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1987我的年代 > 第327章,无法言说的诱惑

1987我的年代 第327章,无法言说的诱惑

作者:三月麻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年初九的校门口与往日比,显得格外冷清,但附近的菜市场依旧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专挑一些周诗禾爱吃的菜品买,尤其是冬笋不能少。

貌似那姑娘特别爱好这一口。

麦穗说:「要多几个人的饭菜,说不定诗禾爸妈会亲自送她过来。」

李恒觉得有理:「既然这样的话,那得准备几个没放辣椒的菜,就粤菜好了。」

麦穗问:「你还会粤菜?」

李恒心说前生老子在羊城工作了大半辈子,身为吃货的他还不能学几手粤菜喽?

随后他买了腐竹和梅菜,打算做腐竹炒肉和梅菜扣肉。

把最后一样配菜买完,李恒催促:「走,我们回家,有两样菜比较费功夫,得早点准备。」

「嗯。」

麦穗嗯一声,帮着分担一些菜,两人鱼贯穿过马路,回了庐山村。

厨房,李恒本欲系围裙,但看到麦穗已然摘下墙上的围裙时,立马张开双手,乖乖站好。

麦穗柔媚一笑,半弯腰帮他贴心系了起来。

望着近在哭尺的明媚脸蛋,偶尔的身体摩擦,李恒每次都有种不争气的感觉,一股欲望嗖嗖地往上,让他蠢蠢欲动。

面对余淑恒附身调侃时,他有时候也不会有异样的情绪,但远远比不上和麦穗的近距离接触。

和眼前这姑娘在一块,彷佛每一个细胞都无时无刻处在被诱惑中,彷佛空气里全是妩媚气息,闻一口就被勾引到。

真他娘的咧!

这就是内媚属性爆发的效果吗?是个男人都罩不住啊!

就在他腹诽稳住心神时,麦穗似乎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但低头没敢看他,依旧帮着系围裙,只是她的眼睫毛微微颤抖了几下,双手没平素那么听使唤。

吸引是相互的,何况她心里满满都是他。

随着男女感情浓烈交融,一时间厨房异常地沉静。

处在诡异氛围中的两人连呼吸都不敢大声,生怕一个不好,各自就会控制不住越过那条红线。

某一刻,李恒右手情不自禁横在她腰腹。

麦穗身子一僵,吓得不敢做任何动弹,眼帘下垂、在暖味氛围中都快滴出水来了。

「看我。」

一个具有魔力的声音钻进她耳朵中。

麦穗挣扎一下,眼晴弱弱地闪躲了几次,最后还是听从召唤似的,缓缓抬起了头。

双方眼神一相接的刹那,李恒心神一荡,被眼前这双媚态横生的眸子给迷住了,顷刻间,他的呼吸变得加重、变得急速。

就在他控制不住、低头想吻过来时,麦穗及时伸手封住了他的嘴,稍后她整个人往前倾,倒在了他怀里,眼晴彷佛柔柔地在说:就抱一会,好吗?

四目相视,李恒站着没动静,双手也没动,没抱她。

他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只要一抱,在这种极端的情欲感染下,他弄不好会得寸进尺,会抱她去床上。

麦穗好像读懂了他,过一会,主动撤离封住他嘴唇的右手,稍后微微垫脚,吻了他一口。

这一吻,浅尝辄止就退。

接着她艰难地转身,蹲下身子去剥蒜瓣,良久说:「做饭啦—·!‘

「嗯。

李恒嗯一声,却走出了厨房,到外面巷子里来回溜达两圈,透透气驱散欲望才再次回到厨房。

接下来两人各做各的,一个帮忙打下手,一个手拿菜刀切菜剁菜,准备午餐。全程没怎么交流。

害怕刺激到他,麦穗甚至连眼神都不和他相撞。

因为她清楚自己的身体特点在哪,一是这双眼晴,二是胸口,三是大腿根部。即使她不想承认,但这三处对异性的杀伤力特别大。

都说眼晴是心灵的窗口。

跟他相处久了,麦穗慢慢摸索出了经验,只要不眼神对视,他往往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

假若在一个密闭空间跟他相视太久,他就会渐渐失衡,喉结开始频繁地臆动,这时候往往只要身体一接触,抑或她放纵一下自己,两人的下场几乎不用想,肯定会崩溃。

对于这与生俱来的内媚属性,麦穗曾经也有过苦恼,她也想像正常女生一样低调。

可自从察觉到他似乎比较喜欢自己的特殊体质时,她慢慢调整了心态,

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明白这是老天爷送给自己的最大礼物,是自己待在他身边、区别其她女人的优势。

中午12点半左右,外面传来了响动声,没一会大门被推开了,一个温婉的声音在屋子里散开。

「麦穗、李恒,你们在家吗?」

声音不是很大,带有几分柔弱细气,但十分动听,有种特别的气质。

「诗禾来了。」

这是蜻蜓点水亲吻过后,两人的第一句话。

「嗯,我知道,我们去外面看看。」锅里的梅菜扣肉刚好差不多了,李恒把火关掉,走了出去。

麦穗简单洗下手,跟在后面。

果然没听错,外面正是周诗禾,一身浅褐色毛绒线衣,弧犀发皓齿,双蛾翠眉,脸蛋白里透红如开莲,素肤若凝脂,在阳光晕圈里,彷佛古画里走出来的一样。

美呆了!美艳绝伦!

