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 第535章 我们真的老了吗?

罗阳是按照9个人的标准来安排招待的,实际上最后连他自己在内,只到了6个人。

这6个人里还要算上自家岳父姜远山。

很正常的现象,哪怕是商会会长南鸿彬组局,也经常会有两三个人到不了的情况发生,何况是远在阳市的名誉会长姜远山发出的邀请呢。

倒是陈黎阳,特意在饭局开始前解释了一下。

常务副会长另外有饭局,是为了自己生意上的事情,另外一个副会长去羊城办事。

还有一个荣誉副会长去了米国,据说是要凑满绿卡规定每年居住的时间,这位基本上是每年上下半年各去住上几个月。

所以今晚到场了会长南鸿彬,副会长张奇峰、一个荣誉副会长段思源,秘书长陈黎阳,加上姜远山和罗阳翁婿俩,一共6个人。

所有人的财富和影响力,直接和本人在商会里的地位挂钩。

比如会长南鸿彬,名下就有一家上市的化工集团,资产超过130亿,而且这130亿是被胡润财富榜认证过的。

又比如副会长张奇峰,原本家里是做电缆生意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转到铜期货市场上去了,家族里一大半产业走上了金融化的路子,老底子的实体厂家,还在阳市,规模已经缩小了很多。

也正是在老家有产业这个原因,他和姜远山比较熟悉。

另一个荣誉副会长段思源就差很多了,早年间是个桩基老板,最多的时候,据说名下有三十几台桩基,而且还是95年左右的时候,当时的确有钱。

这个段思源也是个有福气的人。

当时他的业务大多在魔都,相当一部分项目做完之后,尾款结算被甲方抵消了。

偏偏他自己也是个喜欢屯房子的人,赚到钱了就买上一两套,当时魔都包括浦东在内,很多地方的房价也就三四千一平米,市区差不多也只有六七千的样子。

十几年下来,光是在魔都的房产,就不少于五十套。

至于秘书长陈黎阳,原本是一家大学的副教授,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慢慢脱离了教育一线岗位,半脱产的做起了生意,结识南鸿彬后,被他挖来担任了商会的秘书长。

一圈了解下来之后,罗阳觉得自己想要借助商会人脉去结识高校关系,大概率要靠陈黎阳帮忙了。

别看他现在自己没什么产业,但是借助商会这个平台,以他八面玲珑的高情商,这些年在外面结交的人脉关系已经相当丰厚,甚至一些副会长都比不过他。

“小罗也算个异数了,咱们阳市从来做生意的,多少受到老家产业的影响,但是你却别出一格,搞起了无人机产业,还跨行做起了奶茶行业,加上影视投资、白酒等生意要不是老姜介绍,我们完全不敢相信啊!”

南鸿彬这话还真没说错,从阳市走出来的老板,生意大多和老家优势产业相关,这源于九十年代初期改制,当时一批乡镇企业被承包以后,沿着原来的老路进一步发展,可不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继承嘛。

这也是常态,全国不止阳市,茅台镇出了一家茅台酒厂,但远远不止一家酒厂,灌南做起了情趣内衣,最后变成情趣之都,需要多少企业才能撑起这个名声?

但是罗阳现在布局的产业,和老家基础产业几乎完全不搭边,也难怪南鸿彬他们会觉得奇怪。

“以前没接触过商业,高中毕业后就来了魔都读书,接触的都是大城市的新式商业思维,所以在创业之初,思路跟着环境走,是偶然,也是必然。”

有所求,必然放低姿态,罗阳这会儿表现的很谦逊。

“所以刚才老张和小陈说的对,商会要引入新鲜血液,多一些年轻人,也好改变我们陈旧的商业思维。”

南鸿彬笑着道:“就比如化工产业,当初阳市整个产业集群搞的多红火,但是随着政策的变化,不得不迁移出来,我也也就是幸运,在变化来临之前做了一些改变,走上了开发高端产品的道路,但是这两年开始,又觉得有些吃力了”

酒过三巡后,初开始的陌生感也消除不少,大家聊天更加随意了起来。

“是啊,现在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化工企业要么往产业链上游走,要么转型,继续走传统的道路除非愿意把厂子搬到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去,而且还得像老鼠一样躲藏排放。”

陈黎阳这时候接话道:“像南会长这样,不停地在新产品研发上投入资金,也就是为了今后产业道路走的更顺畅.”

