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七十五章 朱元璋又失踪了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七十五章 朱元璋又失踪了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4: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2025年的跨年会,橘子洲头放起了烟花。

朱元璋与手术后的马皇后站在江边看着夜晚的风景,那烟花盛世,令人陶醉。

跟长沙比起来,即便是大明首都金陵城,热闹繁华逊色万倍不止。

不仅仅在于人口,还在于这样的发展,这样的举世壮阔。

毕竟橘子洲头放烟花的时候,附近来看烟火盛会的人,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陵城目前的人口。

去年十二月底,马皇后的手术很成功,脑子里的肿瘤被成功摘除,身体得到了康复。

只是刚刚结束手术,不能到处乱跑,因而暂时留院恢复,休养一段身体才行。

趁着这段难得的时光,朱元璋陪着马皇后休息了数日,等到年底的时候才带着她和孙子出去走走,恰好跨年,凑了凑热闹。

事实上这个时候在大明那边才刚进十二月,因为大明那边用的是农历,现代这边是阳历,有一个月历差。

所以眼下其实就是朱云峰去大明那边没多久,才十多天而已。马皇后这边就已经动了手术,还得再过二十多天,才是胡惟庸伏法的时候。

“现代的烟花真美,还有无人机表演,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大明也有无人机。”

看到橘子洲头盛景,朱元璋赞不绝口。

这段时间他对于现代的世界也已经了解得越来越多,也知道现在的战争,无人机渐渐已经变成主流。

“到时候买点过去玩玩嘛。”

季赫笑道。

“嗯,这事你来办。”

朱元璋想到自己能在下面操纵无人机,俯瞰整个金陵城,就有点心痒痒。

要是在战场上有这东西,仗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重八,你看。”

脑袋上还缠着纱布的马皇后指着远处大楼笑道:“那上面还有字呢。”

朱元璋看过去,上面写着“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不由得露出了一个既欣慰,又羡慕的笑。

欣慰的是后世泱泱中华,即便跌入过泥沼,却也终究自己站了起来。

羡慕的是自己大明还在泥坑里,虽然已经爬了起来,从蛮夷的手中夺回了自己的汉人江山,可国贫民困,何时才能盛世啊。

想到这里,他一时感叹道:“中华盛世,当是如此,若我生在这盛世,又怎么愿再回到那般饥饿困顿之中呢。奈何我是大明的皇帝,大明六千万百姓系于我身。”

季赫挠挠头,试探性问道:“老祖宗,您说真的?”

“那不然呢?”

朱元璋回过头,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我在虚情假意?你若真经历过我年少时的场景,就不会觉得我在说假话了。况且说句难听点的话,你知道你身上这二百斤肉在元末时是什么吗?”

“额”

季赫其实知道是什么,但还是配合地问道:“是什么?”

“一锅汤罢了。”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一场大旱,一场洪涝,随即便是瘟疫,赤地千里没有人烟,活人找不到吃的,啃树皮,吃观音土,易子而食。我为帝皇后,常看古籍,史书记载,轻飘飘一句岁大饥,人相食,又怎么能比得上我亲眼见到的那般残酷恐怖。纵使我已是皇帝,再回想那些年的经历,亦是只觉得不堪回首,那煮在锅里的人肉汤味,仿佛都历历在目。”

说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季赫,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生活在现代是幸运的,不用经历我们那时候经历过的事。可你们总以为我只在乎权力,哪里知道我的苦,若我死,大明江山不得存,天下又该是什么模样,又有多少人死去?”

朱云峰当着朱棣的面,几次说过朱元璋只在乎权力,而朱棣是朱元璋派来的卧底,所以朱元璋知道自己那位后世子孙对他的评价。

可云峰却没有想过,自己若不在乎权力,大明又要死多少人?

