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捡漏 > 4353 多得伤心

捡漏 4353 多得伤心

作者:金元宝本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如果圣人万岁铜镜是李治或者李世民的,倒还说得过去。手一摊,又一翻,重达五六斤的大铜镜在空中翻了个转稳稳落回金锋手心,纹丝不动。

这一手功夫出来,周围人无不变色骇然。

要知道,金锋现在可只有一只手!

看完铜镜背后的铭文和纹饰,金锋沉思半响将铜镜交还黄冠养站在石棺前。

一眼下去,金锋顿时露出一抹异色。

在自己昏睡的十几个钟头里,罗挺黄冠养华麒焜带着一帮人已经将石棺清理干净,连根桑蚕丝都没落下。

一边听着众人的报告,金锋一边看起了开棺录像的回放。

石椁一共二十八块已经拆分完毕并且已经全部打包,石棺虽然小了不少,但依然由二十八块青石板组成。

专家组在准备开棺时候非常小心,在四周四角架起了四台摄像机器,石棺之上也放置了无人机摄像。

五方齐下,加上无数个嫡系护卫的人盯人的监视,王晓歆这才下令开棺。

石棺打开以后,里面的东西比石棺外的更加精美。不仅有纯金的金碗金壶,还有难得一见的唐朝金饼子。

石棺比石椁保护更加严密,丝质物品更是填满了大半个的石棺。

一层层清理下去,最重要的绢本画映入众人眼帘。当时无数人都轰动完了。

唐画!

唐字!

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唐画唐字更叫人激动振奋的东西。

诸如八十七神仙眷,诸如李白的亲笔真迹,这些的真伪都是存疑。但在这石棺里,那就是百分百的唐画和唐字。

石棺主人似乎也是一个高手,对书画的保存尤为精细细致。书画都被放置一个个密封封蜡的盒子中,外面还包裹了无数绢纸用来防潮。

在绢纸外层,还包裹了不少的巴蜀麻纸。

这是巴蜀的特产。当年唐玄宗和僖宗入蜀避难,巴蜀的制纸业也得到了飞速蓬勃发展。

巴蜀麻纸本就是皇家专用纸。唐末王公贵胄写诗作画,都花费重金从锦城购买蜀纸。

多层保护下,这些唐画唐字保存得非常完整。

罗挺黄冠养只是开了其中一个,当即吓得魂飞天外。

第一个大货就是颠覆历史的永不出境的绝世重宝!

大唐制书圣旨!

日期是在贞观十三年的九月初十五。那一年,白日星现,被袁天罡叹为如果是女子必为天子的武媚娘入宫。

唐太宗就下令叫袁天罡和李淳风查清楚白日星现原由。

于是师徒俩就写下了千古神书。

推背图!

制书上的内容就是唐太宗签字签名画押的圣旨。

在制书下方,有一个制可二字。

这个可字,原本是唐太宗的亲笔签名。但这份制书圣旨并不是原件。

唐太宗亲笔画押签了可字的原件在签发以后就回到门下省做为存档,也便某天唐太宗翻脸不认账说自己没下过这道圣旨。

即便是复刻的制书圣旨,但也是千古第一份。

活的!

全的!

完整无损的!

关于唐代圣旨出土物只有昭陵临川长公主李孟姜墓出土的册封制书。

那是石刻版本!

这是纸质版本!

天壤之别!

