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 第540章翁婿相互羡慕对方

“爸,你是怎么回复何高官的?”

翁婿俩聊到现在,气氛极好,说话也就比较随意。

“我能怎么说,当然是告诉他要好好考虑一番了。”

姜远山笑着道:“之前咱们就聊过,打算把研发和总部放在魔都,生产组装中心放在阳市,即便这样,也要向市里要到顶格的政策支持。”

他嘴里的顶格支持,可不仅仅是政策上,还包括土地、税收、免息以及低息贷款扶持,配套产业打造、补贴争取等等一系列利好。

“要不是碍于老家的情面,实际上我是想把生产组装中心也放到魔都去的。”

随着老姜考虑的越多,关于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想法也越细致。

“是啊,单纯从工业用地的价值来说,阳市这边和魔都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大,光是这一块,将来对于企业的总资产评估影响极大。”

罗阳知道姜远山说的是什么意思,同样的500亩工业用地,在阳市哪怕政府一分钱不要的无偿提供给他们,未来这些土地的价值撑死了也就几个亿。

但是放在魔都,哪怕半价拿地,未来这批土地的价值也会高达几十个亿。

两者之间的差距,显而易见。

更不要说配套了,魔都那边因为特斯拉,过几年后早就形成了完善的配套产业链,而阳市这边还要从零开始进行招商引资,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很难说。

“要不换个地?”

姜远山笑眯眯的看着罗阳。

“爸,只能想想,真要换个地,除非我们两家都搬去魔都。”

罗阳苦笑着道:“否则市里的情面怎么也推不掉的,我还好一点,而您的根基产业都在老家”

“哈哈哈”

姜远山听了罗阳的话之后哈哈大笑起来。

“其实这几年我也一直在考虑,尤其是开始运作远帆电动车上市开始后。”

老姜按灭手里的烟头,重新倒了一杯茶之后继续道:“未来的远帆集团旗下,可能会有两到三家上市企业,尤其电池产业这一块,会分化出无人机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瓶车动力电池”

“远远不止。”

罗阳搭了一句道:“未来能源电力化,这是一个必然趋势,几乎所有动力领域都可以成为市场。”

“哈哈,被你这么一说,我都要膨胀了。”

姜远山轻微摇了摇头,没有沿着这个方向展开说下去,而是回到自己之前的话题上。

“搬迁一些研发机构甚至是总部出去,也将成为必然。”

姜远山肯定的道:“因为就像你说的那样,阳市能级太小,留不住尖端人才,偏偏高新产业需要的就是大量高端人才,两者矛盾几乎不可调节,我只能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而妥协。”

按照他的意思,未来的远帆集团必然拆分出一些产业来,这些产业将会搬到魔都去。

“这很正常,当一家企业壮大到一定程度,裂变会成为必然,尤其是生产型企业。”

就像罗阳记忆里的华为,未来在全国打造了多少个产业园区,甚至因为布局的需要,不少研发机构都设置到了海外。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推进一直在喊,也处于缓步推进中,但是到罗阳遭遇泥头车之前,也是没有看到实质性的进展,未来超级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会进一步扩大,中小型城市的人才会出现断档现象.

在罗阳记忆里,有一次去浙省考察项目,当地一个高官领导就直白的表达过一段言论。

“土地、税收、资金扶持.想要什么顶格优惠,我们都给,甚至可以为引进企业的高端人才发房子!”

当时房地产行业已经开始没落,罗阳是作为地产公司代建方出席的考察会,主角其实是国内一家大型制造业企业,该企业的副总当场就询问领导,为什么要给这么大力度的优惠?

高官领导当时说了一番很有见地的言论。

罗阳一度怀疑过,但是当他偶然一次看到出生人口的时候,陷入沉思。

七零后、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每年出生的人口都是千万级别,多的年份高达1800万以上,少一点的也有1300万左右,但是到了他重生前的那几年,只剩下800多万!

人口红利时代真的要过去了。

“爸,其实咱们把生产基地放在阳市,是件对得起老家的好事!”

脑子里过完一些记忆碎片后,罗阳主动开口道:“哪怕到时候问市里多要几块地,咱们给高工技术人员送房子都行,让他们一家人都搬到阳市来生活,甚至入籍,不夸张的说,咱们这么做,为市里引进几千甚至上万人口都有可能。”

“嗯?”

姜远山一时间没能理解女婿话里的逻辑,疑惑的看了他一眼。

“因为投资的原因,我们公司做了好几份市场调研报告,里面都提到一件事,阳市人口一直在一百万左右晃动,连续好多年没有大的变动,倒是外来务工人员,从几万变成最近几年的十几万。”

罗阳看出了老丈人的疑问,解释道:“但是这些数据里看不到一个隐形的流失,就拿我这一届来说,咱们市里考取本科的大学生差不多有七千多人,毕业后回阳市的,女孩居多一点,普通本科和三本的多一点,重点本科以及211、985大学的,除了回来考公的,大部分都留在了金陵、锡市、姑苏、魔都、杭城.”

姜远山若有所思。

“也就是说,每一年,咱们市里最优秀的那一拨年轻人,都去了别的城市定居。”

罗阳耸了耸肩膀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些985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哪怕想回家就业,在老家都找不到月薪几万的工作,让他们怎么回来?”

