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191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

铁十字 第191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44年12月1日下午时分,借着冬日和煦的阳光,精力越发不济的法兰西元首贝当在花园里等待前来造访的达尔朗。这位即将89岁高龄的法兰西政治家已步入了生命最后阶段,虽然他还牢牢把控着法国的最高权力,但显而易见,一般日常工作已很难维持,他明智地将手中权力进行了拆分,内政和日常行政交给了赖伐尔,外交、军事重任交给了达尔朗,经济、社会以及一些无法启齿的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小儿子——虽然他也是将近60岁的人了。

与他垂垂老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过63岁的达尔朗,精力充沛、雄心勃勃,正处于政治家最好的黄金年龄,这两年来,达尔朗抛头露面的机会明显增加,甚至他还替代贝当出席了在开罗的轴心峰会——倒不是贝当摆谱或者害怕,实在是因为他的年龄和身体已不允许他支持这么远距离的出访。

对此霍夫曼也表示理解,还特意在会上向达尔朗表达了对贝当的问候,在会后举行的晚宴上第一句话就是祝法国元首贝当健康长寿,祝意大利领袖尽快恢复健康。

从目前来看,法德和解在两国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很大的收效,法国不仅成为欧盟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摆脱了1940年战争失败的阴影,国内秩序安定、生活平静、经济发展良好,虽然还有激进的“自由法国”运动人物在私底下串联,但普通法国民众对此兴致并不高昂。

在法国政坛内部,即便是民族自尊心最强的那一批政客,也不得不承认除了割走阿尔萨斯和洛林外,德国各方面的条件和对待都算是非常友好的,甚至比当初英法结盟时还要好——那会儿丘胖子还敢趾高气昂地对法国指手画脚。

达尔朗快步走进了会面地点,他压根不知道他的命运其实已改变了——历史上这时候他早就被人暗杀死于非命,哪里会如此春风得意?

“德国人用了10天就打垮了史末资和布莱德利?”,贝当耷拉着眼皮问道。

“确切地说,从第3天开始,南非人和美国人就崩溃了。”达尔朗感慨道,“德国人使用数千枚火箭开路,迅速击垮美军各战略要地,同时配上高性能喷气机——不仅有战斗机,还有攻击机,打得美军人仰马翻,再配上那种奇形怪状的直升机,给盟军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冲击。德军装甲部队几乎没怎么激战,美军和南非人就垮了。另外德军在进攻过程中还施加了强大的干扰,瘫痪了美军指挥与沟通体系……我接到的战报是,30余万盟军至少其中23万当了俘虏,2万多人逃跑,剩下4万出头的才是伤亡,现在英国人、荷兰人正和德国商议善后办法。”

作为法兰西元首未来的接班人,达尔朗不但获得了贝当的认可,也获得了德国及法国内部实力派人士的支持,地位已相当稳固,因此他话说得很直接:“感觉德军进攻实力比起法兰西战役和巴巴罗萨后又有了新进步,南非的情况换做是我们,在兵力1:1的条件下可能也就是多支撑5-8天的功夫。”

贝当点了点头,他是一战法国英雄,他已看不懂闪电战1.0,现在2.0阶段就更看不懂,不过有一点好,他懂军事。不会像不懂行的领导人那样认为己方兵多、防御工事好就认为能赢。打胜仗的关键在于指挥,兵力再多也要一套体系维持,整套体系都崩溃了谈得上什么胜利?

他想了想问:“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

“现在德军是两个原则性的军事改革思路,第一,裁军,无论希特勒本人还是德国最高统帅部都认为不必维持这么大的军队规模,德国可能想要压到400-500万之间,如果参照这个标准,我们拥有150-200万足矣,再多可能德国人也不放心;第二,提高装备水平,那些4号坦克、3号突击炮、虎式已明确从战后德军中撤装,笨重的大口径拖曳式火炮也全部撤装,早期的螺旋桨飞机也要尽可能地完成撤装,德国预计在1950年实现全喷气化——无论海陆!现在德国在满世界寻找买家接手,日本表示了极大兴趣,其他南美、欧洲小国也表示兴趣很大……”

达尔朗顿了一顿,又补了一句:“我想我们不但要重新启动法国的新一代坦克、飞机研制工作,更要引入火箭,没有这种武器,法兰西今后就称不上有声有色的国际大国!”

