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捡漏 > 1787 戏曲界往事

捡漏 1787 戏曲界往事

作者:金元宝本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2 00:3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终于有一天,乾隆逮着了一个戏子的把柄,他对戏班总管靳进忠说:“你们演的什么?看朕示范示范。”

于是也不等靳进忠回话,径直走上戏台,对台上唱错戏的艺人说:“歇一边喝茶去,朕替你唱一出。”

配戏艺人惊愕不已,不敢与乾隆对戏。乾隆说:“反了你几个不成?皇上口谕:与朕配戏。”

这可把当时所有人都吓着了,赶紧的下跪领旨。

你说唱呗就唱呗,反正都是您老人家给钱。

于是乎,乾隆就从皇帝变成了戏子。

于是乎,上午刚刚严肃要求永璋永珹永琪永瑢几个阿哥们不准玩物尚志好好读书,下午就穿着戏服上台唱曲儿去了。

这就是我们的乾隆大爷。

跟那养豹房的正德皇帝又有什么区别。

那时候还没叫出戏子误国这个口号来,反正整个大清朝都是你们家,谁也不敢说什么。

在徽班进京演出之后,徽腔一枝独秀,名噪一时更备受乾隆喜爱,乾隆的戏瘾越发大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在天都城其他流派的戏班子纷纷改弦易辙,争相搭徽班唱戏。

交流融合之后,逐步形成徽调与秦腔、徽调与汉调几种流派。

最终,由徽调二簧腔与汉调西皮腔合流而成的皮簧腔脱颖而出,流行开去。

这就是京剧的由来。

乾隆爱听戏爱唱戏,各个角色都喜欢来上一段,犹好赵子龙。

但凡是个男儿那就没不喜欢又帅又酷武力值又高且忠心耿耿的赵子龙的。

尤其是像乾隆这样号称十全武功的皇帝。

平定了威胁了爱新觉罗家族六十九年的准噶尔叛乱之后,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自然高兴得都要上了天去了。

连圣祖爷爷康熙,皇阿玛世宗雍正都没搞定的事被我给办了,这样的功绩都能直追千古一帝了。

其实历史上准噶尔被灭族还真的跟乾隆没啥关系。

从准噶尔反叛开始,康熙就三征噶尔丹,到了雍正又打。到了乾隆初年与准噶尔议和成功那都是雍正的功劳。

十年后,准噶尔再反,又打。

打打和和和和打打,又过了十几年,乾隆开始发力。

人运气好的时候,连天都要帮忙。

这一次,准噶尔奇迹般的发生了天花瘟疫,让乾隆皇帝大获成功,一统西北,成就盖世功勋。

当日乾隆大宴群臣,半醉半醒之间听完了赵子龙的长坂坡之后,突发奇想下了圣旨。

来啊。给朕打造一副最牛逼的子龙战袍戏服来。

朕,要亲自穿着他给母后过生去。

大太监李玉就问了,皇上想要什么样的子龙战袍?

乾隆当时就是随口说了那么一句:“能站的!”

所谓君无戏言,这件史上最牛逼的战袍戏服也就这么出来了。

全身金丝银丝编织再嵌宝石的战袍戏服。

金锋还清楚的记得造办处记录的数据。

三分银丝五千两,两分银丝一千六百两,一份银丝两千两,银线十五锭。三分金丝二十两,两分金丝十五两,一分金丝二十一两,金线七锭。

各类宝石珍珠若干。

战靴也是最好的紫貂皮的。

按照当时十六两等于一斤,这件戏袍总重量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十多六十斤的样子。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这战袍戏服上的绣蟒。

按梨园的规矩来说,级别低于皇帝的一律都绣蟒,也就是四爪龙。

但这是给乾隆做的,是该绣五爪龙还是绣四爪蟒?