这是李恒和麦穗同时浮现出来的念头。

除了周诗禾外,她旁边还有两女一男三人。

其中一个女人麦穗见过,是诗禾小姑,上学期还请她和叶宁一起吃过饭。

李恒和麦穗在打量对方时,对方几人也在暗暗打量他们。

尤其是上过春晚的李恒,是两女一男重点关注对象。

「新年好!诗禾同志。」

李恒口几清甜,走过去打招呼。

麦穗也不多让,熟稔地给四人倒茶。

「新年好!」

周诗禾会心一笑,随后替双方介绍:「这是我妈妈,这是我小姑,这是我小姑父。」

接着她又讲:「妈、小姑,这是李恒,我曾跟你们在电话里说过的;这是麦穗,我大学最好的朋友。

「新年好!阿姨、小姑、叔叔...’

称呼小姑好像有些不对,但连着喊两声阿姨又觉着怪,算了算了,就这样拉倒吧,李恒心思如闪电般掠过,随后热情邀请:「外面风大,快请进来坐。」

「好。」

这是周母发出的声音,她和周诗禾长相有七分相似,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十分贵气,很有涵养。

这种气质怎么说呢,李恒在沈心阿姨身上感受过。

周母一出声,小姑和小姑父也跟着跨进了门。

周母先是四下环顾一圈屋里的布置,接着目光放到了麦穗身上,几秒后又回到了李恒身上,她此刻有点好奇:来自湘南乡下的李恒是怎么住进这26

号小楼的?

要知道隔壁27号小楼,周家是花了人情才给女儿弄到手的,难道这李恒仅仅凭借上春晚的创作者身份?

以周母的经验分析,这可能性几乎没有。毕竟这是复旦大学,能住进庐山村的教授都是在不同领域闯出名声的依者。

26号小楼,复旦大学不会仅仅凭借一个《故乡的原风景》的创作者身份就给了他。

忽然觉得,仅凭女儿电话里的三言两语解释似乎不够,早知道这样,来之前就该深入了解下李恒的背景。

周母闲得无聊地思着。

麦穗给几人倒完茶,问周诗禾:「诗禾,你们饿不饿?」

「嗯,有一点。」几人关系这么好,周诗禾有一说一,没矫情。

她们是早上8点多出发的,路上耽搁了一会,一路过来确实有点饿了,

「诗禾,阿姨,你们先坐一下,我这就去做最后一个菜,马上开饭。」见状,李恒寒暄一句后就又马不停蹄回了厨房。

小姑父顺口问:「他还会做菜?」

因为李恒给人的感觉像琉璃一样窗明几净,非常清爽,没想到还会做菜周诗禾温润说:「他做菜还挺好吃的,姑父你等会就能尝到。」

小姑父笑道:「难怪诗禾你说不要去外面吃,那等会得好好尝尝。」

快靠近复旦大学时,有些饿的小姑父原本是想找一家老字号饭馆吃了中饭再过来。而周诗禾说暂时不用,说回庐山村应该有饭吃。

周诗禾之所以如此说,缘由在于李恒给她的印象是一个非常有信誉的人,答应过的事基本会做到。

当初在京城分开时,李恒反复说过,初9在家里做饭等她,在没有特殊情况下,是不会食言的。

小姑这时插句嘴,打趣道:「闻着香味像是个大厨做的,我都有点期待了。」

麦穗对几人说:「阿姨,我们去二楼吧,二楼吃饭暖和一些。」

周诗禾是这里的常客,自然明白二楼待着舒服很多,当下没客气,带着家人上了二楼。

上到二楼,周诗禾指指茶几上的糖果花生对三人说:「妈、小姑、姑父,你们到那边坐会,我去帮忙。」

说完,不等三人答话,就陪同麦穗下了一楼。

留意到这一幕,小姑对周母说:「嫂子,看出来没?诗禾把这里当自己家一样,没有任何拘束感。」

周母自是看出来了。以她对女儿性子的了解,关系不好到一定程度,是不会这么热心和收放自如的。

家里没电视,余老师年前曾说过要弄一台彩电过来,后来由于一直忙着去京城春晚彩排,给耽搁了。

周母三人坐在沙发上喝着茶水、聊着天打发时间。忽地,小姑眼尖,瞅到了茶几上的《白鹿原》稿子。

这是昨夜麦穗读完后放茶几上的。

麦穗当初看完时本想立即放回书房,但开门瞧到了余老师望着李恒发呆的那一幕,后面就不用说了,由于她心里出现一些波动,导致一时忘记了这茬。

盯着扉页上的《白鹿原》三个字,小姑放下茶杯,随手拿过稿子简单翻了翻。

结果!