贝当点点头,关于新式武器开发,法国内部最高国防委员会是开过会讨论的,打算趁现在法德关系良好,德国又有装备要出口,建议买一批me-262和虎式坦克过来“山寨”一下,同时对其他已掌握的生产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开发新一代主战兵器。

在这方面法国已尝到了甜头,1943年日德海军舰载机主力装备是德国改良后的bf-219(零战改),后在下半年迅速过渡到更强的do-412和bf-319,但已大量制造出来的bf-219便出现剩余,除训练和后备外似乎无处可去。正好土地神-罗纳公司完成了对土地神-14-r型号发动机的改良升级,这种14气缸气冷发动机能在620公斤状态下实现1500匹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比日本1130匹马力,重571公斤的荣21发动机和德国1275匹马力、重579公斤的bm702发动机)功效比更好。

利用这种发动机改良后的bf-219整体再次增加200多公斤重量——主要用于强化机体强度和油箱装甲,同时又提高备弹上限和燃油空间(新发动机燃油消耗略大,为维持同等航程需要增加65升燃油),战斗性能更趋于完善,魔改后的bf-219被改称d.990(原本法国打算用于霞飞号航母的是德瓦蒂纳d.790型舰载机)。

日本方面经试验后认可了法国的改进,认为虽然性能不及新一代bf-319,但至少是一种对bf-219进行改良的低成本解决方式,精打细算的日方立即要求法国根据这种方式将100架bf-219改进为d.990,并依照日本命名规则称其为超零战,同时还要求获得土地神-14-r发动机生产授权。想玩航母但囊中羞涩的西班牙海军、葡萄牙海军也表达了类似愿望,再加上法国自己的200架订单,d.990一共获得了400架订单,完全可开动起来,据说智利海军也表示了类似兴趣——整条生产线足以维持到1945年年中。

基于这个想法,法国航空界希望引入德国飞机并尝试自己的喷气机发展,即便有3-4年技术差距,他们认为可迎头赶上,对此达尔朗都极力表示支持——他也获得了工商界特别是军工界对其继任法兰西元首的支持。

同时为拉拢海军派,海军上将出身的达尔朗也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法兰西海军的恢复建设,趁目前意志轮、轴心级航母、莱茵级护航航母图纸都到手的有利条件,打算新建设一批军舰——他雄心勃勃地将未来法国主力舰部队维持在50万吨规模(只统计万吨以上军舰)。至于法国舰队目前在德军指挥下的几艘主力军舰,众人形成共识,战列舰是彻底过时的东西了,哪怕让-巴尔号和黎塞留号战后归来,待遇也完全不一样。

完成彻底航母化改造、同时排水量颇大的让-巴尔号大概修修补补还能维持15-20年,而黎塞留号恐怕5-8年内就要退役去充当博物馆了。

法国要重建海军的话,迫切需要新建一批航母和远洋巡洋舰、驱逐舰,前者可以让轴心级航母充当,后者就需要体现法国自己的设计实力,至于驱逐舰,海军方面认为现有的空想级驱逐舰进行必要修改后还是能胜任的。

目前的军备焦点在于火箭武器开发,前期政府已和法国科学家们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所有人都承认这种武器很重要,但法国基础太差,他们表示比英国还差得远,如果从现在开始研究要想达到德国目前水平,可能需要投入上百亿法郎(1帝国马克能换2个多法郎,本文简单取1:2关系)和5年时间。这样一来,德国提出的140亿马克出售v2火箭和一打成品的价格便看上去还算可以。

经现任二把手赖伐尔讨价还价,成功地将价格压到128亿帝国马克,并且同意用德国国债、法国主要工业企业股份和其他可折价的东西冲抵。赖伐尔的地位在霍夫曼协调下也得到了明确,在达尔朗接任最高元首后他将还是二把手,因此对谈判这件事比较卖力。

听完整体汇报的贝当没再详细过问南非战局如何崩溃的具体过程,只问道:“几个企业愿意和德国人合作么?”

“如果德国真只收购20-30%股份且不进行强制管理,他们都认为可以接受。战后欧洲防务市场会比较小,如不能得到德国技术和政治上的支持,很多企业恐怕很难维持。”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 () 下载免费阅读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