“化工产业短时间里还是不会消失的,因为石化的产业链条太长了,小到一件塑料,咱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大到飞机,汽车的材料,都离不开化工。”

罗阳看得到后面,说话也有自信:“接下来精细化工是一条路,走产业升级,转型半导体也是一条路。”

南鸿彬本来还不怎么在意,只是出于礼貌的听罗阳发表一下建议。

一家上市公司,难道会缺战略思路引导吗?

他家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始转向精细化工了,罗阳现在才提出来,颇有些放马后炮的味道在里面了。

哪怕后半句提到了半导体这个字眼,他也只是浅浅一笑,心里没当回事。

反倒是姜远山,他太了解自家女婿了,好多次都是这样,聊着聊着,就冒出一个新的观点来,然后往深了探讨,会发现很贴合当下以及未来几年的趋势,大有搞头。

所以在别人都没认真关注的时候,他插了一句话:“南会长是搞化工的,怎么又和半导体搭上关系了?”

“还真有关系。”

罗阳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里面的关联,而是顺带说起了半导体产业。

“爸,未来几年是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风口,这个已经算是从高层到商界以及金融圈子的普遍共识。”

翁婿之间一问一答的配合着道:“移动互联网最基础的平台载体就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离不开一样关键的东西,那就是芯片,其实不管是智能手机还是电脑,或者其他智能化高科技产品,都会离不开芯片这个东西。”

额.

大家聊的是化工吧,怎么跑到智能手机和芯片上去了?

“芯片就是半导体产业技术结晶的高端体现,这玩意,在未来十几年里,会很重要,很重要。”

说到这里的时候,罗阳砸了砸嘴,对着姜远山道:“包括将来新能源汽车,一辆电动新能源汽车里面要使用到的芯片,可能要数以百计、千计.”

其实突然转向新能源汽车,就表示罗阳突然没了兴趣,想要草草结束这个话题了。

南鸿彬不想听,他还不想说呢。

但是姜远山不这么想,因为他比罗阳更了解南鸿彬对于这个商会的影响力,自家女婿想要借用到商会的关系,必然离不开他这个会长的支持。

“照你这么说,芯片产业在未来的确很重要。”

他引导罗阳道:“但是这和化工有什么关系呢?”

啧,非得说吗?

罗阳看到自家老丈人的眼神后,只能放下准备夹菜的筷子。

他只好继续道:“芯片制造的珍格格产业链很长,绝大部分环节,现在国内都没有生产的技术,既有缺乏研发投入资金的原因,也有技术难度比较大的原因,总之就是很难,但是在芯片制造末端有个环节,叫芯片封装,里面就涉及到纳米级化工原料,我想这也是南会长家里企业可以考虑涉及的部分。”

餐桌上猛的安静了下来。

“按照相关统计机构的调研,未来的芯片产业将会是一个几万亿米元的行业,哪怕是末端的芯片封装,市场前景也非常的可观。”

罗阳在一片安静中继续:“而且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企业能做这道技术环节。”

“因为很难,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

原本不在意的南鸿彬突然开口了,他皱眉看着罗阳道:“小罗,芯片封装这项技术是不是只有少数国家掌握?”

“南会长,除了最上游的原材料环节之外,这道生产环节算是芯片整个产业链里最简单的了。”

罗阳笑着道:“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产业转移,现在日韩都能做,想学的的话,应该也不难南会长有时间可以去了解一下,看看有没有兴趣介入。”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又忍不住插了一句解释。

“在芯片上布满电子元器件后,需要喷涂上一层纳米级化工原料,然后用特殊工艺进行封装。”

“纳米级化工原料”

南鸿彬这时候满脑子还是化工原料,没有想到连封装一起做。

罗阳也没急着提醒。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因为他知道,只要南鸿彬有心去了解,一家上市公司的战略部门肯定会建议连封装一起做掉的。

压根就不需要他强调。

“果然还是需要年轻人的思维!”

