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一百八十五章 闪电战2.0(7)

铁十字 第一百八十五章 闪电战2.0(7)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从1942年开始,德国科学家就试图研制云爆弹,并已接近成功边缘,对主要爆燃成分已摸索正确——使用硝酸与铝粉混合,但实地试验几次后效果一直不好,未达预期效果,故而空军认为这种弹药短期内没有开发价值而予以搁置。其实搁置也是希特勒自己下达的命令,他认为胜券在握,对没有希望在一年内取得突破的武器研发项目都进行了下马。

攻坚直布罗陀要塞时,霍夫曼敏感地想起云爆弹,在他亲自关心之下,德国云爆弹开发历程走向与历史不一样的岔路:

开发遇到的突出问题是轰炸机载弹量不够,当时最大的he-177轰炸机只能携带单体重3吨炸弹,且云爆弹由于体型特殊,用he-177携带最大只能做到1.8吨,其中装药量就更少。

弹药量减少后炸弹就显得威力一般,再加第一代云爆弹需两次引爆,更对重量体积有更大要求。第一次引爆先是将燃烧剂均匀喷洒在空气中,与空气充分混合形成悬浮状态的气溶胶,并在目标上空聚集形成覆盖,状如浓雾。当气溶胶达到一定浓度后再进行第二次引爆,整个雾团发生爆炸,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热能,形成高温高压的火球,温度通常在2000℃以上,并以每秒2000至25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达到毁伤目标的目的。如果体积不够大,就形成不了足够的气溶胶场覆盖,杀伤力呈几何级数下降。

霍夫曼就感慨专家和空军的死脑筋,he-177不能搭载更大炸弹,为什么就不能用me-323重型运输机试试看?当专家们担忧地说出me-323不适宜前线作战等等顾虑时,霍夫曼毫不犹豫地打断了他们:“你们先去做,做到让杀伤力满意的规格,我保证将来会有足够大的轰炸机能容纳这种炸弹。”

专家们将信将疑地上路了,最后拿出一颗7.5吨重的货色,认为要保证效果,至少需要这个级别,如果能达到10吨效果可能会更好。

不过现在施佩尔可以底气十足地将me-264甚至me-364拿出来使用了。因为霍夫曼当初在考虑时针对的就不止云爆弹一个项目——超级炸弹重量应该也不少于5-6吨,没有这种可以搭载的重型轰炸机,怎么可能将炸弹成功投掷下去?

在大量经费和庞大团队的努力下,第一代云爆弹于1944年中取得成功,试验场表现良好,但最终还需要在实战战场验证一番,南非就是最好的试验场。对德国而言,南非战场就是第二次西班牙战争,可以广泛试验。

在舒克投下高脚杯之时,第4小队的克林斯曼中尉也率先释放了机腹下的巨型炸弹——专家们管他叫“恶魔之卵”。

庞大的恶魔之卵快速下坠中,随后打开了降落伞,开始释放内部数以百计的小炸弹,他们像一个个圆滚滚的啤酒桶,下面伸出一根长铁杆,系在降落伞下飘飘忽忽地向下降落,散开,在接连发出的比平常炸弹爆炸声要小得多的声响中,大地被一团团白雾般气体笼罩……

克林斯曼所在机组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片雾气,看着其逐步覆盖以5号堡垒为核心的美军工事群。

在工事中防御的美军士兵也疑惑地看着这层雾气,他们最初以为这是德国人释放的化学武器,刚有人手忙脚乱地寻找防毒面具时,第二次引爆已发动了。

猛然间只见一道闪电亮起,冲击波如狂暴飓风刮过草原一般,雷霆万钧、大地震颤,数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上火光闪闪、惨叫连天……在冲击波席卷下,所有露天掩体、半永久工事、反坦克工事都变成了一片废墟,人员或被烤焦,或窒息而亡,伤亡惨重。云雾爆炸时会消耗周围氧气,一般在3分钟内爆炸现场严重缺氧,对人体产生强烈的窒息作用。

坚固的5号堡垒工事虽然抵挡住了冲击波的攻击,但所有的士兵在临死前感觉自己被死神紧紧地扼住喉咙,嘴巴大张、垂死呼吸,部分甚至还抓破了自己的喉咙。身后德军查看詹灿死者的尸体都很完整,没有弹片的杀伤痕迹,

由于氧气消耗和剧烈的空气加热,使得强对流立即形成,克林斯曼很快察觉到一团蘑菇云缓缓升起!?

“成功了!”他没来得及高兴,马上又下达指示,“第二颗!”

