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守阴人 > 第五十二章 老宅

守阴人 第五十二章 老宅

作者:铆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捐赠仪式搞得很隆重,毕竟赵国刚也是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出席的人都是大老板级别。

孙有才也是西装革履,满面春光的跟在赵国刚身边,成了左膀右臂的样子。

胖子看的牙痒痒,骂了几句。

不得不说,这次最大的得利者,非孙有才莫属。

仪式期间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个参加仪式的老板看上了二毛,开价两百万让我卖给他。

我和李林都被吓了一跳,这才知道獒犬值钱,要不是二毛连咬了五个主人没人敢收养,救助站又养不起,恐怕还轮不到我手里。

李林跟我平复了下心情,自然是拒绝了。不过我盘算好了,要是以后穷了,就把二毛卖了!

捐赠仪式上,发言的老专家说棺木是西夏国时期的古物,然后说了一大堆我们听不懂的话。

仪式一结束,胖子就领着我们去博物馆找刚才发言的老者,他就是博物馆的沈馆长,跟胖子熟识。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见我和李林背着一个大包,想接过去帮我们放好,我和李林顿时紧张起来,紧紧的抱在怀里不松手,搞得工作人员都有些尴尬。

老馆长带着我们去看了下棺材,现在已经在清理中。老馆长看着棺材,一脸惋惜的说:“可惜了,里面的尸体不在,要不然研究的价值更大。”

胖子我们都摸了摸鼻子,要是他们开出一具老僵,恐怕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老馆长很有文化,知道我们的来意后,给我们详细的做了介绍。

五口棺材虽然都是中原制式,但根据棺材里面的刻字,应该是出自西夏王朝。西夏国是党项人建立,他们的开国皇帝元昊很有意思,有四个姓氏。

元昊有时候叫李元昊,有时姓赵,叫赵曩宵、赵保忠,有时还姓一个很奇怪的姓“嵬名”,名字更怪,叫“嵬名嵬理乌珠”。

沈馆长说李元昊的先祖复姓拓跋,名叫赤辞,是个党项贵族。公元七世纪的时候,拓跋赤辞带领手下部众投靠了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赐其国姓“李”,拓跋赤辞从此就成了李赤辞。

五代末、北宋初,诸侯割剧,原唐定节度使李继捧因家庭矛盾举家降宋,族弟李继迁也假意归顺,宋太宗赵匡义赐其兄弟俩姓“赵”,并分别赐名“保忠”、“保吉”。

后来李继迁设计出逃,取得与宋对峙的辽国支持,偏居西北一偶,被封西平王。李继迁死后,其子李德明继位,李德明即是元昊之父。

1031年,李德明病死,野心勃勃的李元昊继位西平王,1038年自立为帝,建立西夏。为了团结族人,他又改为党项族姓“嵬名”,自称“乌珠”(党项语中“天子”之意),加上他“又名曩宵,小字嵬理”,历史的早就下,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四姓的皇帝。

现在我们也没什么事,听着老专家说这些,感觉很有意思。

老专家讲完这段趣事,接着就说:“眼前这几口棺材,就是元昊时代的物件。”

胖子问道:“沈老,我们想知道的是这些棺材是何人所做,目的又是什么!”

沈专家说:“想知道这些,还需要等棺材清理出来,解读了棺壁上的文字才能知晓了。”

“多久?”胖子等着回去给他爷爷过生日,有些着急。

沈馆长说:“上面的文字多是西夏文,不过我已经向上面申请,让他们把掌中珠的副本给送来,估计半个月左右就可以破译出来。”

李林插嘴说:“那些文字,用珠子一照就能读出来?”

沈馆长呵呵一笑道:“小朋友,掌中珠不是珠子,它是一本西夏古籍,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字典,是番文和汉文的译本。”

我推了下李林,让他少问两句,免得丢人。

不过这掌中珠,按照正常人的理解,那肯定是想成珠子了。

胖子留了个电话给沈专家,让他到时候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沈专家也一口答应下来,出来的时候,我有些不放心的问:“胖哥,要是文字翻译出来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会不会吓到人?”

