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重生三国之天朝威武 > 正文 第九百七十五章 准备阅兵

重生三国之天朝威武 正文 第九百七十五章 准备阅兵

作者:浪子边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10:33:30 来源:蚂蚁文学

如此可见,张超对于迁都之事的看重与小心谨慎的态度。

决定迁都了,由晋阳城前往洛阳城的官道上开始变得热闹了起来,每一天都可以看到大批的人与物在其中行走,也好在之前在修路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一点,所以虽然繁忙,但还不至于出现什么混乱的场面。

张超将迁都的圣旨下达之后,就开始招募新兵,进行训练。

随着地盘的越来越大,需要用来守卫国土的军队自然也是越来越多。虽然军队太过庞大,国费的开支也会随之加大,可是没有办法。在当时通讯落后的时代,想要守住国土,不让别人生出窥伺之心,那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就是必须之事了。

张超并没有去想在增加什么军团,毕竟如今的天朝军队数量也算是不少了,所以,征兵为的就是巩固原军团的实力而己。像是之前一军团、六军团等打的都仅仅只是剩下了一个番号而己,很多原本一万人的整装师如今所剩之人不到一千,是急需要补充的,不然一旦发生不可知的事情,那就会变得危险起来。

国家迁都,招募新兵,提供粮草与军备支持北方正在进行的大战,这都是天朝必须要做的事情。

对于这三件大事,张超将权力完全交到了郭嘉与鲁肃两位的手中。做为朝中一品大员的存在,他们本就是为张超分担所用。

只是因为涉及到的事情太多,张超就算是想完全放权也不能,时不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出面才能够解决,以至于他想在皇宫中多陪陪夫人与孩子的时间都不是很多。

时间就这样在忙碌之中渡过,转眼大半年过去,时间到了二一六年八月,天朝十四年,北方之战终于接近尾声。在赵云军团长带着数个天朝军团近两年的打击之下,罗斯国终于支撑不住,兵败大罗斯城前,继任国王阿纳托利战死。

阿纳托利的死亡,预示着罗斯国在无法集权于一人,内忧之外在加上天朝这个外患,很多聪明人开始考虑后路。而此刻赵云又听取了军师法正的建议,用金钱开道,收买人心,一时间不少人动了投诚之心,战争的天平更加的倾斜了起来。

实际上,当赵云军团长将大败罗斯国的消息传来时,做为皇上的张超一点也不意外。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对罗斯国开战之后,天朝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所投的兵力数量与军队自不必说了,单就说在粮草和军资方面,天朝的国库就拿出了至少一千五百万两白银,这几乎是国库储备的五分之三了。倘若不是因为先拿下了小倭国,从那里掠夺了不少的金银,怕是国库里都要没有银子了。

投入了这么多的金钱,这一仗再打不胜,那赵云就不是有功,而是有罪了。好在战争终还是结束了,且传来的消息,说是仅从大罗斯城国库中拿到的银两就近一千两百万,这也是因为罗斯国连年开战的原因,若不然只会更多。

况且这不过是刚刚开始,接下来在其它的附近城市库房内还是有不少的好东西的,相信补足之前的花费一定没

有问题,弄好了,还可以赚上不少的吧。

北方的战事终了,虽然接下来赵云还会带着一些军团继续平定战事,并还会扩大战果,攻取下乌克兰与哈萨克等附近国家,但这些人终不像是罗斯国这般底蕴强大,在加上乌克兰本早就反水,投靠了天朝,那接下来这些战争的结果似己是注定,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的话,那胜利者终是他们。

大罗斯城攻下之后,太史慈的三军团、徐晃的五军团分别撤了回来,如此一来,张超终于可以将目光放在西域这片土地上。

近一年的时间,一军团、六军团的兵力己经补足。在张超十几二十年前就强调以人为本的国策之下,天朝现在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口了。在加上这些年征战四方,不仅开拓了大片的土地,同时也掠夺了不少的人口,在这样的基础上,不过就是征几十万新兵而己,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一年前,张超差一点就被堵在西域之中无法东归。亏得郭嘉带着张家重骑与陷阵营死死守住防线,这才让他们重新杀了回来。而事到如今,陷阵营的建制还没有完全恢复呢,现在即然北方战事到了后期,他也是应该腾出手来解决西域的问题了。