这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后来大太监李玉擅作主张让造办处的绣了蟒。反正皇上要的是戏服,就照戏服的标准做。

子龙战袍戏服打造出来之后,问题也就来了。

乾隆皇帝穿上以后玩不动啊。

五六十斤重的戏袍加上战盔比大将军阿桂的重铠都重了。

但好面子的乾隆却是不说,硬是撑着玩了一会才脱掉了他。

从此,这件子龙战袍也就永久的束之高阁,直到到了老慈禧这会。

直到老佛爷遇见了杨家父子。

杨家父子的杨小楼是儿子,名三元,京剧武生。杨派京戏的创始人。

殊荣:武生宗师。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

在那个没有抖音没有网剧没有98的年代,土壕和官员们的娱乐也就两个,一个**,一个听曲儿。

越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娱乐业也越是发达。

在晚清民国那会,戏曲儿的发展到了极限的巅峰。无数名家辈出,留下一个个荡气回肠的传奇。

杨小楼就是其中之一。

他的嗓音清脆洪亮,咬字清楚真切,间有京音,行腔朴直无华。唱念注意准确表达角色的感情。

武打步法准确灵敏,无空招废式,着力体现意境,追求神似。

京剧作为国粹,在神州戏剧界占据着无法撼动的地位,期间的涌现了无数名角,也让那时候的民国增添了多少茶余饭后的大八卦。

其中,有被无尽人鄙视的无情戏子,更有让人至今也只能仰望的大师。

最著名的梅兰芳大师,德艺双馨品德无双。

解放后的梅兰芳大师是全国工资最高的一个人没有之一。

就算是后来他的剧院改成了合作社后,把工资主动降到了2100块,也是全国最高。

2100块的工资,换做现在也不算低。

当年在高笠神州打立国之战的时候,梅兰芳大师连大炮都看不上,直接捐飞机。

当年齐白石混迹天都城还未扬名,却是得到了梅兰芳大师尊敬。

除了梅兰芳大师之外,还有无数同样的德艺双馨的京剧大师,不一一举例。

在众多京剧名家中,杨小楼却是极为特殊的一个。

他被誉为武生宗师,但很多戏迷和内行人并不以为然。

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和他老爹跟慈禧不得不说的故事。

他老爹杨月楼!到天都城之后开班唱戏,名声渐响,传来传去也就传到紫禁城里边去了。

杨家班全体进宫给太后老佛爷演戏,也就唱出了事来。

当年的八卦传说,慈安太后因为撞破杨月楼和慈禧偷情,才被慈禧毒死的。

还有人说慈禧给杨月楼整理衣领,被慈安看见,慈安就毒死了杨月楼,所以杨月楼四十二岁就死了。

这些都是八卦绯闻,经不起考证。

还有更大的八卦,那就是光绪。

光绪发现了慈禧跟杨月楼的私情,怒而将杨月楼毒杀,慈禧又怒而将光绪毒杀。

当年天都城人民群众的八卦之心可不比现在的差了一分一毫。

这个八卦在天都城传得有板有眼,虽然太过惊世骇俗,但不否认的是,在一百多年前人民群众的想象力还是相当丰富的。

杨月楼四十二岁就挂了,但是天都城人民的熊熊八卦之火却是没有半点熄灭的意思,继续燃烧到了杨月楼的儿子杨小楼的身上。

要说慈禧那什么父子通吃的话,那真的就是超级大炸弹了。

不过,慈禧对杨小楼确实另眼相加。

那时候的杨小楼身高一米八几,魁梧身材偏偏武艺极高,无论是把子、打法、身段、架子都独成一派,后世真没几个学到家的。

那时候的戏子就是现在的歌星影星,小鲜肉被老富婆们看上包养那都是基本操作。

还有甚者,兔儿爷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了解下。

传说,有一次杨小楼唱完戏,慈禧要把自己戴的一枚扳指赏给他,但是,又不脱下来。

意思嘛就是要让杨小楼亲手去取。

杨小楼跪在下面吓得满头大汗魂不附体,就那么一直跪着战战兢兢一句话不敢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