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 第一卷 第13章 叛军来袭?

陈玄礼不愧是老将,反应十分敏捷。

“众将士休得惊慌!诸中郎将、郎将、校尉、旅帅速回本阵,各营即刻依令结阵乱!

骑军上马,控缰待命,弩兵上弦,其余诸兵种各赴其位,整戈待战!

亲兵团保护圣上和太子殿下速回馆驿!”一瞬间,陈玄礼就下发了几条命令。

李隆基虽然有些不安,却不失帝皇风度。他从容地朝老百姓拱拱手,在陈汉雄等人的护卫下,缓缓走向驿馆。

只听得一阵急促的步履声与甲胄相互碰撞所发出的金属声,左龙武卫将士快速调整阵型。号兵鼓足腮帮子吹响牛角,呜呜然的号声在夜空中盘旋,悠长而又惊心动魄,让人不由得神经紧绷。

“那些百姓该如何处置?”一个中郎将大声问道。

“还能怎样?即刻带上你的人,引领百姓进入军阵!”陈玄礼说道。

“大将军,这样太危险了!百姓们没见过这样的阵仗,要是骚乱起来,我们将阵脚大乱!”中郎将说道。

“这是我大唐的子民,难道要坐视他们惨遭叛军屠戮吗?”陈玄礼反问。

“这……”中郎将一时语塞。

“休要迟疑,执行命令!”陈玄礼大声喝道,白花花的胡子在火光中微微抖动。

“报!”就在龙武卫结阵时,探马来报。“大将军,叛军距此尚有十里,兵力多寡尚不明晰。”

“再探!”陈玄礼大声命令。

“是!”探马掉头就走。

不一会,又有一骑探马飞奔而来。“报!大将军,叛军已出动骑兵!其前锋距此只有五里!”

“骑兵多少?

“不到三百!”

“再探!”

“是!”

“王颖武!”陈玄礼高声喊道。

“在!”先前擒拿刺客的那个中郎将应声而出。

“给你两百骑兵,前出两里迎战!”陈玄礼命令道。

“遵命!”王颖武恭敬地拱手行礼,转身上马。

“等等!不要恋战!如遇叛军重步兵,速速退回!”陈玄礼清楚,轻骑兵打重步兵,简直就是送人头。

“遵命!”王颖武随即策马扬鞭,率领骑兵奔赴战地。

“速传江一龙和刘传世!”陈玄礼向身旁的传令兵下达指令。

不一会,一个郎将快步前来。

“江一龙,你即刻率领本部人马,再召集部分百姓,争分夺秒地挖掘壕沟,修筑壁垒!”陈玄礼的命令干脆果决。

“遵命!”江一龙转身离去。

转瞬之间,两千余名百姓在江一龙带领下有序走出军阵,奋力修筑战壕与壁垒。

这时,郎将刘传世匆匆赶来。“大将军,末将听候差遣!”

“仓促接敌,防御工事恐难完成。你速速将所有车辆集中起来,在阵前环绕排列成一圈。”陈玄礼命令道。

“所有车辆?包括圣上和太子的銮驾吗?”刘传世问道。

“你个蠢材!这也能问?”陈玄礼顿时怒目圆睁,大声呵斥。

刘传世赶紧赶忙一路小跑着去执行命令。

“报!”又一骑探马赶来。

“大将军,叛军人数不足一千,已在五里外止步,骑兵也已经退回。”

“甚好!快马传令,速召王颖武回营!”陈玄礼心中稍安,立刻下令。

“遵命!”探子顾不得擦一把汗,拨转马头,手中长鞭狠狠一挥,抽打在马背上,那战马吃痛,嘶鸣一声,撒蹄狂奔。

叛军人少,不敢发动袭击,陈玄礼稍稍松了口气。此时,他的额头上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一个亲兵双手捧上水袋,他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将水袋递还亲兵。

圣上和太子就在身后,他深知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判断,这只是叛军的前锋部队,等到明日大军赶到,必来扑营。

他必须迅速将情形禀告圣上。

“李开锋!”陈玄礼高声喊道。

一个中郎将应声而出。

“你在此盯着,若有任何情况,即刻前来禀报。我去面见圣上,将详情一一奏明。”

“遵命!”

安排好这一切军务,陈玄礼快步走入馆驿面圣。

馆驿内灯火通明,却弥漫着凝重压抑的气息。

李隆基和杨贵妃坐在胡椅上,神情疲惫。李亨及其他众人皆垂手而立,面容紧绷,眼神中透着不安。

众人都默默无言,灯火摇曳,气氛更显得紧张。

看着眼前的众人,李隆基眉头紧锁,思绪飘飞,脑海中不断盘旋着诸多疑惑。

前天才接到潼关失守的消息,昨天凌晨才离开长安城,叛军怎么来得这么快?这叛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按常理,即便长安不守,叛军也断无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赶到马嵬。

这到底是何缘由?难不成这叛军是从天而降?

又或者,安禄山那逆贼老谋深算,早已暗中在此收买一批人马,精心布下天罗地网,就等自己来投?可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倘若自己当时另择他路,那不就扑空了吗?

看着眉头紧锁的李隆基,李亨脸上时而阴,时而晴。

李俶,这次成不成就看你的了,他在心中暗暗祈祷着。

“陈大将军到!”门口小太监的声音打破了宁静。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门口,期待着陈玄礼能带来好消息。

“老臣见过圣上。”陈玄礼疾步走到李隆基面前,恭敬地施以大礼。

“别整这些繁文缛节了,都什么时候了!”李隆基急切地问,“外面什么情况?”

“启奏圣上,刚刚探马来报,叛军人数不足一千,现已在五里外止步,暂无进一步行动。老臣已经安排探马密切注视。”陈玄礼躬身答道。

听闻这消息,众人紧绷的神经顿时松弛了许多,纷纷长舒了一口气,压抑的氛围瞬间缓和了许多。

“但是,老臣以为,这只是叛军的前锋,其主力定然还在后边。如果老臣所料不错,最迟明天日中,叛军主力就可以赶到。”陈玄礼紧接着补充道。

话虽平静,却一石激起千重浪。

听了陈玄礼的话,众人刚刚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高力士在心里暗骂道:好你个陈玄礼,这一惊一乍的,吓死人可不偿命啊。

“三郎,韦相,陈大将军,你们怎么看?”李隆基思索了片刻,目光依次扫过众人,开口问道。

“老臣以为,应以守为上。”韦见素作为此时唯一的宰相,同时还是兵部尚书,抢先回答,“请圣上速发勤王诏令,命扶风郡、新平郡、汧阳郡、彭原郡等地发兵勤王。

我等在此坚守个五七天,想必勤王军队便能赶到,届时危局自解。”

“陈大将军,你怎么看?”李隆基转向陈玄礼。

“老臣以为,坚守无异于自投罗网。”陈玄礼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大胆!”高力士当即呵斥,觉得陈玄礼的话过于忤逆。

李隆基摆了摆手,示意他住嘴。

“为今之计,贼势不明。老臣以为,留小股人马断后,其他人等护卫圣上、贵妃和太子,立即到武功县城固守待援。

武功县城墙坚固,更利于坚守待援。”陈玄礼有条不紊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毕竟相较于这无险可守的马嵬驿,武功县有着更为坚固的城墙,在那里固守,胜算明显更大一些。

而且,也不一定非要在武功县等着。如果叛军没有追上来,也可以一路向西前往扶风郡。

“儿臣以为不妥。”李亨突然出声反对。

众人纷纷看向他,眼中满是疑惑,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何高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