为此,当三军团和五军团刚回到晋阳城之后,就直接被张超派往了玉门关外,同时前去的还有己经完成了满编建制的一军团的六军团。

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太子张天就己经对西域动手了,首先的攻击目标就是乌孙国。

事情的起因依然还是由小宛国国主汤金起的事,他有意的去惹怒邻国乌孙,在边境上有意图的发起摩擦,终引得乌孙国主元朗大怒,出兵将小宛国派出挑衅的三千兵马全歼。

以这件事情为由,汤金国主向天朝太子求援,以被欺负为名,要天朝帮其主持公道。

早就做好了战斗准备的张天,等的就是这个时刻,当下就命令先锋军团长吕布带兵前往,当下五十万大军进入到了小宛国国土之中。

被天朝突然而至的大军所吓到,乌孙国主元朗急派大臣前往谈判,并愿意为此付出十万匹乌孙健马的代价。

只是吕布看中的可是乌孙国内所有的战马,又岂会因为这十万匹而停止进攻的步伐呢?

谈判注定是没有什么结果的,吕布也带着先锋军团在小宛国的兵马配合之下向着乌孙国发起了攻击。

乌孙国虽然也算是西域强国之一,但经历了之前的战争后,全国现在的总兵马也不过二十余万而己,又怎么可能会是先锋军团的对手。无奈之下,只得向附近国家求援。

元朗的求援引得了大宛国主裴都的重视,唇亡齿寒之下,他派兵十五万欲抄先锋军团的后路。

十五万大军是派了出去,但谁曾想先锋军团早有准备,在军师庞统的筹划之下,先锋军团的主力根本就没有真正向乌孙国出兵,等的就是大宛国派兵呢。

当大宛国十五万大军入了包围圈之后,先锋军团主力尽出,一场漂亮的歼灭战下,大

宛国逃回去的连三万人都不到。

这一战,当即震惊了其它的西域国家。原本也不想看着天朝强大起来的西域各国变得老实了很多。他们可不想学大宛国一样,偷鸡不成蚀把米,反军队反葬送在那里。

各有各的心思之下,天朝大军在攻打起乌孙国来,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掣肘,一月时间,攻占了乌孙国三分之二的领土。

这也等于是开启了重征西域的新篇章。

将征战西域的事情交给了太子张天负责,张超就将精力放在了迁都和阅兵的事情上来。

迁都的事情己经开始进行了,需要张超本人操心的事情并不多。相比之下,倒是阅兵的事情更让他不得不费心尽力。

关于“阅兵”的最早记载,要追溯到很多年前的涂山会盟了。

《淮南子·原道训》中就说,从前,夏部落的首领鲧建造了很高的城墙来保卫自己,大家都想离开他,其他部落对夏虎视眈眈。后来禹当了首领,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把财产分给大家,毁掉了兵器,用道德来教导人民。于是大家都各尽其职,别的部落也愿意来归附。禹在涂山邀请诸侯会盟。

据说,在大会上,禹手下的人手持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表示对南方部落首领的隆重欢迎。而前来会盟的氏族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器和丝绸一类的贵重物品,表示对禹的臣服。

涂山会盟中,尽管禹没有发一兵一卒,但他的武力展示足以威慑诸侯,从而"化干戈为玉帛"。禹的行为,实际上也就是"阅兵"的雏形。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大规模的"观兵",同时宣称伐纣,要替天行道。此后,武王亲率大军,东渡孟津,与商朝军队决战于牧野,重挫殷纣王主力部队,奠定了周朝立国的基础。

从这可以看出,此时,“观兵”作为一种检阅部队、震慑百姓或敌人的军事手段,已经开始被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而所谓的“观兵”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阅兵”。 阅兵是一种体现国力的方式,更是一种震慑宵小的心理压力的一种手段。

张超正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告诉、告诫那些还蠢蠢欲动的假想敌们,天朝如今是何等的强大,想动心思前最好衡量一下你们自身的实力。

说起来,天朝阅兵并非是第一次了,曾经在张超刚成立天朝的时候就举办过一次,那一次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也因此引来了华夏其它势力们的警惕和敌对。

后来,因为一直处于征战之中,天朝在也没有时间举行阅兵式了。而这一次,借着迁都之机,又正逢天朝成立十五周年时,进行一次大而广范围内的阅兵,可谓正是时机了。

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