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捡漏 > 3328 三把火

捡漏 3328 三把火

作者:金元宝本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场静寂无声,无数大师大咖在这时候跟金锋对看的勇气都提不起来。

这时候金锋起身拿起电子笔又在显示屏上画了一条长长斜斜的线。

“南水北调,你们如果都嫌不够大的话,那么,我,再上加上一个西气东输!”

“但凡是有可能存在夏朝都城大城古迹遗址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担心的、顾忌的、不敢动的、都可以借用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的名义过去!”

“光明—正大、让你们挖!”

金锋曼声漫语就跟打雷似的,炸得一帮子老货肝颤魂抖,面色发白,呼吸急促,心跳骤停。

所有的人,所有的每一个人都被金锋这横空出世的惊世大手笔震得来无话可说。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这尼玛……这尼玛……

这三峡比起这两个项目来,那都是渣渣了啊!

用尽老货们所有毕生的词汇,都无法形容此时此刻老货们的心情!

他们的心里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字!

我操!

牛逼!

我操!

太牛逼了!

我操!

要日天!

我操……

无数人纷纷感慨无尽。

这才是神眼金的手笔呀。

不出手就不手。

一出手,就是惊天计划!

几分钟,天都城文保单位的头子代表天都城第一个在军令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金锋签字之后将军令状递给对方,冷冷说道:“二十四个小时内组织好人手。到你的地盘去战斗!”

对方重重点头,捧起这重逾千斤的军令状扭转身昂头挺胸回到座位。

接下来,三十多个地区外加院士组和大学组的老大们也排着队上前跟金锋签订了军令状。

这军令状,可不仅仅只是军令状,而且还是生死状!

“上面出了问题,我来扛。”

“下面出了问题,你们把自己把脑袋提过来见我。”

金锋的话在每个头子脑子里激荡,也激励着每个人的战欲,催发每个人心头的热血。

轮到彩云省蔡包子上来签字的时候,蔡包子毫不客气对着金锋叫道:“我们都去了打杆子扒资料了,你,你又准备干啥?”

这话出来,黄冠养刘良几个人顿时翻起了白眼,恨不得将蔡包子钉死在地上。

其他老货凸爆眼球,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个二逼蔡包子简直就是个老愣头青呀!

这话他妈的都敢问!?

你他妈也配问?

出人意料的,金锋却是半点没生气的样子,淡淡叫道:“我!?”

“我,我去找成吉思汗王城,你去不去?”

当即之下,所有人都脑子都炸了!

蔡包子眨巴眼不停的眨着,呆呆傻傻看着金锋,嘴里呐呐问道:“我想去,你带我不?”

“带!”

“带啊!”

金锋曼声说道:“只要你蔡包子能把夏朝遗迹挖出来。我一准儿带你去挖成吉思汗王城。”

蔡包子顿时咝了声,脖子缩成一团小声叫道:“那我挖不出来……”

金锋鹰视狼顾爆射而出,狞声叫道:“我也带你去!”

“让你死在那里。再给你评个烈士!”

“这辈子你就给铁木真守陵,别回来了!”

蔡包子傻傻乐着,嘿嘿嘿的抽了几声乌鸦似的干笑,签军令状的手的都在抖!

这回,估计要日塌了!

“还有谁想跟我一起去找成吉思汗王城的,先把夏朝遗址遗迹给我弄出来。”

“谁?想去寻找黄金城的,也先把夏朝遗址给我弄出来。”

“谁?想去挖金字塔的,还是先把夏朝遗址给我找出来!”

“我,神眼金,带你们名垂千古!”

“挖不出夏朝遗址,你们跟我一起,遗臭万年!”

金锋走马上任的第一天,连着放了三个大卫星。

三把火,引爆神州!

还沉浸在前两个大卫星中无法自拔的人们看见这最后一个炼狱级的任务,尽皆吓呆吓傻!

当天中午,金锋携同黄冠养易家盛华麒焜赵国裕沈玉鸣、罗挺。刘江伟、百晓一帮子嫡系和刘良苗宇立文保大佬们直飞中州。

一场惊世骇俗的大决战拉开战幕。

赶到郊区直升机机场,五架直升机直飞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赴实地查看详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很长一段是跟黄河河道重叠,现在南水北调项目组就在那里施工。

曾经滚滚汹涌浊浪滔天的黄河在现在早已变得温顺如斯。

黄河好些地方断流是常态,水清见底也不是神话。

黄河水清圣人出,这句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老谚语到现在,也变得不再神秘。

曾经关于黄河种种水晶棺材、巨龙龙骸、超级大神龟、捞尸人的玄异神话也随着黄河的断流和水清成为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追忆。

整整一千米宽的黄河被生生截流,几十台挖机在曾经奔流不息的黄河中央有条不紊的作业。

站在那黄河案堤上,眼前的黄河巨龙就像是大神通者在大地上留下的深深的印记。

这是金锋第一次见到黄河河底之下的真容,他带给的不仅仅是震撼,还有沉重如泰山般的重压。

在有关人员的带领下,金锋一行人坐在推土机大斗中下到黄河最底层。

从左岸河提一路往下,可以清楚的看见不同层次的淤泥,这些都是最直观辨认黄河年代的证物。

包括金锋在内的很多人其实都没见过黄河底部的样子。今天真的算是开了一回眼界。

厚厚的泥沙,厚厚的淤泥,厚厚不见底的淤泥泥沙,一眼望不到头,就像是处在那深深的山沟里仰望着天,就连天空都变成了一条弯弯长长的天沟。

“多少米了?”

黄冠养轻声询问出口。

“十八米!”

这段河道的总工露出一抹无奈的笑:“当时勘探的时候十六米就到底,现在……”

“怕是还得再挖十二米!”

听到这话,黄冠养刘良罗挺一帮人都露出一抹骇然。

点上烟之后,金锋努努嘴,罗挺跟百晓立刻上前抄起电动杆子下杆查看。

等到杆子起来,一看泥巴再一闻,国士无双的罗挺都觉得头皮发麻。

跟金锋对视了一眼,看见金锋重重点头,罗挺带着百晓黄冠养几个人分散开去,继续下杆。

一路下杆一路走,连续打了五公里的杆子,等到上来之后,一帮子人都快要累瘫。

沿途再返回指挥部已是天黑,同行来的地质所院士和南水北调总项目部的院士开了电脑给金锋一行人看了详细数据,根据数据又做出一系列的演示。

山海地质队的王不懂和几个副队长也在这时候先后赶到。

山海地质队负责的是另外一块区域,也给金锋带来了那块区域的详细数据。

一群人就在项目指挥部跟工人们一起吃了晚饭,马上凑在一起继续看图纸看资料比对数据。

当今世界上,最牛逼的几个考古鉴定大宗师伙同一大帮子考古宗师历史大咖、地质大院士无数人钻在简易房里一直琢磨到深夜。

从外面望过去,简易房就跟着火了似的。青烟满空,久久不散!

农历八月中州的夜晚,意外的气温极地,从天都城直接过来,很多老货都没带衣服,冻得直直在原地抱着手跳脚。

国字号工程队开了库房把大衣抱出来,一人两件穿着都直打哆嗦。

这些,都是小问题!

真正的大问题,是黄河河道的分布图。

从有记录的春秋战国开始,黄河河道几乎每隔十年就会有变动,每隔一百年,就会出大改道。

这些河道又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东西两汉时期、南北宋时期、金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和现代时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