量严密布防。早上刚出事,晚上加派人手,多动用重武器(比如反坦克炮)将不被视为神经过敏警卫旗队可没有在白金汉宫摆反坦克炮。

剧院包厢也火速进行紧急改造:最大、最豪华的包厢要留给两国元首,周围其他包厢将留给两国高层,工程队一方面清理死角,另一方面还要在侧面加装防弹玻璃,同时紧急疏散和逃生通道也会尽最好可能准备到位,也许会影响一点观赏效果,但今天能公开亮相的政治意义就非同一般,“稳定压倒一切”,其他艺术性倒是后话了。

黑猫和艾德礼也明白晚上这场歌剧是挽面子、重塑信心的关键所在,不管怎么说,一国元首住在白金汉宫遭遇里应外合的恐怖袭击这种事件,英国政府都推卸不了责任,进一步加强整肃、提高安保等级势在必然。艾登说得很清楚:“既然‘长弓手’们这么不给政府面子,他们就是社会的毒瘤,要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否则,将来政府肯定不会沦为德国人的傀儡,却可能沦为加拿大或美国人的傀儡!”

大c本人没什么话好讲,内务部和军情五处、军情六处开足马力,一上午就抓捕了近百人有些是证据确凿、记录在案的长弓手成员,有些是顺藤摸瓜的同党,有些是形迹可疑的隐匿分子,还有一些其实只是一贯不遗余力批评政府的记者和公知,黑猫、艾德礼等人看到他们就烦,有这么好的借口为什么不利用?大不了到时候留个“证据不足、先予释放、内部控制”的卷宗,让这些色厉内荏的“嘴炮政治家”吃几天牢饭、感受一下铁窗生涯比什么规劝都管用,还不会有其他不良后果,非常时期嘛,“从重从快从严”的道理大家都是懂的。

就在双方紧锣密鼓地为晚上的“歌剧欣赏”准备条件时,一场逃亡也在争分夺秒地展开

詹姆斯邦德拖着伤痕累累的躯体,在他人掩护下,辗转到平时活动的一个秘密据点,一到目的地,已失血过多的他就一头栽倒在地、昏迷不醒整个突袭行动连他在内一共出动了23人,1人担任外围警戒,2人负责接应,其余20人展开突击,并约定由邦德负责最后对魔王展开绝杀。

本以为这是次相当有成功把握的突袭,没想到受惊之余的警卫旗队并未乱了阵脚,就地反击的火力十分凶猛,在猝不及防被英国突击队敲掉2辆装甲车的情况下,这批东线退下来的精锐并未惊慌失措,而是利用一切可用武器发动反击,战事一进入胶着状态的正规战和拉锯战,双方战斗力立即就区分出高下受过特种训练的突击队不是身经百战的精锐武装党卫军对手。

之所以警卫旗队整体伤亡反而大过突击队,最主要原因系最后英国人使用道奇卡车发动自杀性撞击和爆炸,这至少造成了德军伤亡中的一半,要不是警卫旗队拼命拦截,根本不是半幢房子而是整幢房都有可能崩塌。

在对手密集的还击火力中,邦德根本冲不进屋子,更迥论“绝杀”,距离最近时还有20多米,然后遭到一串子弹压制,其中部分正是劳拉打出来的,fg44虽然杀伤力不算强,但近距离短兵相接很好用,劳拉一边掩护二号元首撤退,一边压制所有敢于冲过来的突击队员,作风十分凶悍,连素来骁勇的武装党卫军都惊呆了。见事不可为,邦德只能撤退。连他在内一共只跑出去3人,再加接应2人一共5人,其余17名突击队员悉数阵亡,外围警戒的1人被闻讯赶来的英国警卫击毙。

逃亡路上,虽然德军因人地两疏没有追杀,英警怕引起其他冲突,搜捕反应也慢,但即便这样,其余2名突击队员依然因伤势过重而陆续阵亡,一名接应队员为引开追捕而身亡,最终参与行动的突击队只有邦德一个伤痕累累的幸存者和最后一个接应者。

这两人能不能幸存下来还是个未知数,军警、宪兵的大搜捕才刚刚展开,伦敦街头全面戒严、一片肃杀的气氛,难熬的日子还在后头。

下午接近傍晚时,赖特菲利普斯又一次来到特里的杂货铺。

“你怎么还敢来?索斯盖特两兄弟刚刚被捕”看着对方到来,特里吃惊不已,“你最安全的举措就是立即放弃行动加拿大去”

“不,行动任务还没完成,我要知道更多消息。”

“死了这么多人,你还不甘心?”特里瞪着眼睛,“为了野心和不切实际的希望,你到底要死多少人?”

“没有牺牲者就想成事,有这么轻而易举的事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