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捡漏 > 0807 还有不少好东西

捡漏 0807 还有不少好东西

作者:金元宝本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剩下的不少建文通宝可是太珍稀了。

但凡是个人都知道朱棣跟他侄子朱允炆之间的事,为了掩盖那段历史,成功上位的朱棣下令所有一切关于朱允炆的痕迹。

其中就包括剥了建文帝的称号。

历史上仅仅有一个记录,说明建文帝当时是铸造过自己去钱币的。

发现这个钱币的人也是一个名人,那就是第一个发现了甲骨文的清末大家王懿荣。

他得到的那枚建文通宝跟洪武通宝和后面的永乐通宝款式完全一样。

后世的专家学者们曾经为了建文帝到底有没有铸造过属于他自己的钱币也是众说纷纭。

就像是很多大咖大佬对建文款器物的观点一样,都是模棱两可。

不过,这些都将成为历史。

金锋手里的这些建文通宝就是活活的证据。

这些都是建文帝曾经真实存在过的证据!

在经过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的励精图治和休养生息,到了朱允炆手里,大明朝的经济和人口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因此朱允炆的建文通宝的质量也比洪武通宝提高了好几个等级。

凝望着小小铜钱上面建文通宝四个楷书字,金锋轻轻的叹息。

这个朱允炆哪……

登基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登基后风光了一两年,就被打得自己的叔叔打得落花流水。

这个皇帝……原本就不应该他来做的。

他本应该是好好的做他的皇太孙,平稳过度十几年等到自己的老爹朱标接位做皇帝,然后才轮到自己。

结果,一场意外改变了一切。

老爹朱标伤寒重病,没熬过老子朱元璋,深爱朱标太子的朱元璋就把皇太孙朱允炆立为了接班人。

朱元璋一死,朱允炆匆匆登基,削藩的削藩,改革的改革,结果没半年功夫,朱棣就反了。

原本朱棣这个人是绝不可能成功的,结果偏偏又成功了,仅仅四年以后,朱允炆也就输了。

朱允炆是一个悲情人物,更是一个历史的反面教材。

更是一个牵动无数历史学家专家和亿万国人的传奇。

六百多年来,他到底死没死?没死又去了哪儿?

成为了神州史上的十大悬案!

还有野史中记载的,朱元璋料到朱棣必反,所以留给了朱允炆一批财宝作为复国基金,只要找到,就会富甲天下。更是令无数人神往。

这批复国基金金锋倒是没见着,不过,山洞皇宫里的东西,令金锋富甲天下,倒是不假。

因为,金锋在另外一间房间里,竟然发现了几件好东西。

洪武青花,洪武青花釉里红,还有建文款的青花瓷器。

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好东西。

在没得到苏麻离青之前,洪武、建文两个时期的青花瓷器都是青花花色发青,胎体厚重,跟元青花有着天壤之别。

金锋手里的这个云龙纹大盘子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青花的颜色明显发灰,非常的淡,看着就是青料颜料不达标的原因。

盘子后面刻着一行字,建文年制。

书写刻画相当的随意,这倒是符合那个时期瓷器的风格。

在建文之前的朱元璋时期,基本很难看到署名洪武年款的器物和物件。建文之后的朱棣永乐时期,倒是有一些带年款的器物,存世量很少。

建文款的瓷器早些年曾经出土过,毕竟人建文帝也是正儿八经的接班人,也是做了四年皇帝的。

虽说后面局势混乱,但在建文帝刚刚登基的那一两年,石头城这边朝政还是比较稳定的。

在这种情况下,瓷都不可能不烧造御瓷出来。

只不过后来被朱棣抹杀了。

只可惜,朱棣只能抹杀一时,抹杀不了一世。

他做梦都没想到过,六百多年后,随着金锋的到来,这段尘封历史的真相也就大白于天下。

放下这个大龙盘,金锋又将一个搁在地板上的梅瓶抄水洗了下,眼睛一下子收到极致。

不是因为这个梅瓶有多珍贵,而是这个梅瓶上的那条龙。

四十公分高的梅瓶器形非常的规整,梅瓶上的青花非常的淡,看着就跟洗得褪色的衣服一般。

但梅瓶上的那头龙却是凶得令人发指。

闭嘴龙!