自己若不好好维持住这支离破碎的江山,那天底下那么多百姓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骆谷。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若只顾着权力而失了福泽万民之心,那最终也只会失去权力。

因而朱元璋其实比谁都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得更造杀孽,防止那些心怀叵测之人败坏了好不容易稳固下来的大明江山。

听着朱元璋的话,季赫想到了一件事,摇摇头道:“其实我们也是最近二三十年才有现在的盛世,以前我们也过过苦日子。日寇侵我中华,恶行累累,两个月前一位大屠杀幸存者老兵才去世,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这事我知道。”

朱元璋轻声说道:“现代你们所经历的,只能靠你们以后自己去让他们偿还,我能做的,就是收收息钱。当年我曾派出使者让东瀛归顺,他们却杀了我的使者,也就是如今大明刚刚稳固,国贫民弱,尚不能出海远征,否则我必定挥师东进。不过如今倒也无需忧愁,待我大明强盛后,自会踏平东瀛。”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天空的烟花绚烂绽放,不远处湘江波涛滚滚流淌。

橘子洲大桥上挤满了看烟火的人潮。

在满城灯光的照耀下,随着烟花不断绽放,人们发出阵阵欢呼声,勾勒出了一张张幸福的面容。

一个经历过人吃人乱世的老者双手背负在身后,立于湘江西岸,俯瞰着天际。

这盛世,真是极美。

一晃大半个月过去。

按照阳历来说,已经是一月底,距离农历新年七八天的时间。

这段时间马皇后依旧住在疗养院观察术后情况。

顺便再给朱雄英打一针天花疫苗。

这年头天花疫苗可不好找。

当季赫找到医生,希望给孩子打天花疫苗的时候,医生都非常诧异,表示这种疫苗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了。

季赫一问才知道,原来早在70-80年代,我国就已经几乎消灭天花。

于是所有的天花疫苗在03年就已经停产,目前有限的天花疫苗则处于国家战略资源储备。

因而现在市面上几乎买不到。

为此季赫就只能找借口说小孩是在国外长大,没有打过各种疫苗,拜托医院帮忙找找。

最后还是这家医院的院长有门路,从一个国内的顶尖医科大学里要来了一盒储备的天花疫苗,这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马皇后休养了大半个月,恢复得差不多,朱元璋担心明朝那边的情况,便也打算年前回去。

一月二十三号,腊月二十四,南方小年,老朱一行人回去。

正值年关,高速公路车不少,原本三个小时的高速开了三个半小时,下了高速之后,再转县道至吉祥镇,往山里开不需要去蓝沙镇便能回尚峰山。

此刻朱云峰家已经大变样,在金钱攻势下,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鱼塘被填平,六叔和七叔家的房子也被买了下来,推倒重建。

在朱云峰家旁边目前搭建起了一座占地约七八亩的钢筋厂棚。

由于厂房不大,又是用于仓储的轻钢结构,因而修得飞快,虽然进山的路不太好走,但以我国目前的基建能力,只要钱到位,山都给你推平。

季赫这段时间其实也回来过,朱元璋又不是小孩,他也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该做什么。

因而季赫不在的时候,他就在病房陪着马皇后聊天。

但朱元璋却还是头一次见识到这种基建力量,迈巴赫停在了朱云峰家门外的小院子,一出车门,就看到了原本的鱼塘已是银灰色的钢铁厂房。

他走下车,愕然地上下打量,就连马皇后也非常吃惊道:“这这是哪啊。”

“太奶,这是峰子家啊。”

季赫笑着说道。

“怎么这变得也太快了啊。”

马皇后有些不敢置信。

她记得自己仅出去了一个来月啊。

怎么顷刻间就起了一间那么大的钢铁房子呢?

而且厂房上方假设着粗大的黑色电缆,电缆连接着厂房,有一根电缆直接通去了朱云峰家里。

“这就是现代速度。”

季赫抬起头看了眼那高大的厂房说道:“这算小的了,前几年我爸的一个朋友承包了个一万四千平方,唔.大概20多亩的厂房,56天就建好了。”

这个厂房其实也是季赫他爸的朋友建的。

季赫是县城人,家里有一栋楼在县城街道上,算不上发大财,但也算是小康家庭。

他老爸在一楼门面开了家小建材店,因而认识不少这方面的朋友。

“现代速度真是令人惊叹啊。”

朱元璋感慨不已。

他已经见识过长沙的繁华,也听闻知道,这座恢弘盛大的城市是在最近短短三十年才发展起来。

然而听到那么大的房子只需要不到两个月,依旧让人感觉到不敢置信。

这要是在大明,恐怕得很久很久。至少要造这样规模的宫殿,工部的修建速度再快,恐怕也得半年乃至一年。

“公司发展起来了,我们在镇里还建了好几个厂房,用来准备明年养猪牛羊,各个部门也招了不少人,等明年一月租地的合同签好,发展速度会更快。”