结果这一翻不打紧,直接入了神,很快就沉浸在书中世界去了,以至于她丈夫在旁边喊她都没任何反应。

小姑父讶异,把头凑了过去,想看看是什么东西让妻子这么投入?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喽。

小姑父跟着不说话了,眼晴一行一行阅读稿子上的字,慢慢屏蔽了外部世界。

眼见小姑子和她丈夫这幅忘我的模样,周母有些纳闷,但她没去凑热闹,而是起身去外面阁楼上望风。

没人陪她聊天了,不来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还能干嘛?

最后一个菜是腐竹炒肉,李恒手起手落就炒好出锅,「好了,端菜上桌吧,咱们开饭。」

闻言,麦穗掀开保温蒸笼,与周诗禾一块,把里面的菜一碗一碗送去二楼。

花小半功夫一共做了6菜一汤,分别是狗肉炖冬笋片、猪肝腰花混合爆炒、霉豆腐臭鱼、腊味野兔、梅菜扣肉和腐竹炒肉。

汤是清淡味美的三鲜汤,里头是小蛋角、青菜、蘑菇和虾仁,主打一个油少新鲜。

瞅着一桌子卖相极佳的菜肴,周母有几分相信女儿说的话了,说李恒是把做菜好手了。

李恒问周母:「阿姨你们要不要喝点酒?」

周母回头转向沙发上仍在看书忘我的小姑子两夫妻,问:「你们喝不喝酒?」

两夫妻没回应,眼睛一眨不眨瞧着稿子。

周母走近两步:「慧琴,你路上不是早就说饿了吗,吃饭了。’

小姑慧琴道一声:「好,马上来。」

口头说是马上来,但依旧没任何动静。

周母无奈,问李恒三人:「那一沓纸上写了什么东西?这么吸引人?」

麦穗同李恒相视一眼,娇柔说:「我忘记收了。」

「没事。」李恒心知肚明她为什么会忘记了。

一问一答后,两人齐齐瞧向周诗禾。

心领神会的周诗禾这才向母亲解释道:「这是李恒写的新书。」

「新书?你还写书?」周母略微有些小惊讶。

周诗禾重新介绍一遍:「妈妈,之前一直不方便跟你说,他是《活着》

和《文化苦旅》的作者。」

周母愣神,以为听错了,盯着李恒小半天才缓缓出口:「十二月?」

李恒露出整齐干净的牙齿,特阳光地笑了笑,默认。

呼!周母悄悄呼口气,看向李恒的目光渐渐变得不同了,一变再变。

此刻她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女儿会耽误那么多时间去排练春晚节目了?

明白余家女儿为什么会对他那么上心了?

也明百复旦大学为什么会安排他住进庐山村了?

原来是有这样一层身份在,如果属实,那年纪轻轻确实非常能耐,了不得!

周母走过去,第三次开口:「慧琴,吃饭了,别让人家久等。」

「哦,好,来了来了!」

小姑合拢稿子,意味未尽地说:「哎,嫂子,等会你可得看看,比大姐年前推荐的那本《活着》有味多了。」

李恒:「

麦穗:

周诗禾无奈笑笑,哪有当着人家作者面捧一本踩一本的?

周母望眼李恒,只是笑,催促道:「你们两个耳朵是打苍蝇去了,合着我们刚才的对话一句都没听进去,快洗下手吃饭,等会菜凉了。」

小姑父站起身禁不住问:「这是谁写的?有才华啊,要是去发表说不定就能一炮而红。」

李恒、麦穗、周诗禾和周母集体无语。

不得已,周诗禾把刚才对母亲说的话重复一遍。

听完,小姑和小姑父两口子齐齐停下脚步,定定地望着李恒,好久才开口:

「难怪!难怪!」

「那就是了,我说寻常人怎么可能写得出这样的大作。」

两口子一人一句,几乎同时出口。

话落,两口子互相对望一眼,小姑从包里掏出出远门必备的相机,递给周母说:

「嫂子,给我和李恒拍张照。”

小姑父也悄摸站了过去,站到李恒另一边,夫妻俩一左一右把李恒夹在中间。

等要拍照时,小姑又叫停,问李恒:「有书房吗?」

李恒:

几乎秒懂对方意思,但还是回答:「有。」

「能不能去书房合照?更有书香气,更有纪念意义。」小姑眼晴亮亮地。

都这样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啊,看在周诗禾同志的份上,怎么也不好拒绝不是?