专家们为了保证试验效果,丧心病狂地采用了4发区域重叠法,即在不大的区域里,连续投下4枚,每一颗都以5号工事为中心同时偏重于覆盖东南西北四个方面,即便单独一枚威力不足,叠加后的威力也将加以全面弥补。

40多分钟内,这一代盟军先后经历了4次“末日审判”,死的不能再死了。

接连经受高脚杯、云爆弹、大满贯等各种武器考验后,不到8点,布莱德利寄予厚望的5大堡垒体系已全部完蛋了……

但他现在压根还不知道,或者说,根本就没机会知道,从7点开始,德军电子干扰部队开始全线开机压制,功率逐步增强,除美军常用的频率直接予以阻塞外,其他新暴露的频率也是发现一个就阻塞一个。

电台兵们绝望地发现自己耳朵里传来的都是沙沙声、嗡嗡声,不但让人头昏脑涨、而且根本听不清楚正常电报的滴答声。他们被迫按照战前规划,启用一个又一个新的频段,但每次都只持续了几分钟就受到如影跟随的干扰。气得通讯参谋们拍了桌子却毫无办法。

布莱德利和史末资眼睁睁看着自己变成聋子、瞎子,却半点儿也不清楚前线动态,最后通讯参谋甚至开始被迫启用德军常用的通讯频段进行发报。

一般说来,与敌军共用一个频段是相当危险的,不但容易串码,而且还容易被对手截获,但现在被逼急的美军指挥部已顾不上这一点了。只要能联系上的方式,他都要尝试。

但很显然,德国甚至连这个通道都不想给对方留下,对属于本方的频段照堵不误。

9时许,古德里安接到消息:本方电子对抗将全面升级,即将使用全频段干扰。说是全频段,不可能真对所有频段都进行干扰,而是指发现一个新频段就针对性干扰一个,由于无法区分该频段使用者是敌是友,只能一概阻拦之。

古德里安点点头:“干吧!我对指挥有信心,实在不行,我会再让你们解除一段。”

现在他的指挥也将受到干扰影响,但他觉得问题不大,因为德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最不济还可以用飞机勘察来判断前线情况。

“第三攻击梯队,出击!”

7点半,在凯塞林的统一指挥下,大批德军战斗机出动,掩护70余架突抓鹰攻击机,300余架f-190f对地攻击机对美军一线及其200公里范围内纵深进行全面压制打击。

对地攻击机们装备最多的是火箭弹,也有部分是燃烧弹和100公斤重炸弹,美军各类防御工事和防空阵地已在前面两波打击中七零八落,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而逐步加大的电子干扰方式又极大损坏了各节点的联络与协同能力——没有沟通的孤立节点在磅礴而来的德军攻击群根本就是送菜。

不计其数的火箭弹、燃烧弹、炸弹投射到预定目标——那些美国人寄予厚望的欺骗阵地根本没什么用,反而是他们千方百计想要隐蔽起来的武装力量都遭到了无情打击。

司令部一堆将帅在感慨,当年如果有这么强大的攻击力量,或许根本不必要为马奇诺防线伤脑筋。

天空打得如火如荼,地面也没闲着,已进入突前隐蔽阵地的暴风雨突击工兵已做好了全线压上的准备,然后听着后方的火力开始咆哮:重型火箭炮、榴弹炮如同不要钱地把火力倾泻出去。不过在冲锋之前,他们首先还要解决一点小麻烦。

“歌利亚们,冲!”

几百辆携带炸药的“玩具”坦克们欢快地向前方扑去。作为最有意思的机械化装备之一,歌利亚们不过一米多长,能被士兵们用线控推动着前进,是士兵们平时为数不多的乐子。

布莱德利顾虑了德军装甲部队的强大,在前沿防线埋设了9万多颗地雷,试图形成严密的地雷带阻止德军快速推进。刚才靠着对地攻击火箭弹和炸弹引爆了其中一部分,又靠着猛烈的炮火准备摧毁了一部分,但尚有较多漏网之鱼,歌利亚们就是要以自己的粉身碎骨换取一条通道。

在歌利亚之后,德军又出动了几十辆用谢尔曼坦克改造的扫雷坦克——他们有多重可以滚动的碾子,可以把前进路上的一切地雷都予以引爆。

一个个细致排雷的时代已过去了,现在德军使用的是暴力破解法——我让你炸还不行么?

9时许,所有进攻通道全线打通,德意志的钢铁洪流马上就要一拥而入。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