五瓜!

龙身矫健,怒目扬眉吐,龙须飘散,威风到了极致。

霸气!

整头龙上透露出来的就是狂霸,气吞山河的狂暴,还有君临天下的威势。

龙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在历朝历代的器物上那是有着最鲜明的体现。

因为龙在当时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帝王。

所以,那个时期器物上的龙也是各有千秋。

就拿光绪时候青花上的龙来说,精气神全无,软塌塌的就像一条泥鳅,这是全行业里公认的事实。

再看康熙和乾隆时候的龙,完全秒了光绪龙几条高速公路还不止。

手里的这个梅瓶,金锋都不用上手摸釉面和看底足,只是扫了那龙一眼,就断定这个梅瓶,百分百的就是朱元璋时候的洪武龙纹梅瓶。

作为开国帝皇,又是驱除元蒙暴政的神州正统,他的气势从这头龙上就能看出端倪。

浑身充满了劲气,虽然仅仅是在器物上,却是能清楚地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威赫和狂暴。

右手拿着龙盘,左手拿着梅瓶,两两一比较,金锋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建文款的大龙盘上的龙跟洪武梅瓶上的龙又有很大的不同。

洪武龙是继往开来,飞龙在天,建文龙则是潜龙升渊,威猛有余却是后劲不足。

这样的气势气场常人还真的看不出来。

默默的把两件瓷器放在一边,金锋挨着挨着把这几间房间走完。

东西不少,要什么有什么。

从文房四宝到生活用具,还有不少的金银器物,木器漆器,幸运的还发现了几双保存完好的靴子,官服,

官服为三品,驼黄色暗花缎底、绣孔雀纹补服,盘领、右衽、宽袖,直径的花绸,面料为驼黄色八宝四合云纹暗花缎,五枚二飞经缎纹地,上织四合如意云主纹饰。

前胸和后背各缀一块边长39厘米见方的孔雀补子。补子用平纹绢作底,上绣两只上下对飞的孔雀,间饰如意云纹。

这套官服之所以保存这么完好,是因为箱子的原因,密封性十足。

这套官服也给了金锋一个大大的惊喜,从而也证明自己的推断。

那就是在这座山洞皇宫里,住的不仅仅是朱允炆一个人。

还有他的二十二位亡臣。

箱子里除了这套官服之外,还有一套僧衣,一套道服,同样保存得相当完好。

在这间房间里,金锋还发现了其他一些东西。

两份度牒,分别是道士和和尚的,签发人是明朝祠部牒。

度牒为皮纸刻板,虽然过了六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见,就连上面的祠部牒大红戳印都是崭崭新。

度牒上的名字是张永嘉,还注明了他的籍贯和庙号道观名号和地址。

张永嘉显然是假名,当年建文帝出逃,好几年功夫都是化装成和尚和道士隐匿山林之中,在那个没有路引和介绍信寸步难行的年代,度牒是唯一的保命符。

几个房间走完,金锋咧着嘴不住的笑,开心至极。

点上烟深吸一口,掂掂手里的一个刻着建文元年内库赤金五十两的大金锭很是惬意。

这地方的发现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不但没死,还跑到了这里做了逍遥废皇帝,而且,小日子似乎还过得不错。

这时候,戈力发声叫了金锋。

戈力的手里拿着一把生锈的刀不住的晃着,很是激动。

金锋面色一变,疾步跑到了南边的一处木屋内。

定眼一看,也是悚然动容。

满满一木屋的兵器。

“绣春刀!”

“柳叶刀!”

“御林军刀!”

见到这些东西,金锋怔立良久之后,不由得笑出声来。

最著名的绣春刀,那是锦衣卫的专属武器,留守卫、旗手卫等亲军都可以佩带,文武大臣扈从皇帝车驾时也会获赐绣春刀。

关于绣春刀的具体款式并没有具体的记录,明清两朝的档案里也是一笔带过。

六百多年来,人们也从来没见过绣春刀的出土和实物。甚至连一个刀柄都没发现。

\s*瓜 子小 说 网 首发更 新更q新更 快广 告少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