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捡漏 > 0536 残的

捡漏 0536 残的

作者:金元宝本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哥窑是宋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一。南宋时期,处州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在浙江龙泉各设一窑,烧造瓷器,生一之窑出品称哥窑,生二之窑出品称弟窑,弟窑也称龙泉窑。但哥窑窑址至今未发现,故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

哥窑以开片“金丝铁线”著称于世,所谓“金丝铁线”即黑色的大开片与黄色的小开片交错形成,纹片还有“鱼子纹”和“百圾碎”的俗称。釉色有粉青、灰青、月白、米黄诸色,由于胎骨为紫黑、铁黑,器口边缘釉薄及底足无釉之处露出胎骨的本色,犹如铁质,故称其为“紫口铁足”“聚沫攒珠”。

本件藏品是一件南宋哥窑双耳三足炉(见图),通高14.7厘米,口径11.1厘米,三足炉是仿西周青铜鼎式样烧制,炉两边对称竖双耳,唇口、鼓腹,腹径比口径大,炉体中间起阳线,底承三支管形足,足中空,足底黑色,即铁足。炉体满釉,釉色米黄,釉面布满金丝铁线,阳线上部开片较大,下部、足部开片较小,炉内底有铁褐色六处支钉痕。瓷釉的开片裂纹原是一种窑病,是胎体与釉面的膨胀系数不一致造成的瑕疵,但是珍珠就是瑕疵的产物。釉面的金丝铁线开片深受人们的追捧,于是南宋的窑工们刻意烧制这种裂纹效果,粗疏的黑色纹与细密的黄色纹同时交错,形成了金丝铁线的裂纹缺陷美,这就是哥窑区别于其他窑器的特征。

哥窑与宋代汝窑、官窑等不同,未见宋史记载,直至元代《至正直记》中有哥哥洞窑的记载,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出现了关于哥窑的论述,曹昭认为:哥窑有新旧之分。因为哥窑的开片受到人们的欣赏,故从南宋以后仿品不断,明成化(公元1465 1487年)和清乾隆(公元1736 1795年)的仿造品,最为神化相近,是当时有名的哥釉瓷器。

本件三足炉藏品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鉴定为:禁止出境的南宋哥窑瓷。虽然从尺寸上看,这件三足炉并不高大,但其造型隐隐透出一股神圣不可侵犯的霸气,气势雄伟,富有震撼力,而这种气势是后世一切仿品所不具备的。炉体内外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缩釉棕眼,釉面光滑莹润,叩之瓦声,带有一种熟旧温润感,是件传世不多、弥足珍贵的宋代哥窑艺术珍品。

4118852018-02-26 16:10:45:0周锋弥足珍贵的南宋哥窑三足炉2139鉴赏知识鉴赏知识

/enpproperty-->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