于是一行人进了书房。

「哟!果然是作家十二月。」进到书房,小姑一眼就看到了书架上的《活着》和《文化苦旅》的单行本,顿时惊叹道。

这些都是《收获》杂志送的样本,里面都有李恒的亲笔签名。

尤其是最新的三本《文化苦旅》,他还没给肖涵、宋妤和子寄过去呢,想等看开学一起寄,但上面的签名早好了,甚至连序号都是一样:No.1

小姑左手拿一本《活着》,右手挑一本《文化苦旅》,然后站在李恒身边对向相机镜头:「嫂子,我这造型怎么样?」

「挺好。」周母等三人站好,咔嘧一声,为这个还没彻底「长大」的小姑子拍两张合影。

说是没长大,其实小姑今年也才36岁,除了工作时比较严谨外,平时随心所欲惯了,懒散得很。

拍完照,一众人回到了餐桌上。

这让李恒松了口气,要是刚才人家提出要自己一本书,那得多不好,上面都签了名的,属于名花有主,要送的话只得去新华书店另买新的才行。

好在人家出生于大家族,知进退,没有提出这要求,甚至由于周母催着吃饭,连书页都没怎么翻。

「嗯,这猪腰子火候到家了,嫂子你也尝尝,不比你做的差。」筷子一开动,小姑就接二连三试菜:「唔,这臭鱼也不错,是霉豆腐做的吧。’

李恒点头,「对,我们湘南那边,都是用霉豆腐,算是湘菜特色做法了一番尝下来,小姑说:「都比较好吃,但我最爱冬笋片和腊味野兔,这两菜你是怎么做的?教教我。」

见所有人望过来,当下李恒没藏着掖着,把江湖菜做法说了说,

说完,他指指狗肉冬笋、爆炒腰花和腊味野兔,问:「这三个菜都放了一些辣椒,吃得惯么?」

小姑父笑说:「你这已经是在照顾我们了吧,辣椒应该是比平常少放了很多,虽然有点辣,但我现在有些上头,越吃越想吃,根本停不下来。」

有酒就菜,些许辣味反而更加助兴,一桌子人吃得其乐融融,

别看周母没怎么发言,但从频繁下筷子的次数就可以看得出来,还是比较认可女儿说辞的,李恒很会做菜,虽然这些菜算不上大菜名菜,却非常下饭,很好吃。

小姑提醒丈夫:「下午还要开车,少喝点酒。’

「没事,我心里有数。」小姑父口里说着没事,嘴巴却减少了喝酒的量,反倒是加快了吃菜的速度。

这顿饭菜好酒好,边吃边聊持续个把小时才结束。

饭后,小姑两口子匆匆洗下手,就又窝在了沙发上,根本不提回家的事,这让周母也不好催促。

周母对女儿说:「带妈妈去你那边看看。」

周诗禾说好。

随着母女俩离去,麦穗贴心地对李恒说:「你去书房忙你的吧,碗筷我来洗,诗禾家人我会照顾好的。」

「嗯,好。」李恒进了书房,忙今天的任务去了。

写作就像春糍粑,要一直不停春不停春,要一鼓作气春,要不然中间一停,很久就会产生懈怠情绪,然后就不能持久,早萎了。

这种事李恒是太他妈有经验了啊,根本不敢一天到晚都不碰书,那样第二天保准还想玩,玩看玩看就废了。

隔壁26号小楼。

周母到一楼二楼每个房间转一圈,忽地问:「那麦穗和李恒在处对象?

周诗禾回答:「不是。」

周母侧头,「哦?难道妈妈看错了?」

周诗禾说:「李恒的对象另有其人。」

周母问:「余老师?」

周诗禾哭笑不得:「你为什么猜余老师?」

周母说:「寒假的时候,怕担心你出意外,家里对余老师稍微做了一些调查,发现余老师好像很少对异性这么上心。」

周诗禾笑了笑,「余老师家里应该是相中了李恒,不过李恒对象在沪市医科大读书。」

周母错愣:「余家看上了李恒?」

「嗯,具体来说,应该是余老师母亲。」周诗禾如数相告。

之所以这样,就是不希望妈妈多想。

女人都爱八卦,不论贫富不论尊卑,天生有一颗八卦的心,周母来了兴致:「跟妈妈详细讲讲。」

周诗禾沉吟一阵,把沈心来庐山村的表现简单讲述了一遍。

耐心听完,周母琢磨开口:「这样的话,就解释得通了。」

Ps:求订阅!求月票!

先更后改。

(还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