季赫一边拿出家里钥匙开锁,一边说道。

最近这段时间他们都没人在家,为了防止地窖的秘密被发现,特别是地窖所在的杂物间,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又新安装了防盗门。

皮皮狗和蛋蛋猫则被送到县里的宠物店寄养了,季赫也只是偶尔回来一趟,监督厂房工期的同时,看看地窖的安全如何。

门很快打开。

四人进入屋内,一个多月没人住,家里好像都落了灰尘。

不过还是那熟悉的感觉。

朱元璋笑容满面地道:“先回大明看看吧,真不知道那几个小兔崽子把咱的大明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季赫又听到他说小兔崽子,嘴张了张本能想说点什么,但又吞了回去,心中腹诽他们是小兔崽子,您老人家可就是兔爷了。

马皇后笑道:“有标儿在你怕什么。”

“那倒也是。”

朱元璋点点头。

来到杂物间门口,季赫打开门。

此时杂物间大变样。

原来的乱七八糟的杂物全部被清走,只有一根电缆自墙上插座直通地窖。

头顶以及地窖里还装了监控器。

民用电是可以转换成工业电的,只需要申请就行。

但屋子里的线路全都要换。

在重金之下,这个工程仅仅一天时间就搞定。

高压配电柜,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断路器,低压开关柜,配电盘,开关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全放在厂房了。

一根电缆把朱云峰家里的电变成了高压工业电,通过特定的连通装置,能直接给石碑输送高压电流。

季赫先去把连通装置开关关闭,再把地窖灯打开。

石碑安静地躺在地上。

这段时间季赫利用监控每天都在观察石碑的情况。

但哪怕是工业电,石碑也跟无底洞一样来者不拒,源源不断地输入仿佛没有尽头。

简直是一个无底洞啊,比电解铝还烧钱。

季赫发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光电费就花了八万多,按他们这边大概9毛钱一度的工业电,已经烧了9万多度进去了。

“石碑没什么异样,电已经关上了。”

发现没问题后,季赫对上面喊道:“要不我先过去一趟,跟云峰他们说一声吧。”

“嗯。”

朱元璋搀扶着马皇后和朱雄英慢慢爬下地窖。

季赫随即在旁边拿了个试电笔向石碑点去。

没有电流。

按到第一个圆球处,季赫顷刻间就消失不见。

“我们也过去吧。”

见季赫无恙,朱元璋随即也打算摸向圆球。

这个圆球他已经摸过很多次,甚至已经不断有人来回,上面已经十分光滑。

但在地窖白炽灯的照耀下,他不自觉地看向了第二个圆球。

那圆球不知道何时,竟闪烁着古怪的光。

‘是幻觉吗?’

朱元璋有些意外,顺手就向着第二个圆球摸去。

石碑上有十多对龙凤,每对龙凤中间就有一个圆球,但一直以来,只有第一个圆球能穿越,其余圆球,他都试过。

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忽然就觉得这第二个圆球有古怪,便忍不住摸了一把。

“嗖!”

朱元璋不见了。

马皇后笑了笑对朱雄英道:“走吧孩子,我们也该过去了。”

说罢她拉起朱雄英,摸向第一个圆球。

“嗖!”

时空转变。

空间都仿佛溅起涟漪。

再一睁眼,已经处于大明的地宫内。

但马皇后四下扫视,却没有看到朱元璋,不由得皱起眉。

正诧异间,她忽然听到一个激动的声音:“父亲,母亲,你们终于回来了。”

就看到朱棣健步如飞,整个人都精神焕发,无比振奋地从地宫阶梯上跑下来,身后还听到有人喊:“老四,慢点跑。”

“咦,父亲呢?”

朱棣进入地宫,却没看到朱元璋。

马皇后更加吃惊,说道:“没看到你父亲吗?”

她还以为朱元璋过去之后,就丢下他们祖孙,飞奔跑到乾清宫去了呢。

“没有啊。”

朱棣纳闷道:“季赫在乾清宫外喊了一句,我就立即出来了,根本没看到有人。”

“这”

马皇后愕然不已。

此时朱标、朱云峰和季赫三人也下了地宫。

朱云峰笑道:“老祖宗呢,现在大明已经是大变样了,他看到一定很惊讶。”

“重八,重八!”

马皇后已经有些不知所措,在地宫里大喊,面容已满是惊恐道:“你们父亲,你们父亲,不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