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铁十字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闪电战2.0(5)

铁十字 第一百八十三章 闪电战2.0(5)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威夷两个小岛被占领,让参联会意识到情况不妙,日军并未放弃大规模进攻战役企图,从侧面验证了日本开价索要夏威夷不是心血来潮,而南非战场上传来的消息才真正让人寒彻心扉。

1944年11月5日凌晨4:30时分,近50万德军在漫长的等待与部署后,终于发起南非战役。

踌躇满志的古德里安刚在莫桑比克指挥部里宣布:“进攻开始!”,下一分钟,就有上千的飞毛腿和蚕式开始升空。

为支持战役需要,德军把后方近2个月制造的大部分火箭产量全输送到南非前线。东线战役结束后,德**备生产重心发生重大变化,除自行火炮、坦克炮、无后坐力炮外,其余传统拖曳式火炮、步兵炮生产基本停止,上到150mm口径榴弹炮,下到80mm口径的迫击炮,后续订单被军备部陆续取消。

倒不是德军迷信火箭,认为今后作战用不着火炮,而是从英国拿到的英美火炮、法国前期订单履行、东线陆军裁撤后拥有的火炮已远远饱和超过编制,不再需要生产传统火炮。

但军备部显然也不会让斯柯达、莱茵金属等一干公司空着,便在收取技术授权费用后,将火箭生产标准规范传授给了他们,让其按图生产。

除火炮公司外,军备部也对航空订单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原本全德 意大利飞机生产量已突破5000架/月,现在显而易见不需要这么多,除舰载机、新型喷气机、专业飞机因换装、海军、外销因素继续大力生产外,其余型号产量进行了微调,施佩尔将月产量目标下调到3500架左右,空余生产能力转行入火箭生产。

对航空公司而言,转行生产火箭比火炮公司难度更低,特别是蚕式火箭看上去就像一架无人驾驶的飞机,因此巡航导弹订单全发给传统航空公司。施佩尔对他们的要求是从500枚/月起步,连同配套公司逐步将产量提升到2000枚/月。

至于拥有精密装配能力的火炮公司重点攻关飞毛腿弹道导弹、冰雹反辐射导弹生产,军备部对飞毛腿量产的需求是400枚/月,但实际生产能力不到200枚,施佩尔和布劳恩都急于将佩内明德基地内附属导弹生产能力转移出去由其他公司承担,以便在基地内生产威力更大、射程更远、性能更先进的导弹。

各公司对生产导弹都兴致高昂、拼劲十足,与飞机、火炮显著不同的是,导弹属于一次性产品,虽价格略低,但一打仗就消耗,能源源不断产生订单流——火炮可用好几年,飞机理论上也有一年以上寿命。在他们眼中,用导弹打仗和从空中撒钱没啥两样。

更妙的是,导弹目前是德国独家产品,火炮与飞机还有英国、法国、意大利乃至美国、日本竞争,价格上不去不说,刚打完仗,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库存要消化,而导弹完全是全新领域,不但今后外销没有竞争对手,而且其他国家都没有装备,一想到全世界军队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军火巨头们就激动得浑身发抖——这都是白花花的钱啊!

平时总爱讨价还价的他们现在对经济元首施佩尔的命令毫不犹豫执行,半点眉头都不皱。

现在,在南非夜空中飞行的导弹就价值1亿多帝国马克,等一落地炸响,就意味着相当于350辆虎式坦克损耗掉了,而为把这“350辆虎式坦克”损耗掉,后方还要配备价值近4亿的发射车、履带车、铁路机动发射车、发射阵地和人员物资等,即便这笔钱不会一下子就耗完,综合下来单次投入至少还要额外加上8000万马克,等于南非战役这么浪一把,2亿马克就撒出去了!

连古德里安这样见惯大场面的元帅对此也极为咂舌,但霍夫曼让他别多想,着重强调:闪电战2.0只要成功,就代表未来战争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进步和精度提高,导弹会越来越贵、耗费越来越低。

这句话最初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愣:导弹越来越贵和耗费越来越低岂非自相矛盾?

但霍夫曼不这么认为,他给将领们上了战争经济学的课:目前导弹精度低,所以采用饱和覆盖发射,如导弹精度能提升到圆概率偏差几百米甚至几十米,还需如此费力?比如炸一个堡垒,第一发先钻一个窟窿,第二发从前面窟窿中钻进去爆炸,2发就保证解决问题,换普通航弹或炮弹需耗费多少?

