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七十七章 年关将至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七十七章 年关将至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他们并没有在暖阁或者书房,而是去了右侧寝宫。

这次是从进门的右手方向而去,先穿过东暖阁,随后就是围房,过了围房才是朱元璋寝宫。

此时太子朱标已经闻讯赶到。

他自然知道那边通道打通的事,但他并没有过来,而是在乾清宫外等着。

紧接着又传来老朱消失的事。

本来他也想过来帮忙找找,可马皇后却还算临危不乱,让他坐镇大明不准离开。

因为一旦老朱出现意外,就此消失无踪,那么大明必须要有朱标这个太子在,随时保证大明江山不倒。

好在老朱找了回来,所以也是第一时间赶过来看望老朱。

“父亲,您觉得怎么样了?”

朱标焦急问道。

“无妨,就是刚才有些惊慌失措,现在已经平复了。”

朱元璋躺在寝宫龙床上,其实后遗症还是有,现在手脚有点无力,因而还是要稍微休息休息。

“还是让太医来看看吧。”

马皇后坐在床边用毛巾给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担忧不已。

“没事的。”

朱元璋笑了笑道:“让御膳房今晚上用人参炖个鸡,给你补补才是。刚做了那么大手术,你也得休养休养。”

朱标诧异地看向马皇后,问道:“母亲,您.”

“唉。”

朱元璋叹息道:“你母亲脑子里有一颗肉瘤,已经开颅取出来了,我看了一下,有小孩拳头大小。”

“开颅吗?现代的医术已经如此厉害了。”

朱标很惊讶。

他虽然也去过现代,但基本上就在朱云峰家打转,连镇子都未去过。

相比之下,朱元璋在繁华的大城市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增长新闻,见识了很多事情。

而朱棣也去过相对繁华的地级市,还天天高强度上网冲浪。

在见识方面,朱标比父亲和弟弟浅薄了太多。

“是啊,我记得只是被推进了那手术室,他们的大夫给我戴上呼吸机,我就很快晕了过去,再醒来,手术就做完了。”

马皇后回想着那天手术发生的事情,说道:“太神奇了,以前我偶尔会觉得头疼,现在却是前所未有的舒畅,这些天来头也不疼了,人亦是清醒了不少。”

“后世的医术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朱标啧啧称奇。

此时朱棣朱云峰季赫他们也走了进来。

朱元璋看了朱云峰一眼,便开口说道:“说说吧,这段时间如何了?”

“那肯定是给您的大明整得明明白白啊。”

朱云峰笑着说道:“胡惟庸已经搞定了,还顺手帮您处理了几百个贪官污吏,现在正在定罪阶段,算上他们的家人和相关人员,估计这次弄死几百人,流放个几千人应该差不多了。”

“定罪阶段?证据确凿了吗?”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所有证据全都拿出来给大家看了,所有人都无话可说,连李文忠都信服不已。”

“既然如此,那为何不现在就把他们处死?”

“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尊重一下法律嘛。老祖宗您就是太不把法律和自己定的规矩当回事,过于破坏规矩,导致大家对于规矩就会淡漠,始作俑者这句话没听说过吗?”

“唔”

朱元璋瞥了朱云峰一眼,心道这家伙又来了,之前听老四说这厮靠在网上写什么网文维生,就这喜欢说教的风格,有人看才怪。

“父亲,这是我自己记录的事情经过,抓捕、裁撤的官员名单,以及他们的罪证、家产。”

朱标从怀里取出两本公文双手呈上说道:“还有一本则是新拟定的六部及以下人员名单,请父亲过目。”

朱元璋把公文拿了过来,翻开扫视了一眼,却是越看越满意。

自中书省、御史台乃至六部以下,几乎大换血。

高级官员近乎一网打尽,虽然还是留下了一些胡惟庸党羽,但顶多算是外围小猫两三只,翻不起什么风浪。

唯独看到后面大量故元官员的补充却是让他皱起眉头,问道:“这些故元官员是怎么回事?”

“他们有丰富的治理经验,且一盘散沙,只要没有贪赃枉法的行为,不危害到国家,提拔他们上来并非是件坏事。”

朱标拿出理由。

“唔”

朱元璋沉吟片刻,他其实骨子里对这些故元官员很不信任。

毕竟他小时候见识了太多故元官员对百姓的残暴。

相比于故元朝廷权贵,这些依附于故元朝廷的汉人官员才是对百姓残酷统治的罪魁祸首。

不过朱云峰和朱标说得也确实没错。

以前故元那些贪官污吏在天下大乱当中该杀的也差不多,剩下的很多都是元末一些声誉比较好的官员。

正因为他们对待百姓还不错,大乱之下才能被当地百姓留一条性命,活到了如今大明。

加之他们没有根基,也不像淮西籍官员与浙东籍官员有靠山会团结,在朝中亦是一片散沙,无法对皇权形成有效威胁。

所以一直压制着这些治理经验丰富的故元官员,确实不是一件好事。

特别是现在朝廷正缺少实干官员的时候。

想到此,朱元璋便点点头道:“嗯,处理得不错,基本能达到为父的要求。”