胖子翻了个白眼说:“他们接触到的不可思议的文字记载多了去了,只要不是亲自看见老僵山魈啥的,吓不到他们。”

出来的时候赵国刚已经走了,但他的司机还等着我们,邀请我们到家里聚聚。我心里挂念媳妇儿,就拒绝了,催着胖子送我们回去。

至于孙有才,攀上赵国刚后,基本就没见人影了,估计现在也是贵人多忘事。

我在城里给我娘买了几件衣服,一些农村里买不到的芝麻糊、核桃粉、藕粉什么的。最后想想给我爹买了几条十元一包的烟。

旱烟现在很少有人抽了,但我爹为了省钱供我念书,平时舍不得抽卷烟,要等嘴馋了,才会撕一包,省着能抽上个把月。

十块钱的烟在城里算不上好烟,但比起我爹那两块钱的来说,已经很好了,放在农村也算上档次。

李林除了买吃的,还买了一大堆的玩具和一辆自行车。我看着眼馋,最后一咬牙,买了一辆自行车。

村里不通车路,但牛车走的路,自行车还是很方便。

胖子说开车累,我们到县城又歇了一晚,第二天中午把我们送到村外。他忙着回去,而且说两个月都估计出不来,棺材的事他得到沈馆长的通知,会想办法提前告诉我们。

我们带的东西多,自行车也不会骑,没办法,只能让李林守着,我先回去,然后让我爹赶牛车来拉。

媳妇儿就像知道我要回来一样,俏生生的等在大门口,见到她没事,我也就放心了,现在她迷迷的,也不知道要黑牌,我也没着急给她。

正好我爹在家,我说李林还在守着东西,我爹没吭声,起身就去套牛车。

出门的时候我媳妇儿一直跟着,哄她在家里都不行,我担心她到路上又不肯走路就没跟着去,带着她到李林家门口等着。

等待的期间,范家的大爷放牛回来,我正想跟他打招呼,结果他远远看到我和媳妇儿,像见了鬼一样,手里的木条猛抽老牛,把老牛都赶得撂了蹄子,折头就跑没影了。

我无奈的笑了笑,阴村的事现在没人提,但大家心里都很怕。只是这也没办法,只能以后少带媳妇儿出来。

差不多一个多小时,我爹和李林回来,帮李林搬完东西,我把二毛留在李林家,我怕没盯住的时候,它会咬媳妇儿。毕竟胖子说了,媳妇儿很可能是妖怪。

等明天找根链子,再把它拴回来。

一回到家里,我爹下了牛车关好牛就说:“你和你媳妇就住在这里,我搬去老宅。你有时间,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

我娘听到我爹的话,从厨房里出来说道:“娃他爹,都是一家人,就不能好好的住在一起吗?”

我爹没理会我娘,收了几件衣服就走。他到大门口我才喊住他,把装烟的袋子递了过去,他没拒绝。

晚上吃过饭,我把钱袋子打开给我娘看,我娘一下就哭了,紧紧的搂着,一直说着:“我们家宁宁长大了。”

等我娘不哭了,我才说想盖个小楼。我娘抹了抹眼泪,高兴的说等她去跟我爹商量。

晚上我娘不让我和媳妇儿一起睡,让我单独住在耳房,第二天一大早李林就推着单车来找我,二毛也跟着来,门一开,它就钻了进来,绕着我转圈。

我担心它会咬媳妇儿,结果它只是摇尾巴嗅了嗅,没咬,但好像也不是很喜欢媳妇儿,很快就离得远远的。

我妈没见过那么大的狗,有些害怕的问我说:“这狗怎么这么大的个头,一顿得吃多少饭。”

狐仙儿的尸体少说也有十几公斤,它吃得只剩一张皮和肚杂,光吃米饭,那得一大锅才够了。

李林笑呵呵的说:“婶婶,这是獒,老值钱了,有人给两百万我们都没卖!而且它可以自己抓吃的,不用喂饭!”

我妈一个农村妇女,哪能相信一条狗值两百万,笑了笑,叮嘱我们找根链子拴着,别咬了人。

整个下午,李林跟我都在村头的斜坡上骑着单车往下冲,到了晚上,两人摔得鼻青脸肿,但也能歪歪扭扭的,勉强可以骑稳了。

二毛也抓了两只野兔,叼回来趴在路边吃着,在山里,确实也饿不到它。

学会骑车,李林和我都很兴奋,吃过饭又骑了半天,月色当头,我才不舍的和他分开回家。

到山腰的时候,看见老宅外的小路上有几盏手电光,直接进了老宅。

我有些困惑,这大晚上的,什么人还会上门找?

回到家,我洗了脚刷了牙,还坐着等了会。毕竟以前是我住在老宅里,大晚上的去人,怕是有人上门找我守灵。

但等了好一会都没人上门,难到不是找我?

我看了下,媳妇儿和我娘都睡了。于是悄悄套上鞋子,拿了支手电出门,直奔老宅。

到大门口躲着瞄了一眼,我爹在院子里烧了一堆火,除了他,火堆旁边还坐着三人。

看了几眼,我认出来是清水村的村长张四和陈家村的村长陈树青,另外两个都是青年人,应该是跟着他们来的。

他们四个像是在聊什么,喝了半杯茶的工夫,张四他们起身离开。我爹送他们出来,我急忙闪到旁边的柴垛下躲着。

到了门口,我爹还交代的说:“后天晚上你们记得带上东西来,把事给处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