开场就是这么个颠覆历史的超级大货,罗挺一帮人激动得发疯。这时候王晓歆跳出来一把就将制书抢了过去交给自己的嫡系封存。接着下令两个老院士带着人继续清理。

越来越多的珍宝一件件出来,每一件都引发山呼海啸的震撼与激动。

唐代无论是书法还是画作,极少有署名。在唐代,印章文化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但同样的运用到书画上的几乎没有。

哪怕是到了宋代,也极少有人在字画上落款。落的,也是隐款。而盖章文化真正兴起还是从宋微宗那里开始。

虽然没有署名,也没有落款,但却是永不出境的镇国之宝。

一千三百多年的唐代字画那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完全无法想象。

多达数十件的字画让人目不暇接,不仅有山水,还有人物画像,更有一幅神仙图叫罗挺黄冠养华麒焜都疯了。

那画法那画工那布局那结构,不正是阎立本手笔吗?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唐高宗李治的亲笔书法也出来了。

当一叠手札被翻出来的时候,全场都沸腾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这可是大唐时候的亲笔信呀!

看完这些手札,黄冠养华麒焜一帮人全都疯了。

唐代手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空缺空白,出土物极少极少,哪怕是敦煌那里也是少之又少。

光是这厚厚的一叠手札,就足以震惊世界。

没错!

这些手札中,都是袁天罡和他的故人老友们的书信往来。

有大唐第一老狐狸房玄龄的,有李淳风的,有曾经在火井县任职的老友的,蜀道使詹俊赤的,有袁天罡发迹的引路人窦轨的,有高士廉的,还有来自龙虎山张家的。

窦轨是李渊重臣,初始受过袁天罡指点,后跟着李渊起兵成功,也成为了袁天罡的引路人。

龙虎山张家那时候是第十四代天师张慈正在位。他奉行的是遁世传箓,跟袁天罡出世而为的做法是两个极端。

其他手札里大部分都是跟袁天罡讨教前程运势,张慈正的手札中则婉拒了袁天罡邀请自己出山的建议。称之为时间还未到。

果不其然,等到了玄宗时期,龙虎山第十五代掌门人张高就被玄宗重用。

“命即京师置坛传箓,赐金帛,免租税!”

这些手札保存之完整,就跟新的一模一样。虽然只是薄薄的一张,却价值连城。

再往下清理,惊喜如钱塘大潮一浪接一浪打过来。

一本厚厚的手书,里面是一大摞的手稿。赫然是工尺谱!

当时罗挺只看了一眼嘴角哆嗦就软倒下去。

工尺谱,那是神州最早的乐谱!

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发明了乐谱,罗马人发明了五线谱,高卢鸡人发明了简谱,神州人发明了工尺谱、减字谱、律吕谱等!

而神州的工尺谱则是世界最早的乐谱。发明时间就是在唐朝。

遗憾的是神州并没有任何唐代乐谱保留下来。每一个从朝代的内乱和改朝换代的浩劫以及盗墓贼们的疯狂,纸质的东西,能保存下来的,寥若晨星。

东桑那里有不少唐代的真本原本乐谱。

在现代音乐这块上,神州的创造力确实已经落后东桑。但他们是怎么学去的,是个人都知晓。

最著名的《敦煌琵琶谱》,就藏在高卢鸡博物馆。

神州民间曾经发现很好的手抄唐朝乐谱。大多数都在宋代元代时候抄录的。

众多陪葬品中有一个晶莹剔透的烟盒大的水晶龟。龟腹中赫然装着两颗药丸。

一大堆共计十几个的纯金器具。每个器具中都放着存放千年之久的药材。

黄冠养将其中一个器具打开,正正看到里面放着的一堆药材,还么等到黄冠养辨明药材材质,那药材便自顷刻间化成灰灰。

曾经在马王堆里出了一个漆器的莲藕汤。其中莲藕尚存。只是在短短几分钟内,莲藕就变成了灰烬。

这些东西毫无疑问的都被王晓歆收缴锁进箱子。

清理继续,又有不少的好东西出来。铃铛,横笛,透光镜,香薰,算盘……

各种器物不计其数。

跟着战果继续扩大,《九天玄女六壬课》《五行相书》《易镜玄要》《三世相法》这些袁天罡所做的预测书、命书、相书也被起了出来。

其中的《九天玄女六壬课》那是命师们为之疯狂和着迷一本神书。但是,流传下来的书是残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