南鸿彬开口打破了酒桌上安静的气氛,这次是比较认真的夸赞罗阳了。

他举起酒杯道:“小罗啊,谢谢你帮我打开思路,回头我一定找机会好好了解一下这个产业,说不定后面还要找你聊聊,多听取一些建议,来,我先敬你一杯酒。”

这杯酒,一下子把气氛又带了起来。

“老姜啊,你挑女婿的眼光绝对是一等一的!”

敬完罗阳后,南鸿彬又添满面前的小酒盅,举杯对着姜远山道:“今天是介绍小罗就加入商会的聚餐,你这个老丈人加引荐人是不是也要喝一杯啊?”

大概是心情不错,这杯喝完,他又以商会增添了新鲜血液为由,带动所有人喝了一杯。

原本不怎么喝的动的白酒,一下子变得受欢迎起来。

“小罗啊,你不是开奶茶店的吗,我家老三现在搞投资,要是缺资金,可以找他聊聊。”

张奇峰坐在罗阳的旁边,在罗阳端杯敬酒的时候,满脸笑容的向他建议道:“他那个圈子,流动资金还是蛮多的,只要项目好,几百万、上千万的直接就投进去了,连利息都不要.”

额.

罗阳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复他。

酒盅倒是端起来了,只能笑着道:“奶茶店铺的扩张暂时倒不缺钱,倒是无人机产业这块,现在缺发展资金,不过我不想把股权让出去,所以最近在和银行谈贷款的事情。”

坐在他另一边的姜远山听到了贷款两个字,诧异的转头询问:“你现在还缺钱,不是已经和红杉资本谈了融资嘛,罗生堂里的现金流放在账上干嘛不动?”

老姜脑子转的飞快。

上次罗阳回去后就和他提起过柠檬CC融资的事情,现在听女婿的话音,似乎融资已经搞定了,所以更奇怪了。

柠檬CC账上趴着这么多盈余不用,等到融资让出股权后,这些资金不是平白无故的损失掉一部分嘛?

“柠檬CC账上的钱在去年底大部分就抽到罗生堂账上了,融资主体是柠檬CC,不影响公司的利润部分.而且这部分钱我另外有用处。”

罗阳一直想着购买总部大楼的事情,罗生堂账上的钱就是给这件事预备的。

只是现在这个环境,他没有明说。

“诶?”

陈黎阳虽然隔了一张位置,但是耳朵里似乎听到了熟悉的名字。

“罗总,刚才你提到从红杉资本融资了?”

“是啊,上周魔都不是有个投资人酒会嘛,我在酒会上和沈南鹏聊了聊,谈妥了投资的事情。”

罗阳侧身转向陈黎阳,给了他一个简略的答案。

“红杉资本看中了你的奶茶产业?”

陈黎阳有点不敢置信的问道:“他们投了多少钱啊?”

对于这个问题,姜远山也好奇,罗阳上周回去就没提到具体细节。

所以他也看向了自家女婿。

“柠檬CC让出10%的股份,融资4.2个亿。”

对于没有谈到预期中的50个亿,罗阳觉得有点难以启齿,主要是过不了自己心理关,总觉得有点失败。

但是,在他看来有点失败的数字,却像深水炸弹一样炸翻了全场。

“你那个柠檬CC就值42个亿了?”

姜远山微微张大了嘴巴:“就一个奶茶品牌,不包括奈雪?”

“奈雪更值钱,暂时不想动它。”

罗阳摇了摇头道:“倒是柠檬CC,差不多做到估值100亿左右就找个下家卖掉,手里多掌握一点现金。”

尼玛,这翁婿俩说的是人话吗?

一个奶茶品牌价值42个亿?

做到100亿就卖掉

更值钱的奈雪暂时不想动?

你大学还没毕业好吧!

会长南鸿彬家搞化工起家,前前后后忙了二十几年了,好不容易把公司搞上市,家族资产抬升到130个亿,而你轻轻松松搞了两个奶茶品牌,几年时间里就让资产和会长家齐平了?

我们真的老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