何止是不错,他历史上费了很大劲才做到这个地步,而且闹得天怒人怨,连亲外甥都看不下去了。

现在不仅没有闹得那么难看,甚至朝中上下近乎没有反对者,面对贪腐、擅权、卖官鬻爵等罪名,更是合理合法地完成规划。

可以说,朱云峰所说的让所有人信服的局面,完完全全达成了。

“老祖宗,没跟您说大话吧。”

朱云峰上前笑道。

“嗯,确实可以,谋定而后动,纵容胡惟庸乖张,然后暗中搜集罪证,再一网打尽。”

朱元璋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

“当然,要不是老祖宗装病让他放松警惕,他肯定不会那么简单被我们抓住把柄。”

朱云峰笑嘻嘻地不忘恭维朱元璋一句,给了他强烈的情绪价值。

果然。

老朱笑呵呵地道:“不错不错。”

“对了老祖宗,有件事得跟您说一下。”

朱云峰见他心情好,立即趁热打铁。

“什么事?”

“没钱了。”

“又没钱了?”

朱元璋皱眉。

他之前才给了2000两黄金,花得这么快吗?

虽说之前看了一下,这次查抄贪官污吏,黄金就搜出了数万两,但照朱云峰这么个花法,几年功夫就得造光啊。

“是啊,盘子铺得太大,又是农业又是养殖业还得搞金属加工厂,实际花销远远大于预算。”

朱云峰哭穷道:“而且您老也花了不少,基本上明年上半年一季度就得钱烧光。”

朱元璋想了想道:“这次处理好了胡惟庸,你也算立了大功,那就再拿2000两吧。”

“那倒不用那么多,我拿银子来换就行了。”

朱云峰笑呵呵地道。

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

直接找老朱要钱,心理上就得矮老朱一头。

但拿现代白银去换黄金就不同了,那是公平交易而来的。

而且老朱也能在中间赚差价,朝廷国库有钱,又让大明市面上的白银数量急剧增多,能迅速繁荣大明。

当然。

市场的供需关系是高中政治就能学到的内容。

钱太多了,市面上的商品少,哪怕白银作为金属货币,该贬值还是得贬值。

因而推动经济发展,还是得根据客观事实,大明需要像宋朝一样先进行一次农业革命,粮食多,钱才有意义。

“可以,铜呢?”

朱元璋又问道,大明也急需铜钱。

“铜的话有点难办。”

朱云峰面露难色。

铜价其实也很便宜,网上查的一吨为7.4万,一斤为37块,一克的价格就差不多是7分钱左右。

但铜最麻烦的就是想赚钱就得走量。

后世出土的洪武年小平钱,也就是正常的一文钱重量在4克左右,1000枚小平钱为一贯等于一两白银,重量就是4公斤。

而明初官方汇率是一两黄金等于四两白银,等于四贯铜钱。

以明朝一斤十六两为596克来算,可以得出一两黄金37.25克,等于149克白银,等于16公斤铜钱。

这就意味着朱云峰想得到2000两,也就是74.5公斤黄金,得拿32吨铜去换。

相比之下白银就只需要298公斤就够了。

并且要得越多,差距就越大。

比如一百万两白银也不过37.5吨重。

可要是同价值的铜的话,那就得4000吨。

往大明送4000吨白银,都能让大明国库有1亿两白银了,但铜钱也只能值100万两白银,输送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价值上也有很大差异。

298公斤银才只需要200万,32吨铜则要230万。

当然。

真往大明扔银子肯定不是这个比例,不然老朱得亏死。

但即便是1比20,甚至1比30,拿500克黄金换15000克白银,那也是血赚。

毕竟500克黄金值32万,而15000克白银也就10万左右。

到时候老朱再拿银子去市面上换金子,一来一回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国库不可能有亏空的时候。

因而不管是在走量还是利润上,白银都远强于黄铜,二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但朱元璋却不懂其中的道理,问道:“为何。”

朱云峰就把其中的道理说了一下,末了又道:“其实也没必要执着于铜钱,虽然黄铜在对民间小经济发展帮助远比白银大,因为民间都是小额交易,更需要黄铜。但国库有大量白银,完全可以雇佣人大量开采铜矿,自给自足。靠现代输入铜的话,不仅量走得太大,有暴露的风险,在朝廷用钱当中,也不如白银方便。”

“好,那就依你。”