“你的意思是”

姜远山试着理解道:“通过高新产业在老家的投资,吸引一批高技术人才来阳市定居,甚至吸引一批想回老家却因为找不到高薪工作的本地年轻优秀人才?”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罗阳再次递了一根烟给姜远山,凑火点燃后继续道:“爸,别说中西部地区了,就算是咱们阳市,这几年因为城市化进程,好多乡镇都已经空心化了,很多村里连年轻人都不怎么看得到。”

“还别说,真有这个现象。”

姜远山颇有感触的道:“我记得自己年轻的时候,乡里都有电影院,一到逢年过节的,门口挤满了年轻人,热闹的很,现在回乡下老家看看,电影院都没有了,年轻人更是少见”

“都住到城里来了呗,要不是就是大一点的镇里。”

罗阳笑着道:“即便是在乡镇的大企业里上班,下班后也是开车回城里住,丈母娘经济决定了年轻人要来城镇里买商品房,爸,你看着吧,接下来几年里,咱们市区的商品房开发会吓人的很,包括房价,翻跟头往上涨!”

“丈母娘经济?”

听到这个名词,姜远山哈哈笑了起来。

“你妈可没做要求啊。”

老姜笑眯眯的说:“当初我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吃晚饭,你妈还提起过,建议你们婚后和我们住在一起。”

额.

这应该是在大二以前吧?

那时候罗阳家里经济状况一般,至少在老姜眼里很一般,有这样的想法也很正常。

开过玩笑,姜远山又好奇的多问了一句:“你这是打算在老家搞地产开发?”

“嗯,有这个打算。”

罗阳也不隐瞒自家老丈人:“这一波地产行情之后,必然迎来低谷期,届时我会趁地价便宜的时候吃下几块地,在正常建设周期后,迎来地产狂欢的最后一波,这钱给外来公司赚也是赚,给我自己赚也是赚,为什么不参与分一杯羹呢?”

姜远山砸了砸嘴,好半晌之后才道:“利润空间很大?”

“咱们市区现在平均房价还不到3000一平米,我预计五六年之后能超过20000一平米,您说里面利润大不大?”

罗阳冲老姜眨了眨眼睛:“爸,要不要带你一起赚点?”、

好家伙,按照这个涨法,一年涨两三千一平米?

姜远山感到深深的怀疑。

但是女婿一副淡定的表情,又让他觉得有那么一丝可能,毕竟他在这方面的能力很强,曾经大二期间兼职,就让魔都地产公司给出百万年薪,这方面等于半个权威了。

“你不会是没钱,所以拉着我一起吧?”

老姜也不是这么好忽悠的,笑眯眯的看着罗阳道:“按照你的说法,低谷期也就在两三年后到来,届时咱们正好要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你的大部分闲置资金都要进去,哪还有大量的资金来搞房地产开发?”

“爸,你这是小瞧我了不是?”

罗阳一点都不慌。

他也笑眯眯的道:“谁搞开发还用自己的钱啊,用杠杆啊,启动资金也就几个亿,拿到土地就往银行做抵押,把大部分钱套出来继续使用真金白银的砸自己的几十、上百亿下去的房企有,但那些都是千亿级别的大企业了。”

“你就不怕资金链断裂?”

“我身后这么大产业,又是您的女婿,在阳市,谁会怀疑我资金链断裂啊?”

罗阳笑的更欢了:“房地产只是我的业余产业而已,缺个几亿资金,只要我张嘴,哪家银行不得赶着上门送钱给我?”

姜远山乐的仰头笑起来,顺带靠到了太师椅的椅背上。

“之前说你不搞互联网、金融、电子产品可惜了,现在想想,你最擅长的还是房地产,是吧?”

“生不逢时啊.”

罗阳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叹气道:“要是早上十几、二十年,我肯定做房地产,搞一家万亿级别的房企出来,顺带养出一批现金奶牛,这几年里也不用创业,拿着大笔资金投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产业”

“哈哈哈”

姜远山再次哈哈大笑起来。

他边笑边抽着烟道:“可是你想过一件事没有?”

“嗯?”

罗阳不解的看着老丈人。

“我现在就羡慕你的年轻!”

姜远山瞬间化作文艺青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诶,爸,你这是在怀念和祭奠自己的青春?”

姜帆连门都没敲就走了进来,正好听到自家老爸的感慨:“没有打扰你们俩怀念自己的白月光吧?”

她手里拿着一份资料,坐在了罗阳边上。

歪着头,看看老爸,看看老公。

眼睫毛飞快的眨着。

为了解放老丈人,罗阳不得不先开口:“我的白月光不就是你吗?”

“哦我是你的白月光。”

姜帆眼神里透着狡黠之色:“那谁是你的朱砂痣呢?”

姜远山目光里露出促狭的味道,看着女婿,似乎也想知道他会怎么回答。

“等到四十岁的你,水桶腰,一百五十斤,每天说话唠叨超过我妈妈的时候,你就成了我的朱砂痣。”

罗阳也眨了眨眼睛,可惜睫毛没有姜帆长。

“噗呲!”

老姜想象一下自己女儿四十岁时候的这个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音。

“要死啊你!”

姜帆大囧,手里还抓着文件呢,就开始动手。

一边打人一边道:“我永远不可能水桶腰,更不可能胖到一百五十斤,还有,罗阳你完蛋了,待会儿我就打电话给妈妈,把你说的话告诉她!”

“诶,诶,诶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罗阳一边躲闪一边道:“还有,美女,请你保持优雅。”

姜远山赶紧起身,因为他已经嗅到了狗粮的味道,趁着现在才开始,先离开再说。

于是办公室里只剩下小两口的“打闹”声

年轻,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