所有人都听得目瞪口呆,表示不可思议,这也太神奇了,演习都不见得能办到。

霍夫曼只笑笑,装神棍地表示他们一定可以看见,再说不是已有现成例子么?——夜间用重型轰炸机去炸美军护航航母,如用普通炸弹,水平轰炸命中率只有1%,但用上红外制导,命中率一下子提高到15%以上,难道一颗红外制导炸弹比15颗普通炸弹还贵?

见众人还有顾虑,霍夫曼又举出第二个例子证明科技进步带来战争模式和经费消耗的改变:“上次大战要击沉一艘战列舰,需要军舰主炮进行数十轮甚至上百轮对轰,但这次战争使用俯冲轰炸机和鱼雷机后,一艘几万吨排水量的巨舰只要吃上十几颗重磅炸弹或几条鱼雷就几乎都不能用了。如把俾斯麦号放在一战,说不定打满全场都不会沉,现在还不是被‘小苍蝇’们给搞死?如果火箭打得准,俾斯麦号能承受几发饱和攻击?我看10发都熬不过!”

众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元首意犹未尽地启发一圈元帅:“上次大战时飞机、坦克都已出现,不过似乎是可有可无的附属物,对战争成败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他们,这次大战谁还敢忽视飞机、坦克的作用?同样,谁敢忽视火箭和导弹的价值,谁就距离打输下次大战不远了……你们总不希望德国将来也像法国一样,躺在这次大战的成功经验上最终被人揍得六周投降吧?如以20-25年作为下次大战爆发的节点,我们当中很多人还看得见!”

众人心头一凛,这话听着危言耸听,未尝不是未雨绸缪的老成之言。

伴随着刺耳的呼啸、闪耀的亮光和震耳欲聋的爆炸声,2亿马克璀璨焰火正在陆续绽放过程中:导弹群首先要打击的战术节点是美军机场、指挥部、交通干线、雷达站、物资仓库、兵力集结地、防空阵地和重点防御工事——无论他们分布在战线前方还是后方!

在闪电战2.0中,战场范围被大幅度折叠,400公里范围都属于一线纵深。在此前为期一个月的侦查飞行中,德方已将情报摸得差不多了。

南非最高统帅、绰号“眼镜蛇”的美国陆军中将布莱德利同样没有闲着,进行了充分伪装和欺骗部署,充气的飞机模型、用木头伪装的火炮、用卡车和其他东西构建的坦克明晃晃放在外面诱惑人,这些手段当初在北非使用过,骗过对手很多次,德军飞行员屡屡上当。不过,战术用久了总有被识破的一天,德军这次侦查手段已针对性地升过级,侦察机白天利用可见光拍摄大量照片后,又对疑点和不确定处在夜间进行红外热成像扫描侦查。

那些外表看上去煞有其事的伪装可以骗过可见光频段,但在红外辐射下却无所遁形,很容易让人区别出目标的真假。

德军要动手的迹象是如此明显,以至于3天前南非各军就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很多一线阵地已进入和衣而卧状态,就打算第一时间予以反应,但德军每天摆出的架势就像很快要进攻,但偏偏就是不进攻,这种骚扰与折腾让美军尤其是南非军上下大光其火。

当雷达站向布莱德利报告有无数快速飞行物扑过来时,在指挥部里已煎熬了几天的他和其他参谋们居然忍不住长长松了口气——德国人总算是打过来了,但愿这次他们是来真的。

他知道那些无法防御的火箭具有快速的突防能力,现在他只能祈祷自己的运气能好一点,让德国人的火箭准头能差一点,不过在面上他保持了嘲讽的态度,讥笑道:“但愿德军的大烟花们能打得准一点,早点把那么充气模型和木头火炮给干掉!再搭下去我都要吐了!”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热烈鼓掌——看来他们的司令官很有信心!连年事已高,平日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南非最高领袖,扬-克里斯蒂安-史末资元帅也露出了会心一笑。

古德里安可没心思去祈祷,火箭命中与否不是他能控制的范畴,他只能下命令打并告诉具体方位,他现在要操心的事情多着呢,哪有心思去计较火箭落点,这种事交给专业人士去办就好了。

4:45,凯塞林元帅命令攻击机群起飞!

首批出击的空军是闪电轰炸集群,一到标准时间,200多架Ar-234在90多架Me-262保护下快速登场,以800公里以上的速度从高空掠过,重点去释放反辐射炸弹、红外炸弹,利用快速突防和精确打击的能力先行对火箭饱和洗地后的残余目标进行二次补充攻击。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 () 下载免费阅读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