朱元璋点点头,现在当务之急,确实是需要大量提升粮食产量以及白银输入,只有这样大明的经济才能迅速强盛起来。

“明年上半年就是最重要的时候,两边都要开展农业了,我打算在现代开设白银加工厂,制作洪武银币送到大明来,到时候老祖宗可得为我准备大量黄金。”

“行。”

“那就先这样了,我们回去了,有事您过来就行。”

朱云峰打了声招呼。

事儿也给老祖宗办好了,得回去忙自己那边的公司发展。

“父亲,那我也过去了。”

朱棣忙上前说道。

“嗯。”

朱元璋点点头。

三人随即勾肩搭背,嬉笑打闹着出了寝宫。

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躺在床上的朱元璋眼中满是欣慰,没想到自家这后辈子孙,居然还真漂漂亮亮地把事情办成了。

“父亲,云峰办事很利落的,是他派人策反了那些贪官污吏府邸的管事,从而搜罗到了许多罪证。”

朱标笑着说道:“也是他认为应该在早朝的时候动手,所有人都看到了罪证,史官也都在旁观看,一一记录下来,可以说是铁证如山,堵住了天下悠悠之口。”

“云峰这孩子确实很好,他家人也不在身边,马上就要过年了,不如叫他过来一起过个年吧。”

马皇后刚刚出去让人拿了一杯热糖水过来,又把朱云峰给他们的大袋奶粉冲泡了一些,做成热牛奶递过去给老朱补充补充能量。

“嗯,不知道他父母怎么样,若是他父母不回来的话,就让他过来呗。”

朱元璋接过牛奶饮了一口。

朱标则说道:“父亲,让云峰来帮孩儿吧。这些天他提出的很多东西都让孩儿耳目一新,若是能常与他一起,大明必然会更加强盛。”

“好了,这段时间标儿你确实长大了不少,国家大事处理得游刃有余,但你记住,大明天下以后属于你,不属于云峰。”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云峰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做,帮你稍微打理打理还行,可若你只想依赖于他人,你未来还怎么做大明的皇帝?难道事事都要靠别人吗?”

“额”

朱标一时被噎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他的意思是希望朱云峰多待在大明,帮他未来制定好政策。

但显然父亲不希望如此。

何况其实父亲说的对。

朱云峰的产业在现代,他自己也不怎么喜欢在大明待,自己未来要做大明皇帝,终究还是得靠自己。

算了。

反正与现代也就一石碑之隔,来去跟去邻居家串门也没什么区别,以后有问题直接过去找他就行,倒也无需要让他一直在大明待着。

那边朱云峰朱棣和季赫回到了现代,时间也已经差不多是下午,天空灰蒙蒙的,远处小镇还隐约能听见烟花的声音。

直到这个时候朱云峰才意识到马上就要过年了。

“玩电脑咯。”

朱棣三步并作两步第一个冲上楼。

季赫摸了摸肚子道:“饿了,我去整点吃的吧。”

“下三碗面就行。”

朱云峰说了句,便也上了楼。

先给手机充上电。

这段时间手机没电都成砖头了。

虽然他弄了不少太阳能充电板放到大明那边,但由于没网,他不怎么玩手机,每天就当街溜子,在外面闲逛,一逛就是一天,体重都减了几斤。

很快,手机开机。

唔.

一连串微信和短信消息发过来。

点开一看,微信其实就是公司群聊的信息,邹婷给他拉了七八个群,光加的好友申请就有十多个。

他在去大明之前招了会计和出纳,公司的财务由季赫跟邹婷在管。

而管理方面则主要是邹婷在做。

不得不说,她对得起每个月三万的薪水。

目前财务部、市场部、管理部、技术部、生产部、后勤部都已经组建好了。

前期的调研工作也已经结束,明年初就能正式开工。

但可惜的是微信除了工作方面的消息以外,基本没有其他人找。

再看短信。

嗯。

还是移动贴心,几乎每天都发那么一两条关心关心他,看看他还有没有活着。

朱云峰也习惯了,老爸老妈那边很少主动联系他,他也很少主动联系他们,但如果他打电话要钱的话,他们再困难也得打过来。

这也算是某种无声的爱吧。

先打开电脑,手机充了一会儿电,快充模式下十多分钟就充了40%。

朱云峰就拿起手机走到阳台上给老爸打了过去。

好一会儿那边才接通。

“喂,老爸。”

“我还好,公司很顺利。”

“嗯,你今年过年回来吗?”

“不回来啊。”

“好吧。”

“没什么事,也不需要钱,等过阵子我给你打钱把债还了,你和老妈复婚吧。”

“哈哈哈,行,那就先挂了。”

朱云峰挂断了电话。

抬起头看向天空。

夜幕降临。

正是南方小年,远处小镇烟火不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